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柳永(约971-1053)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1 题号:8200646
古代诗歌阅读

卜算子慢

柳永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尽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三句,乃登高所见。“败红”就是“渐老”的“江枫”,“衰翠”就是“半凋”的“汀蕙”,点出当时已是深秋时节。
B.“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出了抒情主人公。柳永曾宦游于荆襄一带的古代楚地,故自称“楚客”,“登临”补出了前文之秋景是他登高所见,并暗示了主题。
C.“对晚景”三字,从写景过渡到抒情,承上文的所见所闻,启下文的“伤怀念远”,是对主旨的补充,“相继”两字说明“愁”与“恨”相继而来,表明词人愁情之重。
D.下片抒情,直接写出了愁恨的缘由。“念两处风情”紧扣“脉脉”,“万重烟水”与“千里”呼应,绘出词人与伊人远隔千里,山水重重。一个“念”字,令词人的情感顿生层澜。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知识点】 柳永(约971-1053) 解读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对《雨霖铃》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A.词的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名了地点和节序。词人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于景,暗寓别意。
B.“此去经年”两句,实写别后相思的情状,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是徒增惆怅而己。
C.上片正面话别,下片则宕开一笔,先作泛论,从个别说到一般,感悟到“自古多情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
D.“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可见钟情之切,离愁之深,用这句话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其以叹句作结,更留有无穷意味。
2019-11-04更新 | 10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迷神引

柳永

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楚江南岸。孤城暮角,引胡笳怨。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天际遥山小,黛眉浅。

旧赏轻抛,到此成游宦。觉客程劳,年光晚。异乡风物,忍萧索,当愁眼。帝城赊,秦楼阻,旅魂乱。芳草连空阔,残照满。佳人无消息,断云远。


【注】①这首词作于柳永五十岁后。②旧赏:往日的赏心乐事。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上片一起笔便抓住了“帆卷”、“暂泊”的舟行特点,约略透露出了旅途的劳顿。
B.上片写景,虚实结合,既有眼前所见所闻,也有想象中的景象。
C.上片写景使用了工笔手法,词人用形象来表达感受,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D.下片中“帝城”指北宋都城汴京,“秦楼”借指歌楼。这些是词人青年时代困居京华、留连坊曲的浪漫生活的象征。
E.柳永词善用铺叙手法。这首词上片言“暂泊”之愁,下片道“游宦”之苦,大肆铺叙中见出作者心中真味,意蕴隽永。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词的下片简要分析?
2017-09-13更新 | 14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名句,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2019-04-04更新 | 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