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9 题号:864225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期对外公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明确提出,要将高中体育科目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或高考综合评价体系,鼓励高校探索在特殊类型招生中增设体育科目测试的方法。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未来将多管齐下、全方位努力,确保高中生能够每天锻炼一小时,每周按时按标准上体育课。教育部会不断采取相应措施、完善政策,在学校体育课时保障、教学内容严格监管和学校体育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陆续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体育竞赛活动的积极性。

(摘编自《教育部:全方位努力确保高中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材料二:

某地区就每天在校体育锻炼的时间问题,随机采访了若干名学生,其中分组情况:A组时间小于0.5小时,B组时间大于等于0.5小时且小于1小时,C组时间大于等于1小时且小于1.5小时,D组时间大于等于1.5小时。

材料三:

过去5年,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但中小学生营养过剩的情况普遍,超重和肥胖比例持续增加;在所有年龄层,近视的比例都在上升,而且有向低龄层次扩散的危险。虽然全国学生体质总体有提升,但提升效果不明显,某些方面还有下降趋势。

国家教育督导团督导检查发现,部分地区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标仍然不能全面落实。从检查的学校来看,海南、吉林等省市部分学校体育课时仍然开设不足,许多学校没有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或者课间活动时间普遍不足25—30分钟,活动内容简单;部分地区初中、高三体育课时存在挪占现象,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还得不到保证。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学设施短缺、师资不足。

调查显示,一些省份中小学校体育工作条件达不到国家基本要求。其中,吉林省小学、初中、高中体育运动场地面积达标的学校分别占29.1%、62.7%和62.2%,体育器材平均达标率不足50%;山东省小学场地达标率为34.1%,中学为53%,器材配置达标率为10%。

教育部一份统计数字表明,全国城市(包括县镇)学校需要体育教师336346人,缺少87278人,缺额26%;农村学校需要体育教师392821人,缺少234437人,缺额60%。

(摘编自《教育调查: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为何这么难?》)

材料四:

美国小学低年级阶段,学校的课程主要是体育、语言、数学、科学、音乐、美术,体育是主科之一。除了每天一节的体育课,一周当中会有两三节下午的活动课,也有教排球、篮球基础技能的体育课,算下来每周一到周五,每天至少有一节体育课,一周会有2—3节的活动课,加上中午自由活动的时间,孩子们每天在校内能保证近两小时的运动锻炼。二年级的男孩子们组队打篮球比赛已经有模有样。

在孩子们升读初中、高中,报考大学时,体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如果能成为校队成员,孩子升学时能占很大优势。学校的体育教育也有着非常立体的结构,科学课中有对人体的认知内容,还有基础的运动科学。在书店里,青少年读物货架上,有非常丰富的体育类书籍和体育名人传记。更具导向作用的,是整个社会对于体育运动的重视,比如美国社会可以用是否经常运动来作为阶层的划分依据,中产以上的家庭非常重视体育运动,成年人也会保持充分的锻炼时间;美国总统选举过程中,参选人的运动习惯、身材是否保持苗条也会影响选举人的喜恶。

(摘编自2018年3月4日新浪体育《美国娃的体育课怎么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侧重国家政策层面,高中体育科目将进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或高考综合评价体系。
B.材料二侧重统计学生在校体育锻炼时间,大部分学生在校体育锻炼的时间尚未达到要求。
C.材料三侧重分析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不足的原因,既有客观条件限制,也有人为因素影响。
D.材料四侧重谈美国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情况,体育是主科之一,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校在特殊类型招生中增设体育科目测试,可以改变目前一些学校只重视文化课学习而忽视体育课的现状。
B.超重和肥胖比例持续增加,近视向低龄层次扩散,全国学生体质总体呈下降趋势,这些都警醒人们重视体育锻炼。
C.部分地区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标不能落实,是因为体育课时开设不足,课间体育活动较少,有的课时还被挪占。
D.美国不仅中小学重视体育锻炼,整个社会也有良好的导向,若总统参选者体态臃肿,没有运动习惯,可能会落选。
3.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上好中小学体育课的建议。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大约进入21世纪以后,技术早已不再是社会发展的“工具”和“手段”,而成为人类自己为自己制造出的一个强大对手。自从 Alpha Go与 Alpha Zero相继诞生,人们开始对于技术的自我增长产生了普遍的恐惧。人工智能——人的这个创造物战胜人的神话正在从科幻小说中走出来,变为现实,哲学家也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科学技术的挑战。

