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青海省西宁市北外新华联国际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青海 高二 阶段练习 2022-06-21 1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1年,是农历辛丑年,也是中国传统上的牛年。中华民族自古赋予了牛各种象征意义,有关牛的佳话、神话、风俗、典故等也广为流传。牛是中国十二生肖之一,排名第二。源远流长的生肖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项宝贵遗产,有着多元文化的生命力,它不仅具有浑厚的文化价值,更有厚重、深远的华夏农耕史价值。

牛是重要的家畜之一。我国养牛的历史悠久,牛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农业社会,伴随着农耕文化的发展,牛文化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不断被创造与书写。《周礼·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气。立春日,人们都十分重视鞭牛迎春这一传统活动。牛身形庞大且有力气,温顺乖巧易驯服。每年春天,万物复苏时,人们都是牵着牛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耕地播种,载拉运送,都是默默无闻的牛儿们的任务与使命。因此,古往今来,辛勤的劳动人民、博学的学者、才华横溢的文人诗者常常发自肺腑地歌颂、赞美牛的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使得中国牛文化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绵延不断,熠熠生辉。

除农耕外,牛在交通、食用、服饰甚至军事上都得到了广泛运用。如战国时代的齐国使用火牛阵进攻敌国、三国时代蜀伐魏的栈道运输就运用了牛,这是牛在军事上运用的典型例子。牛在人类告别刀耕火种的文明社会进化过程中,起过巨大作用,因此人们遂称牛为仁畜,甚至誉为神牛。牛是人们最崇拜的信物。

牛对人们的影响并不仅仅表现在生产、习俗方面,更体现在对中华民族内在精神的塑造上。以牛为标,化牛入性,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牛文化及勤劳奉献的民族个性。在我国的文化典籍中,牛有极高的象征意义。以乾、坤二卦统帅万事方物的《周易》,称坤为牛,即牛是负载生养万物的大地,即坤卦的象征物。由此可见,牛的资格与天同位。

《庄子·养生主)篇中记载有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是一位颇会宰牛的厨师,成语目无全牛”“官止神行等皆由此而来。关于牛的传说,最为精彩的当数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诗经·小雅·大东》中的牛郎、织女,还只是隔着银河的两颗冰冷的星星,而在南朝梁殷芸的《小说》中则成了拥有坚贞爱情故事的两个神话人物。后来,清人许缵曾有算来若不隔银河,怎见得、相逢更好的脱俗之见。

在古典文学史上,唐代文学大家柳宗元的《牛赋》,对牛的品格进行了高度的赞美;在绘画史上,有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唐代韩滉的《五牛图》。在现代中国文学巨匠鲁迅的诗里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齐白石自称耕砚牛;李可染的画室取名师牛堂;臧克家有咏牛的诗句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的奋蹄;老舍也自取雅号文牛……

由于牛受到人们的尊敬崇拜,所以常见的词语中也几乎涉及了的精、气、神等,这说明已深深融入中华文化之中。

1.根据原文内容判断,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中国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使得古往今来无论是劳动人民、学者,还是文人诗者,都常常发自肺腑地歌颂、赞美牛的任劳任怨和无私奉献。
B.战国时代牛在军事上运用最广,所以人们遂称牛为“仁畜”,甚至誉为“神牛”。
C.牛对人民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生产、习俗方面,也表现在中华民族内在精神的塑造上,牛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具有深厚魅力。
D.《周礼·月令》中记载:“出土牛以送寒气。”其意思就是鞭牛是用来载拉运送的。这里的“土牛”指用泥土、纸等制作的牛。
2.下列对原文论证方法和论证结构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运用总分式结构,条理清晰地论证了牛对中华文化各个方面的重大影响。
B.全文多处运用举例论证,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牛文化在生产、习俗、文学、精神等领域对人们的影响。
C.文中引用《周易》中的“坤为牛”、《庄子·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民间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证明了牛与人们的生活密切。
D.文中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内容属于并列关系,分别论证了牛在农业生产、军事和民族精神塑造方面对我们的影响。
3.下列各项内容的推断和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牛与劳动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农业社会中牛文化伴随着农耕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被创造与书写。
B.在我国绘画史上,唐代韩滉的《五牛图》、李可染的《牧牛图》,以及文学作品中柳宗元的《牛赋》、李纲的《病牛》等,都是高度赞美牛的品格的杰作。
C.因为牛体型庞大,所以牛是被人类较早驯养的动物,在农耕社会时,它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劳动工具。
D.“俯首甘为孺子牛”“初生牛犊不怕虎”“牛气冲天”等诗句和词语都赞美了文中所论述的牛的精神品格。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二战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目前已成为国际惯例。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馆、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等,每年都举行国家公祭。

公祭当天,国家元首、议会议长、各大党派领袖都会到场敬献花圈,并公开发表讲话。同时,公众的参与度也相当高,参加公祭的人数少则万人,多则10万人以上。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届时,我们将以国之名义沉痛祭悼30万南京大屠采遇难同胞。公祭活动的主场地将设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其所在地便是曾经的万人坑丛葬地遗址。

(节选自20191213日《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

记者:我们应该从什么角度来理解国家公祭活动?

