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49 题号:367166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最能清楚地将一个自由国家和一个在专制政府统治下的国家区分开来的,莫过于前者遵循着被称为法治的这一伟大原则。撇开所有技术细节不论,法治的意思就是指政府在一切行动中都受到事先规定并宣布的规则的约束——这种规则使得一个人有可能十分肯定地预见到当局在某一情况中会怎样使用它的强制权力,并根据对此的了解计划自己的个人事务。虽然因为立法者以及那些执行法律者大都是不可能不犯错误的凡人,从而使这个理想永远不可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但是法治的基本点是很清楚的,即留给执掌权力的行政机构的行动自由应当减少到最低限度。虽然每一条法律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自由,但是在法治之下,却防止了政府采取特别的行动来破坏个人的努力。在已知的竞赛规则之内,个人可以自由地追求他私人的目的和愿望,肯定不会有人有意识地利用政府权力来阻挠个人此种行动。
这样,我们已经将一种个人在其中自由决定生产活动的永久性法律体制与由中央当局管理经济活动的体制作了区分,这种区别实际上是法治国家和专制政府之间的更具普遍性的区别的一种具体表现。在第一种情况下,政府的行动只限于决定那些现有资源得以使用的条件,至于使用这些资源出于何种目的,则由个人去决定。在第二种情况下,政府管理生产资料以用于一定的目的。第一种类型的规则可以预先制定,具有形式规则的外部特征,不针对特定的人的愿望和需要。它们仅被用来充当人们追求各种个人目标的工具。它们的目的是(或应当是)针对长远的时间,以致不可能知道它们对于某些人是否比对于其他的人更有帮助。几乎可以把它们说成是一种生产的工具,用来帮助人们预测他们必须与之协作的另一些人的行为,而不是致力于满足特定的人的需要。
集体主义类型的经济计划必定与法治背道而驰。计划当局不能事先用普遍的形式规则来约束自己以防专断。当人民的实际需要出现时,计划当局必须预为准备,然后必须在这些需要之间进行有意识的选择。计划当局必须经常地决定那些仅仅根据形式规则无法得到答案的问题,而在做出这些决定时,必须将不同的人们的需要区分出尊卑轻重。当政府要决定饲养多少头猪,运营多少公共汽车,经营哪些煤矿或按什么价格出售鞋子时,这些决定不可能从形式规则中推论出来,或者事先做出长期的规定。他们不得不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并且在做出这些决定时,常常必须对各种人和各个集团的利害逐个地予以比较权衡。最终必得由某个人的观点来决定哪些人的利益比较重要;这些观点也就必定成为那个国家法律的一部分,即政府的强制工具强加于人民的一种新的等级差别。
(节选自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毅明等译,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遵循法治原则这个标准,能最清晰地将一个自由国家和一个在专制政府统治下的国家区分开来。
B.法治政府应当在一切行动中都受到法律约束,执法部门在执法时的自由裁量权应当被压缩到最低限度。
C.法治国家里个人的生产活动是自由的,政府不会去干涉个人出于何种目的使用现有资源,它只限于决定那些现有资源得以使用的条件。
D.法治政府管理生产资料出于一定的目的,当人民的实际需要出现时,当局必须提前准备,然后在这些需要之间进行有意识的选择。
2.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自由国家里,个人能够十分肯定地预见政府在某一具体情况中将会如何行使权力,并以此作为依据来计划自己的个人事务。
B.在自由国家里,政府运用权力来破坏个人努力的行动被有效遏制,在法律框架内没有任何人能有意识地利用政府权力来阻挠个人行为。
C.在专制国家里,有很多问题仅仅根据法律是无法获得解决的,这时就往往要当局根据当时的环境临时做出主观裁决。
D.在专制国家里,人们的需要必定经常会被人为地区分出尊卑轻重,然后政府依主观判定哪些人的利益比较重要,从而形成新的等级差别。
3.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治最理想的状态是政府在一切行动中都受到事先规定并宣布的规则的约束,但现实中永远也不可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
B.在法治之下,个人的生产活动的自由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限制,但是这种限制是来自法律而非来自当局,并且这种限制就是为了捍卫人的自由。
C.由中央当局管理经济的计划经济模式,也会考虑人民的实际需要,但是无法防止专断的行为,总是得依靠个人的权威进行管理。
D.法律都是预先制定的,具有形式规则的外部特征,不针对特定人的愿望和需要,仅仅作为工具来帮助人们追求各种个人目标。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腾笼换鸟”是几年前我国一些沿海地区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战略提出的区域经济战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形势变化,这一战略没有来得及全面实施。有人质疑“腾笼换鸟”脱离我国的优势,迟滞地区经济发展。近年,有关议论并未停止。

