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253 题号:2276302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对“戏剧性”这一概念,历来众说纷纭。

戏剧本身有双重性,或者说,戏剧有两个生命。它的一个生命存在于文学中,另一个生命存在于舞台上。在中国古典戏曲中,有所谓“案头之曲”与“场上之曲”,指的就是戏剧这种存在方式上的差别。不过,好的戏剧作品应该同时具有很强的文学性与舞台性。古今中外那些经典的戏剧作品,都是既经得起读又经得起演的。只供阅读而不能演出的戏剧作品与只能演出而无文学性可言的戏剧作品,都是跛足的艺术。

这样一来,我们在理解戏剧性这一概念时,首先就要分清它在文学性与舞台性两个不同层面上的含义及其区别与联系。举例来说,针对清代批评家金圣叹对中国古典名剧《西厢记》的评论,清代戏剧家李渔指出:“圣叹所评,乃文人把玩之《西厢》,非优人搬弄之《西厢》也。文字之三昧,圣叹已得之;优人搬弄之三昧,圣叹犹有待焉。”李渔说,如果金圣叹能克服这一局限,全面评价《西厢记》,就会“别出一番诠解”。显然,不论是从事戏剧创作,还是从事戏剧评论,都要既重戏剧的文学性,又重戏剧的舞台性。那么,对戏剧性的认识与把握,也就必须从这两个方面着眼,将“文人把玩”与“优人搬弄”统一起来而探其幽微、得其“三昧”。人们经常用“双刃剑”比喻一个事物同时具有利弊两端,这个比喻是蹩脚的——剑之两面有刃,用起来岂不更好?因此,如果用“双刃剑”比喻戏剧性,就十分贴切——一刃是从文学构成上讲的,一刃是从舞台呈现上讲的,合之双美,便是完整的戏剧性。今将两者的大体区别列表表示如下:

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dramatic dramatism舞台呈现中的戏剧性theatrical theatricality

言说(表达)方式

戏剧休诗之书写(与抒情诗、史讨的诗性相区别):代言体

戏剧表演之表达(与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的表达性相区别):人的表演

时空制约

时间性(戏剧情节的集中性与时间长度的限制)

空间性(演员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舞台所占的空间)

媒介、属性、持续的久暂

语言(包括有声之语言与无声之文字)、文学性、永恒性

有声之语言、形体、表演性、一次性

存在方式

内在的、潜隐的、“灵”的


外在的、显露的、“肉”的

主要创造者

剧作家、导演

导演、演员

被接受的方式

阅读

观看

必须强调的是,这两者的区别是相对的。当一部完整的戏剧作品被“立”在舞台上时,这两者就完全融为一体,不可分割了。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为舞台呈现中的戏剧性提供了思想情感的基础、灵感的源泉与行为的动力;后者则赋予了前者以美的、可感知的外形,也可以说,后者为观众进入前者深邃的宅院提供了一把开门的钥匙。这两者的完美结合,便是戏剧性的最佳状态。

诚然,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偏重一端者总是有的。历史上曾出现过只讲文学性不承认舞台性的倾向。譬如,在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当表现主义戏剧以“先锋”“革命”的姿态显示出追求舞台性的明显倾向时,其反对者就以强调戏剧的文学性来与之抗衡,宣扬只有“供阅读的戏剧”在艺术上才是完善的。当时在英国留学的朱光潜也认为“独自阅读剧本优于看舞台演出的剧……许多悲剧的伟大杰作读起来比表演出来更好”。另一种与此恰恰相反的倾向,则是极力排斥戏剧艺术的文学性。在整个20世纪,此一倾向的势力大大超过“否定剧场”一派。从“导演专制”倡导者戈登·克雷(1872—1966)到“残酷戏剧”的首创者安托南·阿尔托(1896-1948)与“质朴戏剧”的鼓吹者耶日·格洛托夫斯基(1933—),都以不同的戏剧观念与戏剧实践拒斥戏剧的文学性。

(摘编自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

材料二:

