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84 题号:482587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客家宗族共同体聚居的社会特征和围堡式大屋的建筑特征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缺一不可。宗族共同体聚居以围堡式大屋为前提,围堡式大屋以宗族共同体聚居为依归。这两个特征在客家民系形成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同为北方南下流民,何以惟独这一支形成为客家人,关键就在于这支南下流民采取了兼备这两个特征的居处方式,前者是其形成的内在条件,后者是其形成的外在条件。

宗族共同体聚居使其不致被淹没、同化于江南各族之中,从而丧失其固有的社会、文化、习俗、语言特征,得以持久地、较完整地保持其从中原带来的中古时代的传统,成为在南方腹地独具特色的汉族民系。围堡式大屋这种建筑特征,则是保证其上述社会特征得以传承不坠的最重要条件。围堡式大屋,不仅保证了客家人在深入蛮荒之地后的生存、发展,而且因其具有的封闭性、独立性,使其有可能较少受到当地社会、文化、习俗、语言的影响或同化,始终保持其固有的民系特征,而瓜瓞绵绵,百世其昌,“福佬好食粥,客人好起居”的民谚表明建造客式房屋对于客家人来说是多么重要,这种房屋不仅把客家人与其他汉族民族系区别开来,也是客家人之所以成为客家人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和原因。

凡是实行这种居处方式的南下流民,就有可能形成为客家人,包括那些晚渡北人接受并实行了这种居处方式者,也就有可能陆续融入这一民系之中而成为客家人。因为早渡北人所采取的这种居处方式,是被长期的实践证明既适应南迁后当地条件而又能保持其宗族和文化传统不坠的一种最佳选择,晚渡北人必须认同并实行这一居处方式才能融入这一群体而成为客家人。凡是没有实行这种居处方式的南下流民,则不可能成为客家人,而成为了吴人、蜀人、闽人、广府人……。同为北方南下的移民,何以并非都成为客家人的原因就应从这里去寻找。

客家人之所以能够实行这两个特征相结合的居处制度,与其所迁入之地域及社会环境亦有密切关系。陈寅恪先生在论述南北朝时期南北士族的差异时指出,南方士族“主要与城市、商业相联系,宗族则已分解”,因而大家族制度遭到破坏;北方士族“主要与农村、土地、宗族相联系”,因而大家族制度得以继续维持,“北方士族的势力可以延长或延续下来”。同理,从北方南下的移民,如果与城市和商业相联系,则其与宗族的联系就将受到破坏,其大家族制度便难以维持。如果继续与农村、土地相联系,则其与宗族就有难分的关系,其大家族制度就将得以保持。因此,那些迁于江南政治、经济中心和发达地区,与城市、商业相联系的南下移民,其与宗族的联系亦受到破坏,从而深受江南之俗影响,没有也不可能成为客家人。只有那些迁入相对落后、偏僻地区,继续与农村、土地相联系,自然也与宗族有不可分割联系的那部分南下移民,才有可能继续实行宗族聚居,其大家族制度和宗族势力亦得以延长或延续下来,从而保持其固有的文化传统和习俗,才有可能成为客家人。