人类生存的每一次危机都需要哲学家的关注。哲学,虽然是一种爱智慧的学问,但却根本上以关注人的生存为己任。技术,原本作为一种人类知识力量的外化形式,曾是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的手段。因此,当年法国哲学家笛卡尔那句尽人皆知的“我思故我在”,其所设立的不仅是哲学的第一原理,也为知识以及科学和技术设定了第一原理。从此科学研究就可以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任意驰骋,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笛卡尔的哲学原则告诉我们,人(我思的主体)成为了整个世界的理论根据,人作为世界主体,人也就成为了世界的上帝。

现代社会就是人这个上帝创造出的一个人化世界,如今这个上帝正在制造一个自己搬不起来的石头,于是终于开始恐慌,仿佛这一境遇是人类从未遭遇过的挑战。其实,今天人工智能对人类存在造成的危机与二战期间原子弹爆炸所带来的恐慌并无二致。它所表达的都是技术对于人类生存构成的威胁。在哲学上,我们可以用知识论与存在论的对抗性关系来概括这一危机。技术本质上是哲学知识论的必然后果,其基本的诉求是试图将世界上存在的一切都进行形式化的抽象,也就是说,将一切都还原为抽象的数字,从而适用于可计算性。而存在论,则意味着对于人自身的关照,其中人的情绪、情感成为了关照的重心。那些对于人工智能充满信心者,以及那些对于人工智能所产生的威胁忧心忡忡者都不过是知识论的拥趸:而大部分的哲学家们都可能会立足于存在论,而对于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威胁不以为然。原因不难理解:人工智能能够完全替代人的玄想之所以能够成立,关键在于你将如何看待人的属性。如果你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一个可以被还原为一组组数字,如同一部巨大机器上的零部件,他每一时刻的行为都是被规定好的,他未来的每一种可能性都可以被计算出来,那么你当然会觉得人可以被人工智能所替代。但如果你认为人生就是偶然性事件串联在一起的一场戏剧,其间上演着的每一分钟都包含非确定性,它的精彩是不可预期的,那么你根本不会相信任何一部机器可以完全替代你的存在。

人工智能在今天社会所带来的恐慌,一方面源自于资本的诉求,其有意制造话题,以便敞开新的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则源自于人的生活越来越多地被知识论的抽象原则所操控。比如人有了身价,成为了可买卖的商品,人的工作时间十分固定,以至于一天的生活与一个月每一天的生活毫无二致。这在哲学家看来是一种典型的非人的存在样态。人工智能所代替的,也只能是非人之人,而非人本身。

正是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产生了一个契机,它让人可以突然越来越自省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人类活动当中究竟有多少是不可计算的部分,以便将我与机器区分开来。是的,正是人工智能,让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了“人本身”。

(作者:夏莹,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有删改)

1.下面对“我思故我在”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A.法国哲学家笛卡尔针对技术是人类知识力量的外化形式,也是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的手段,提出了尽人皆知的观点,“我思故我在”。
B.“我思故我在”不仅是哲学的第一原理,也是知识以及科学和技术的第一原理。
C.因为“我思”的主体是人,人就成为世界的主体,也就成为了世界的上帝,所以人类科学研究就可以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任意驰骋。
D.随着以 Alpha Go与 Alpha Zero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发展,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原则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科学技术的挑战。
2.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A.技术不是社会发展的“工具”和“手段”,而是人类自己为自己制造出的对手。
B.Alpha go与 Alpha Zero相继诞生,使人们对技术的自我增长产生了普遍的恐惧。
C.二战期间人类制造的原子弹就是人这个上帝制造的一个自己搬不起来的石头。
D.人工智能让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了“人本身”。它所代替的不是人本身,而是人类活动中那些不可计算的部分。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资本诉求和人的生活越来越多地被知识论的抽象原则所操控这两大因素导致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恐慌。
B.对人工智能所产生的威胁忧心忡忡的人认为未来的每一种可能性都可以被计算出来。
C.哲学家立足于存在论,认为人生的精彩是不可预期的,任何一部机器都不能完全替代人的存在。
D.人工智能的发展虽然给社会带来一定的恐慌,但也促进了人类更加深入地认识自身。
2019-05-09更新 | 15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洋葱

