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236 题号:22408905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大观园是《红楼梦》中的理想国,作为红楼儿女的栖息地,为红楼故事的发展提供了背景。需要强调的是,大观园,首先是为文学服务,其次才是为园林作传。这个特性,就决定了大观园只可能是虚拟园林,而不会是现实园林。因此,大观园的文学性要高于现实性,艺术性要高于生活性。

②为何曹雪芹会创造出一座虚拟园林呢?这固然有小说情节发展的需要,但也不能忽略时代背景的影响。明清之际关于虚拟园林,或者说纸上园林,有许多的记载,很多文人都在思考园林的建造成本和传世价值。比如,文震亨《王文恪公怡老园记》中便说:园林之以金碧著,不若以文章著也。

③这一时期,大量的园记、园图、园诗开始出现。园林,除了具备独立的美学价值之外,还有附加的艺术价值——以文学和绘画为主要表现形式。高居翰认为,这些依托园林而作的记、图、诗,虽然都以园中景致为表现对象,却各有分工。大抵来说一般是园记标明位置,园图摹写形貌,园诗阐发意韵。记、图、诗合而观之,即使园林已经湮没无存,仍可使人神游于其间。比如拙政园,文徵明为之绘制了《拙政园三十一景图》册,并为每一册页题诗一首,而且还撰写了一篇《王式拙政园记》,是典型的记、图、诗三位一体。

④同时代而稍晚于文徵明的文坛领袖王世贞,虽然建造了宜花、宜月、宜雪、宜雨、宜风、宜暑的弇山园,却不免思考现实园林的传世性,以及园林文字的持久性。其在《古今名园墅编序》一文中写道,古代的名园野墅,如上林苑、甘泉宫、昆明湖、太液池等,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风沙中,只剩下些残砖碎瓦、绿野平泉。如果想要看一看园林之盛,游一游游园之乐,自然是不能够了。唯一能做的,也只是通过文章记述来感受和想象而已。因此,园林文字较之真实园林更能传世,在时间上更有优势。

⑤同时,现实园林的建造又受到诸如规划范围、土地状况、技术工艺、建造材料等各方面的制约,以及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限制,很难营造出完全符合想象的园林形态。而虚拟园林则不同,它可以完全脱离现实限制而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在文字中天马行空、纵横驰骋,营造一个完美的人间仙境。如明代刘士龙《乌有园记》中,通过想象构建了自己的乌有园,其园依山傍水,园外山连着园内山,园内水接着园外水,楼阁参天,古木荫地,种四季花卉,赏五彩繁华。此园不以形而以意,而且风雨所不能剥,水火所不能坏,即败类子孙,不能以一草一木与人也。人游吾园者,不以足而以目

⑥也许,受依托现实园林产生的园记、园画、园诗大量出现,以及对想象中虚拟园林描述的双重影响,促使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依托现实园林体系虚拟出大观园的形象。

⑦然而,大观园在服务于文学的同时,对园林的构建也不遗余力。曹雪芹的高明之处在于创造性地运用古典园林元素,重构古典园林意境,把现实的园林虚拟化,把虚拟的园林现实化:一方面融合现实中的园林景致,使之具有生活的根基,确定其内涵;另一方面又塑造虚拟中的园林风情,使之具有想象的空间,扩大其外延。故而,大观园有真有假,有虚有实,数百年来引人思索、赞叹。

(节选自庸安意《跟曹雪芹学园林建筑》)

材料二

①大观园的兴建,最核心的目的是为了省亲。贾赦、贾政、贾珍等商议定了,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的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可以盖造省亲别院了

②《园冶》云: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造园要讲究因地制宜,这样才省时省力,且合情合理。而园林兴建的基础,在于相地,即确定园林兴建的位置、基地。所谓: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涉门成趣,得景随形,或傍山林,欲通河沼……相地合宜,构园得体。因此,庚辰本有批语:园基乃一部之主,必当如此写清。而贾琏也盛赞道:正经是这个主意才省事,盖的也容易;若采置别处地方去,那更费事,且倒不成体统。

(节选自庸安意《跟曹雪芹学园林建筑》)

材料三

①造园就是山林再现的手法,而达明代造园家计成所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②造园也要讲真,真才能美。我说过质感存真,虚假性的,终是伪品,过去园林中的楠木厅、柏木亭,都不髹漆,看上去雅洁悦目,真假山石终比水泥假山来得有天趣,清泉飞瀑终比喷水池自然,园林佳作必体现这真的精神,山光水色,鸟语花香,迎来几分春色,招得一轮明月,能居,能游,能观,能吟,能想,能留客,有此多端,谁不爱此山林一角呢!

