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67 题号:2245647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龙行龘龘,前程朤朤,生活䲜䲜,事业燚燚……这个春节,一条吉祥话串烧成了拜年高频词汇。不过虽然网来网去发得热闹,要问谁能流畅读写,绝大多数人都得摇头,有人自嘲:没点文化都接收不到祝福了。

龘龘何意,朤朤何指?据悉源于,最早见于《说文解字》,释义为飞龙之状古同,本意为明亮。以此类推,很多人就都懂了——寓意年年有余燚燚很可能是祝福红红火火。它们由叠字组合拼接而成,似乎能表达双倍多倍的祝福与期盼,为新春佳节讨了个好彩头。人们出于新奇藉此往来问候,将过年气氛烘托得格外喜兴热络,这些生僻字也因此火出了圈

汉字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之一,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在字形构造上的创意与优势极其强大。大量生僻字长年沉寂在故纸堆,日常生活极少使用、鲜为人知,不得不面对逐渐消亡的命运。然而随着网络普及,输入输出方式多元,一些生僻字在流行语、表情包、个性设计中被注入了新的活力,个别笔画繁多手写繁琐的怪字也更多进入了大众视野。人们偶尔玩玩别有一番风趣,间或掀起一阵追捧。比如,事实上至今不属于现代汉语常用字和通用字,《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都没有录入。只是恰逢甲辰龙年,契合了中国人对于的浪漫想象。某种程度上,与其说它是一个规范汉字的应用,毋宁说是一个吉祥符号,一种文化创意。

语言文字的生命力在于日用。纵观汉语绵延数千年的历程,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从文言文到白话文,博采包容、动态演化,生命力如此顽强,正是经历过无数次的自我扬弃,始终保持着与时代同频共振、新陈代谢。怪异字的消亡、繁体字的简化,其实都是千百年来的历史选择。

时代推演,空间变迁,人们的行为偏好不断变化,社会的表达需求时时更新,语言的语音、语义、形态都将吐故纳新,随之而变。我们乐见中华语库更加生机勃勃,也不必为生僻字的渐行渐远而嗟叹,抑或因某些机缘的重获新生而过分欣喜。作为一种通约工具,流变才是语言最突出的特征。那些好用的、耐用的,会在时间淘洗后留存,而那些拗口的、怪异的,终将悄然退圈。

(摘选自田闻之《龘龘䲜䲜,生僻字真火了?》)

材料二:

生僻字的复活,呈现多种形态。有的沿用旧有音义,如xiān),新鲜之义,复活后音义不变。有的改变原有音义,如,本读“duì”,意为怨恨;网民俗读为“duǐ”,表反驳、争辩、回戗等义。有的俗解形体,打破原有造字理据,旧瓶装新酒,如“忈”本为“仁的异体,从二从心,爱已爱人,兼爱之心即仁心,由于字形的上面是、下面是,被网民俗解为有二心、不专心,已脱离原本意义。有的借音替字,如),字的异体,因民俗忌言忌写字,就用谐音代替笑亖”“创亖都是网络流行语。民俗破旧立新,重解生僻字,追求奇、特、新,往往带有娱乐色彩。

生僻字复活的原因复杂多样。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中的汉字编码与汉字字库不断扩容,汉字输入法层出不穷,不断优化。在技术的赋能下,以前在计算机汉字字库中没有的罕见字、生僻字现在几乎都有了;以前不会输入的汉字,现在通过手写输入或部件组合输入法可以实现。某网站可根据部件组合的方式检索20万个汉字,几乎所有生僻字都可以在这里实现输入与呈现。这些变化极大地方便了民众接触生僻字、认识生僻字、使用生僻字、重解生僻字。

近年来,甲骨文等汉字研究不断深入,也使汉字知识普及方兴未艾,各种与汉字有关的报刊栏目、电视节目、网络直播、电子字典风起云涌。人们已不满足于简单地认读汉字、书写汉字,时不时喜欢根据时代的变化、民俗的需要玩味汉字,拆解生僻字形体,重构生僻字理据,或望形生义,或借音替字。