潘格

①最近小米的早晨常常从中午开始。阳光像儿子的小手,穿过层峦叠嶂的窗帘缝隙不依不饶地在小米脸上游走。这个时候的小米只好爬起身,蓬头垢面地来到洗漱间。

②母亲剥着洋葱走过来。小米说,妈,昨晚我梦到我爸爸了。母亲的手轻微晃了一下!说,吃饭吧,过去的事不要总想了。

③从父亲走后,母亲一直是这个态度,不温不火,轻描淡写。除此外,母亲还添了个毛病,爱买洋葱,紫皮的白皮的,一买就是一堆。小米越来越不明白,父亲跟母亲生活了整整37年,说走就走了,母亲怎么一点儿伤心难过都没有?关于父母的爱情,小米从他们各自的口中听到许多,这些记忆的片段经过小米的连缀和拼凑,已经足够让她坚信,父母的婚姻情比金坚,牢不可破。但自父亲入土后,小米再没有看到母亲痛哭失声,再没有看到母亲椎心挖肝地念叨历历往事,甚至没有从母亲口中听到关于父亲的只言片语。小米忽然觉得母亲一下子老了,变得迟钝、麻木,开始淡忘过去的人和事。

④为此,小米特意带母亲去医院做了检查,小米不敢想象母亲某天得了老年痴呆该怎么办。庆幸的是,母亲身体健康一如往常,没有丝毫脑萎缩的迹象。

⑤小米却过上了日夜颠倒的生活。父亲的走,来得太突然,像一把从黑暗深处猛然刺出的利刃,让小米猝不及防。小米曾经为父亲的晚年设想过许多美好场景,如今,曾经设想的美好瞬间被撕碎,小米无数次在黑夜里哭着惊醒,然后泪流满面。

⑥小米越是思念父亲,越是不能原谅母亲的冷漠。每天,蓬头垢面醒来的小米对母亲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昨晚,我又梦见我爸爸了。

⑦小米希望母亲能够热切地问她:梦到什么了?你爸爸说什么了?令小米失望的是,母亲依旧冷漠,,什么也不追问。执拗的小米每天醒来第一句话就说:我梦到我爸爸了。

⑧说完这句话,小米就出门。日子总是要过的。上班、开会、见客户、接孩子、开家长会,中年女人的一切生存和生活压力一丝不落地降临在小米身上。忙碌纷繁的生活润物无声地治好了小米的失眠,小米的早晨不再从中午开始,小米也不再蓬头垢面。

⑨现在的小米又恢复成自信、干练、英姿飒爽的小米。对父亲的思念,偶尔如同涨潮的海水,丝丝缕缕浸湿小米的眼眶。小米会在听到某曲音乐时泪落如雨,会在拥堵的车流中因看到很像父亲的身影而抱着方向盘痛哭失声。

⑩母亲依旧漠然,整天坐在椅子上剥洋葱,弄得满屋子洋葱味儿,呛眼呛鼻,大人孩子每每眼泪汪汪。日子慢慢恢复到正常的轨道上来,父亲去世的阴影渐渐淡化。或许人生就是这样子吧,失去了一个人,流过一些泪,以为永远不会好的伤口会慢慢愈合,时间真是最好的疗伤剂啊!忘了从哪天起,小米醒来再也没有说那句说了无数次的话。

⑪谁能想到,再次说起这句话的人,竟然是母亲。那是小米搬进新房子不久后的一天,弟弟在电话那头兴高采烈地碱:妈!刚生了!