③能留客的园林是令人左右顾盼,令人想入非非,园林该留有余地,该令人遐想。

④有时,假的比真的好,所以要假中有真,真中有假,假假真真,方入妙境。园林是捉弄人的,有真景,有虚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因此,我题《红楼梦》的大观园红楼一梦真中假,大观园虚假幻真之句。这样的园林含蓄不尽,能引人遐思。择境殊择交,厌直不厌曲,造园须曲,交友贵直。

(节选自陈从周《园林清话》)

1.材料三第④段加点词“捉弄”在语境中的意思是____
2.下列对三则材料所作“引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第②段引用文震亨的话,使曹雪芹受时代影响而虚构大观园这一推断更有说服力。
B.材料二第②段引用《园冶》中的语句,为了凸显大观园是完全遵循现实造园要求而建的。
C.材料三第①段引用计成的话,为其后关于真假虚实如何相宜的讨论提供了一条判断标准。
D.三则材料所作的引用,都为文章提供有力论据,都在增强说服力和表现力方面发挥作用。
3.材料一第①段说“大观园,首先是为文学服务,其次才是为园林作传”,以下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稻香村是李纨的住处,以闹中取静、超凡脱俗为宜,故“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B.潇湘馆是林黛玉的住处,构园时重视用竹,更显幽静,与黛玉性格才情相契合。
C.大观园各处匾额对联或巧用典故、或顺时应景,表现出作者极高超的文学素养。
D.大观园“借着东府里的花园起”,因地制宜,构园得体,体现出文学来源于生活。
4.《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回中,宝玉评稻香村“此处置一田庄,分明是人力造作而成,远无近邻,近不负郭,背山无脉,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那及先数出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呢”。根据三则材料,以下对宝玉这段话的评价最合适的一项的是(  )
A.宝玉的评论欠妥。大观园本就是“虚拟园林”,该田庄不该受土地状况的限制。
B.宝玉的评论欠妥。有时假的比真的好。在本不该有之处设一田庄,更引人遐思。
C.宝玉的评论中肯。造园只能根据既有土地状况去规划,否则就会失去自然之趣。
D.宝玉的评论中肯。即使在园内造一田庄,也须隐去人造痕迹,以假乱真方为妙。
5.小宁发现,作为“虚拟园林”的大观园被搬进了现实,国内已有多个城市建造了大观园供游客游览。他打算根据材料一,在网络论坛上提出一组问题,以引发网友讨论这种做法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请你替他写出这段话。
2024·上海长宁·二模 查看更多[2]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论语》里孔子被描写成一个教育家。从某种观点看来,也的确如此。他期望他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论语·宪问》),所以教给他们以经典为基础的各门知识。作为教师,他觉得他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论语》记载,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论语·述而》),就是这个缘故。不过这只是孔子的一个方面,他还有另一方面,这就是,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给予它们的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换句话说,儿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还有在讲授经典时,孔子给它们以新的解释。例如讲到《诗》,他强调它的道德价值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这样一来,孔子就不只是单纯地传述了,因为他在出了一些新的东西。这种以的精神,被后世儒学传之永久,经书代代相传时,他们就写出了无数的注疏。后来的《十三经注疏》,就是用这种精神对经书原文进行注释而形成的。

(摘编自冯友兰《孔子:第一位教师》)

材料二:

