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76437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出自道家经典《文子》,是说人们应该基于当下现实,如果百姓能够获益,不必效法古代规定;如果能把事做得体,也不必遵循俗法。

古和今、变和常的问题,自古为中国历代思想家所关注。在以农业立国的环境下,我国是一个敬重传统的国度。传统就是百科全书,不仅是人们的智慧之源,也是解决当下问题的思考方向,甚至有时就是现成答案。

但社会是复杂的,事情总是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一味重复前代教条与范例,很可能事与愿违。宋襄公面对强悍的楚师狃于旧”礼”,惨败于楚。同样,王莽改制笃信儒家古文经,并以此为古代圣王治国的金科玉律,最终天下大乱,民众接竿,新莽覆亡。宋代奉行重文轻武、强干弱枝的政策,依据防范武将擅权的经验编出“阵图”对前线的战事百般制约,甚至宋仁宗亲自编写《神武秘略》赐予北方边陲将领。在怀疑、猜忌与脱离实际的乱指挥之下,宋军战斗力低下,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事中频频失利。如果士大夫理想地沉浸在古代某家学说中,不能以冷峻的现实为出发点,自我玩赏则可,一旦走上政治舞台就会给社稷苍生带来芟夷大难。

况且不少人对前代法则经验的汲取并不正确。秦并六国之时大多数臣子赞同分封同姓子弟,而李斯力排众议,陈说他们没有看出周代分封的弊端;刘邦鉴于异姓王离心离德,错误吸取了秦亡的历史教训,大封同姓诸侯,最终酿成七国之乱。好的政治家就像良医一样,对待千变万化的病状应采取不同的方剂。

这种变革的思想,不仅被法家奉为圭臬,同样是儒家的重要理论构成。儒家学者甚至强调,

当两个原则性问题产生冲突,只能顾其一之时,就需要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产生了“权”的思想。孟子的名言“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就是这一思想的典范。“权”是砝码,砝码在秤上波动,物品才可以平衡;权变,就是在特殊的场合中灵活把握的平衡。

变要看准时机,并不是所有时机都适合变。所以古人又提出了“时”的概念。《周易・系辞下》里借孔子之口说,隼鸟是禽,弓矢是兵器,射它的是人。贵族君子能身藏利器,抓住“时”再行动,有什么不利的呢?“人”“器”与“时”都具备,有把握做到“利于民”“周于事”,突破“古”和“俗”的羁绊,就没有什么障碍了。

