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7 题号:758205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新一代人工智能也将改变世界,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说。当下,人工智能正在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催生新需求、新产品、新产业,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

国际管理咨询机构埃森哲发布报告称,到2035年,人工智能有望推动中国劳动生产率提高27%,制造业、农林渔业、批发和零售业将成为从人工智能应用中获益最多的三个行业,人工智能将推动这三大行业的年增长率分别提升2%,1.8%和1.7%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处在了爆发前夜,很多人把人工智能视为下一个“能让猪飞起来的风口”。

目前,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赋能”人类生活,硬件智能化是大势所趋,传统制造企业要抓住机遇,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创新应用,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摘编自刘坤《如何迎接人工智能热潮》)

材料二:

2004~2019中美AI产业企业增量走势及预测图

(《2017年中美人工智能创投现状与趋势研究报告》,实际增量数据截至2016年)

材料三:

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背后,有着来自政府、企业、资本的多重推力。

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人工智能”被列为11项重点行动之一;2017年3月,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国际上,英、美、韩、日等也纷纷布局人工智能,一系列扶持政策相继出台。2013年,百度成立全球首家深度学习研究院;Facebook、谷歌等巨头也不约而

同提出了“人工智能优先”的战略转变。 互联网数据和咨询公司 IT桔子近日发布的《人工智能产业分析与创业投资盘点》收录了467家AI企业和636起投资事件,其中,人工智能总获投率为67.65%,高于其他行业2~3倍。

但是,商汤科技CEO徐立直言,国内人工智能创业大多扎堆在应用层面,创业者使用开源算法,我到裳个垂直领域便套上“人工智能”概念扎进去,但真正从算法层出发做“原创技术”的人并不多。“而这块才是核心,是最需要厚积薄发的。”

就国内而言,人才储备方面还相对薄弱。来自领荚的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有195万,中国只占2%,排名第七。

(摘编自张意轩、王威《人工智能需要翻越三道坎》)

材料四:

人工智能技术注定会改变我们的世界, 它注定会重新定义工作的意义以及财富的创造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它将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失衡现象,甚至改变全球的权力格局。

随着它的进一步发展,会不可避免地对就业造成冲击。很多岗位和职业会逐步消失,与工业革命及信息革命不同,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冲击并非单纯指向某些特定岗位和职业,如传统制造业中的手工艺者被流水线工人所取代。

人类正面临着很难妥善共存的两个发展前景:一方面我 们迎来了仅用少量人力就能创造巨大财富的发展时代,而另一方面,大量人员也将因此而下岗和失业。

人工智能是一个“强者更强”的产业:数据越多,产品越好;产品越好,所能获得的数据就更多;数据更多,就更吸引人才;人才越多,产品就会更好。

一言以蔽之,最大程度地缩小人工智能可能造成的经济失衡和贫富差距,已是当下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此差距不仅体现在国家内部,也体现在国与国之间。

(摘编自李开复《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真正威胁》)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2004年至今,中美AI企业数量都在持续增长,但美国增长的爆发期和回落期都早于中国。
B.中国AI企业增量在2008年短暂回落后一路上扬,在2015年达到峰值,AI企业共计166家。
C.虽然美国AI企业增量长期大于中国,但是近两年中国AI企业增量反超,总量差距有所缩小。
D.中美两国AI企业数量经过创业持续火爆增长的高峰期,预计将进入休整阶段,只是小幅增长。
2.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工智能被视为下一个“能让猪飞起来的风口”,但要真正飞起来,还需要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B.面对人工智能的热潮,不少国家积极应对,中国将其写人了<政府工作报告>,资本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C.当前人工智能总获投率高于其他行业,能吸引其他行业人才的进人,缓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困境。
D.人工智能不仅会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世界的权力格局。
3.根据上述材料,分别从企业和个人两个角度,提出应对人工智能热潮的建议。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诗人艺术家在这人世间,可具两种态度:醉和醒。

醒者张目人间,寄情世外,拿极客观的胸襟“漱涤万物,牢笼百态”(柳宗元语)。世间的光明与黑暗,人心里的罪恶与圣洁,一体显露,并无差等。“赋家之心,包括宇宙”。然而他们究竟是大诗人,诗人尤贵具有别眼。诗人艺术家呈现的这个世界尽管十分真实,十分清醒,终究蒙上了一层诗心的温情和智慧的光辉,使我们读者走进一个较现实更清朗更生动更深厚的富于启发性的世界。所以诗人善醒,他能透彻人情物理,把握世界人生真境实相,散布着智慧。

但诗人更要能醉,能梦。由梦由碎诗人方能暂脱世俗,深深地深深地坠入这世界人生的一层变化迷离,奥妙惝恍的境地。《古诗十九首》凿空乱道,归趣难穷,读之者回顾踌躇,百端交集,茫茫宇宙,渺渺人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无可表达的沉思,无可解答的疑问,令人愈体愈深,文艺的境界邻近到宗教境界(欲解脱而不得解脱,情深思苦的境界)。