“戏剧性”包含了戏剧的“文学性”和“剧场性”,“戏剧性”的体验有不同的美感层次。所以,我们讨论“戏剧性”问题,首先要确定在哪个范畴中来探讨“戏剧性”。是在“文学文本”范畴内,还是在“舞台演出”范畴内,这一界定是讨论的前提。分析的对象和角度不同,对戏剧性的理解就会不同。如果把戏剧的文本和演出(也称“案头”和“场上”)看成一个完整系统的话,戏剧性和文本的情境、悬念、冲突的设置,场面的构思处理,外部形式的呈现都有不同程度的关系。“戏剧性”可以理解为戏剧艺术的一切本质特征在作品中的整体性表现。“戏剧性”不仅在于直观展现行动的过程中,也在于人物产生这个行动的内心过程;不仅在于直观表现某一事件的过程,也在于某一事件对剧中人物内心的影响。这就是心理的因素。此外,“戏剧性”还必须植根于戏剧的情境,也就是别林斯基所说的“包含在谈话的人的相互给予对方的痛切相关的影响中”,河竹登志夫所说的“同人和他者的潜在对立关系”,贝克所说的“能产生感情反应的”,阿契尔所说的“能让普通观众感兴趣的”,这些表述都表明了戏剧性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情境,它与人物的心理和动作结合在一起。由此可见,戏剧作为一种“在场呈现”的艺术,它的“戏剧性”恰好存在于“情境”——“心理”——“动作”三者的辩证关系之中。脱离了虚构情境的心理和动作是生活本身,离开人的心理和动作的虚构情境也是没有意义的。“情境”“心理”“动作”在戏剧中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对戏剧性的形成都有其各自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意义。如果割裂地来看,容易导致对“戏剧性”理解的片面和不完整。“戏剧性”的出现和“情境”“心理”“动作”这三个戏剧“在场呈现”中的本质性特征都有关系,是这三种本质性特征的相互作用和整体性体现。

(摘编自顾春芳《戏剧学导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的“案头之曲”与“场上之曲”中的“案头”和“场上”与材料二中所指相同,都指戏剧的文本和演出。
B.材料一认为,用“双刃剑”来比喻一个事物利弊兼具是不够准确的,但可以非常贴切地比喻戏剧性所具有的两个方面。
C.舞台呈现中的戏剧性赋予了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以美的、可感知的外形,而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对舞台呈现具有灵魂性作用。
D.材料二中别林斯基、河竹登志夫、贝克、阿契尔等人的观点都表明了情境对戏剧性的产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性或者舞台性的缺失都会使得戏剧作品存在缺陷,要么经不起读,要么经不起演,从而成为“跛足的艺术”。
B.李渔认为金圣叹对《西厢记》的评价并不准确,如果金圣叹对戏剧的舞台性更加重视和了解,可能会更好地评价《西厢记》。
C.较之于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舞台呈现中的戏剧性更看重人的表演,更受空间性的制约,因此剧作家的创造作用微乎其微。
D.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和舞台呈现中的戏剧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可见戏剧性与文本和演出有着不同程度的关系。
3.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中关于极力排斥戏剧艺术的文学性观点的一项是(     
A.尤·伊·艾亨瓦尔德认为只有把剧本放在书桌上,一人阅读,远避五光十色的喧嚣的剧场,作者与读者的“两个灵魂才能在静穆、隐秘之中达到理想的融合”。
B.对于京剧艺术,有人提出“表演文学”的概念,认为“戏曲的表情达意是由两方面的文学构成的,一是戏曲的语言文学,一是戏曲的表演文学”,此说并不准确。
C.“在场呈现”的戏剧情境需要心理和动作,如黑格尔说:“外在环境基本上应该从这种对人的关系来了解,因为它的重要性只是从它对于心灵的意义得来的。”
D.格洛托夫斯基用“排除法”强调戏剧的观演关系,排除了剧场中除观众与演员之外的其他因素,认为“在戏剧艺术的演变中,剧本是最后加上去的一个成分”。
4.根据材料二中戏剧在场呈现与戏剧性存在的观点,下列对戏剧性的出现和戏剧的本质特征关系标示正确的一项是(     
A.B.
C.D.
5.对“戏剧性”这一概念,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认识与把握?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材料一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中国已经从依靠户籍制度建立的定居型社会转变成要素自由流动的迁居型社会,从依靠血缘、地缘的熟人社会转变成业缘化的生人社会,从低流动、被动流动的乡土中国转变成高流动、全方位、多元化、主动流动的迁徙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流动人口总量达到3.76亿,较2010年增长了69.73%。其中,省内流动人口为2.51亿,较2010年增加了1.16亿人,增长了85.70%;跨省流动人口为1.25亿,较2010年增加了3896万人,增长了45.37%。人口流动参与度大幅度提高,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可以看出,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形态转变业已形成。

