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0 题号:640098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晋国祁奚“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一直以来被传为佳话。但是实际上,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防止官吏任人唯亲的回避制度。从现有史籍上看,最早在西汉的武帝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地方官任职必须回避本郡的规定,而到了东汉桓帝时,就已经正式出现“婚姻之家及两州人士不得相对临监”的“三互法”,从此初步奠定了中国历代行政回避制度的基础。

中国历代实行的回避制,主要包括地域回避与亲属回避两方面的内容,简单来说即是“避地”与“避亲”。所谓避地,是指地方官员任职时必须回避某些地域,主要是官员籍贯不能与他的任职地重合;而避亲则是指官员担任行政职务或执行公务必须回避与自己有亲属关系之人。随着时代变迁,行政回避制度也在发展,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制度越来越严格,回避范围越来越大,处罚越来越严厉。

西汉武帝时期,为了防止官员与地方豪强勾结,规定各郡、国的守相以至于县令、丞、尉等官职,都不允许由本郡人担任,可谓是首开地域回避制度之先河。此后,除了在魏晋时期曾一度放松外,历代对地方官任职都有严格的回避规定。如唐代初期,已开始明确规定除了京兆、河南两府外,其余地方官员均不得在本籍及邻近州县任职。到了宋代,地方官员任职回避的地域范围,已不限于本州、县,而是扩大到了路一级区域,宋神宗以后更是不仅要求回避本籍,同时还需要回避田产所在地。

明清时代,中国官僚体制最为成熟,对官员任职回避的规定也最为严格。明太祖时期,为了防范各级官员弄权地方,一度实行南北更调制度,即南人只能任职北方、北人只能任职南方,同时又将全国划分为三大行政区,施行地方主要行政官员轮换制。但是,由于地域回避限制过于严格,地方官员调任频繁、任职遥远,导致很多地方空缺官职难以得到及时补充,不得不又将回避地域限定为省一级,同时将滇、贵等边疆地区地方官员任职回避范围缩至府级区划。入清以后,在继承明代回避制度的基础上,对官员任职回避要求进一步细化,如康熙四十二年规定,各级地方官员任职,“五百里内,均行回避”。

实行回避制度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行政廉洁。历代之所以制定日益严格的回避制度,是因为中国有重乡土、重血缘关系的传统,各级地方官员很容易陷入各种复杂关系网,难免会利用自身的权力为亲友谋利,从而导致行政腐败。而回避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官员在任职与具体行政公务中,脱离原本熟悉的关系网,避免官员利用亲属、乡土关系腐败,防止出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后果。从历史经验来看,尽管历代王朝腐败现象层出不穷,但是随着唐宋以后回避制度日趋严格、规定日益细密,官员的腐败现象虽然依旧存在,但是再也没有出现过如汉、魏晋时代梁冀、石崇那样庞大、富可敌国的家族腐败,官场腐败更多的是官员个体行为,证明严格回避制对防止腐败确有着重要作用。

(摘编自郑金刚的《中国历史上回避制的困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汉桓帝时制定的 “三互法”,包含了亲属回避与地域回避两方面的内容,初步奠定了中国历代行政回避制度的基础。
B.任人唯亲的现象在中国早已有之,统治者也有意识地加以防范,汉武帝时禁止地方官吏在本郡任职的规定开避亲制度之先河。
C.为抑制地方官员的势力,唐代初期,地域回避规定更加明确和严格,大部分地方连官员籍贯所在地的邻近州县都要回避。
D.回避本籍一直是行政回避制度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变迁,回避范围曾不断扩大,回避田产所在地也曾纳入了制度规定。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严苛的地域回避制度是一把双刃剑,虽能起到防范各级官员弄权腐败的作用,但也带来了有位无官的负面影响。
B.宋代地方官员任职回避的地域范围进一步扩大,严格规定官员只能在田产所在地以外的区域任职。
C.在限定行政区域的基础上补充里程限定,是清代较明代在地方官员任职回避制度制定上更显细化的表现。
D.回避制降低了重乡土、重血缘关系的传统对官员行政的影响,减少了地方官员依靠宗族、地方势力弄权的可能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代实行的回避制度是为了防止出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象,防范地方滥权,事实证明这一制度在历代都有它的积极作用。
B.魏晋时代石崇富可敌国的家族腐败,证明回避制度一旦松懈或执行不力,容易导致地方势力极度膨胀。
C.自回避制实行以来,历朝历代不断对其进行完善、细化,且日趋严苛,入清后,清政府规定各级地方官员任职,“五百里内,均行回避”。
D.清代对官员任职回避的规定最为严格,但单纯依靠人事回避制并不能杜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类腐败现象的发生。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11月29日,省环保厅公布的空气质量数据显示:l月至10月,潜江市PM2.5同比下降26.8%,降幅居全省第三。