(摘编自黎虎《汉魏晋南北朝中原大宅、坞堡与客家民居》)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宗族共同体围堡式聚居能使客家人免于被江南各族同化,较完整保持其自身传统,使大家族制度和宗族势力得以延长或延续下来。
B.围堡式大屋具有封闭性、独立性特点,这种大屋不仅能保证客家人南迁后的生存发展也能保护他们特有的社会、文化、习俗和语言。
C.客家属于汉族民系,它实行宗族共同体聚居的社会特征和围堡式大屋的建筑特征相结合的居处制度,并保持固有的文化传统和习俗。
D.由于深受城市和商业气息的影响,宗族观念不强,大家族制度荡然无存不复存在,南北朝时期的南方士族无法保持固有的文化传统和习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围堡式大屋的建筑特征,是宗族共同体聚居这种社会特征得以传承不坠的最重要条件,在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
B.“福佬好食粥,客人好起居”的民谚,既表明客家人与其他汉族民族系的不同,也点出了客家人之所以成为客家人的首要条件和原因。
C.因为不认同、不实行围堡式大屋居处方式,有些晚渡北人无法融入已采用这种居住方式的早渡北人,以致最终没有成为客家人。
D.客家民系特色的住宅和居处方式,与客家人所迁入的地域及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是他们南迁后生存与发展需要相结合的产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没有围堡式大屋,那么宗族共同体聚居方式不可能存在或持久,其固有的民系特征无法保持,也就不可能有今日之客家人。
B.客家人不仅来源于接受并实行了客家特有居处方式的南下移民,也包括深受客家文化习俗影响的甚至被同化的当地蛮夷之人。
C.南北朝时期的北方士族由于跟农村、土地联系紧密,同时与宗族的关系密切,维持大家族制度,所以他们南迁有可能成为客家人。
D.如果像客家人一样实行宗族聚居,维护并延续大家族制度和宗族势力,汉族的其它民系也可能保持好其固有的文化传统和习俗。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的书画修复工作重视的是将作品价值进行提升,也就是通过商业化的方式对书画进行修复。修复艺人的思想理念也是将画作修复得更加完善,甚至会通过特殊方式刻意掩盖书画受到过损坏的事实。修旧如旧的理念体现在修复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中,这是对原作的尊重,也是对文物的还原。近几年,随着人们对艺术品的关注点转移到艺术品本身的价值,即完整性、观赏性,书画修复技术出现了最小干预的理念,即修复中将画作的改变降到最低,通过修复工作将原有的表现形式进行突出,并将受损部位进行细致修复,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作品的传承价值。

最小干预理念是在现代技术深化发展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这一理念的主旨是保证在修复过程中使画作具有极强的永续性。书画是我国文物的一种,保存至今的书画作品反映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书画作品见证了历史,历史的价值也在书画作品中得到良好的体现,这些特点决定了修复书画的重点是保护延存。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最小干预理念,并不是不去修复书画,而是最大程度上保持作品的原貌。

现在涉及到修复的书画都是国家级的文物,在修复过程中要保护它的文物属性。修复书画是以书画的材质为主,且以原始文献为依据。书画都会有相应时代的历史背景,修复艺人不可以凭空想象,所以需要采用最小干预的修复理念,保留作品的原状,留下空白。书画修复就像医生为患者医治的过程,修复破损的书画就像给患者做手术;修复过程中也会对画作产生一定的损害,但最终目的是让患者更好地存活下去。最小干预就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对书画文物的破坏,完成对文物的保护。

虽然最小干预的方式趋向于对文化的保护,但在实际使用中,传统与现代两种修复技术都在书画的修复上起着重要作用。对比实际修复案例,可以直观地看出二者的优势与劣势。例如,在修复两幅出现虫蛀、霉斑、断裂、残损等病害的清代人物画像时,技术人员分析到修复的关键问题都在于其磨口、全色和接笔。在修复过程中,第一张画作在利用修旧如旧方式进行全色接笔前,要对破损的缺口处进行磨口,通过磨口的方式使画作的破损处成为斜面,以保证在修复过程中可以更好地进行全色接笔。这样,画作看起来更加自然协调,全色也不会过于突兀。在进行全色接笔修复前必须进行相应知识储备工作,查阅大量清朝服饰资料,总结资料中对画作人物服饰特点的介绍,然后在修复过程中依据资料,对空白处进行全色接笔修复。但是在遇到破损较小的部位时,还是应用最小干预的方式选择不磨口修复画作。修复第二张画作时,技术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略过了磨口这一步骤,直接对画作进行全色接笔,通过这一方式将最小干预理念应用了起来。因为在最小干预理念下,每一次对画作进行磨口都是在加深对画作的伤害。特别是年代久远的画作,其病害较多,若对其进行磨口,就会失去其原有表现状态。尤其是在对以人物描绘为主的画作修复过程中,因为线条比较细腻,所以更适用于进行最小干预修复,即使画作中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空缺处,且无法通过修复进行复原,也可以在修复过程中利用留白的方式降低对画作带来的损伤。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了解到,在当前现代化技术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书画修复工作更需要将传统的修旧如旧与现代的最小干预理念紧密结合,最终利用最高复原程度、最低伤害的有利手段,有效推动我国传统文化长久传承下去。