常态化的迁移流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空间位置,更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交往方式、内在文化乃至社会治理理念。在由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转变的过程中,以下三个方面的改变是确定无疑的。

迁徙转变必然导致人际交往的异质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随着部分追求经济动机的农村人口离开熟悉的亲属网络、职业网络以及乡土网络流动到城市中,农民之间不再具有共同的身份、进行共同的生活或劳动,农民内部之间出现了分化。外出的农民与村庄之间的联系削弱,村庄的向心力与凝聚力衰退。接受城市文明的流动人口的生产、生活以及交往方式逐渐向城市人口靠近,且随着流动人口的代际传递,传统的农耕文明、乡愁本色逐渐褪去,而留守农村的人口仍然遵循着传统的乡土交往习俗。其次,城市社区居民的交往也同样经历着从同质化到异质化的过程。社区人口的户籍化转变为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混居,同一社区内部人群的社会地位差异较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从以情感联系为主转向以市场交换为主。与此同时,在社区居民的逐渐陌生人化过程中,不同人群的服务需求、行为方式等也存在差别,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

几千年来,农民被土地束缚,世代定居于乡村,形成了天然的稳定性以及自我延续的静文化。安土重迁的习俗不仅支配着个体的生活与社会交往,同时也影响着个体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在吸引农民从农村向城市自由流动的同时,也使得中国传统的静文化发生转型。迁徙中国的大规模、高水平、主动的人口流动,实际上伴随着静文化的退化以及动文化的建构。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农民冲破土地的限制,告别了过密化的农业,血缘、亲缘关系形成的差序格局不断松散,由此瓦解了传统意义上乡土中国的乡村社会共同体与文化基础,导致根植于生产、生活以及交往方式的静文化逐渐退场;另一方面,随着人口流动规模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较多到巨大,流动原因趋于多元化,社会主体、社会空间、社会网络以及社会关系不再受限,自由流动的文化观念逐渐取代传统的静文化观念。

乡土中国的社会治理理念具有浓厚的乡土伦理,以乡村为基,历代相习、积久而成。首先,乡土伦理具有内生性,乡村秩序在村落中自然形成并依靠礼俗规则加以维持和延续;其次,乡土伦理具有习得性,无须专门学习,村民便可以在日常交往中学习并遵守。乡土中国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习惯、礼仪等变化缓慢,世代积累的经验足以维持和保障社会秩序,因此乡土中国是一种礼治社会。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松绑,人口的空间位置变化导致社会交往的异质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文化观念的动态化,这种转变打破了熟人社会的秩序。传统礼治的约束力日趋弱化,走向式微,法治成为迁徙中国的秩序主导。契约关系代替伦理关系成为社会治理的基础。理性化、法治化、公共性是迁徙中国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文明的支撑力量。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以法治为基础。

(摘编自段成荣《由乡土中国迁徙中国形态转变业已形成》)

材料二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转型日益凸显,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这意味着在乡土结构依然留存的情况下,由于社会经济与文化观念都已经受到现代化的渗透,中国的乡土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现代性的特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村落依然还是相对于城市而存在的,但是聚居在村落的人们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乡土性本质特征的变化,新农村的建设必须加快步伐。

费孝通先生在对农村社会乡土特征的分析和高度概括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农村发展模式的理论,这充分体现了志在富民”“以民为本的思想。只有以农民需求为导向进行新农村建设才为真正的建设。后乡土社会里,大量农民涌入城市,频繁地四处流动,更换职业,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正是因为主体需求的问题。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其次要解决现代化过程中农业结构性问题;最后要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事业的投入,尤其重视教育的投资。