恭喜您得了个大胖孙子!双喜临门,一大家子人免不了凑一起欢天喜地地大吃一顿。饭桌上,母亲开口就对小米说出了那句话。

⑫小米震惊极了,更让小米震惊的是,母亲紧跟着又说了一句:其实我天天梦见你爸。小米不知道母亲为什么突然说出这样的话,从父亲走后,母亲从来没有提起关于父亲的只言片语!小米压抑着狂跳的心脏,问母亲:你都梦见我爸什么了?

⑬母亲淡淡地说:什么都梦见了。小米追问:怎么从来没有听你说过呢?母亲还是淡淡地说:有什么好说的?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难不成要记一辈子?那会儿你连房予都没有,你弟弟婚都没结,我再带头哭天喊地?我不能哭,我得带好这个头儿,让你爸在那边放心!

⑭小米沉默了许久,问:妈,那能告诉我你为什么那么爱买洋葱吗?

⑮母亲拿起一颗洋葱,轻轻撕下外皮,空气中立刻弥漫出浓烈的气息。母亲的眼泪滴下来,打在乳白的洋葱上,像清晨草尖的露珠。母亲轻声说,想你爸的时候,就借着剥洋葱哭上一会儿……

(略有删改)

1.在小米看来,父亲去世后,母亲前后有怎样的表现?
2.根据提示,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母亲的手轻微晃了一下,说,吃饭吧,过去的事不要总想了。(从人物描写角度)
(2)母亲的眼泪滴下来,打在乳白的洋葱上,像清晨草尖的露珠。(从修辞角度)
3.小说以“洋葱”为题有什么作用?试简要分析。
4.小说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2017-10-15更新 | 4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蒋梦麟与《新教育》

   

1917年6月,蒋梦麟结束了在哥伦比亚大学的留学生涯,以《中国教育原理之研究》顺利获得博士学位,为著名教育哲学家杜威在中国的主要传人。

在国内,蒋梦麟也有非同寻常的人脉资源。1915年,随农商部代表团赴美考察的黄炎培获得蒋梦麟全程热情照顾,这为蒋梦麟回国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黄炎培利用自己的关系,将蒋梦麟安排至当时经营状况相当不错的文化机构商务印书馆,一再叮嘱商务主持人张元济、高梦旦尽量照顾。与此同时,黄炎培又让蒋梦麟在自己主持的江苏教育会、职业教育社兼办社务。

蒋梦麟与北大最年轻的明星教授胡适是同门师兄弟,因而教育学出身的蒋梦麟在新教育界也拥有相当分量。1919年初,在黄炎培的倡导支持下,以江苏教育会为主并联合北大、南京高师等单位创办的《新教育》正式发刊,这对于现代教育理念的传播,尤其是杜威教育哲学的推广贡献巨大。

在蒋梦麟主持下,《新教育》竭力宣传杜威的教育思想、民主理念,认同孟子的性善主义,以为教育只是让儿童的本性得到正常发抒,让人类本有的善良因教育而得以呈现、发展。

《新教育》的思想理念非常契合国内正在流行的新文化新思想,因而《新教育》也就与新文化的中心北京大学有着一种知识上的亲近、认同、合作,蒋梦麟在《新教育》发刊不久,去北大兼任了一个教育学的教授。

就职业选择而言,蒋梦麟极端享受《新教育》时代的生活,他以留美博士的身份,时常在一些公开场合演讲。蒋梦麟本人虽以中国传统文化立身,但他似乎更加“西方化”一些。他那时的言论,大概都在强调西洋文化优长之处及其根源,并拿来与中国文化进行比较,批评中国文化与教育的不足。蒋梦麟曾自我评价,说自己平生做事全凭“三子”:以孔子做人,以老子处世,以鬼子办事。所谓鬼子者,洋鬼子也,指以科学务实的精神办事。蒋梦麟的这一套理论受到一部分中国人的欢迎,当然也就为另一部分人所不欣赏。那时有一张报纸画了一幅插画,一个戴博士方帽、面庞瘦削的人,满口吐出来的是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两个西洋名字,以此讽刺蒋梦麟言必称希腊,言必称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