(摘编自胡琰《探析书画修复保护传统技术与现代理念的应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修旧如旧”是传统的书画修复理念,这种理念强调对原作的尊重和对文物的还原。
B.“最小干预”书画修复理念并不重视修复书画,而是重视最大程度地保持作品原貌。
C.因为现在修复的书画都是国家级的文物,所以需要采用“最小干预”的修复理念。
D.用“修旧如旧”方式修复清代人物画像时,有可能会使画作失去其原有表现状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区分“修旧如旧”和“最小干预”,是为了论证书画文物修复工作中理念的改变。
B.文章以医生为患者医治为喻,形象地阐明了书画修复的本质,也有力支撑了观点。
C.文章论述传统与现代两种书画修复理念在实际中的应用时,对优势与劣势都有论及。
D.文章用先分后总的结构,论证作为文化保护的书画修复需要传统与现代理念的结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人们对书画艺术品本身价值的关注,将不可避免地忽略书画受到过损坏的事实。
B.“最小干预”理念的产生证明,唯有秉持此理念才能保持修复过程中画作的“永续性”。
C.全色接笔修复画像时,即使没有相应历史知识的储备,也能符合其最初的创作状态。
D.以传统文化长久的传承为基点,能使书画文物修复达到最高复原程度和最低伤害度。
2022-04-15更新 | 11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新时代美好生活离不开充盈的文化滋养和审美支撑,中华美学独有的意境与韵味,既体现于文艺作品中,也融注在造物设计里,它是华夏祖先以独特的生命感知和哲学理念进行文化创造的结晶,至今散发着无穷魅力与蓬勃生命力,成为我们创造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深厚滋养。

②中华艺术创造的意境之美,在世界艺术殿堂中可谓魅力独具,其所传递的审美信息,往往需要细加品味才能深切体悟,这与中国艺术的哲学思想密切相关,是儒、道、佛思想在艺术领域的体现。它与西方艺术多以逼真写实、鲜明色彩诉诸外在感官与视觉愉悦不尽相同。中国古典诗词、水墨山水绘画以含蓄内敛为主要特征,不长于追求状物的精细真切,而善于摹写内在神韵的微妙玄奥,如同寂静旷野中燃起的一柱袅袅升腾的香火,其形优雅,其状清幽,其香淡远,其意蕴藉。突出生命感知、内心体验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体现了老子哲学中“为腹不为目”的精神内蕴。

③古代艺术家对意境营造特别推崇,这不仅体现在诗文绘画等艺文创作中,而且延伸到造物文化领域。园林、家具、盆景、建筑、日常器物的功能属性常被有意无意地淡化,人们更注重器物所承载的礼仪、情感乃至伦理内涵。强调造型的简约与洗练,使器用之物蕴含丰厚的美学内涵、人文意趣。所谓“器以载道,物以传情”,正表达了中华造物文化特有的美学趣味。

④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文化如何赓续传统文脉、实现时空转场,成为重要时代命题。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精神赋予我们充分的文化自信,但这种自信应当建立在对优秀文化基因甄别与提炼基础之上。继承传统应为当代发展需要服务。

