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房玄龄等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769646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甘卓,字季思,开杨人。吴平,卓退居自守。郡命功曹,为吴王常侍。讨石冰,以功赐爵都亭侯。元帝初渡江,授卓前锋都督。其后讨周馥,征杜弢,屡经苦战,多所擒获。以前后功,拜豫章太守。寻迁湘州刺史。中兴初,以边寇未静,学校陵迟,特听不试孝廉,而秀才犹依旧策试。卓上疏以为:“策试之由,当藉学功,谓宜同孝廉例,申与期限”朝议不许。卓于是精加隐括备礼举桂阳谷俭为秀才卓寻迁梁州刺史镇襄阳卓外为政简惠善于绥抚估税悉除市无二价州境所有鱼池,先恒责税,卓不收其利,皆给贫民,西土称为惠政。王敦称兵,遣使告卓。卓乃伪许,而心不同之。及敦升舟,而卓不赴,使参军孙双诣武昌谏止敦。敦闻双言,大惊曰“正当虑吾危朝廷邪?吾今下唯除奸凶耳。”双还报卓,卓不能决。时敦以卓不至,虑在后为变,遣参军乐道融苦要卓俱下,道融本欲背敦,因说卓袭之。卓乃与巴东监军柳纯等十余人,俱露檄远近,陈敦肆逆,率所统致讨。武昌大惊,传卓军至,人皆奔散。卓虽怀义正,而计虑犹豫,军次猪口,累旬不前。敦大惧,遣卓兄子卬求和。时王师败绩,卓流涕谓卬曰:“每得朝廷人书,常以胡寇为先,不悟忽有萧墙之祸。且使圣上元吉,太子无恙。吾临敦上流,亦未敢便危社稷,吾适径据武昌,敦势逼,必劫天子以绝四海之望。不如还襄阳,更思后图。”即命旋军,径还襄阳,散兵使大佃,而不为备。襄阳太守周虑等密承敦意,知卓无备,乃袭害卓于寝。太宁中,追赠骠骑将军,谥曰敬。

(节选自《晋书·甘卓传》,有删改)


【注】①王敦:东晋权臣。永昌元年,王敦以诛杀刘隗为名,在武昌起兵,攻入建康,诛除异己。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卓于是精加隐括/备礼举桂阳谷俭为秀才/卓寻迁梁州刺史/镇襄阳/卓外为政简惠善/于绥抚/估税悉除/市无二价
B.卓于是精加隐括备礼/举桂阳谷俭为秀才/卓寻迁梁州刺史/镇襄阳/卓外为政简惠/善于绥抚/估税悉除/市无二价
C.卓于是精加隐括/备礼举桂阳谷俭为秀才/卓寻迁梁州刺史/镇襄阳/卓外为政简惠/善于绥抚/估税悉除/市无二价
D.卓于是精加隐括备礼/举桂阳谷俭为秀才/卓寻迁梁州刺史/镇襄阳/卓外为政简惠善/于绥抚/估税悉除/市无二价
2.下列对文中加点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 “刺”为“检核问事”,“史”为“御史”。秦制,每郡设御史,任监察之职,后汉武帝废监察御史设刺史,晋代时为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B.孝廉,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名。
C.露檄,“檄” 原是文书载体名称,指比较长的竹木简,用于书写比较重要的文书,文中是指用檄书写的文书,“露檄”就是发布公告的意思。
D.萧墙,指古代面对国君宫门的小墙,又称屏。臣至此,便会肃然起敬,“萧”即“肃”,后比喻内部,也把内部祸乱称作“萧墙之祸”或 “祸起萧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甘卓多次荣立战功,获得晋升。他讨伐石冰,因战功赐爵都亭侯;他征讨周馥,攻打杜弢,屡经苦战,擒获很多,被任命为豫章太守,不久又任湘州刺史。
B.甘卓关注秀才选任,积极筹备。他因边境敌寇还未平息、学校尚未重建,就举秀才一事上奏,认为策试当凭功力,但是没有得到朝廷的批准。
C.甘卓为政宽大仁惠,爱护百姓。他任梁州刺史,镇守襄阳时,他将境内所有鱼池的税款用来接济贫民,西部地区称之为惠政。
D.甘卓决策犹豫不定,导致失败。王敦叛乱后,他在平叛时瞻前顾后,错误决策,后解散队伍,自己去从事农耕,毫无戒备,被人暗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敦以卓不至,虑在后为变,遣参军乐道融苦要卓俱下,道融本欲背敦,因说卓袭之。
(2)吾临敦上流,亦未敢便危社稷,吾适径据武昌,敦势逼,必劫天子以绝四海之望。
【知识点】 房玄龄等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各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改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恤,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选自《晋书·李密传》)