潜江的蓝天白云,已成为朋友圈常“晒”的话题。前8个月,该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就位列全省第四、空气污染降幅全省第一。

好空气没有拖住经济步伐:前三季度,潜江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85.8亿元,同比增长13%;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2亿元,同比净增3.3亿元,增幅113.8%。

今年,这座曾被打上“化工城”“石油城”烙印的城市,勾画出一个亮眼的绿色惊叹号。

围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一系列行动方案出台。悄然间,群众看到变化:主要干流沿线895家畜禽养殖场被关停拆除、52家排放不达标企业被关闭取缔、20多条城区黑臭水体清淤截污……

10月26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大讲堂走进潜江,面对潜江重拳治污的行动和成效,环保部专家点赞:“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湖北日报讯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彭磊通讯员王本伦,有删改)

材料二

年初,一个消息振奋百万天门人心:天门市获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传统农业区,以“粮、棉、油”为主的天门曾创造多个全国全省第一,此次入列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意味着天门传统农业转型之路已成为全国现代农业样本之一。

站在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型的新起点,天门提出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这一主题,继续探索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农业经营新体系,建设新型合作社主导的优质水稻生产示范基地、现代棉花加工物流产业示范基地、科技支撑型优质油菜生产示范基地、品牌蔬菜产业示范基地、现代名特优水产品供应链示范基地、出口型生猪健康养殖示范基地、良性试验循环农业发展示范基地、“四化同步”发展综合示范基地等八大示范工程。

在天门,一场“绿满天门”行动正蓬勃进行。该市提出从推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绿色示范乡村建设、绿色通道建设、农田林网建设、绿化苗木基地建设、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搞好森林资源保护7个方面,用两年时间完成可造林绿化面积6.24万亩,使全市林地绿化率达到90%以上,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长0.1 5个百分点,森林储积量年均增长10个百分点,绿色示范乡村达标率60%以上。

(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有删改)

材料三

“我们的钛材料可用来造飞船、舰艇。”仙桃中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中友很自豪:“新型电子钛材料性能好、用途广,重量轻,正对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的‘胃口’。我们的未来‘钛’美好。”

仙桃中星公司是我国最大钛原料生产基地。昨日,中星又向四川、福建等客户发送了一批电子钛材料,经营业绩又提升了一大截。今年前8个月,中星实现产值3.85亿元,同比增长22.3%。

中星是仙桃发展新兴工业的“得意之笔”。近年来,该市新兴工业发展势头强劲,今年前8个月,全市机械电子产业实现产值92.79亿元,同比增长1 3.24%;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产业买现产值50.09亿元,同比增长10.54%。“转型是形势所迫,但转型不可能完全推倒重来,必须立足自身禀赋、已有基础,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新举措,织就黄金产业带;新推手,锻造绿色发展新引擎。眼下,仙桃已形成新兴工业向智能跃升,向绿色跃进的新图景。

新材料产业依托中星电子、新蓝天化工、绿色家园等公司,加快建设国内外重要新材料生产基地。环保新能源产业集聚北京神雾、格林美集团、天合光能等一批行业龙头,走在全国前列。

电子信息产业引进健鼎、康舒、万润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带动相关产业高点起跳、

高开高走,成为全市最具成长性的产业之一。健鼎电子公司前8个月就实现产值20.34亿元,继续位列亚洲第一、世界前五。

(湖北日报讯记者张卫华、通讯员陈国力,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潜江市重拳治污的成效,得到了专家和市民的肯定。
B.潜江市空气污染降幅一度领先天门市和仙桃市。
C.“绿满天门”行动使天门市森林储积量年均增长10个百分点。
D.以中星电子为代表的仙桃企业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三则材料都注重使用数据,详实、准确的数据有力提高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B.材料一中“绿色惊叹号”、材料三中“‘钛’美好”这两处,语言的主观色彩较强,对报道的客观性有一定影响。
C.材料一“这座曾被打上‘化工城’,‘石油城’烙印的城市”,以及材料二“以‘粮、棉、油’为主的天门曾创造多个全国全省第一”,是对新闻背景的巧妙运用。
D.从写法上看,材料一、三侧重于描写议论,材料二侧重于概括叙述。
E.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来报道,事实上反映出三地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
3.根据三则材料的内容,概括潜江、天门、仙桃三市经济发展在举措和影响上的共同之处。
2018-02-05更新 | 4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明追思