(摘编自李凯《苟利于民,不必法古;周于事,不必循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道家经典《文子》认为人们应该尊重现实,不必效法古代规定,不必遵循俗法。
B.传统是百科全书,是智慧之源,随时为解决当下问题提供思考方向和现成答案。
C.对于古和今、变和常,历史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要因时因地因人灵活把握。
D.人和、地利、天时齐备,能利于民、周于事,突破“古”“俗”枷锁,即无障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道家《文子》说法提出观点,然后从沿袭传统、进行变革两方面来谈。
B.文章用例论、对比既批评了错搬经验行为,又反驳了脱离实际的泥古做法。
C.文章讲“变”的思想被法家、儒家同时看重,从而突出了变革的重要性。
D.文章以“变”为重心,分析了“变”的原因,集中阐发了“变”时要注意的原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朝军队的战斗力低下,这与采用重文轻武、强干弱枝的政策有关,最主要的是宋仁宗脱离实际的乱指挥。
B.如果士大夫理想地沉浸在古代某家学说,不从现实出发,可能带来巨大的灾难。
C.虽然男女授受不亲,但嫂子溺水时还是要伸出援手,集中表现了儒家的权变思想。
D.“变”的前提是“看准时机”,把握好了“时机”,才有可能做到“利于民”“周于事”。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两汉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与融合
西汉时期,博士传授弟子的经书是用当时通行的文字——隶书写成的,后人把这样的经书称为今文经。西汉经学的历史主要是今文经学发展的历史。西汉初期,刘向刘歆父子在长期的校书过程中逐渐发现了一些用古文字写的经传如《春秋左氏传》《毛诗》等,这些经传是由秦将文字统一为小篆以前的大篆和六国使用的文字书写的,大篆和六国的文字对于当时的人来讲,是古文字,因此用古字写成的经传就叫做古文经。
  从表面上看,今古文经学得名是因为所书写的文字不同,实际上,古文经学要想流传必须改写成今文,而今文经学的原始底本就是古文,所以这种文字方面的区别是次要的。今古文经学方面的根本区别在于随着经师源流和治经方法的不同。按照日本学者本田成之的说法,古文学派源于荀子,因大师多为鲁人,又叫“鲁学”;今文学派源于孟子,因大师多为齐人,又称为“齐学”。今文经学派重微言大义,根据现实的政治需要来解读经,为了需要甚至不惜歪曲经义来论证现实政治的合理性,以致走向阴阳五行和神性化的道路;古文经学派则重名物训诂,即按字义解释经文,力求弄清经文的本义,训诂较简明,不凭空臆造,迷信成分较少。今古文经学有区别,就难免会斗争。
  西汉哀帝以前,古文经未出现,立学官的五经都是今文经,当时并没有今古文经的名称。大胆系统地提出古文经应该立为学官并与今文十四博士相抗衡的是刘歆,但刘歆的建议遭到今文博士们的抵制。直到王莽执政,重用刘歆,扶植古文经学,于是《春秋左氏传》《毛诗》等都立了学官,古文经才第一次取得了合法地位,可惜不久又被废除。
经过斗争,今文经学自身更加谶纬迷信烦琐化,而古文经学在意识形态领域及东汉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并且涌现出一大批在学术上有造诣的著名学者如许慎、马融等,这样以来,古文经学最终由弱变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今古文经学并不总是水火不相容的。今古文经学的融合主要是由古文经学大师来完成的。古文经学大师都能博通群经,并对今古文经了如指掌。古文经学为了战胜今文经学,都重视并能够汲取今文经学的优点完善自我;相反,今文经学固步自封。许慎、郑玄等在今古文经学融合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如许慎的古文经著作《说文解字》就吸收了今文经学家对字义的解释,引用了大量的今文经学。
尽管今古经学在诸多方面不相同,并且上升到四次激烈的斗争,但是他们的政治目标(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封建秩序)从根本上相同的,决定了他们必将会最终趋向统一。
(摘编自“国学网”《试论两汉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与融合》)
1.下列关于“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书写经书的文字形态不同。
B.今文学派源于孟子,最后走向阴阳五行和神性化的道路。
C.如果说古文经学的特点为“合古”,今文经学的特点就是“合时”。
D.刘歆虽是今文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却为古文经学的发展做过重要贡献。
2.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今古文经学得名表面上是因为所书写的文字不同,而实质是因为经师源流和治经方法的不同。
B.刘向刘歆发现汉初《春秋左氏传》《毛诗》等经传用秦统一文字之前的大篆和六国用的文字书写。
C.古文经学按字义解释经文,力求弄清经文的本义,训诂较简明,不凭空臆造,迷信成分较少。
D.今文经学派走向阴阳五行和神性化的道路,是因为它重微言大义,据现实的政治需要解读经。
3.3.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     
A.西汉经学的历史主要是今文经学发展的历史,而古文经到王莽篡位还未立学官。
B.刘歆大胆系统地提出古文经应该立为学官,但这一提议当时未能被今文经学派接纳。
C.今古经学派政治目标在根本上是相同的,这决定了它们之间最终必然既有斗争又有融合。
D.许慎虽然是古文经派大师,但他以一种开放的学术态度,对古今文经融合做出贡献。
2016-11-17更新 | 30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王维的出现,实现了中国诗歌由质实而空灵的美丽转身。他以境为高,以逸为上,其诗也在意象与意境上表现出高度的成熟。意境真正意义上的诞生,是在盛唐,是在盛唐诗中。意境的诞生,在中国诗歌史乃至中国美学史上都有划时代的意义。罗宗强先生在《唐诗小史》中反复说 “兴象玲珑”“玲珑淡泊、无迹可寻”,就是严羽早就说过的盛唐诗的基本特质,也是对王维诗之“空灵”的界定。如果说,意境创造真是诗歌的最高境界,那么王维的地位则是至高无上的。       