【注】①游夏: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两人都有非凡的才能。子游:姓言,名偃,吴人,字子游,小孔子四十五岁。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著名弟子,小孔子四十四岁。均位列“孔门十哲”。
1.下列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B.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C.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D.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醮:旧时婚俗之一。醮,古代原系酌酒之意,指单方面的敬酒,再醮即第二次敬酒。周代作为礼俗除行于加冠礼和及笄礼外,亦为婚礼仪式之一。改醮(改嫁),再醮(再婚)。
B.东堂:东厢的厅堂或殿堂,古代多指皇宫或官舍。此处指官舍。
C.安乐公:蜀汉后主刘禅。刘禅投降后,在一次宴会中,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 所以被封为“安乐公”。
D.从事:古代官名。汉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皆自辟僚属,多以从事为称。都官从事:司隶校尉的高级佐官之一。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李密幼时孤苦。父亲早亡,母亲改嫁,是祖母刘氏把他抚养长大。李密性情淳厚,怀恋母亲,思念成疾,身体羸弱到极点。
B.李密因为孝敬祖母而闻名,也因祖母年老,无人奉养,上疏《陈情表》,“辞不就职”;皇帝看后,停止征召他为太子洗马。
C.李密在祖母去世后,服孝期满,到朝廷任洗马的官职,实现“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夙愿。
D.李密失言被贬。皇帝在东堂赏宴钱别时,让李密作诗助兴。李密在诗中表达了对皇帝的怨恨和不满,皇帝直接革除他的官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2)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2020-11-17更新 | 4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述字怀祖,少孤,事母以孝闻。年三十,尚未知名,人或谓之痴。司徒王导以门地辟为中兵属。既见,无他言,惟问以江东米价。述但张目不答。导曰:“王掾不痴,人何言痴也?”尝见导每发言,一坐莫不赞美,述正色曰:“人非尧舜,何得每事尽善!”导改容谢之,谓庾亮曰:“怀祖清贞简贵,不减祖、父,但旷淡微不及耳。”述补临海太守,迁建威将军、会稽内史。母忧去职。服阕,代殷浩为扬州刺史,加征虏将军。述每受职,不为虚让,其有所辞,必于不受。至是,子坦之谏,以为故事应让。述曰:“汝谓我不堪邪?”坦之曰:“非也。但克让自美事耳。”初,述家贫,求试宛陵令,颇受赠遗,而修家具,为州司所检,有一千三百条。王导使谓之曰;“名父之子不患无禄,屈临小县,甚不宜耳。”述答曰:“足自当止。”时人未之达也。但性急为累。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掷地。鸡子圆转不止,便下床以齿踏之,又不得。瞋甚,掇内口中,啮破而吐之。既跻重位,每以柔克为用。谢奕性粗,尝忿述,极言骂之。述无所应,面壁而已。居半日,卖去,始复坐。人以此称之。太和二年,上疏乞骸骨,不许。三年卒,时年六十六。