对于“腾笼换鸟”的不同看法,实质上是对于是按照既有模式追求较高经济增长速度还是让经济转入新的增长轨道而宁可牺牲一部分增长速度的不同看法,也就是对于如何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的不同看法。一般地讲,要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关键是怎么兼顾,怎么把握好时机。经济学界最近兴起的关于刘易斯拐点的讨论,有助于厘清对于“腾笼换鸟”的不同看法。

刘易斯拐点是发展经济学的一个著名命题,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瑟•刘易斯提出。该理论认为,在二元经济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随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将走向枯竭,出现一个从劳动力过剩转向劳动力短缺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就是刘易斯拐点。当然,所谓的劳动力短缺并不是绝对短缺,而是相对短缺,表现为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不涨工资就招不到合适的员工。这个工资成本明显上升的时点就是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的存在,在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工业化的过程中都得到过验证。不过,对于人口众多的我国来说是否已经到了刘易斯拐点尚有争议,因为我国还有约1亿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劳动力并不缺乏。如果尚未到达刘易斯拐点,则仍然可以而且应该继续发挥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发展相关产业,“腾笼换鸟”似可缓行;如果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腾笼换鸟”则势在必行。

这里的关键在于怎样理解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并非意味着劳动力绝对短缺,而是表现为工资大幅度上涨。虽然我国仍有约1亿农村富余劳动力,但随着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如果非农产业不大幅度提高工资水平,农民就不愿背井离乡进城务工。而一旦工资大幅度上涨,显然就是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从近年一些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民工荒”和“涨薪潮”等现象看,应该说刘易斯拐点在我国已经到来。与南亚、东南亚一些国家相比,我国普通打工者的工资水平已经不再具有优势,甚至高于这些地区的许多国家。

在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我国不再具有劳动力、资源、环境等比较优势的背景下, 实施“腾笼换鸟”,把传统制造业从成本不断提高的产业基地转移出去,再把对成本不太敏感的先进产业引进来,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是一种必然选择。这虽然在短期内有可能使某些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财政税收等受到影响,但对长远发展是有利的。因为如果现在不主动转型,未来被动改变将会带来更大的震荡。