王维特别擅长捕捉和摄入那些瞬间闪灭而动态不息的光影,表现其玄幻的迷离美,王维的诗中,时明时灭的彩翠、合而复开的绿萍、转瞬即逝的夕阳、若隐若现的烟岚都是变动不居、空幻不实、美不胜收的。王维的最大本事,就是把大自然作为一种精妙语言而精妙运用,以自然静美的和谐展现而表现形上超越,以最简约的形式而表现最华丰的诗意内涵,诗的喻旨宏深,充满了微妙的暗示,形成具有象征意味的分合有无、瞬间永恒、动静变常的境界。  

在世界文明进程中,几乎所有的哲人都十分关切人类自我救赎的问题。王维诗中思考与表现得最多的就是关于人生的终极关怀。王维最喜欢描写自然山水的自然状态(不管什么题材的诗中都喜欢出现景物描写),最喜欢描写落日(介于光明与黑暗之间),最喜欢描写秋天(介于夏天的热烈与冬天的肃杀之间)。通过这些描写来演示或验证佛义禅理,探索宇宙人生与世态人情,表现人类所特有的超越有限而追求无限以达到永恒的一种精神渴望,寻求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寄托以化解生存和死亡、有限和无限的尖锐对立的紧张状态。他诗中所讨论与反映的哲学命题包括:现象与本质,规律与超验,个别与一般,宏观与微观,瞬间与永恒,以及有无生灭,动静变常等等。他的契合刹那永恒这一本真之美,而让人于其中领悟到的不仅是大自然的物态天趣,而且是一种宇宙、人生、生命的哲理,是一种哲理化的禅悦的诗性情感。 

王维的诗,是盛唐盛世的特殊产物,充满了静气清气和气与灵气,形成其特有的闲适恬静、清秀空灵的美学境界。如果真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分的话,杜甫现实主义,李白浪漫主义,而王维似乎是象征主义的。王维是以诗来做人类终极关怀之思考的,其诗是哲学的诗,是诗的哲学。因此,读王维的诗是一种智性与审美的挑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王维的诗实现了,由质实而空灵的美丽转身,风格空灵,意境上显出高度的成熟。
B.王维特别擅长以自然静美的和谐来表现具有象征意味的玄幻的迷离美的境界。
C.王维的诗有对人生的终极关怀,通过抽象表现进行深远的哲理思考。
D.王维的诗充满了静气、清气、和气、灵气,具有象征主义风格,可谓哲学的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主要从境界、意旨两方面介绍了王维诗歌的特点,高度评价了王维的地位。
B.文章以“为什么说”“盛世读王维”为切入点,结合盛唐背景阐发王维诗歌的特点,
C.文章重点分析了王维诗歌哲理化、禅悦的特点,是因为艺术形式高于思想内容。
D.文章交代王维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接着细致分析其特色,最后进行总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维的诗可以说达到诗歌意境创造的最高的地位可谓至高无上。
B.王维的诗意上表现高度的成熟,是因其擅长捕捉摄入闪灭不息的光景,
C.王维的诗在意境上表现出终极关怀的思考、可以说是哲学的诗,诗的哲学。
D.读王维的诗表现出对人类终极关怀,因其闲适恬静,清秀空灵,富于哲学思考。
2018-04-09更新 | 6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康家酒传奇

徐水法

康家酒很少流出庄外,这里有个秘密,康家酒的秘方来自洛阳福王,明末清初“康朱联姻”时朱家败落,这个王家酒方就来到了康家,外人一般不知。

为了保证酿酒秘方不外露,康家一代只有一人掌握整套酿酒技术,康豫就是目前这一代康家酒的传承人。

康豫酿出来的酒,只要喝过的人,没有一个不说好的。康豫不会喝酒,这是康家上下都知道的。酿酒的不喝酒,小一辈人不信,问康豫本人自然不会有结果,问老一辈人,得到的都是肯定的答案。

康豫的儿子长大了,要和邻村一家有些官家背景的乡绅结亲。按乡俗,女方应允婚事之前,男女双方的主要长辈要聚在一起喝顿结亲酒。康家有家酿的酒,酒宴上自然喝康家酒。康家酒的特点是绵甜醇香、回味悠长,入喉爽口甘甜,后劲很大。康家几位长辈酒过数巡后,纷纷表示不胜酒力。女方几位长辈也担心入口甜醇的酒有后劲,渐渐地都只是在礼节上举举杯了。独有女方一位族叔自恃酒量过人,在酒席上向康家人挑战,嘴里还不干不净地数落康家酒没劲,入口没一点呛劲,不如烧刀子过瘾。