这样一个因体会之深而难以言传的境地,已不是明白清醒的逻辑文体所能宽全表达。醉中语有醒时道不出的。诗人艺术家往往用象征的(比兴的)手法才能传神写照。诗人于此凭虚构象,象乃生生不穷;声调,色采,景物,奔走笔端,推陈出新,迥异常境。戴叔伦说:“诗家之境,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间。”

所以最高的文艺表现,宁空毋实,宁醉毋酲。西洋最清醒的古典意境,希腊雕刻,也要在圆浑的肉体上留有清癯而不十分充满的境地,让人们心中手中波动一痕相思和期待。阿波罗神像在他极端清朗秀美的面庞上,仍流动着沉沉的梦意在额眉眼角之间。

(宗白华《略论文艺与象征》,有删改)

1.概括文中诗人艺术家“醒”的态度的内涵。
2.文中引戴叔伦之言有何作用?
3.作者为什么说“最高的文艺表现,宁空毋实,宁醉毋醒”?
2018-06-01更新 | 7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4月18日,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在京发表,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9%,较2015年的79.6%略有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8.2%,较2015年的64.0%上升了4.2个百分点,已连续8年上升;图书阅读率为58.8%,较2015年的58.4%上升了0.4个百分点。我国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较2015年增加了0.02本。这7.86本中,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电子书阅读量为3.21本。

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和手机阅读接触率有所上升,其他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有所下降。历年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手机阅读接触率如下图:

(摘编自2017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材料二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财政部在上海联合举办的“实体书店发展推进会”上表示,进一步加大对实体书店扶持力度。

门店租金的上涨、网络营销方式的兴起和诖者阅读习惯的改变,是近年来全世界实体书店都面临的问题。不仅传统的中大型连锁书店规模不断缩减,一些各具特色的文化书店也陆续关张,在一片惋惜声中黯然退场。

实体书店面临的困境实际上是很多传统行业在互联网大潮中面临的共同困境。

但书店毕竟与普通店铺不一样,它在购买商品的价值之外,承载了关于一些文化、知识和品位的社会价值,也承载了一些关于故事、人生和回忆的情感价值。一个人可能没有在手机上读过书,却大多会有一个难忘的书店,有一本最喜爱的书。那种“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时的喜悦和敞亮,也是许多爱书人的情感共鸣。

有些人将实体书店的困境归结为阅读习惯的改变,认为数字阅读和新媒体的兴起让纸质图书越来越失去市场。阅读方式、图书载体的变化是时代进步的规律,如果数字阅读能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推动知识的普及和文化传播,那么这对整个社会和时代都是善莫大焉。但问题是:数字阅读真的让我们养成新的阅读习惯了吗?

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数量和阅读率却持续偏低,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不足5本,远低于发达国家。排在各大书店畅销榜单上的书单,除了考试辅导类书籍,就是各类成功学和养生学书籍,阅读的功利性可见一斑,再看看各大读书网站排名前列的,也无外乎是些言情、玄幻和惊悚小说。

开卷有益、读书有用。在数字阅读尚未完全发挥功用的今天,扶持实体书店,让其更好发挥培养阅读的功能,是一种现实选择。

前段时间,北京的三联书店开始尝试24时运营,吸引挑灯夜读重开卷的爱书人。实体书店在困境中探索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是必经之路,但在运营模式的创新外,培养全民的阅读习惯显得更加重要;在提供现代化的阅读体验之外,促进全民阅读的配套建设,增加公共阅读资源,弥合地区间阅读资源的不平显得更加重要。如果丧失了阅读的习惯,我们哀悼的将不仅是实体书店的消亡,而是一个崇尚诗书礼乐的民族失去精神家园后的迷惘。

(摘编自吕洪《网络营销改变阅读习惯?》2014年5月《人民日报》)

材料三

北京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和雕刻时光咖啡店同步运营,联手互动。书店以经营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图书为主,兼及音像制品、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每年经常性、有选择地举办诸如讲座、新书发布、研讨、展览等各类营销活动百余场。

(摘编自三联书店官网)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较2015年略有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比图书阅读率增长速度快。
B.2016年我国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较前一年有所增加,其中纸质图书阅读量还是要比电子书阅读量大。
C.2008年以来,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稳步增长,手机阅读接触率持续超过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并逐渐拉开距离。
D.2008年以来,我国成年国民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稳步增长,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连续八年上升。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实体书店既有销售商品的价值,也承载着一些社会价值和情感价值,但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还是难逃厄运,一些实体书店的规模在不断缩小,甚至关张。
B.数字阅读和新媒体的兴起使阅读习惯发生了改变,但这种阅读方式能激起人们的阅读兴趣,对整个社会和时代是有利的。
C.实体店困难重重,纸质图书不受欢迎,因此,政府应重点扶持实体店,使其能承载相应的社会价值和情感价值。
D.实体书店的存在是必要的,它的消亡意味着一个崇尚诗书礼乐的民族失去了精神家园,这是一种精神的迷惘。
3.如何才能让实体书店重新焕发生机和魅力,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
2019-07-09更新 | 5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宋代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