⑤文脉赓续应从具体艺术作品中感悟内在精神,阐扬新意,寻求当代表现方式。《清明上河图》的数码动画呈现,实现静态意境的动态映现;京剧表演的动画呈现,突破了舞台空间局限,推动国粹的线上传播;大朴不雕、圆融中通的造物美学,简括中求无限、无色中显绚烂的传统设计精神,与现代设计“少即是多”的理念有诸多暗合之处。无怪乎汉斯·瓦格纳、深泽直人等当代设计大师从明式家具中汲取灵感,设计出风靡世界的现代“圈椅”和行销全球的无印良品家具。当然,古典审美与造物的现代转场才刚刚起步,肇创之初难免步履维艰。

⑥意境深远的艺术创造是中华美学对心灵空间的展开,韵致悠远的造物设计是中华美学在实体空间的呈现。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对传统文化既要沉潜其中、得其神髓,又要脱故孳新、创造转化。以中华艺文、器物之清逸意趣、精致风雅,为美好生活敷色添彩。

(摘编自管宁《古典审美邂逅现代生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是在诗文绘画等艺文创作中还是在造物文化领域,古代艺术家对意境营造都特别推崇,注重艺文的蕴藉,淡化器物的功能。
B.华夏祖先以独特的生命感知和哲学理念创造出的艺文玄妙幽微、器物传情载道的意境与韵味,有着无穷魅力和蓬勃的生命力。
C.中华艺术创造的意境之美,与西方艺术多以逼真写实、鲜明色彩诉诸外在感官与视觉愉悦不尽相同,在世界艺术殿堂独具魅力。
D.中国古代艺术家注重器物所承载的礼仪、情感乃至伦理内涵,强调美学内涵、人文意趣,对日常器物的功能属性则不注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运用了比喻论证,说明中华艺术创造以含蓄内敛为主要特征,不长于追求状物的精细真切,而善于摹写内在神韵的微妙玄奥。
B.二、三段分别论证了意境深远的艺术创造是中华美学对心灵空间的展开,韵致悠远的造物设计是中华美学在实体空间的呈现。
C.第四段紧承上文,提出古典审美如何“邂逅”现代生活,即当代中国文化如何赓续传统文脉,实现时空转场的问题。
D.文章总体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首尾前后照应,中间二、三段和四、五段并列论证。前文主于“析古”,后文主于“论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艺术创造的意境之美,在世界艺术殿堂魅力独具,其传递的审美信息,只有细加品味才能深切体悟。
B.汉斯等大师从明代家具中汲取灵感,设计出风靡全球的家具,就是文脉赓续寻求当代表现方式成功明证。
C.中华传统艺术精神赋予我们充分的文化自信,但这种自信应建立在对优秀文化基因甄别与提炼基础之上。
D.在文化和科技自觉的基础上,古典审美与造物的现代转场,取得了辉煌成绩,经验成熟,必将行稳致远。
2022-01-29更新 | 15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尽管不偏不倚的中和美是中国传统艺术追求的理想境界,平庸和单调却是艺术的敌人。“中和”并不是简单的缺少变化的“同”,而是各种丰富的情感糅杂形成的冲淡含蓄的审美境界。在整体的和谐中蕴藏着变化,变化中又体现着统一。钱锺书充分意识到这一点,谈论文学艺术的时候始终贯穿着“和而不同”、一与多彼此统一的思想。

如果把事物比做一,那么,这个一中包含着无限的多。古今中外的人们都曾参透过这个上帝创造世界的秘密。为了能让我们有更清晣的认识,钱先生在《管锥编》里把古希謄和古中国放在一起,显示了他广泛搜罗中外例证的眼界和中西贯通的学术视野。赫拉克利特(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说:“自然是由联合对立物造成最初和谐的……绘画在画面上混合着白色和黑色、黄色和红色的部分,从而造成与原物相似的形象。音乐混合不同音调的高低、长音和短音,从而造成一个和谐的曲调。”“结合物既是整个的,又不是整个的,既是协调的,又不是协调的,既是和谐的,又不是和谐的。”无独有偶,中国古代也有过类似的论述,《左传》里说,声音好比味道,有“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彼此配合而成,“清浊、大小、长短、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融合在一起,如果只有琴或瑟的一种声音,谁还愿意去听呢?古希腊的诗人还概括过一个有趣的现象,“争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两善相争,一种是两恶相争,前者可以互补互利,后者则是互相残杀。钱先生解释说,两善相争与“和”的意思是差不多的。古人说:“和而不同”,“和”就是有差别的统一。