张宪文:南京大屠杀绝非南京一城一地之事,而是整个中华民族受难的象征,这些遇难者,是为国家、民族做出了牺牲。国家设立公祭日,决不是单纯为了纪念和宣传,更不是为了累积仇恨,而是要在扼腕思考惨痛历史的同时,凝聚起国家、民族的信念和力量。

记者:中国这次用立法的形式确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张宪文:为重大民族灾难设立公祭日属于国际惯例。南京大屠杀是二战中三大惨案之一,也是民族灾难,人类浩劫。设立国家公祭日体现了以人为本和敬畏生命的理念,它要求人们以史为鉴,反对侵略战争,促进人类文明,维护世界和平。纪念活动不仅应该上升到国家的高度,更应该上升到国际层面,在国际上明文设立纪念日。

(节选自20141213日《光明日报》第2版《以国之名祈愿和平》)

【注】张宪文: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

材料三:

当出现灾难性事件或重要人物逝世时,大多数国家可设立全国性的哀悼日来寄托哀思。在此期间内,通常国内所有的政府机构、驻外机构下半旗,停止公共娱乐活动,举行默哀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哀悼日为2008519日至521日,头七之日设立哀悼日,首先因为这是我国民间的风俗,先秦时就已开始用这种形式祭奠和纪念逝者。其次是7天过去了,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间,可以腾出一点时间来安抚失去亲人的人们,来凝聚全国的人心,继续留下希望,驱走悲伤的阴影。5191428分,全国人民默哀三分钟,汽车、火车、轮船和防空警报将鸣笛。

附:全国哀悼日纪念邮戳。

济南“全国哀悼日”纪念邮戳

(节选自百度百科)

材料四:

设立全国哀悼日,不但能给遇难同胞的亲人以莫大的精神慰藉,还能让全体国民铭记灾难,不忘历史,更能真切感受到自己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从而增强每个公民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认同感,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和整个民族的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国家设立全国公祭日,呼唤中华儿女勠力同心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从中国人民赢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开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报兴的重大转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铭记历史中砥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在缅怀同胞和先烈中凝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一定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在新征程上不断夺取新胜利。

无论设立国家公祭日还是全国哀悼日都是国家行为,我们呼吁世界各国共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业,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中华民族经历了同胞惨遭屠戮,山河喋血的痛苦,更懂得和平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更坚定坚持和平发展,共同开创世界和平充满希望的未来的决心。中华民族经历灾难,更懂得国殇之后,唯有坚强,唯有发展。从一带一路成为各国共同发展的合作平台,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付诸实践,中国始终把为入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应对全球各类灾难的积极参与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同各国一道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节选自《人民日报》20171212日社论—《不忘历史,矢志复兴》有删改)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从国际惯例、他国做法和本国实情等角度介绍了我国设立国家公祭目的和背景,公祭仪式以国之名,要求国家领导和民众参与。
B.材料二张宪文认为:设立公祭日属于国际惯例,因而与国家无关,对设立公祭日的解读应由灾难本身上升到民族、国家、国际层面的高度。
C.材料三“全国哀悼日”纪念邮戳包含了哀悼日的时间、邮件寄出或收到的时间地点、汶川地震发生的精确时间、等级、两副挽联等构图要素。
D.材料四“以国之名”激发爱国情怀,呼吁中华儿女同各国一道,唱响新时代和平和发展的主旋律,为创造人类美好未来作出更大的贡献。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全国哀悼日以“头七”之日设立哀悼日,沿用先秦时的迷信方式祭奠和纪念逝者。
B.材料二是访谈,材料四是评论,它们均属于新闻体裁,具有短、平、快的特点。
C.“全国哀悼日”纪念邮戳寄寓心系汶川、举国哀悼、凝聚力量、抗震救灾的主题。
D.国家公祭日和全国哀悼日都是“以国为名”来缅怀悼念,区别仅在于纪念方式。
6.综合四则材料,谈谈你对设立国家公祭日和全国哀悼日这种国家行为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最后一个渔佬儿