(节选自《晋书·王述传》)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及述为扬州刺史,将就征,周行郡界,而不过羲之,临发,一别而去。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B.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C.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D.述每闻角声/谓表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离开京城外调,一般指贬官,如《琵琶行》序言中“予出官二年”中的“出官”,但文中的“出”并没有贬官的意思。
B.服阙,指守丧期满除服。这里的“服”,特指丧服:“阙”,意为终了、完毕、古代服丧期满除去丧服,谓之服阙。
C.屐,有齿或无齿的木底鞋。《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脚著谢公屐”的“屐”就是这类鞋子,但谢公屐是特制的登山鞋,前后齿可装卸。
D.太和,与《登泰山记》中“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的“乾隆”一样,都是指帝王年号,因为古代皇帝一人一个年号,所以可用年号来指称皇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述侍奉母亲以孝顺闻名,他在任会稽内史期间,因担忧母亲的身体竟辞官不做,直到母亲去世又守丧期满后才接替殷浩升任扬州刺史。
B.王述年至三十还未出名,有人说他痴呆。司徒王导问他江东米价他只是蹬大两眼回答不出,但王导并不以此就认为王述痴呆。
C.王述性情急躁,曾因吃鸡蛋用筷子刺不中而肆意发泄怒火,但后来他身居高位后,性情变得柔和,能够冷静地面对谢奕的辱骂挑衅。
D.王羲之看不起王述,因此两人感情不和。王述因守母丧住在会稽家中,王羲之接替王述任会稽内史后,只去吊唁一次,就不再去拜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司徒王导以门地辟为中兵属。既见,无他言,惟问以江东米价。
(2)至是,子坦之谏,以为故事应让。述曰:“汝谓我不堪邪?”
5.文中王导评价王述的不足,说他“但旷淡微不及耳”,意思是说王述只是心胸稍欠开阔,不能完全做到淡泊名利。文中有哪些事例能证明王导的评价呢?请简要概括。
2023-06-14更新 | 6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寔字安逊,学尚明察,敬贤爱士,以秀才为郎中。永嘉初,固辞骁骑将军,请还凉州,许之,改授议郎。父轨卒,州人推寔摄父位。军士张冰得玺,文曰“皇帝玺”。群僚上庆称德,寔曰:“孤常忿袁本初拟肘,诸君何忽有此言!”因送于京师。寔下令国中曰:“忝绍前踪,庶几刑政不为百姓之患,而比年饥旱,殆由庶事有缺,窃慕箴诵之言,以补不逮。自今有面刺孤罪者,酬以束帛;翰墨陈孤过者,答以筐篚;谤言于市者,报以羊米。”曹佐高昌隗瑾进言曰:“圣王将举大事必崇三讯之法朝置谏官以匡大理今事无巨细尽决圣虑兴军布令朝中不知若有谬阙则下无分谤。窃谓政刑大小,与众共之。若善恶专归于上,虽赏千金,终无言也。”寔纳之,增位三等,赐帛四十匹。寔知刘曜逼迁天子,遣太府司马韩璞、灭将军田齐步骑一万,东赴国难。命讨虏将军陈安、故太守贾骞各统郡兵为璞等前驱。复遗南阳王保书曰:“王室有事,不忘投躯。孤州远域,是以前遣贾骞瞻望公举。中被符命,骞还军。忽闻北地陷没,寇逼长安,麹允持金五百请救于崧,是以决遣骞等进军度岭。会闻朝廷倾覆,为忠不达于主,遣兵不及于难,痛慨之深,死有余责。今更遣韩璞等,唯公命是从。”及璞次南安,诸羌断军路,相持百余日,粮竭矢尽。璞杀驾牛飨军,泣谓众曰:“汝曹念父母乎?”曰:“念。”“欲生还乎?”曰:“欲。” “从我令乎?”曰:“诺。”乃鼓噪进战。会张阆率金城军继至,夹击,大败之,斩级数千。刘弘者挟左道,客居天梯第五山,然灯悬镜于山穴中为光明,以惑百姓,受道者千余人,寔左右皆事之。弘谓之曰:“天与我神玺,应王凉州。”密与寔左右十余人谋杀寔。寔潜知其谋,收弘杀之。左右因夜害寔。在位六年。私谥曰昭公,元帝赐谥日元。

(节选自《晋书·列传五十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圣王将举/大事必崇三讯之法/朝置谏官/以匡大理/今事无巨细/尽决圣虑/兴军布令/朝中不知/若有谬阙/则下无分谤/
B.圣王将举/大事必崇三讯之/法朝置谏官/以匡大理/今事无巨细尽决/圣虑兴军布令/朝中不知/若有谬阙/则下无分谤/
C.圣王将举大事/必崇三讯之法/朝置谏官以匡大理/今事无巨细/尽决圣虑/兴军布令/朝中不知/若有谬阙/则下无分谤/
D.圣王将举大事/必崇三讯之/法朝置谏官/以匡大理/今事无巨细尽决/圣虑兴军布令/朝中不知若/有谬阙/则下无分谤/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永嘉,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纪年的名号。汉高祖刘邦首创年号,此后历代帝王遇到大事,一般都要“改元”。一个皇帝可有多个年号。
B.敕,指帝王的诏书、命令,如“敕命、敕书、敕封”中的“敕”。“敕令”即“帝王命令”;《林黛玉进贾府》中“敕造”,指奉诏令建造。
C.左道,又称邪道、邪门旁道,多指非正统的巫蛊、方术等。中国古代尚右卑左,因此“左道”与“名门正派”相对,含贬义。文中指此意。
D.私谥,指古代士大夫死后由亲属、朋友或门人给予的评价性称号。如陶渊明去世后私谥“靖节先生”。由朝廷颁发的谥号一般比较正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寔敬贤爱士,具有领导才能。张寔辞去将军的职务后,请求回归凉州,父亲去世后,众人推举他代替父亲张轨行使职权。
B.张寔忠于职守,没有非分之想。有位军士得到刻有“皇帝玺”的玺印,想献给张寔。张寔说不能有觊觎之心,便将玺交给朝廷。
C.张寔善于纳谏,虚心听取意见。高昌人隗瑾认为政事不能独断专行,应该交给由官员们共同商讨,张寔采纳了这个建议。
D.张寔效忠皇帝,危难中谋勤王。刘曜逼愍帝退位迁徙,张寔得知此事后,率领各路人马攻打羌人,大破敌军,国难遂除。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比年饥旱,殆由庶事有缺,窃慕箴诵之言,以补不逮。
(2)窃谓政刑大小,与众共之。若善恶专归于上,虽赏千金,终无言也。
2021-04-30更新 | 1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