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建设新农村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后乡土社会农村的建设问题,并不是单纯的国家问题,也并非单纯的农民问题,更不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问题,所以只依靠任何一方单纯的努力都是不够的,只有各方形成合力,建设新结构、新主体和新功能的新农村这一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性。

(摘编自朱珠《浅析中国的新农村建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社会已变为迁居型社会,2020年中国农民省内流动人口数量比跨省流动人口数量多。
B.一部分农村人口流动到城市,外出的农民与村庄断绝了联系,村庄的向心力在不断减弱。
C.工业化、城镇化吸引农民从农村不断流向城市,这使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不断松散。
D.在全球化和现代化冲击下,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乡土社会的结构已经消失。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如今中国社会呈现出高流动、主动流动的特点,人口流动参与度大幅度提高,流动人口规模在不断扩大。
B.随着社会的发展,同一社区内部人群的社会地位差异较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从以情感联系为主转向以市场交换为主。
C.中国乡土社会的乡土伦理具有内生性和习得性,村落的人们不需要学习这些乡土伦理,就可以自觉遵守。
D.费孝通先生以民为本,志在富民,他对农村社会乡土特征进行分析概括,提出了关于农村发展模式的理论。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不能体现“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的一项是(     
A.农村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
B.农民依靠土地、以农业为主的生计模式已转换为“农业+副业”的兼业模式。
C.村民的生活方式从单一的村落生活迈向“乡—城”的两栖生活。
D.在农村人与人交往讲求礼尚往来,由此农村社会产生了“礼物流动”的习俗。
2022-11-14更新 | 5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清代袁枚《续诗品》中,将“著我”列为二十四品中的一品:“不学古人,法无一可。竟似古人,何处著我!字字古有,言言古无。吐故纳新,其庶几乎!孟学孔子,孔学周公,三人文章,颇不相同。”它一方面强调了风格的创新,另一方面强调了风格的独特性。所谓“作诗不可以无我,无我,则剿袭敷衍之弊大”。家书创作与诗文创作一样要强调自我,强调个性,强调艺术的独特风格。“著我”的家书,在创作中表现强烈的自我个性,表达了对艺术个性化的愿望和追求。

在家书审美创造、鉴赏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但凡优秀的家书作品,其中必然表现出强烈的自我色彩,从而形成独特的个性风格。欣赏朱自清的《给亡妇》,全篇既不是捶胸顿足,也没有呼天抢地,只是深情地细诉亡妻生前的一切,平实地回忆了她十二年来对自己和孩子的种种恩情,语气平淡冲和,不见任何突兀之处,但是我们能深深地感觉到作者的哀悼之情。同样是写给亡妻的家书,并拥有相同的形式和内容,蔡元培的《致亡妻黄仲玉》却呈现不同的艺术风格。蔡元培的家书是一种直抒胸臆火山爆发般的感情,声泪俱下地哀悼与自己风雨同舟的妻子黄仲玉。家书中感叹词“呜呼”前后出现了十三次,作者心灵的风暴翻江倒海般地扑面而来,让人感慨万千、涕泪横流。面对一封封血肉俱丰的家书,我们进行审美鉴赏时,一定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主体审美意识,将审美视角锁定在作品中的心理体验和深厚内蕴,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领略家书艺术的审美价值。

(选自李辉《家书的审美风格》)

材料二:

首先,家书是一笔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家书在中国延续数千年,代代相传,积累丰富,特别是近百年来,留下了大量的家书文献。这些文献是人们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原始物证,也是记录社会变迁的历史档案。其次,家书也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作为一种信息沟通手段和情感交流方式,家书是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文化空间,有着相对固定的书写格式、礼仪称谓、寄递送达等操作规范,符合国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一封典型的家书往往会见证一个时代的景象,这是家书独有的价值体现。各个时期五彩斑斓的家书,从一个侧面真实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为后人全面认识那个时代提供了新的视角。家书内容的广泛性、真实性、情感性,不仅可以丰富重大历史事件,补充国家历史的细节,而且可以使那些尘封多年的个人史、家庭史和家族史浮出水面,还原那些被遗忘的历史人物和历史细节。