的内涵非常丰富。《说文解字》将解释为;在现代汉语中,可以理解为叙述”“陈述”“讲述”“论述阐述等。

在《中庸》中,儒家德性的定义和是相关的。《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如果我们将的这种解释和孔子在《论语·述而》第一章中的自我描述联系起来,的深层含义便跃然纸上,也就是表达了的德性。孔子践履这种德性的对象是天。《论语·八佾》讲到,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道德追寻的是天的使命。对于孔子而言,他的工作就是传天道,兴天道。在《论语·阳货》第十八章中,孔子说他不想再说话,但是他的弟子子贡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回答: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出两点:第一,孔子述的是天道,天是最终的创造者;第二,孔子认为自己是天道的述者,子贡则将自己看作是孔子思想的述者。孔子践履德性的活动表达了对天的,而子贡践履德性的活动则表达了对孔子的

因此,孔子将他对经典的传承比作一个孝子做的事情。儿子对父亲最大的孝是对父亲志向、事业、梦想的继承、实现和发扬光大。同样孔子述的天道也是对天的孝。对于孔子而言,他的智力活动是恢复天道,这就是对天尽孝,在孔子那里,的含义涉及了延续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的义务。

孔子不是唯一把哲学活动与联结起来的人。孔子与柏拉图早期的作品《游叙弗伦》对的定义殊途同归。苏格拉底的话问对象游叙弗伦得出是公正的一部分,是人类对上帝的侍奉。苏格拉底认为自己的哲学活动就是对神灵的侍奉,自己的问答法就是对神灵的侍奉。基于苏格拉底对上帝侍奉的论证,苏格拉底提供的答案就是进行哲学活动是对上帝真正的。对哲学活动与的密切联系,亚里士多德也有所表述。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要求更加尊重真理而不是尊重你的朋友。他认为的对象是真理,而不是上帝。践行这一德性活动是追求哲学的严肃义务,因为追寻哲学是为了探寻真理。

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把哲学活动和联结起来,尽管每一个人对的理解不同,这也反映了他们做哲学的方法不同。苏格拉底通过诘问的方式审查人的信念;亚里士多德更多是通过对前人理论的考察、批判发现真理;孔子则认为从事的活动就是对天道的传承。

(摘编自余纪元、金小燕、韩燕丽《述而不作何以成就孔子?》)

材料三:

述而不作的信条影响深远,达两千年之久,成为风气。自孔子以后,儒家教育多遵从这一原则,以传授、注解经典为己任。要从事这一学问,必然熟记经文才能言而有据。因而,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

孔子教育弟子是为了让他们从政,用子夏的话说是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隋唐以后,科举盛行,官方明确规定了读书人的出路,只有为官一途。学校成为向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科举使用八股文体,专以四书五经命题,以儒家经典考学生,答案阐释以经典为准,不允许有超出范围的见解。

可以说,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使得他在教学中有偏重继承、轻视创新的倾向;伦理关系与师生关系的结合,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这使人们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减少或部分失去了探索未知的兴趣。这样使得传统教育以教师解释、学生背诵为基本方式,因循以往,缺乏创新精神。

