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春秋 > 孔子(前551-前479)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30 题号:8944586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请,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比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责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

1.孔子和庄子都是追求快乐的人,他们所追求的快乐有什么不同?
2.在孔子和庄子的两种不同快乐方式中,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请联系你的人生态度简要说一说。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②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

③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注释:①师,孙师,字子张,孔子的学生,②商:卜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
1.翻译①的时候,杨伯峻在“未若贫而乐”后面加上了“道”字,请根据这一补充,翻译“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并结合上下文和孔子思想谈谈这一补充的依据是什么。
2.后两则语录都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请结合其中一则简要说明。
2020-04-01更新 | 7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根据所学的《论语》知识,完成小题。
材料一: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论语•阳货》)
材料二: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论语•卫灵公》)
材料三:无名人曰:“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庄子•应帝王》)
1.材料一中“鸡”和“牛刀”分别指什么?
2.孔子和庄子的治国思想有什么不同?请结合上述材料具体分析。
2017-06-08更新 | 11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材料一: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材料二: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措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材料三: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材料四: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注】①椁:古代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请问其       目:详情。B.举直措             诸:诸多。
C.子          恸:悲伤过度D.吾不徒行以为之椁   徒行: 徒步行走
2.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从孔子与樊迟的对话中可知,樊迟和孔子所说的“知”指的是知人善任。
B.子夏称赞说“富哉言乎”是因为他认为孔子的话含义深刻丰富。
C.“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就是说行仁德既在于自己,也需要外界的监督,表明了孔子对待人生所采取的积极进取态度。
D.仁是儒家学说中含义非常广泛的一种道德观念,包括了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内容。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
4.请评析材料四中孔子不为颜渊做椁的行为。
2021-12-31更新 | 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