此外,新生代网民的增多,正在逐步重塑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年轻人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他们成了创造网络新词与复活生僻字的主力军。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影响、各种信息传播方式相互作用下,生僻字的流行加速。汉字作为信息的载体,民俗有了新的需要,时代赋予了新的可能,生僻字的复活也就不足为奇了。

(摘编自郑贤章《龘随龙行——生僻字的现代生命力》)

材料三:

李杲、高頔、傅广美……新学期开学,老师们遇到的第一个挑战竟是如何正确读出学生的名字。这两天,网络上热传的一份小学新生名单引发广泛关注:全班16名学生的名字中,竟出现了8个生僻字。还有刘小灵童”“程门立雪等四字名字。时下,生僻字成了孩子姓名里的热门字。教育界人士认为,这不仅是社会文化心理的集中体现,也折射出年轻家长对于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心情。

但生僻字入名,追求独特亦应有度。名字寄托着父母对孩子未来人生的美好祝愿和期冀。中国人对文字向来具有敬畏之心,大多数人认为,具有美好寓意的语言文字具有正向映射的作用,能给人带来好运气和精气神,从这一点来看,家长们选择这些好词、好字作为孩子的名字,理所当然。但是,要说孩子有个好名字就能人生美好一帆风顺,那也太牵强附会了。

毕竟名字只是一个符号,承载不了那么多的重要意义。家长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有好名字就不输在起跑线上了吗?实际上,名字并没有那么神奇的作用。人生的美好是靠奋斗得来的,你不奋斗,哪里来的幸福!正如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徐默凡所言,家长选择生僻字更多是为了赋予孩子一个独一无二的名字,但不一定有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文化品位。取个生僻字作名字,不一定就显得有文化,毕竟名字就是让人知道的,别人都不认识,恰恰说明你的文化不高,能选择的字有限,或许还是没文化的象征呢。

(摘编自东方时评《生僻字入名不应有难以承受之重》)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绝大多数人对“龘龘䲜䲜”吉祥串烧还不能流畅读写,但人们还是喜欢用它来表达新年祝福,因为这样的词语能表达双倍或多倍的祝福与期盼。
B.用进废退,很多生僻字因长年沉寂在故纸堆,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到,所以鲜为人知,将不得不面对逐渐消亡的命运。
C.生僻字复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喜欢追求奇、特、新的娱乐心理和美好祝愿与期冀的心理。
D.人生的美好是靠奋斗得来的,名字只是一个符号,承载不了太多的意义,并不是一个好名字就能让孩子人生美好一帆风顺。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在字形构造上的创意与优势极其强大,比如“龘”,虽然《新华字典》与《现代汉语词典》都没有录入,但在甲辰龙年,它因契合了人们对“龙”的浪漫想象而重获新生。
B.各种与汉字有关的报刊栏目、电视节目、网络直播等文化活动的相继兴起,扩大了汉字知识的普及,在某种意义上也加速了生僻字的复活。
C.生僻字成为学生姓名中的“热门字”,是年轻家长对于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心情的体现,更是一种寓意美好的社会文化心理的体现。
D.生僻字的复活是时代的产物,有其偶然性,能否持久流行,其产生的价值与效应如何,还要具体分析每个复活生僻字产生的动因。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俗解形体”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奣”(wěng),本指天空晴朗无云,网民依其形体重新组合出天明、天亮之义。
B.“砳”(lè),本为石头撞击声,网民用其代替快乐的“乐”。
C.“烎”(yín)的本义为光明,近来流行于网络游戏,望形俗解为“开火”,被玩家用来形容高超的竞技或充沛的状态。
D.“兲”(tiān)被望形生义为“王八”,用于讥讽、骂人,但与其作为“天”的异体字的内涵不兼容。
4.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网络普及在生僻字流行过程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5.有人认为“生僻字存在显而易见缺陷,早已失去被‘激活’的价值,进入‘故纸堆’才是它们的合理‘归宿’”。对此,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的历史上,早就有着“文雅”和“通俗”两类不同的小说。雅俗两类小说相互渗透融合,相互激扬前行,构成了整个中国小说发展的历史。但雅俗两类小说,又确实分属两个不同的体系,无论是创作目的、创作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有着本质的不同,而绝不只是语体——文言和白话的差别,就像律诗绝句和白话新诗不只是语体差别一样:将律诗、绝句译成白话新诗,无论译得怎样好,也总没了原诗的那种意境、韵味。实际上,语体之外它们还很有一些只属于自己,或者主要属于自己的更为本质的特征。在以往,许多研究者只从语体着眼,将通俗小说定义为口语写成的小说而忽略了更深层的本质特征。