李杭育

这两年,因为葛川江里打不到鱼,小柴村的渔佬儿全都转业了,只剩下福奎一个。

太阳落山的当儿,福奎想起该去收一趟滚钓了。收钓归来,他拎着刚钓上来的一条鲥鱼和一堆小鲳条子走上了东溪的堤坡。

福奎的船棚搭在堤岸下一条小水沟上,远远望去像座坟墓。福奎的船棚是茅草苫的。他穷得恐怕死后也住不上考究的屋子,只配缩在草窝里升天。

堤坡上,福奎碰上了村里的阿七。寡居多年后,阿七准备嫁给对江的官法。

我走了,公社味精厂就缺一个打杂的。我跟队长说了,他答应让你顶我的缺,只要你自己再找大贵求个情,这事情就成了。到厂里做,生活轻松,又有固定收入,比在这连根毛儿都不见的江里打鱼牢靠多了。福奎!人老了,总得有个靠头。

大贵是社管会委员,也是福奎的表外甥。

福奎不言语。他加快步子回家收拾鲥鱼。鲥鱼最好清蒸,光搁几片葱叶就成。

福奎坐在水缸旁的一块大橡树桩上,剖开鱼腹,挖出肚肠……

外边忽然响起手扶拖拉机的突突声,越来越近,最后在他家门外停住了。

来者是大贵,他的表外甥,一进门便像个大喇叭似地哇啦起来:好哇,二舅,听阿七说你今日钓上一条鲥鱼。我那塘子里养不活鲥鱼。今日借你的光,来尝尝。

鱼蒸上了么?大贵坐到床上,朝灶间那边使劲抽了抽鼻子。

不急……先做饭。福奎咕噜了一句,走进灶间,呆呆地盯着那条搁在大盘子里的鲥鱼。

他不是小气鬼,换作任何一个村里乡亲来跟他分享今日的口福,他都乐意,而偏偏对大贵,他一百个不情愿。

不过渔家从没有轰客人出门的道理。福奎揭开锅盖,为难地瞅着那条上面撒着些葱叶的鲥鱼。

一只黑猫跳上锅台,战战兢兢地凑近鱼碗。

啥!你也想尝鲜?他抓起老猫,想从窗口把它扔出去;可转念一想,反倒把鱼扔给了它。

今日能帮他打发走大贵的,看来只有这畜生了。这倒也爽快!他宁肯自己也不尝。

黑猫大口大口地撕咬着鲥鱼。

他走进隔壁屋里。大贵问道:鱼蒸上了吧,二舅?

叫猫叼去了。

啥?大贵像个爆仗似地蹦了起来,忽地冲进灶间,差点踩着饕餮而食的老猫。

哎呀呀,该死的畜生!他刚抬腿,那猫便倏地溜了,那鱼都被它撕烂了。

无论如何,鱼是吃不成了。大贵没精打采地跟福奎闲扯了几句,败兴地走了。

福奎望着大贵的手扶拖拉机蹦蹦跳跳地开上了大桥,快活得哼起小曲儿来。不过他哼得不成调儿,倒更像哞哞的牛叫。

晚上九点多钟,他晃过神来。今晚还得去江里收一趟滚钓。匆匆吃下凉饭,提着马灯出了家门。

从家往江边去,要经过阿七的小屋。尽管夜里很黑,她还是老远便认出了他的像头公牛的身影。

大贵他没去你家?她问。

嘻嘻……去是去了,没尝着!

阿七疑惑地盯着福奎这副孩子气的兴奋的面孔,听他有声有色地说完刚才怎么捉弄大贵的详情细节。

你真糊涂!她正要开口大骂,忽又心里一软,可怜起他来。她今天是存心安排大贵去福奎那儿尝鲜的,为的是让福奎借此机会跟大贵提提去味精厂顶她缺的事。

福奎,她还抱着一线希望问道,你跟大贵提过顶缺的事情吧?

提个啥!我可不想到工厂去受罪。福奎没把她的好心当回事儿,照着钟点上班下班,螺蛳壳里做道场,哪比得上打鱼自由自在?那憋气生活我做得来么?