清朝人刘熙载写过一本文学评论方面的书叫《艺概》,谈到对文学的看法,作者和前人颇有同感。前人曾说,不同的事物互相交织才产生花纹,又说,两个不同的事物彼此对峙,才有文产生,如果失去一个,就不能成文了(在文字学里,“文”和“纹”相通,“文”最初的意思就是鸟兽身体上的花纹)。写文章的人可曾考虑过文章是怎样写出的吗?刘煕载继续解释说,虽然大家都明白“物一无文”,事物没有差异就没有“文”的诞生,但更应当明白“物无一”也无文,统一是文章真正的主宰,必须得有一个统一的东西贯穿其中,各个有差异的部分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钱锺书认为,刘熙载提出的“物无一也无文”是十分精妙的道理,这与古希腊人所说的“一贯于万殊”正是一个意思。

一与多的统一,在一致中见出变化,是生活和艺术共同的辩证法。前人谈论杜甫的诗歌时说,杜甫的诗每一篇都是朴拙和工巧相结合。如果完全朴拙当然无所取,如果全诗都写得工巧,那么又会过于新奇而少了浑厚的古风,古人的文章大多是这样的。有人想删掉苏轼的诗歌里不够精湛的部分,被别人劝住说,在不整齐的诗句中经常有高妙的意思显现不是更好吗?对这种情况,钱忡书解释说,满眼的繁花似锦,络绎不绝,会让人得疲惫,大鹏搏击九万里长空,每年都要休息六个月,就是一张一弛之道啊!

(摘编自李莫谦《听钱锺书讲文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和美能够形成冲淡含蓄的审美境界,是因为在整体和谐中蕴藏着变化,丰富情感中体现着统一。
B.在赫拉克利特看来,自然是通过联合对立物达到整体和谐的,这体现出他对“一包含多”奥秘的领悟。
C.“两善相争”与“两恶相争”的差异在于前者是互补互利的和谐统一,后者是互相残杀的矛盾对立。
D.虽然“文”的诞生是由于不同事物彼此对峙,但刘熙载认为只有差异而没有统一也无法真正成文。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引述赫拉克利特的见解及《左传》中的事例,是为了论证古希腊和古中国对“一包含多”存有共同认识。
B.文章通过古中国与古希腊文艺观点之间的对比论证,得出了“和而不同”“一与多统一”在古今中外都相通的结论。
C.作者使用道理论证的方法,阐述了“一”因为“多”丰富且不单调,“多”也因为“一”统一而不杂乱的文艺观。
D.末段引用钱锺书对大鹏搏击高空需要一张一弛的观点,来类比对杜甫诗歌的鉴赏也应遵循朴拙和工巧结合的规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统一差别且在一致中见出变化,才可以避免艺术上的平庸单调,达到中国传统艺术“和而不同”的理想境界。
B.只要具有广泛搜罗中外例证的眼界和中西贯通的学术视野,中国传统艺术观就能够和西方文艺理论展开广泛对话。
C.钱锺书认为刘熙载提出的“物无一也无文”与古希腊人“一贯于万殊”的观点如出一辙,都揭示了统一的主宰作用。
D.文中前人对杜甫、苏轼诗歌的评论启示我们,处理好一与多的关系可以彻底消解追求工巧精湛带来的审美疲劳。
2019-09-18更新 | 2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