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554 题号:784655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小寒食舟中作

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①此诗是杜甫(712年~770年)于770年春羁留长沙时所作。②鹖冠:传说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之冠。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寒食节那天诗人在异乡水上行船,他强打精神饮酒,吃着冷食,靠着几案休息。
B.远眺舱外江水浩浩荡荡,岸边百花盛开,诗人因为年老眼花故有雾中看花之感。
C.近看舱前蝴蝶翩翩起舞,穿空而过,远看鸥鸟轻快飞翔,时而落在湍急江流上。
D.全诗写景先由远到近,后由下到上、由近到远,转换非常自然,境界小巧别致。
2.诗人因何而“愁”?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知识点】 杜甫(712-770)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联写景,诗人由近及远,描绘了一个宁静孤寂、宏阔非凡的旅夜图。
B.颈联立意直白,抒发了诗人的忧愤,揭示出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C.尾联中的“沙鸥”是诗人自喻,寄托着诗人漂泊无依的失意感、落魄感。
D.这首诗内容紧扣题目,结构严谨,情景交融,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作品。
2.诗的颔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2021-02-08更新 | 6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公安县怀古

杜甫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768)。八月,吐蕃进犯灵武、邠州,京城震动。杜甫因好友严武去世,便离开蜀地到荆楚的公安县暂住。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构思精巧,用笔着力表现出“山野”之“旷”、“江水”之“深”。
B.颔联中,“催”字将深秋季节里昼短夜长的自然情状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C.颈联“用典”,主要表现出了刘备君臣的和睦关系以及吕蒙的赫赫战功。
D.整首诗层次清晰明了,首叙古迹形胜,次写眼前实景,后直抒怀古情思。
2.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1-08-21更新 | 10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①玉垒:山名。②西山寇盗:指吐蕃。③梁父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颔联写诗人登楼所见,描述山河壮观,上句就时间驰骋遐思,下句向空间开拓视野,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B.颈联议论天下大势,北极(星)居北天正中,这里象征大唐政权。上句说大唐帝国气运久远,下句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
C.尾联运用典故,后主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竟然也享受祭祀,在成都锦官门外,有后主祠;《梁甫吟》是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用在此有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意。
D.全诗即景抒怀,写山川联系着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融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意深远,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风格。
2.首联诗人写到“花近高楼伤客心”,“伤客心”的原因都有哪些?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18-07-22更新 | 2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