吴国荣

千百年来,清明节从哀思的叙发,到形态的形成,又幻化成民族精神价值。在黄河流域,在长江两岸,不断地匡正,不断地丰富,不断地弘扬。她是一幅热烈的世俗画,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熙熙攘攘、你来我往,表现着春的张力,寻找着生的希望。她是一首悠长的抒情诗,像徐志摩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神情恬然,心花绽放,仰慕着久远,追寻着缅想。她是一曲奔放的通俗歌,像无名氏的《黄土高坡》,气象生动、神情豪迈,思恋着远古,憧憬着未来。

在儿时的记忆里,清明不仅是“路上行人欲断魂”,更多的是生机勃勃、情趣盎然。那时,草木吐绿,山花烂漫,菜花引蝶,桃花泛红,杏花斗艳,柳叶戏风,炊烟袅袅。小孩们戏耍着跟着族人,年轻的抬着祭品,大人们扛着铁锨,先祭已经弄不清多少辈分的祖坟,再祭曾祖、祖父母的坟。祭祀完毕,已经是大半上午,吃祭品是早已垂涎的事了。你争我抢,欢愉喜乐弥漫着整个全过程,珍藏为美好的记忆。

人生如白驹过隙。长大后离开家乡,每当清明临近的时候,总有一缕浓浓的渴望夹杂着一丝淡淡的乡愁慢慢袭上心头,耳畔又仿佛有一种熟悉的乡音在远方轻轻地呼唤,让人无法拒绝而又欲罢不能。儿时的记忆不是越来越模糊,反而越来越清晰了。并渐渐地使我有所顿悟,曾子所谓“慎终追远”,本意是要后人谨慎地为先人送终,并且长远地追思先人的恩德。鲁迅把自己的旧文汇编成册,命名为《坟》,并曾说过,他“造成一座小小的新坟”,一方面是为了埋葬,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留恋。埋葬的是过去,留恋的是过去,但它们都属于生者的情感范畴。在我的感觉里,清明既是对祖先的一种祭奠,也是对生者的一种慰藉;既是对儿时的乡情的一种重复,也是对生命或文化的一种传递。因此,无论在哪里,清明时节,我总是要在心里进行默默的遥祭。

现在,几十年工作的熏陶,使我在“知天命”之年,总愿对一些事情做文化的思考。毋须置疑,清明节当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驿站之一,它蕴含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内涵和魅力,并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也是召唤云游在外的人们归乡的情感源头和动力。在华夏民族祖先崇拜的原始教义的基础上,儒家学派以“孝”为核心的家族伦理学,已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民族性格之中。中国人所期望延续的生命,不仅仅是生物性的生命,而且还是包括了社会性、文化性及道义性的生命。子孙在纪念先祖时,不仅是要追思其生物性的音容笑貌,还要缅怀其慈爱之心、善良之行和功德美名。并试图能实现父母或祖先在一生中不能实现的某些特殊愿望,或弥补他们某些重大而特殊的人生遗憾。清明节为传统社会中各阶层人士搭建了共同的伦理情感的诉求平台,不论是远在他乡,还是奔忙田间;不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住曲陋小巷。于是,成就了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礼仪之邦的人文情怀、社会和谐、敦亲睦族及敬老行孝的品德风范。

每逢清明之际,总有一些不朽的名字会在我们心头萦绕。我常常思考,一个人生命的价值究竟应该怎样来衡量?人生旅途无论多么遥远,每个人迟早总有一天会走到生命的尽头。然而,面对生命的终结,其实是不必忧虑的,因为“死亡是最伟大的平等”,正是在生存中才有了人生那伟大与平庸、崇高与卑微、英名永存与默默无闻的分野,进而才有了上善与否的区别。正是清明节弥合了这种分野,缩小了这种区别。因为祭奠本身就是追寻和继承逝者优秀的东西。我看过好多的碑文,没有一个是否定祖先价值的,反而满篇都是歌功颂德,以及我们自己的遗憾。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作者用三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清明的精神价值。
B.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夹叙夹议是本文突出的表现手法之一,通过叙述真切地表现了作者对清明的感受,讨论了清明的精神内涵,表达了自己的深刻见解。
C.作者认为清明是祭奠祖先,追忆先人功过得失的重要节日,它能弥合人生那伟大与平庸、崇高与卑微、英名永存与默默无闻的分野,缩小上善与否的区别。
D.作者文章对清明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深刻揭示了清明在中华民族中的重要意义,富于思想性、启发性和现实意义。
2.作者不同人生阶段,对清明的态度和感受怎样?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节日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文本分析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2018-06-29更新 | 7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相比以前的更新换代,5G网络是一次更大的飞跃。事实上,高通在其网站上宣称5G的“革命意义可与汽车和电力相比”。

