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赠友送别
题型:小阅读-课外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5 题号:487566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送魏万之京

(唐)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①】砧声:浆洗衣服后为穿着舒适把衣服捣柔软些的声音。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闻游子唱离歌:游子,泛指出外远游的人,即作者李颀。离歌,离别之歌。
B.云山况是客中过:对于游子而言,云山带来的是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之感。
C.关城树色催寒近:运用拟人,城头那已经开始枯黄的树叶是在催促严寒快点到来。
D.御苑砧声向晚多:秋深了,天凉了,人们在忙着准备御冬的寒衣。

相似题推荐

小阅读-课外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送舍弟颖赴齐州三首(其二)

杜甫

风尘暗不开,汝去几时来。

兄弟分离苦,形容老病催。

江通一柱观,日落望乡台。

客意长东北,齐州安在哉。

A.“风尘暗不开”暗示了时局的动离不安,同时又揭示了行程的艰难,字里行间蕴含牵挂之情。
B.首联次句在与弟弟分别之际,就关注其几时归来,更显依依不舍之情,新颖别致,不落窠臼。
C.“日落望乡台”极富画面感,诗人借想象自己回望故乡的情景,深刻表达对弟弟的眷恋之情。
D.尾联“长东北”“安在哉”拓展了时空,极言旅途遥远,从此天各一方,伤别之情更进一层。
2022-07-08更新 | 24次组卷
小阅读-课外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雍 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2022-04-22更新 | 85次组卷
小阅读-课外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窦司马贬宜春①

李白

天马白银鞍,亲承明主欢。

斗鸡金宫里,射雁碧云端。

堂上罗中贵,歌钟清夜阑。

何言谪南国,拂剑坐长叹。

赵璧为谁点,隋珠枉被弹。

圣朝多雨露,莫厌此行难。


【注】①此诗作于天宝初年,诗人时任待诏翰林。窦司马,人不详,因言被贬。②斗鸡,与下句的“射雁”都是唐明皇时期的游乐之事。③歌钟,乐器名,即编钟。④赵璧,赵国的和氏璧。⑤隋珠,隋侯之珠,与和氏璧同为稀世珍宝。而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写窦司马曾经骑过白银鞍的天马,也曾亲身承蒙皇帝的恩情与喜欢。
B.三、四两句写丰富多彩的游乐之事,展现出窦司马昔日的意气风发和荣宠之盛。
C.五、六两句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出窦司马与贵客相交,听歌看舞的恣意潇洒。
D.七、八两句承接上文,引出下文,语境转换,诗人对窦司马被贬深感突然和惊讶。
2022-04-21更新 | 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