1.下列关于“腾笼换鸟”和“刘易斯拐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腾笼换鸟”是几年前我国一些沿海地区提出的区域经济战略,这一战略没有来得及全面实施是因为“腾笼换鸟”脱离我国的优势,迟滞地区经济发展。
B.“腾笼换鸟”就是把传统制造业从成本不断提高的产业基地转移出去,再把对成本不太敏感的先进产业引进来,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C.“刘易斯拐点”是在二元经济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枯竭,出现的一个从劳动力过剩转向相对短缺的转折点。
D.“刘易斯拐点”是在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不涨工资就招不到合适的员工的情况下,出现的非农产业工资成本明显上升的时点。
2.作者认为“在我国,实施滕笼换鸟势在必行”,下列不属于这一说法的依据的一项是
A.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形势变化下,我国一些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转变经济发展大战略的需要。
B.近年来,虽然我国仍有约1亿农村富余劳动力,但随着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一些沿海地区和内地出现了农民工短缺的现象。
C.随着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近年来一些沿海地区和内地出现了只有非农产业工资水平大幅提高,农民才愿意进城务工的现象。
D.与南亚、东南亚一些国家相比,我国普通打工者的工资水平已经不再具有优势,甚至高于这些地区的许多国家。我国不再具有劳动力、资源、环境等竞争优势。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是否实施“腾笼换鸟”取决于刘易斯拐点的是否到来,若未到刘易斯拐点,则应继续发挥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发展相关产业,“滕笼换鸟”必须缓行。
B.作为发展经济学的一个著名命题,“刘易斯拐点”在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工业化的过程中曾得到过验证。
C.实施“腾笼换鸟”战略,短期内会使某些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财政税收等受到影响,但从长远看是有利的。
D.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是一种必然,而未来被动改变不太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震荡。
2016-11-18更新 | 14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戏剧批评的历史几乎跟戏剧本身一样久远,它在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广阔的背景知识的基础上,将杂乱无序的欣赏体验条理化、理论化,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戏剧批评的对象,首先是上演剧目。每有新戏上演,或旧戏重排,往往跟着一大堆评论发表。 很多戏在每轮演出过后,往往都要根据观众反应和批评家意见,做些调整与改进。许多经典剧目都 是在批评家和观众的千锤百炼下,经过一改再改才形成的。如曹禺的《雷雨》,最初发表时本来有序幕和尾声,但极少被导演采用,批评家也普遍认为它削弱了原作的悲剧效果和批评力量,因而在后来作者自编的各种版本中就都被删除了。但剧作家、导演、演员对观众反应和批评家意见,应该择善而从,切不可盲从。《茶馆》首演于 1958 年,最后以沈处长的三个“好”字结束,而到了1963 年在批评家的指导下《茶馆》多了砸教堂、贴标语、抓学生等情节,全剧以“红大专”收束,改变了原作的情调和主题,直到“文革”后夏淳重排时才改正过来。

戏剧批评也是观众交流欣赏体会的高级形式,所谓“高级”,是说戏剧批评是理性的分析,而欣赏则是感性的。感性经验既鲜活生动,见仁见智,带有很大的个人局限性,理性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够避免主观偏见。观众不仅要看戏,还应该读评论,听听别人的意见,也许会发现许多意想 不到的东西。如“反右派”运动之后,田汉作《关汉卿》,塑造了一个为民伸冤、反抗强权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次年郭沫若出版《蔡文姬》,写的是一个女诗人“归汉”的故事,歌颂了曹操文治 武功。表面看起来,两个戏各具特色,是由于导演的关系,后者的舞台艺术还超过了前者。但是,如果联系到两位作者的品性和他们在反右中的经历,恐怕就分出个思想高下来了。所以,我们需要读读有关评论,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科学的批评能够澄清思想、解除疑惑,提高观众的审美能力。

戏剧批评更像是一座桥梁,一边连着创作和演出,一边连着读者与观众,两头都得熟悉,但却不属于任何一方。它是一项独立的认识活动,其使命是在艺术跟生活的结合处发现人,发现美。别林斯基说:“批评渊源于一个希腊字‘判断’,意思是‘做出判断’;因而批评就是‘判断’。”判断什么?当然是各种艺术现象的是非优劣,来龙去脉。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是批评家对现实的认识。 别林斯基认为:“批评总是跟它所判断的现象相适应的,因此,它是对于现实的认识。”

鉴于此,今天的我们需要的仍然是独立自主、不溢美、不阿世、实事求是的戏剧批评。

(节选自《戏剧艺术十五讲》,有删改)