显然,5G网络会比4G快得多一在实际应用中,一部5G手机配合上5G网络环境,网速可达4G的9-20倍。而5G网络下的延迟也只有4G的1/10。

5G的到来也意味着流量的巨大提升—到时候,几乎所有的手机套餐都会提供廉价而且真正不限量的网络流量。另一个巨大的变化在于:5G不仅仅是为手机设计的。它体现的是一个网络无处不在的新世界,无论是电子设备、工业机器,还是农用机械甚至汽车,都会接入网络。举例来说,5G协议允许一些数据插队,在其他数据之前进行传输。也就是说,在2023年,当两辆自动驾驶汽车需要通信以避免碰撞时,它们的数据可获得比你正在线观看的《星球大战》更高的优先级。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因5G而兴奋不已。这一新标准之所以能够提升速度,一方函需要更高效地利用现有的网络频段,另一方面也需要占用毫米波频段。毫米波基站只有150米的覆盖范围,这也就是说网络服务商不仅需要升级现有的收发设备(小型基站),它们还需要安装更多的基站。

(摘编自《5G会带来什么》,美国《环球科学》2018年11月14日)

材料二:在这个机会重重、激流暗涌的时代,有两个城市有望成为5G领域的全球领导者。芬兰的奥卢是一个多雪的城市,在无线通信方面耕耘50余年;7600千米之外的中国深圳,也凭借自身技术优势成为移动网络领域的后起之秀奥卢拥有两家顶级高校和无数高级研究中心,是芬兰最受学生欢迎的城市,也是芬兰创新教学理念的先行者。同时该市公共部门、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公司之间由来已久的合作文化也进一步强化了当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而从全中国范围来看,深圳的高校不仅数量校少,学术水平和顶级大学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即便如此,这一教育劣势并未让深圳失去人才克特,因为当地提供了大量针对人才的优息政策。大学毕业生在深圳落户难度不大,还能获得一次性住房补贴。此外,在世界500强企业工作过的首席执行官或知名学者甚至可以获得数百万元的安家费。

(摘编自《5G,谁主沉浮》,《人民周刊》2018年第6期)

材料三:一段时间以来,部分西方国家政府和媒体对中国华为公司及其主导的5G技术无端猜疑、横加指责甚至肆意抹黑安全性是一些西方国家抹黑华为的重点。5G技术将开创“万物互联”时代,与人类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其安全性受到广泛关注很正常,没有哪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会在此问题上“天真”,对5G技术采取慎重态度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如何认识判断5G技术的安全性,还是要用科学和事实来说话。归根到底,安全性是个技术问题,应根据科学和事实做出分析判断。从政治考量或认知偏见出发“扣帽子”“打板子”,制造恐慌心理,甚至施压胁迫,其结果就是欧洲等地区业界以及舆论普遍指出的,只会导致自身5G普及的速度变慢,错失新技术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损害普通消费者的利益,损人害己。

网络安全是复杂棘手的全球性挑战,只能通过国际社会合作应对,5G时代更是如此。在应对网络安全挑战方面,中欧应该保持有效沟通,善加利用联合国系统内和中欧之间的网络安全对话机制,而不受不良舆论的干扰和误导。

(摘编自《让合作成为5G时代的关键词》,《光明日报》2019年3月1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G网络较之于以往的更新换代是一次更大的飞跃,其网速更快,流量巨大提升,体现的是一个网络无处不在的新世界,虽不会让所有人兴奋不已,但“革命意义可与汽车和电力相比”。
B.针对5G网络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大量安装基站有其必要性,同时升级现有的小型基站也很有必要,只有这样才有望解决5G网络覆盖的问题。
C.芬兰的奥卢践行创新的教学理念,受到学生的欢迎,同时其倡导的合作文化也强化了当地技术的研发,这些因素都有望让该市成为5G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D.在5G即将开创的“万物互联”时代,对于企业而言,坚持从技术角度出发,坚持安全高标准是赢得客户信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上三则材料,材料一侧重报道5G将会带给人们生活的积极影响;材料二以芬兰奥卢和中国深圳为例,侧重报道加强5G技术创新的积极做法;材料三侧重报道中国华为公司在发展5G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B.材料一侧重于具体的科学数据报道,材料三侧重于对问题的原因探讨和对策分析,这是由两家媒体的性质和受众群体不同造成的。
C.深圳在研发无线通信历史并不悠久的情况下,需要不断地强化自身在移动网络领域的技术优势,方能在激烈竞争中成为5G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D.三则材料在谈到5G网络发展的同时,也从不同角度提到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这反映出人们对5G网络未来的发展状况持一定的怀疑态度。
3.请简要概括,中国要力争成为5G领域的全球领导者,从非技术层面看,需要实施和改进哪些举措?
2019-09-04更新 | 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