他说的是实话。葛川江上打鱼,老大的天地,自由自在,他从十四五岁起就干这门营生了。

叫一个老头改变他几十年的生活方式,他一定很不情愿。对这生活,他习惯了,习惯得仿佛他天生就是个渔佬儿,在娘肚子里就学会撒网、放钓了。

阿七是个明白人,知道让一条狗去啃草或者让一头牛改吃荤腥,都是徒劳的。她眼巴巴地望着福奎朝江边走去,去碰他的运气……

他来到江边,点起马灯,把小船划出了船棚。岸上那片草虫咕咕的叫声越来越远,渐渐被扑通扑通的水声盖住了。这声音是一群小鸡毛鱼搅起来的,它们团团围着小船,跟随着他的灯光,一同往江心游去,仿佛虾兵蟹将簇拥着龙王。每天夜里,他要是照准它们撒一网的话,他如今的日子不会弄得这么寒酸。城里人嘴馋,鱼苗苗也照样买了吃。哪怕他每天只撒一网,他也能挣些钱的。可是他绝对不肯撒网捕小鱼。他想得很美:既然他是这条江上的最后一个渔佬儿,那么,江里的鱼就全都是他的,他要等这些鱼长大了再捕。到那时候,从前的运道就会再来,从前的日子还会……

他划到了江心,顺着滚钓划了个来回。整串滚钓上一无所有。那些浮标全都懒洋洋地漂在水面上,一动不动。

福奎也懒洋洋地躺下身来,乱蓬蓬的脑袋枕着船尾的坐板,一双光着的大脚插进船头的板空里。他想,要是死的时候也能这么安安稳稳地躺着,那就好了。他情愿死在船上,死在这条像个娇媚的女子似的迷住了他的大江里。死在岸上,他会很丢脸的,因为他不能像别的死鬼那样住进那种开着窗户让死鬼透气的小屋子;他会被埋到地底下去,埋他的人会用铁锹把坟堆上的土拍得很结实,叫他透不上气来。而死在江里,他没啥可抱屈的了。

那群小鱼依然尾随着他的小船,好像还越聚越多了。

福奎搬过那只甏子,一把把地往江里撒着蚯蚓……

从前,喂鱼这个词是渔佬儿的耻辱,不过,从前的好多规矩眼下都不管用了。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通过精当的选材、精雕细刻的工笔描绘和对葛川江风土人情的描绘,塑造了福奎这个最后一个渔佬儿的形象。
B.小说开头福奎在“太阳落山的当儿”去江上,小说结尾福奎又在昏暗的灯光中荡舟江中,开头结尾环境类似,形成照应。
C.福奎、鲥鱼、滚钓,这些人、物都可能是葛川江的最后一个,选择这些人、物使小说具有怀恋、凄凉的审美特征。
D.小说结尾写福奎在江面上独自躺在小船里,一群鱼围着他。渺小的人与博大自然的对比,造成一种孤独感与苍凉感。
8.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福奎的人物形象。
9.小说标题“最后一个渔佬儿”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2-06-2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北外新华联国际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洵卒,赠光禄丞。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

提举官惊曰:公姑徐行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元祐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

乃裒中羡缗中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徽宗立,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祐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释】①裒:póu,聚集。②羡缗:指羡钱,即多余的钱。常指赋税的盈余。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B.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C.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D.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        每因:常常凭借
B.提举官惊曰:“公姑徐行之。”                  徐行:慢慢推行
C.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稍畜:渐渐积聚
D.有文章以来,盖亦矣。                            鲜:新鲜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自幼聪颖,深受时贤赏识。母亲亲自为他授课,他往往能说出要点。欧阳修十分看重他,曾对梅圣俞表示,应当避开此人,让他出人头地。
B.苏轼因势利导,利用新法便民。当时王安石创行新法,他上书论其不便;新政下达,他常常设法使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生活得以安宁。
C.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上书请求减免上供米的三分之一来舒缓灾情;同时,他又兴建治病场所、积聚钱粮来抵御疫病。
D.苏轼从父习文,又极具才华,天赋异禀。无论嬉笑怒骂,皆可成文。他的文章博大精深,光辉璀璨,称雄百代,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少见的天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2)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古代诗歌阅读

卜算子慢

柳永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尽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三句,乃登高所见。“败红”就是“渐老”的“江枫”,“衰翠”就是“半凋”的“汀蕙”,点出当时已是深秋时节。
B.“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出了抒情主人公。柳永曾宦游于荆襄一带的古代楚地,故自称“楚客”,“登临”补出了前文之秋景是他登高所见,并暗示了主题。
C.“对晚景”三字,从写景过渡到抒情,承上文的所见所闻,启下文的“伤怀念远”,是对主旨的补充,“相继”两字说明“愁”与“恨”相继而来,表明词人愁情之重。
D.下片抒情,直接写出了愁恨的缘由。“念两处风情”紧扣“脉脉”,“万重烟水”与“千里”呼应,绘出词人与伊人远隔千里,山水重重。一个“念”字,令词人的情感顿生层澜。
15.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