康豫一直没有作声,毕竟自己是主人,再说酒桌上的酒话也当不得真,就随着这位族叔涨红着脸信口开河。

眼看自家的陪客都喝得差不多了,再也没人去应和客人的挑战。康豫就开口婉言劝说客人,暗示康家酒后劲较大,一会儿酒劲上来要撑不住的。谁知不说还好,一说反倒惹火了女方那位族叔,说除非康豫答应和他斗酒,不然这门婚事他第个不答应。要不,承认自己是个怂人也行,这酒就免了。也许是酒劲开始上来,女方客人中有几位居然也附和起这位族叔的话,一定要康豫答应斗酒,不然就不必谈亲事了。

这下把康豫逼到了墙角,再也没有退路了。康豫站起身说了一句“我答应”,转身叫人拿来一摞大碗,先在自己面前字排开放好,整整九只碗。又从桌旁捧起一坛没有开封的康家酒,拍掉泥封,将面前的碗“汩汩”倒满。

一连串的动作吓得在座的康家人目瞪口呆,有几位忍不住喊出来:“康豫是滴酒不沾的啊!”康豫一笑:“今天这阵仗我是不膛不行啊!只是有一点,待会我喝赢了,不要和我说话,扶我回去就是。”

康豫对女方客人说:“这几十年,我没有喝过一口酒,康家上下妇孺皆知。今天既然答应斗酒,我先喝三碗,算我弥补前面的。”说完,一口气喝完面前的三大碗。

随后对挑战的那位说:“接下来咱俩一对一吧!第一轮我先喝,第二轮你先喝,同意的话咱们就这样喝下去,谁喝不了就认输。”女方族叔已经被康豫的三大碗震慑住了,连连点头。

第一轮两人都一仰脖子“咕咚咕咚”喝了下去。第二碗女方族叔先喝,他中间停顿两次才喝完,康豫依然一仰脖子喝下去。第三轮开始,康豫似笑非笑地扫视了全场,双手捧碗,仍然一口气喝完。女方族叔喝第二碗时已经慢了半拍,面对第三碗酒,有些犹豫。在场的人都起哄要他快点,他扶住桌子好半天才哆哆嗦嗦地站起身来。他伸出双手也想着像康豫一样双手捧住酒碗,结果双手颤抖不停,酒从晃动不已的碗四周荡出,还没举到嘴边,手一松,酒碗“哐当”一声掉落在地,紧跟着人也软泥一样瘫了下去。

康豫说一声“承让”,慢慢走回了家,睡了一天一夜才醒来。

女方那位族叔被人抬回家躺了三天三夜才醒过来,在床上打了一个长长的酒嗝叫一声“好酒好酒量”,又翻身睡了过去。再次醒来,带了礼品,专程到康家找康豫为自己酒席上的不当之言当面赔礼道歉。

若干年后,保持北方风味,具有绵甜清香、纯洁透亮、回味悠长特点的康家酒接待了老佛爷,被老佛爷赐名“康百万酒”已是后话。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项是(       
A.小说开篇介绍康家酒与洛阳福王的关系和一代人只有一个人掌握整套酿酒技术等内容,引出小说的主人公康豫,暗示康家酒的品质,引出后文醉酒的情节。
B.小说开始交代康豫不会喝酒,后来写康豫在“结亲酒”的宴席上与女方族叔斗酒,通过康豫从不喝酒到斗酒的变化,塑造了康豫的形象。
C.小说在刻画康豫形象时十分注重动作描写,如在描写与女方族叔斗酒的情节时,用了“站”“转身”“排”“捧拍”“倒”等动词,形象地刻画出康豫豪爽的性格特征。
D.斗酒的结果是康豫睡了一天一夜才醒,女方族叔躺了三天三夜才醒。两个细节描写表现了康家酒的特点、二人在斗酒中都喝过量了、康豫比对方能喝三个方面的内容。
2.请简要概括与康豫斗酒的女方族叔的性格特征。
3.小说把主要场景设置为结亲双方主要长辈喝“结亲酒”的宴席上,这样安排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19-12-26更新 | 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