家书从称呼、行文,到祝颂、落款,都体现出较为严格的礼仪规范,是家庭伦理及社会伦理的直接反映。其中的父慈子孝、夫妻恩爱、兄友弟恭等情感,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优良的道德操守。长辈写给晚辈的信,体现了家书的家庭教育功能;晚辈写给长辈的信,反映了传统的敬老美德;兄弟姐妹同学之间的通信,表现了同辈人之间的互相关心、相互鼓励和共同进步。

中国家书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书法史。家书是用美丽的中文方块字写在特制信笺上的作品,其书法和信笺的完美结合就是一幅艺术品。与有意写成的书法作品相比,家书里的书法更加率真和自然,不仅观赏性强,而且具有感染力,从而使家书成为有生命的书法作品。家书是集邮的母体。那些带着邮史信息的信封、邮戳和邮票早就成为收藏者的宠儿,其中各个时期经过实寄的家书就更加受到重视。

(选自张丁《珍惜家书文化》,有删改)

材料三:

当今社会,传统家书日渐式微,家书文化面临衰败消亡的严峻考验。诚然,互联网实用又快捷,打破了家人亲友间的空间阻隔,缩短了时间长度,但毕竟不是所有的亲情友情都可通过键盘敲打出来。一些社会学家认为,互联网日益广泛的使用,降低了家人亲友交往的质量和品位,应警觉和预防网络对优秀传统文化因素的稀释和削减。

优秀文化具有永恒的魅力。当今时代,人们既需要现代网络的迅疾和轻灵,又需要高雅文化的温润和熏陶。不难想象,通过网络隔空进行的对话沟通,无论如何都显得文化底蕴不足。昔日尺牍信札中真挚的感情、熟悉的字迹、质朴的语言,都被程式化的简单符号所代替;而这些网络符号转瞬即逝、难以恢复,即便其中有时也能迸发出智慧火花和闪光言语,但难以完整保留、长久珍存。世界上许多优秀文化消失的教训告诫人们,现在应警惕和防范包括家书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遗产断层。在现实生活中,纸质书信早已淡出很多人的视野,而对很多“90后”“00后”来说,家书无疑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家书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成为尘封的话题和遥远的回忆。家书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是网络所无法替代的。应慎终追远、固本强基,在全社会积极倡导手写家书,让笔墨文字所蕴含的温情暖意抚慰疲惫而躁动的都市心灵,让家书文化成为人们寄托情感的精神家园。特别是要引导和鼓励青年学生坚持书写家书与运用信息技术并重,使家书文化在信息时代延续下去并融入百姓生活。

(选自刘金祥《让家书文化融入百姓生活》,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袁枚认为,家书创作既要强调风格的创新,也要强调风格的独特性,后者更能表达艺术个性化的愿望和追求。
B.家书的个性风格根据写信人的抒情需求而异,有的语气平淡冲和,有的则是声泪俱下,其中并没有高下之分。
C.作者列举朱自清和蔡元培的家书进行对比,就是为了论证家书的风格、形式和内容都具有多样性。
D.我们若能整体把握作者的主体审美意识,用心领略家书传达的心理体验与深厚内蕴,就能产生共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家书的内容到家书的书法艺术,甚至是家书的信笺和邮票,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值得鉴赏与收藏。
B.从创作上看,家书与诗歌等艺术作品有不少共通之处;从欣赏上看,家书比诗歌抒发的情感更浓烈,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C.家书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文化作品,其历史悠久、意蕴丰富,可雅俗共赏,传承家书文化具有深远的时代发展意义。
D.快速发展的信息科技对传统家书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情感并不都能用键盘打出来,青年人应坚持书写家书与运用信息技术并重。
3.下列各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曾国藩常年手写家书来教育自己的弟弟和儿子。他书写态度认真,每封家书都可称得上是优秀的书法作品。
B.小宇一直和远在云南的同龄小朋友保持着书信往来。两位小朋友通过写信结下了真挚的友谊。
C.身处都市的小华非常重视亲情。工作再忙,他也会定期挤出时间来,回老家看望自己的爷爷奶奶。
D.留学在外的小轩和爸爸每月坚持用电子邮件写信交流。5年间,父子俩共写了22万字,保持了亲情的沟通。
4.请简要分析三则材料论述的侧重点。
5.下面一段材料是曾国藩写给弟弟曾国荃的家书。请结合材料二分析这则家书所蕴含的价值。