(摘编自李杨《述而不作与传统教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述而不作”的信条,后来成为儒学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这一传统一直影响到后来的科举考试,并且命题答案均以四书五经为限。
B.“述而不作”中的“述”内涵非常丰富,在古代辞书中解释为“循”,但在现代汉语中这一含义被“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含义所取代。
C.在儒家经典著作《中庸》一书中,认为“孝”应包括“善述人之事也”,也就是说,“述而不作”中的“途”与“孝”是统一的,这种理解恰好切合孔子的观点。
D.《论语》中虽然记录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其实孔子在传述文化遗产的同时,也“作”了一些新的东西,后孔子时代的儒学都长期传承并发展着这种精神。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为第一位教师,孔子期望把学生培养成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认为从事“孝”的活动是对天道的传承。
B.“孝”在儒家思想学说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孔子看来,“孝”不仅限于父母,也体现在对历史的传承和对文化传统的延续。
C.孔子认为,儿子出生的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故父母死后孩子应以同样的时长服丧以表感恩,于是提出了“三年之丧”的礼制。
D.孔子、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人都将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因做哲学的方法不同,对“孝”的理解也有差异。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  )
A.“上帝为每个人灵魂提供了选择机会:或是拥有真理,或是得到安宁。你可以任选其一,但不能兼而有之。”
B.“倘若没有天地,哪里会有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因此,敬天祈福正是对天地自然献上的一份崇高敬意。”
C.“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D.“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4.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2023-09-08更新 | 5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谈到地理分布,如果我们承认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由于气候及地理的变化,以及由于诸多偶然而未知的散布方式,生物曾发生过从某一地区向另一地区的大规模迁移;那么根据遗传变异学说,我们就能很好地理解许多有关生物分布上的重要事实。为什么生物在整个地质地理、时空分布上呈现着明显的平行现象呢?其原因在于,生物都是以共同的世代谱系相连接,并且其变异的方式也相同。在同一块大陆上,在极为不同的条件下,每一大纲中的大多数生物是有明显联系的。这使每一个旅游者都会感到惊奇,但对我们来说,所有这些都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它们是同一祖先和早期迁入者的后代。根据前述迁徙理论,加之在多数情况下的生物变异,我们借助于冰期事件便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为什么在最遥远的山区,在南北温带中会有少数植物是相同的,而其他许多植物也是很相似的;同时也容易理解,为什么虽然有整个热带海洋的间隔,南北温带海洋生物中仍有些也极为相似。虽然两个地区具有适于同一物种生活的相同的自然条件,但如果两个地区长期隔离的话,它们之间的生物存在极大的差异,人们也就不必为怪了,因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一切关系中最重要的。而且,在这两个地区,在不同的阶段内,从其他地区或者这两个地区之间彼此接受的迁移来的生物的比例也是不同的。所以,这两个地区中生物变异的过程也就必然是不同的。

根据这种迁徙的观点,以及随之而来的生物变异,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海岛上仅有极少量的物种栖息着,而其中的许多还是特殊的地方性类型。我们清楚地看到为什么那些不能横渡广阔大洋的动物类群,如蛙类和陆栖哺乳类,没有在海岛上居住;另一方面,为什么那些能够飞越海洋的动物,如蝙蝠中的一些新的特殊类型却在远离任何陆地的海岛上被发现。海岛上有特殊类型的蝙蝠存在,但却没有发现任何陆生哺乳动物的事实也是特创论根本无法解释的。按照遗传变异学说,在任何两个地区若存在着亲缘关系很近的、有代表性的物种的话,就暗示着相同的祖先类型曾经居住在这两个地区。并且无论在什么地方,若有亲缘关系密切的物种栖息在两个地区,我们必然还会在那里发现这两个地区所共有的物种;无论在什么地方,若有许多亲缘关系密切的特征性物种出现的话,那么属于同一类群的一些可疑类型和变种也同样会在那里出现。各个地区的生物,必然与其最邻近的迁徙源区的生物有关,这是一个极为一般性的法则。我们可以看到在加拉帕戈斯群岛、胡安·斐尔南德斯群岛以及其他美洲岛屿上的动植物均与其相邻近的美洲大陆的动植物有着惊人的联系。同样的,佛得角群岛及其他非洲岛屿上的生物与非洲大陆上的生物间也存在着这种联系。必须承认,靠特创论无法对这些事实做出解释。

(节选自达尔文《物种起源·综述和结论》)

材料二:

通过历时五年乘坐贝格尔号与自然的接触,达尔文对物种固定不变的信念发生了动摇,他确信进化的发生、人工选择的重要性。但直到读到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后,他才确定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因。这一在1838年就得出的全新的进化理论,直到21年后才被公开发表。

他为什么等了21年才发表自己的理论?通常的科学传记是有关伟大思想家的明显错误信息的根源。这类传记常将伟大的思想家描绘成凭借着不懈的努力、不受外界影响、严格按照客观材料寻觅真理的人。因此,对于达尔文等了21年的通常解释就是他的工作没有完成,他的理论需要汇集大量支持材料才能发表。

达尔文推迟发表理论的原因很复杂,不可简单解释,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恐惧的负面作用与增加材料的正面需要至少同样重要。达尔文恐惧什么?他得出进化论的观点时才29岁,在专业上还没地位,不可能通过宣扬他所不能证明的一种异端学说来危及自己有前途的事业。