小说通俗化的目的何在?古代的通俗小说理论家,几乎也一致地认识到是为了“通俗”——使“愚夫愚妇一览可概见”。然通俗化固能使俗者通,却未必能使俗者喜、俗者嗜,通只是达到喜、嗜的第一步。使读者喜其书嗜其书,应当是通俗小说家更高的境界和追求。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实现这种追求,则还须具备一些更深层的要素。大多数的通俗小说,会比其同时代的文史书乃至雅小说拥有的读者多,一个十分重要却并未被古代的通俗小说理论家明确认识到的原因是,它们的精神,比起文史及雅小说来,更与多数人相通,也就是说,它们的审美情趣更合乎大多数人的习惯,它们更能反映大多数人的好恶爱憎,使之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引起心灵的震颤。

要言之,通俗小说具有十分鲜明的平民性,其平民性则表现在上述三个方面:语言的口语化,内容的通俗化,精神的平民化。语言的口语化和内容的通俗化,实都为精神的平民化所决定。

在中国,由“市人小说”发展到长篇通俗小说,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也多带着一种娱人和自娱的目的,通俗小说本身的娱乐性品格也从未改变或减弱过,只是许多通俗小说理论家和作家,对这一点都讳言而已。

通俗小说的这种颇重的娱乐性品格,表现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上,则是它比一般的雅小说更多地强调故事的新奇刺激、情节的离奇曲折。

说通俗小说有颇重的娱乐性,并不等于说通俗小说不讲劝惩,没有雅小说的那种“资治体,助名教,广见闻”的功利倾向。相反,对于通俗小说的劝惩功用,许多的小说理论家和通俗小说创作者都十分重视。一些好的通俗小说总是让人在娱乐中接受教育,达到劝诫的目的,而所谓“颇重”,也是相对于一般的“雅”小说而言。

通俗小说颇重的娱乐性品格,对于中国小说自身的发展,有其积极的一面,它促使了中国小说在唐传奇的基础上进一步“小说化”,促使了中国小说艺术的日臻成熟。不过这种娱乐性品格,也有其消极的一面:重故事情节而轻人物性格;重叙述而轻描写。它甚至导致了一批作家作品的堕落。