“十八之败,杏南表弟阵亡,营官亡者亦多,计亲族邻里中或及于难,弟日内心绪之忧恼万难自解。然事已如此,补救一分,即算一分。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炼英雄,使弟大有长进乎?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苶然自馁也。”


[注]①十八:十八日。②苶然:精神颓丧的样子。
2021-12-10更新 | 10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直把“为什么人发展”“依靠什么人发展”“发展成果由什么人共享”作为“人民至上”理念的价值坐标。“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是新时代实践发展的根本立场,因此,以人民为中心的传播理念,必须树立传播为了人民、传播依靠人民的重要理念。

传播为了人民这一理念,要做到正视人民是历史创造主体这一事实,一切传播活动都要能够反映人民的实践过程、实践成果以及实践影响等。当然,面对当下复杂的舆论环境,传播为了人民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传播为了人民不仅要求传播活动服务于中国人民,更要求传播活动的开展是为了全人类的福祉。也就是说,传播为了人民,为的是“全体人民”“全人类”。

以人民为中心的传播理念,一是要求传播为了人民,二是要做到传播依靠人民,其中传播依靠人民强调要重视人民群众作为传播主体这一重要事实。多主体传播格局的建构,既需要注重人民作为个体的传播力量和传播渠道,发挥人民群众主动传播的积极性,还需要重视由个体集合而成的各类群体和组织,发挥制度优势、组织优势和人力优势,在尊重人民个体传播的同时,又善于将人力优势转换为传播优势,扩大传播力量。除此之外,多主体的传播格局还需要推动我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交往,在这种交心、交流中,扩大中国人民的朋友圈,传播中国声音。

要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传播路径,就要讲好人民的故事,用人民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在新时代、新媒体、新机遇的综合催化下,叙事策略、叙事艺术以及叙事符号的创新就非常必要。2021年热播的两部电视剧《山海情》和《觉醒年代》,既做到了真实刻画中国人民奋斗的历程和精神,又在艺术上符合人民对真善美等的追求。因此,这两部作品也收获了高收视率和获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

善用技术优势,推进精准传播。中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同时利益主体也较多样,因此,需要做到既注重整体化、全面化传播,又重视差异化叙事和分众化、精准化到达。实现精准传播,一是要善用技术,在传播渠道、内容分发、精细化叙事等方面尽量做到拟合化、亲和化和实效化。二是要注重群体的差异化,在传播活动中制定符合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等群体的分众化传播策略。三是在对外传播中国故事的过程中,也要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需求,做到既尊重中国人民奋斗的事实,又协同好中外两种语境的表达习惯,实现中国人民广交朋友的良好愿景,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

(摘编自王灿发、党李丹《以人民为中心创新传播实践》)

材料二:

电视剧《山海情》自播出后收视率不断攀升,在社交媒体上亦获得极佳口碑。它的成功,是创作主体基于“创作理念、内容表达”的全方位创新。究其根本,是创作主体对电视文化人民性需求的深切回应。

《山海情》在文化立意方面,树立了“求专”“求真”的理念并贯穿于整个创作过程。

所谓“求专”,就是保证内容创作的专业水准。《山海情》仅剧本创作环节就能体现对这一理 念的极致追求。在2020年年初剧组启动时,编剧首次在故事发生地宁夏完成实地走访。团队搜集了大量相关资料,编剧与导演通过多次线上沟通对剧情细节进行推敲、把控,以保证情节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在拍摄过程中,依然通过不断与亲历者交流对剧本进行再完善。所谓“求真”,就是坚持讲真实故事。一方面,剧中诸多情节、人物形象都不是凭空设定,而是在真实的故事、人物原型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求真”的另一个方面是不回避现实矛盾。如扶贫干部形象也并非都是“高大全”,农民形象也并非都淳朴无华,亦有狡黠自私的一面等。创作团队希望讲述一个“先让自己相信,才让观众相信”的故事。“求专”“求真”的文化立意使得《山海情》具有了较高层次的文化追求,保证了整个创作过程的高标准。