他的异端学说又是什么呢?信奉进化本身就是一个明确的答案,但这还不是问题的主要部分。达尔文早年有关递变的笔记中包含了他所赞同但却害怕发表的一些观点,即哲学上的唯物主义。这远比进化本身更要异端,没有哪种观点比认为心灵只不过是大脑的产物更能动摇西方思想中最深刻的传统了。

达尔文确实进行了一场温和的革命。不仅在于他这么久地拖延了自己的工作,还在于他故意避开公众对他理论中哲学含义的注意。他在1880年写道:我认为直接反对基督教和有神论,对公众不会有什么影响;而伴随科学的进步逐渐启迪人类的理解力,会更好地促进思想的自由。因此我一直不写有关宗教的文章,而且我本人的工作仅仅局限于科学之内。

达尔文虽不是道德漠然之人,但他并不关心清除西方思想中有关自然的深度偏见。延迟理论发表,理性的读者应该能够理解。

(摘编自斯蒂芬·杰·古尔德《自达尔文以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北温带之间虽然有整个热带海洋的间隔,也有些极为相似的海洋生物,这属于生物中的“平行现象”。
B.达尔文在阐明自然选择理论的同时,摆出事实质疑特创论,认为特创论无法解释诸多生物学上的现象。
C.读了《人口论》,达尔文才确信进化的发生,认识到人工选择的重要性,并确定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因。
D.达尔文认为,直接反对基督教和有神论对公众不会产生影响,但伴随科学的进步逐渐启迪人类的理解力会更有效。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海岛上仅有极少量的物种栖息着,而其中许多还是特殊的地方性类型,比如特殊类型的蝙蝠。
B.如果在任何两个地区发现了亲缘关系很近的、有代表性的物种,那就说明它们有相同的祖先。
C.达尔文推迟发表理论的原因是只有等到汇集大量的支持材料,理论才能发表,而这需要时间。
D.达尔文得出的进化理论就是哲学上唯物主义的结论,这一“异端学说”让他当时感到很害怕。
3.下列对材料有关观点的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极洲气候酷寒,长年被冰雪覆盖,四周为大洋所包围,地理位置特殊,因而生物具有独特性,不可能与外界同祖。
B.特创论认为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因此不会存在物种的变异、变种等现象。
C.在英国的爱尔河,发现100%的石斑鱼雄鱼变雌鱼,还有部分平眼鱼出现雌化现象。这说明环境会引起生物变异。
D.达尔文是一位凭借着不懈的努力,不受其他任何事情影响,严格根据客观材料追求真理的人,古尔德不认可该说法。
4.材料一作为科学论著,在论证上具有逻辑严密的特点,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5.古尔德说:“达尔文确实进行了一场温和的革命。”他的“温和”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2023-06-29更新 | 5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礼与刑或礼与法,构成中国上古法律文明的核心。古代礼治经历了礼法之争、以法治国到以礼入法三个阶段。

春秋战国时代的儒法之争实质是礼治和法治之争。儒家高唱礼治,讲究贵贱、尊卑、长幼、亲疏等差有别,制定了有差别性的行为规范,礼就是维持社会等差有别的工具;法家高唱法治,强调一赏一刑,以法治国,制定了同一性的行为规范。

秦汉时期奉行法家思想,是实行“以法治国”的时期。秦国从商鞅变法到秦王朝建立,提倡法家之学130余年,秦代法治具有浓厚的法家色彩。从韩非到李斯,所谓“以法为教”“法令出一”,无不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同一性精神。汉代法律可分前后两期:前期汉承秦制;后期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立法思想接受儒家理论,法律制度开始了“以礼入法”的儒家化。

儒家的“以礼入法”,始于东汉而完善于曹魏。曹魏的儒者参与了法律的制定,儒家思想在法律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儒家化的法律便应运而生。概而言之,中国法律“以礼入法”的儒家化,始于汉魏,成于北魏、北齐,隋唐后便成为中国法律的正统。《四库全书提要》所谓“唐律一准乎礼”,这是对法律儒家化最精确的评语,正如《唐律疏议》是儒家以礼入法、道德与法律融合的标志性法典。隋唐之后的国法律条,大都有深厚的礼的渊源。

