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9 题号:5615262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野望①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②,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③。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本诗作于诗人定居草堂的第二年,即上元二年(761年)。②三城戍:岷山三城的堡垒,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诗分古体和近体,这是一首七言古体诗,前三联皆对仗工整,不同于常见的中间两联对仗,颇显诗人的诗律功底。
B.首联扣题中“望”字,视角由近及远:从终年积雪的岷山、重兵驻防的三城到清澈见底的锦江和横跨江面的万里桥。
C.颔联的“海内风尘”指战乱,切合首联的“三城戍”;“天涯涕泪”切合与离别相关的“万里桥”。
D.尾联最后点出深沉的忧虑:三城列兵防戍,蜀地百姓赋役沉重,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转萧条的隐忧。
E.此诗前三联写“野望”,由向内审视转为向外观察,尾联才指出由这一变化的原因,艺术结构上颇有控纵自如之妙。
2.诗中蕴含着诗人哪些丰富的思想情感?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知识点】 杜甫(712-770)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又呈吴郎①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②亲。

即防远客虽多 事,便插疏篱却甚③真。已诉征求④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注】①呈:呈送。吴郎:杜甫吴姓亲戚。杜甫将草堂让给他住,这位亲戚住下后,即有筑“篱”,护“枣”之举;妇人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②转须:反而更应该。③甚:太。④征求:指赋税征敛。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诗具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在委婉曲折的夹叙夹议中来展现诗人的心理和情感,语言沉郁顿挫而又不乏幽默。
B.首联写作者过去放任邻妇扑枣,因为这位妇人没有吃的、也没有儿女;诗人其实是暗示吴郎应该让她打点枣。
C.颔联紧接一二句,叙述邻妇扑枣是因为生活太贫困,目的是希望吴郎能够体谅对方,对邻妇更加亲善友好。
D.颈联出句“防”的主语是妇人,对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这两句诗,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妇人的多心与敏感。
E.尾联看似与诗歌主题无关,实则欲借邻妇的诉苦,揭示当时百姓贫困的根源,表达诗人对苛政与战争的痛恨与不满。
2.清人卢德水说:“杜诗温柔敦厚,其慈祥恺悌之衷,往往溢于言表。”你从本诗中看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2018-01-12更新 | 5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泊岳阳楼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对仗,写诗人对岳阳地理环境的整体印象:浩瀚江泽逾千里之广,层叠山城近百层之高。
B.颔联写岸边的风吹卷着夜晚的浪,小船上寒灯映照着飞雪,渲染了夜泊岳阳楼下的凄寒的氛围。
C.颈联写诗人就是遭遇困境无法前行,心中的才志也难以消退,反而在艰难危险中变得更强大。
D.尾联用典,以《庄子·逍遥游》中变化的鲲鹏来象征诗人,表明诗人对自己的仕途已看得淡然。
2.这首诗在写景角度和情感变化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2020-12-31更新 | 8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羌村三首[注](其二)

杜甫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注]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诗人任左拾遗时,房琬罢相,他上书援救,触怒肃宗,被放还鄜州羌村探家,《羌村三首》就是此次还家所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的孩子“不离膝”,怕父亲再次离家,说明诗人常在外奔波。
B.“萧萧北风劲”中的“劲",表现出秋风之烈,渲染了凄苦的氛围。
C.第五、六句和第七、八句构成今昔对比,寄托了诗人胸中的苦闷。
D.诗歌的前八句叙事,后四句抒情。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感情?请简要概括。
2020-08-02更新 | 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