(节选自《中国古代通俗小说史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俗小说的通俗化虽然可以使“愚夫愚妇一览可概见”,但能让读者喜、嗜,才是它更高的境界。
B.通俗小说会比其同时代的文史书乃至雅小说拥有的读者多,不过,古代的通俗小说理论家没有明确认识到其中的原因。
C.通俗小说在内容和形式上,比一般的雅小说更多地强调故事的新奇刺激和情节的离奇曲折。
D.通俗小说在发展过程中,它本身的娱乐性品格从未改变或减弱过,但许多通俗小说理论家和作家却避谈这一点。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雅俗两类小说,分属两个不同的体系,无论是创作目的、创作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有着本质的不同。
B.与律诗绝句和白话新诗之间不只是语体的差别一样,雅俗两类小说之间也不是只有语体即文言和白话的差别。
C.雅俗两类小说在语体之外还很有一些只属于或主要属于自己的更为本质的特征,以往许多研究者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D.通俗小说有颇重的娱乐性品格,但没有雅小说的那种“资治体,助名教,广见闻”的功利倾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整个中国小说发展的历史,就是“文雅”和“通俗”两类小说相互渗透融合、相互激扬前行的历史。
B.和雅小说相比,大多数通俗小说的审美情趣更能反映大多数人的好恶爱憎,引起人们心灵的震颤。
C.通俗小说具有十分鲜明的平民性,以致语言的口语化和内容的通俗化,都为精神的平民化所决定。
D.通俗小说颇重的娱乐性品格,对中国小说的发展,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2020-12-25更新 | 7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是含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他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阖第光临虽则常见,但是很少人能说得出这个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以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亲戚关系,过去被认为是重要的社会联结,如今正在青年之中式微,他们以一种逃离的心态远离传统的亲戚关系甚至断亲。这里所说的断亲一般理解为跟直系亲属、同辈之间乃至与长辈之间日常的互动频率降低,或者没有交往,不是法律上所指的绝对的割断亲戚关系。

传统社会中,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因为生产力、收入和生活水平低下,人们总是要互助才能活下去。我们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更多以市场经济为主,我们现在越来越处在逐渐富足的状态,导致了每家每户都有一种比较典型的家庭独立的生存方式。包括发达的市场经济、好的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使得我们不需要依赖传统的亲缘关系,来获取我们的生存机会。

另外,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快速变化导致了各种内卷。尤其是教育的内卷,使孩子的大量时间都被各种辅导班和作业消耗掉了,他们从小到大都在内卷化的教育体系内生长生活,基本独立于扩大化的家庭,这种内卷化的社会生长环境,对于青少年而言,休闲生活被极大地压缩,社会交往特别是走亲戚形态的交往更少。与此同时,青少年从小就以学习为主,从小就与学校朋辈同学的见面、交流、互动显著增加,使得他们有了情感替代,用同学、朋友关系替换了亲缘关系。而且,围绕着孩子的教育,家长们形成了一个圈子,造成朋友圈的替代,也就把原来的那些亲戚关系逐渐拉远。

作为中国典型的互联网元世代00后在现实中越来越个体化、原子化和生活半径的紧缩化。互联网让00后青年群体更加享受人与网的日常生活方式,而不是现实中的人与人的生活方式,互联网抢占了青年的时间、空间和心理,造成了青年世代的交往惰性,断亲因沉溺网络生活方式而堂而皇之地上演。

最近几十年,中国产生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和社会流动,这种社会流动造成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城市乃至国外选择工作和成家立业,这种居住地的远距离分化,导致了表兄弟妹甚至亲兄弟妹之间也没法频繁交往。

尽管互联网世代的青年呈现了比以往世代更加独立的个性和独自生活的适应能力,断亲的社会环境、时代条件和家庭结构,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显著变化,但随着00后世代的年龄增长,他们将成家生子,之后形成自己的核心家庭,而结婚带来新的亲戚关系,他们要不断适应成年人的亲戚网络,也将唤起新的亲缘,我把这个称为亲缘唤醒效应,只有亲自体验才能唤醒。这种心理也可以扩展到亲缘关系或朋友关系认知层面,即有的年轻人只有自己做了父母,才知道血缘、亲缘与学缘、地缘同样重要,或许更重要。

还有一个变化是,由于国家推行二孩三孩政策,未来很多年轻人会有二孩、三孩,独生子女的现状会有很大变化。那么他们又有了兄弟姐妹了,下一代就会有二代的表兄弟姐妹,这种回归,当然不一定是完全复原,但某种亲情唤醒的回归效应应该是会出现的。