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批评家普遍认为曹禺《雷雨》的序幕和尾声削弱了原作的悲剧效果和批判力量,因而在后来一些版本的作品中,序幕和尾声都被删除了。
B.在夏淳等批评家的指导下,《茶馆》一改原作的情调和主题,安排了砸教堂、贴标语、抓学生等情节,并以“红大专”收束整个作品。
C.《关汉卿》塑造了为民伸冤、反抗强权的平民知识分子,《蔡文姬》写的是女诗人“归汉”的故事,两者各具特色,没有比较的价值。
D.俄国理论家别林斯基认为“戏剧批评”就是判断,是批评家依据对现实的认识而对各种艺术现象的是非优劣,来龙去脉进行判断。
2.下列对文中“戏剧批评”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戏剧批评的历史和戏剧一样久远,它以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广阔的背景知识为基础,能够将杂乱无序的欣赏体验条理化、理论化。
B.不是所有的戏剧批评都是正确的,有的甚至会改变原作的情调和主题,剧作家、导演和演员对观众反应和批评家意见切不可盲从。
C.观众有必要去读读有关的戏剧批评,这样就能避免主观偏见,得出一些比较深刻的结论,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D.戏剧批评连接着创作和演出、观众与演员,扮演着桥梁的角色。虽要熟悉两头,但它绝不附属于任何一方,是一项独立的认知活动。
2020-05-20更新 | 3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们可以将小说中的人物分为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两种。扁平人物也称为类型人物,有时也叫漫画人物。其最纯粹的形式是基于某种单一的观念或品质塑造而成的;当其中包含的要素超过一种时,我们得到的就是一条趋向圆形的弧线了。真正的扁平人物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比如:我永远不会抛弃密考伯先生。说这话的是密考伯太太——她说她绝不会抛弃密考伯先生;她说到做到。当小说中其他的因素跟她发生碰撞时,她所拥有的这种人生就会从边缘、从因碰撞产生的火花中发射出道道光芒。扁平人物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不论他们何时登场,都极易辨识——被读者的情感之眼认出,视觉的眼睛只不过注意到一个特定名字的再次出现。当作者想集中全部力量于一击时,他们最是便当,扁平人物对他会非常有用,因为他们从不需浪费笔墨再做介绍,他们从不会跑掉,不必被大家关注着做进一步的发展,而且一出场就能带出他们特有的气氛——他们是些事先定制的发光的小圆盘,随便放在哪儿都成,绝对令人满意。

第二大优势是,他们事后很容易被读者记牢。他们能一成不变地留在读者的记忆中,因为他们绝不会因环境的不同而更易,这使他们在回顾中具有了一种令人舒心的特质,甚至使他们在创造他们的小说已然湮没无闻后仍被人牢记不忘。我们都希望书本能经久长存,成为我们的庇护所,希望书中的居民经久不变,而扁平人物正是因此取得了他们的合法性。不过,眼睛一直严厉地盯着日常生活的批评家们——对于这种表现生活的方式却很不耐烦。他们认为,如果维多利亚女王没办法概括在一句话里,那密考伯太太凭什么就可以这么做?然而一部复杂的小说经常既需要圆形人物,也缺不得扁平人物,这两者相互磨合的结果会更加接近真实的人生。狄更斯的人物几乎全都扁平,每个人物几乎都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可结果却给人一种深度人性的绝妙感觉。

我们必须承认,扁平人物在自身成就上是无法与圆形人物匹敌的,让我们转到圆形人物身上来吧,我们先去一趟《曼斯菲尔德庄园》,看一看跟巴儿狗一道坐在沙发上的伯特伦夫人。她的套话是我脾气虽好,可是绝对经不得劳累,而且对这一原则一直坚守不渝。可一场祸事在结尾处不期而至。她两个女儿都处境堪虞——朱丽亚私奔了;玛利亚因为婚姻不幸福也跟着情人跑了。伯特伦夫人该如何自处?伯特伦夫人没有深刻的思想,这正是她的一贯作为。“但是在托马斯爵士的引导下,(她)对一切重要的方面都形成了正确的看法。托马斯爵士的指导推动着这位贵妇人获得了独立和并非出自本愿的道德感。因此她明白这件事的严重程度。这正是道德的最强音——非常斩截,水到渠成。后来又跟上一个巧妙无比的渐弱音,通过否定的形式出现。她既不要求芬妮劝解,也不想自欺欺人,掩饰它的罪愆和耻辱。那句套话再次显形,因为她一直以来确实照她一贯的原则尽量对麻烦视而不见,也确实要求芬妮劝解她该如何自处;十年以来芬妮的全部职责也就在此了。作者的措词虽以否定的形式出之,却提醒我们想到肯定的方面,她惯常的精神状态亦由此再次历历在目,单凭一个简单的句子,她就先是被吹成一个圆形人物,然后又打回扁平的原形。