这种讽刺似乎对蒋梦麟也有刺激,他开始意识到言必称希腊这条路可能走不通,因为中国人的理智、中国人对西方的认知似乎都还不够。所以蒋梦麟渐渐改变演讲策略,强调中国要富强,就要先发展工业化,而发展工业化,就必须讲究工程学,因为工程学对于工业发展太重要了。而工程学也不是平地起高楼,而是要根据科学。工程学只是应用科学,是要以理论科学或自然科学做基础的。正如蒋梦麟在其自传《西潮与新潮》中所说:“西方列强的兵舰政策不但带来了货品和鸦片,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科学文化的种子。这在当时是看不出来的,但是后来这些种子终于发芽滋长,使中国厚蒙其利——这也是历史上的一大讽刺。”这样的解释,不再出现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那几个希腊哲学家的名字,但其效果似乎比原来还要好,因为这更符合中国文化“重实用”的原则和传统。

(本文选自《博览群书》2016年5月期,有改动)

【相关链接】

①4月30日午后,杜威夫妇带着他们的女儿一起乘船抵达上海。蒋梦麟、胡适、陶行知等前往码头迎接,并将他们护送至沧州别墅住下。此后数天,他们几人陪同杜威全家在上海参观游览,并陪同在江苏教育会等处正式开讲。

(选自《博览群书》2016年5月期)

②蒋梦麟对新思想的宣传,只是言论上的,并没有付诸行动,但是也必须承认,蒋梦麟以及《新教育》对新思想的宣传,极大地激活了青年学生对国家前途的关切。

(选自《博览群书》2016年5月期,有改动)

③蒋梦麟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弱点是:1.无系统;2.太重应用;3.太重古文字,知识不易普及。

(摘自“360百科”)

④我常常听见人说,学生是中国的主人翁,若是学生是中国的主人翁,那谁是中国的奴隶呢?教育不是养成主人翁的。又有人说,教育是救国的方法,所以要小学生知道中国的危险,激发他们的爱国心;痛哭流涕的对小学生说,中国要亡了,这般天真烂漫的小学生,也不知道中国是什么东西,只听得大人说“不好了”“要亡了”这些话,也就悲哀起了;弄得正在萌芽、生气勃勃的小孩子,变成枯落的秋草!

“主人翁”“枯落的秋草”两件东西,可算是我国办教育的出产品。

我们向来读书的宗旨却是要把活泼泼的人,做成枯落的秋草。科举的功效,读书的结果,把有用的人都变成了书呆子。这不像枯落的秋草么?

(蒋梦麟《我所瞩目的好教育》)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蒋梦麟与北大最年轻的明星教授胡适是同门师兄弟,他们曾同陶行知等友人一起陪同杜威在上海游玩和讲学。
B.《新教育》的理念与当时国内的新文化新思想合拍,因此也便与当时新文化中心北京大学有了知识上的认同。
C.有人在报纸上刊登了蒋梦麟头戴博士方帽、面庞瘦削的插画,旨在讽刺蒋梦麟“西学为主”的文化身份。
D.蒋梦麟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的一些缺点,他批判了不正确的引导与教育体制对孩子天性的戕害。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蒋梦麟有着不寻常的人脉资源,对黄炎培赴美期间的热情照顾使他得以直接被安排到当时经营状况相当不错的文化机构商务印书馆。
B.蒋梦麟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是杜威在中国的主要传人,因此,他对于现代教育理念的传播,尤其是杜威教育哲学的推广贡献巨大。
C.《新教育》竭力宣传杜威的教育思想、民主理念,认同孟子的性善主义,这与国内正在流行的新文化新思想是非常契合的。
D.在学术主张方面,蒋梦麟以留美博士的身份,在公开场合演讲时,将西洋文化与中国文化进行比较,以批驳中国文化的不足之处。
E.部分国人讽刺蒋梦麟言必称希腊的做派,于是他改变演讲策略,强调中国的富强与工业化的联系,这种改变似乎取得了一定效果。
3.蒋梦麟“西方化”的倾向表现在哪些方面?
2018-06-01更新 | 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