贫瘠地区“再造江南”无疑是好的扶贫题材,但好的题材需要好的内容表达。在结构安排方面,《山海情》选取了当地扶贫的几个重要时间节点,辅以简单背景介绍后就开始铺展剧情,既能保持剧情的连贯性,又不至于有跳脱感。始终把握住“扶贫”主线,以基层扶贫代表的工作贯穿起整个剧情。剧中人物众多,每个人物身上发生的故事也很多,但并没有对这些故事一一详细展开,而是把“支线”尽量削减,比如,主角“马得福”的恋爱婚姻线,只用几个转场、几句话就侧面介绍清楚了,但展现给受众的印象并不突兀。如此主次分明、结构紧凑的安排,使得整个剧情的推进十分有力,能有效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山海情》在细节打造方面下足了功夫,其细节打造是全方位的,包括制景、服装、台词等。剧中水花女儿的形象,也随着时间推移更换了几次演员,以确保人物形象的贴切。剧中的服饰也随着年代变迁、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更换,时代感十足。另外极具闽宁地方特色的方言也为本剧增色不少,营造了浓郁的地域亲切感。用细节还原真实的情境创新是此剧获得受众认可的重要因素。

《山海情》的创新实践,可总结为“基于专业性基础上的人民性”,即在尊重艺术创作规律的基础上,深刻洞察人民群众内容需求心理、接受方式的变化,并通过创新服务竭力满足这些需求和变化。这里需要对媒体深度融合时代的影视创作专业性、人民性有更深入的理解。于专业性而言,首先,创作主体要明白在深度融合时代,权威不等于专业。其次,要明白专业的认可主体是受众,不是创作者的自我欣赏,应该与受众形成舆论上的同频共振,这就需要创作主体以内容为媒,增强作品的对话性。于人民性而言,需要创作主体对其有全方位的理解。人民性是我国电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底色和特色优势。

(摘编自陈立敏《<山海情>创作理念深切回应人民需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新中国一直以“人民至上”为价值理念,以“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为根本立场,因此必须树立传播为了人民、传播依靠人民的重要理念。
B.传播为了人民,不仅要求传播活动服务于中国人民,更要服务“全体人民”“全人类”,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
C.《山海情》始终把握住“扶贫”主线,并没有对具体人物身上发生的故事详细展开,结构紧凑,主次分明,剧情推进有力,有效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D.《山海情》在细节处理方面注重时代地域特征,如为了塑造好剧中水花女儿的形象几次更换演员,使用极具亲切感的闽宁地方特色的方言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民群众是传播主体,传播要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并重视由个体集合而成的各类群体和组织,发挥制度、组织和人力等优势,可扩大传播力量。
B.2021 年热播的两部电视剧《山海情》和《觉醒年代》,既做到了真实刻画中国人民奋斗的历程和精神,又在艺术上运用全新的叙事策略、叙事艺术以及叙事符号。
C.《山海情》的剧本创作力求保证专业水准,实地走访,搜集大量相关资料,推敲把控剧情细节,不断与亲历者交流。
D.《山海情》创作团队希望讲述一个“先让自己相信,才让观众相信”的故事,人物形象突破单一化、刻板化,情节立足真实故事,保证了整个创作过程的高标准。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推进精准传播的一项是(     
A.让沉睡的国宝“活起来”,《国家宝藏》节目凭借解说语言清新活泼、网友弹幕讨论热烈,首先从互联网火起来,成为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中传播的生动范例。
B.匈牙利华人王德庆在传播少林武术时,发现禅武中的八段锦等能帮助当地警察狙击手调节心理,具有很强的实效性。据此,匈牙利狙击手在世界比赛中始终占据前三名。
C.92 岁的著名影人卢燕一生致力于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曾在美国演出京剧《打渔杀家》《武家坡》等折子戏,反响热烈,这背后是文化传播的自觉与担当。
D.《这就是中国》音乐短片得到诸多外媒报道,该片以普通公民的视角告诉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不仅有对环境污染的担忧,也有对中国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充分展示。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结构。
5.《山海情》的创新实践,可总结为“基于专业性基础上的人民性”。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023-06-29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