(摘编自何国盛《断亲青年:谁还在走亲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庭”在西洋是一个有很明确指向的概念,在中国这一概念包含的范围则比较含混。
B.“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的比喻形象地表明了西洋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即“团体格局”。
C.中国人的亲属关系,是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能涉及无穷多的人的一张网。
D.可以预期,00后结婚成家以后,定将唤起新的亲缘,传统的亲缘关系也会复原如初。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所谈及的“断亲”现象更多的是一种情感心理意义上的,而不是法律意义上的。
B.现实中血缘、亲缘关系远远要比学缘、地缘关系重要得多,故年轻人必须重视“亲缘唤醒”。
C.“家庭独立”的程度往往与社会的发展程度、人们生活的质量水平成正比,与对传统亲缘关系的依赖成反比。
D.当今社会教育的内卷严重地压榨了年轻人亲缘交往的时间,这是年轻人“断亲”的一个重要原因。
3.根据材料相关内容,下列选项中现象与推论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因老宅拆迁,本来关系亲密的张家两兄弟,因拆迁费用分割问题而导致关系恶化,亲情隔断,这也是一种“断亲”现象。
B.张老师把众多微信群中的“工作群”置顶,然后才是“家人群”“同学群”;这种排序体现了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中的“差序格局”。
C.浙闽有的地方在富裕起来之后新建了大量的祠堂,加强了大家族之间亲缘的交往。可见经济发达、人们生活富足会增强人们对传统亲缘关系的依赖性。
D.王同学和李同学的家长为教育孩子等问题而成为微信好友,关系密切,这表明传统的亲缘关系已经被现在的各种“朋友圈”所替代。
4.请分别概括两则材料的论证思路。
5.“亲缘唤醒”是解决当前“断亲”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请结合材料二,简要阐述有哪些方法可以“唤醒”逐渐疏远的亲缘关系。
2023-11-04更新 | 10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中国文化传统来看,“家——国”之间具有某种价值上的同构性,因此,中国的老话说“国之本在家”,“积家而成国”,《大学》讲“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在家孝亲,推之事君;在家悌兄,推之事长。通过“孝”与“悌”在价值观念上的延展,实现从“齐家”到“治国”的跨越,“家齐而后国治”,最终达到德化天下的境地。所以,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孝悌”所支撑的“家”,既具有生存论上的核心地位,同时在社会的“修齐治平”层面上也居于核心地位。但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恰恰在这里,有着“公”与“私”的鸿沟:“家”似乎属于私德,似乎很难跨越到公共领域去。

在以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中,“家”与“国”的同构性关系一直受到很大诟病,似乎政治上的专制与家庭的伦理观念有着极大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家”与“国”则分属两界,有其不可通约之处。如果不能在这个关键部位有所突破,中国文化传统的“修齐治平”就再难在现代社会立足。

事实上,在现代社会,我们同样可以在更为积极的层面上来理解“家”的作用。一如西方的宗教改革,改革之后的基督教新教对于现代社会有着极大贡献,如马克斯·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所做的分析那样;在现代社会,家庭成员的关系都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包括孩子对父母的尊重,父母对孩子的疼爱与尊重,以及孩子们之间的相互尊重——这样培育出来的家庭关系对现代社会同样非常有益。但是,在现代文化中,受限于个体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家”在政治——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始终是缺位的。霍耐特在分析现代社会时非常敏锐地看到,“自由主义思想,把家庭领域只是看成一种单纯给定的,没有什么进一步影响的结构,从而忽略了它在现代社会的政治——道德的建设中的作用”。这一评价是非常有见地的,深刻地揭示了西方社会因自由主义作祟而在认识“家”的社会作用方面所存在的盲区。