简·奥斯丁的笔法何等神妙!寥寥数语,她就大大拓展了伯特伦夫人的形象。简·奥斯丁尽管给她的人物贴上理智”“傲慢”“情感”“偏见的标签,可他们绝不局限于这些品性限定的范围。检验一个人物是否圆形的标准,是看它能否以令人信服的方式让我们感到意外。如果它从不让我们感到意外,它就是扁的。圆形人物的生活宽广无限,变化多端——自然是限定在书页中的生活。小说家有时单独利用它们,更经常的则是结合以其他种类的人物,来成就其实现真实生活的抱负,并使作品中的人类与作品的其他方面和谐共处。

(摘编自E·M·福斯特《小说面面观》,有删改)

1.下列关于“扁平人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扁平人物”又称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他们是从单一的观念、品质出发塑造出来的,其特点常常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B.“扁平人物”会因与小说中其他因素的碰撞而发出道道光芒,并让读者在回顾他们时感到愉悦,久久不忘。
C.一些批评家以日常生活为比照来审视小说中的“扁平人物”,认为他们既非真实可信,也难以理想地表现生活。
D.狄更斯是利用“扁平人物”的高手,在复杂小说中用“扁平人物”就能再现真实人生,让读者产生深度人性的艺术感受。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福斯特用《曼斯菲尔德庄园》中伯伦特夫人的例证说明,“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之间并没有截然的鸿沟。
B.“扁平人物”能吸引读者的情感之眼,圆形人物的生活宽广无限、变化多端:两者相互磨合,更接近真实人生。
C.“圆形人物”性格的丰满变化远胜于“扁平人物”,但作家却不可能也不必要将所有人物都塑造成“圆形”。
D.“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都是作家创造出来的,有了这两类人物,就构成了完整的小说世界。
3.下列选项,更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A.普鲁斯特笔下的帕尔玛公爵夫人能以一句话概括出来,那就是:“我必须特别小心待人友善。”她除了特别小心之外什么都不做。
B.《包法利夫人》中的包法利夫人就像摩尔·弗兰德斯一样拥有一本专门讲她的小说,其形象可以得到进一步拓展,可以无拘无束地爱干嘛干嘛。
C.把对《伊万·哈灵顿》中的伯爵夫人与蓓基的记忆作比较,我们只记得伯爵夫人的外形及围绕这个形象的那个公式,她是个典型的扁平人物,蓓基却是圆的。
D.《兰默摩尔的新娘》中的凯莱布·巴尔德斯通,不论做什么,去哪里,不论说了什么谎,打破了什么样的盘子,一切的目的都在于隐瞒他主人家的贫困。
4.材料第一段作者分别使用了“趋向圆形的弧线”“发光的小圆盘”两处短语,请简析其作用。
5.小明在网上浏览了一些关于《红楼梦》中“刘姥姥”的资料,却无法判断出刘姥姥是扁平人物还是圆形人物,请你结合原文及小明浏览的下列信息帮助他判断并陈述理由。
①我们要像刘姥姥一样抓住机会。(红鹭上云天的博客文章标题)
②世人笑我太疯癫——刘姥姥篇(凡人视角的知乎文章标题)
③刘姥姥进万科大观园,全场尴尬症都犯了。(搜狐科技新闻标题)
④刘姥姥进大观园——少见多怪。(歇后语)
2023-09-12更新 | 2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