俗话说“国有国法,乡有乡约,家有家规”。古代的礼治,渗透在上层制定的国法中,更体现在基层流行的乡约和家规中。

在基层的乡土中国,礼治秩序首先通过乡约来维持。乡约制度是由士人缙绅提倡,乡村人民合作制定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涵养道德教化,规范大众行为,维持社会秩序,谋求大众利益。乡约制度产生于北宋神宗熙宁年间,首倡的人物是吕氏兄弟,为使乡约深入民心,规范日常行为,读约制度应运而生。“读约”一般在乡村公共场所,故称“会所读约”。

“家训”被称为“中国人的精神门楣”,中国传统的家规家训宣扬儒家伦理道德,维持家庭和睦关系,劝谕子弟知书识礼。一些著名的家规家训,大都被乡村文人编入《三字经》《弟子规》等蒙学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民间。这些蒙学书渗入乡村子弟的心中,由外在的规则化成内在的习惯,对维持乡土中国的礼治秩序产生了积极影响。

(取材于陈文忠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今天的乡土社会已大为不同,乡土社会中的礼治和法治呈现出了新的特征。

乡土社会的变迁中,经济条件的好转使得乡村的孩子、居民,获得了外出求学和打工的机会,城乡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多。交往范围的扩大使得原有在固定空间形成的“熟人社会”逐渐瓦解,新的价值观念的渗透对传统观念产生了冲击,礼治的权威性有所下降,其对人的约束力相较于过去大大降低。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制定了大量的法规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国家正式的法律制度大规模地进入乡村社会。在变迁中的乡土社会,法的推行困难重重,当法与礼发生冲突时,法常常遭遇白眼,原因之一在于村民法律意识淡薄。

为了解决这一棘手问题,基层的法律工作者做了大量工作,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处处严于律己,自觉学法守法。近些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灵活多样的形式如普法栏目剧、普法海报、法律知识竞赛等,强化了对村民的法治教育效果,让村民真正地接受法律。同时,在乡村执法的过程中发现,了解当地风俗民情的法律工作者好像更能够顺利推进工作。

礼治在乡土社会中能够长期存在,必有其合理的一面,在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对礼治保持一定的相容性。乡村的法律制定与施行应扎根于乡土社会的实际情况,我们要广泛吸收礼治的有益成分,对现行法律进行适当改造、整合,实现法治与礼治的融合,如礼治具有调节家庭、继承、买卖等纠纷的功能,可以通过一定的规则上升为民法的内容。另一方面,对于礼治的合理成分,允许其在合法的前提下继续发挥作用,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的秩序,成为法治的支持与补充。

(取材于常璇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主张礼治,法家主张法治,他们制定了不同的社会行为规范。
B.汉朝法律制度开始“以礼入法”,故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中国法律“以礼入法”的儒家化,在隋、唐之后成为法律的正统。
D.《唐律疏议》是一部标志性法典,印证了“唐律一准乎礼”的评价。
2.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基层的乡土中国,礼治秩序首先通过乡约制度维持。
B.乡约制度由士人缙绅提倡,由乡村人民合作制定而成。
C.乡约制度是一种强制力量,用来禁锢乡村人民的行为。
D.有些著名家训被编入蒙学书籍,通俗易懂,便于流传。
3.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今乡土社会中,礼治和法治均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特征。
B.城乡之间交往范围的扩大,使原有的“熟人社会”逐渐瓦解。
C.现代价值观念对传统观念产生冲击,礼治完全丧失了权威性。
D.国家积极地制定了大量的法规来适应乡土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4.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有法难用”根本原因在于村民法律意识的淡薄。
B.乡村法律的制定与施行要突出法律权威性,排斥礼治成分。
C.法律工作者若了解当地风俗民情似乎更能够顺利推进工作。
D.乡村法治应完全地吸收礼治的原有成分,形成民法的内容。
5.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述如何构建乡土社会的秩序。
2023-01-07更新 | 1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