在《自由的权利》一书中,霍耐特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亲密关系”与“家庭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研究,指出:“一个民主性的共同体,是多么依赖于它的成员究竟有多少能力去实现一种相互合作的个人主义,就不会长久地一直否认家庭领域的政治——道德意义。因为要想让一个人把他原先对一个小团体承担责任的能力,用来为社会整体的利益服务,这个人必须拥有的心理前提,是在一个和谐的、充满信任和平等的家庭里建立的。”霍耐特的论述有着强烈的实践智慧,具体点出了在现代社会中,家的政治——道德意义,算是一种现代版的“家和万事兴”。“家”不再是宗法式的共同体,“家”作为专制温床的时代,也早已过去。现代家庭恰恰是培养共同合作、相互支持的重要机制。确实,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人性不是一个“个体”的自然本性,而是在“家”中教化出来的德性之人。从对最亲近之人的爱,“推及”到对他人的爱,进而“推及”到对宇宙的爱,这正是“家”的教育的重要内容;“家”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化功能,是“个体”得以社会化的最初和最重要的环境。在现代社会中,“家”所培养出来的善于合作的“个体”正是健康社会的基础。

在“修齐”与“治平”之间找到新的联接点,中国文化传统重视“家”的传统,就可以在现代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家”的价值观念有重大意义,这是其他价值观念得以发挥的基础。没了这个基点,整个价值系统中的其他规范就会飘摇欲坠,社会就会迅速进入失范状态。

(摘编自孙向晨《重建“家”在现代世界的意义》)

材料二:

“家”是中国文明构成的总体性范畴。相比于犹太——基督教文明和古希腊文明从其起点上就不屈不挠地摒斥“家”,儒家文明对社会伦理、政治以及经济关系的建构,始终是从“家”出发,形塑“家国一体”的秩序体系。这一“缘情制礼”的反复努力结果,不仅构成两千多年来中国文明的大传统,也与民间丰富的小传统若合符节,不仅决定我国传统文明的制度和伦理底色,也是更具坚韧性和独立性的“文化——心理结构”即民情的基础。即使20世纪初以来,在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下,“家庭革命”甚嚣尘上,家庭结构和模式、传统家国关系频受挑战,但作为“文化——心理结构”的“家”并没有被根本撼动,反而自觉不自觉地成为重建舶来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其他思想的依据。由此可见,不理解“家”的内涵和作用机制,就不可能理解中国文明的实质特点及其构成和变迁。

其次,“家”在中国文明中的上述地位,立足于作为实体的家已成为“中国人的社会生命”之源的事实。今天,若戴着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眼镜来打量“家”,视其为纯粹的权利、利益和权力关系的受体,而忘却其在生活和历史中形成的作为情感和生命意义的承载,甚而忘却其作为现代人之丰富的情感需求(爱情、亲情以及依赖性)的港湾,我们就很难深入把握中国人的日常情感和伦理结构,也难以在不同文明之间开展共情的研究。

(摘编自肖瑛《“家”作为方法:中国社会理论的一种尝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国是由一个一个的家组成的,所以中国传统的家国关系是“家”“国”具有同构性,也就是“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
B.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家”是其他一切要素的基础,扩展到整个社会,如果家庭出现不和睦,那么中国社会就会动乱而摇摇欲坠。
C.“家”“国”的同构性关系,常常成为人们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例证之一,认为仿佛是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影响了政治上的专制。
D.20世纪初以来,由国外传入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潮泛滥,传统家国关系受到挑战,“家”的地位受到撼动,成为这些思想的依据。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处于核心地位,在现代社会则属于私人范畴,因而难以进入公共领域。
B.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不是人类天然拥有的,而是家庭教化的结果。
C.由儒家文明发展而成的“家国一体”秩序体系,决定了我国传统文明伦理底色,成为民情基础。
D.其他文明要研究中国文明,需要认识“家”是中国人情感与生命意义的承载,情感需求的港湾。
3.下列各项中不能用在材料一作为论据的一项是(     
A.《钱氏家训》: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
B.左宗棠家书:天地民物,莫非己任;宇宙古今事理,均须融澈于心。
C.梁启超家书: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
D.《黄氏家规》:人有祖宗,犹水木之有本源,不可忘也。
4.材料一有哪些论证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对于“家”,选文两则材料以及下文三者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2022-10-29更新 | 3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