宋初百余年间,国内比较安定,生产持续发展,经济高度繁荣。冶金、造船、纺织、印刷、制盐、医药等行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技术进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手工业和商业也非常繁盛,纸币的流通,商行组织的形成,城市、城镇的兴盛,以及海外贸易的增加,都是明显的标志。

繁华的都市生活.滋生了各类以娱乐为目的的文艺形式,说话、杂剧、影剧、傀儡戏、诸宫调等艺术迅速兴起和发展,而词则成为宋代最引人注目的文学样式。

首先,宋王朝的财政措施是“恩逮于百官者唯恐其不足,财取于万民者不留其有余”(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卷二五)。大量的财富被集中起来供皇室和官僚阶层享用。宋太祖曾鼓励石守信“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宋史·石守信传》)。这种用物质享受笼络官员的做法在整个宋代都没有改变。官员们既有丰厚的俸禄,以满足奢华生活的需求,这种生活方式又可以避免朝廷的疑忌,于是纵情享乐之风盛行一时。宋代的官员大多是有高度文化修养的士大夫,他们的享乐方式通常是轻歌曼舞,浅斟低唱。比如寇准生活豪侈,女伶唱歌,一曲赐绫一束。又如晏殊喜招宾客宴饮,以歌乐相佐,然后亲自赋诗“呈艺”。地位高的士大夫大多蓄家伎,像南宋张锚,宴客时出以侑酒的歌者乐者竞多达百人。又如姜夔在范成大家作客,范因激赏其词而赠与歌女一名。地位低的官员也有宫伎提供歌舞娱乐。欧阳修、张先、苏轼等词人为官伎作词的事,词话中屡有记载,不尽是出于虚构。歌台舞榭和歌儿舞女既然成为士大夫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滋生于这种土壤的词会异常兴盛。

其次,宋代文人的人生态度也有利于词的兴盛。宋代文人大多实现了社会责任感和个性自由的整合,他们用诗文来表现有关政治、社会的严肃内容,词则用来抒写纯属个人私生活的幽约情愫。这样,诗文和词就有了明确的分工:诗文主要用来述志,词则用来娱情。这种分工在北宋尤为明显。一代儒宗欧阳修的艳词写得缠绵绮丽,与他的诗文如出二手,以致有人认为是伪作。宋代的士大夫本有丰富的声色享受,又有趋于轻柔、细密的审美心态,自然能够领略男女之间的旖旎风情。词便是他们最合适的宣泄内心衷肠的渠道。诗词分工的观念对宋词的发展大有好处。由于词被看做是用于抒写个人情愫的文体,很少受到“文以载道”思想的约束,因而文人可以比较自由地抒写旖旎风情,词体也因此能够保持自身的特性,取得独立的地位,

当然,随着词体的发展和创作环境的恶化,宋词并不是一味满足樽前筵下、舞榭歌台的需要。如苏轼的词作,自抒逸怀浩气;辛弃疾的篇章,倾吐英雄豪情,便不再与歌儿舞女有关。但就其整体而言,宋词的兴盛是与宋代都市的繁荣和文化娱乐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节选自袁行霈主编《宋代文学》)

1.下列对“繁华的都市牛活,滋生了各类以娱乐为目的的文艺形式”—句的理解,错误的—项是(       )
A.宋代城市的繁荣,社会的广泛需求对词人创作热情的刺激,使宋词成为最引入注目的文学样式。
B.说话、杂剧、影剧、傀儡戏、诸宫凋等艺术迅速兴起和发展,也是体现宋代城市繁荣的文化标志。
C.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城市的繁荣,滋生了各类以娱乐为目的的文艺形式。
D.宋代的市民是崇尚奢靡风气的主体人群,宋词以及说话、杂剧、影剧、傀儡戏、诸宫调等艺术最适合于他们追求享乐。
2.下列对宋代诗文相关信息的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宋代诗文和词有着明确的分工:诗文主要用来述志,词则用来娱情。这种分工在北宋尤为明显。
B.宋代文人喜欢用诗文来表现有关政治、社会的内容,词则用来抒写纯属个人私生活的幽约情愫。
C.宋代的士大夫大都爱好用词来表达男女之间的旖旎风情,宣泄内心的衷肠,从中可以看出他们趋于轻柔、细密的审美心态。
D.宋代的官员大多是有高度文化修养的士大夫,他们喜欢轻歌曼舞,浅斟低唱。因此,他们个个都是赋诗作词的行家里手。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晚唐五代以来,词的主要功用是在宴乐场合供给伶工歌女歌唱。入宋以后,新的社会环境更加有利于词的发展。
B.宋词—味迎合着士大夫樽前筵下、舞榭歌台的需要,词人可以比较自由地创作,词体也取得独立的地位,抒写旖旎风情是主旋律。
C.宋词作为宋代最引人注目的文学样式,它与歌台舞榭和歌儿舞女—同成为士大夫文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D.都市的繁荣和文化娱乐业的发展,官员们奢华生活的需求,纵情享乐之风盛行,滋生于这种土壤的宋词异常兴盛。
2018-06-21更新 | 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