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战国 > 庄子(约前369-前286)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6 题号:915174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逍遥游

庄子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千里,未有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有鱼焉,其广千里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
B.云气,负青天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游。
C.比一乡,德合一君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休。
D.若夫天地之正                    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奚以知其然                   报养刘之日短
B.汤问棘也是已                 感吾生行休
C.有鸟,其名为鹏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
D.彼其世,未数数然也       州司临门,急星火。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形象地描绘了鲲鹏的神奇变化,以及大鹏展翅南飞的雄奇壮观,描写了小鸟对大鹏的讥笑,从而以鲜明的“小大之辩”来说明了“小知”不及“大知”。
B.庄子认为有些人智慧能胜任一个官职,行动能庇护一乡之众,道德能符合一个国君的要求,而才能得到全国的信任,也只不过像仅仅能腾跃几丈的小麻雀罢了。
C.庄子认为蝉、小鸟和在一乡一国有作为的人,并没有达到“逍遥游”,只有能在九万里高空飞翔的大鹏和能驾风远行的列御寇才算得上真正的“逍遥游”。
D.庄子追求的“逍遥游”的境界,是几乎不可能达到的,但是他以寓言作比喻,寓哲理于离奇的想像和形象化的描写之中,代表着庄子非凡的文学成就。
4.请把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⑵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⑶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各题。

(一)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必闻。”

(节选《论语》)

(二)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齐人将取燕,诸侯谋救之。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以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使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已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节选《孟子·梁惠王下》)

(三)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至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信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

(节选《庄子·养生主》)


【注】①葛:远古时期的部落名。②旄倪:指被俘虏的老人和幼儿。③秦失:人名,姓秦名失,老聃朋友。④受:禀受。⑤刑:过错,过失。⑥帝之悬解:顺应自然法则的生和死。帝,自然;县,生;解,死。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
B.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
C.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
D.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起源于西周采用的分封制,就是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封地称为“国” ,士大夫的封地称为“家”。
B.“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任官职之称。
C.“宗庙”,儒教祖先崇拜的产物,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天子、诸侯庙左而右寝,大夫则设于门中左侧。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后成为朝廷和国家政权的代称。
D.“老聃”,姓李名耳,道家学派创始人,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读书人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而不仅是追求虚名,即名实相符,表里如一,才能通达,只有通达了,才能获得大家的认可。
B.孟子认为一国之君要辨识没有才干的臣子并罢免他们,不仅听身边之人和诸大夫的意见,还要倾听百姓的声音,反映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C.庄子借这个故事想表达,生与死都不过是自然的形态变化,因而生不是喜,死亦不是悲,对于肉体生命不必过多在意,对生死应采取达观的态度。
D.三篇选文都看出作者在治理国家方面的政治思想,内容充实,论证的条理清晰,充分展现了儒家和道家思想的真谛、精髓。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使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
(2)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
2021-07-29更新 | 9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小题。

(1)魏莹与田侯年约,田侯牟背之。魏莹怒,将使人刺之。

(2)犀首公孙衍闻而耻之,曰:“君为万乘之君也,而以匹夫从仇。衍请受甲二十万,为君攻之,虏其人民,系其牛马,使其君内热发于背,然后拔其国。忌也出走,然后扶其背,折其脊。”

(3)季子闻而耻之,曰:“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衍,乱人也,不可听也。”

(4)华子闻而丑之,曰:“善言伐齐者,乱人也;善言勿伐者,赤乱人也;谓‘伐之与不伐乱人也’者,又乱人也。”君曰:“□□若何?”曰:“君求其道而已矣。”

(5)惠子闻之,而见戴晋人。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 “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君实之。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君曰:“无穷。”曰:“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亡乎?”君曰:“然”。曰:“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王与蛮氏有辩乎?”君曰:“无辩。”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6)客出,惠子见。君曰:“客,大人也,圣人不足以当之。”惠子曰:“夫吹篼也,犹有嘀也;吹剑首者,映而已矣。尧、舜,人之所誉也。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

(选自《庄子·杂篇·则阳》)


[注]①内热发于背:因恚愤而背生痈疽。②胥靡:服役的人。③管,一种乐器。剑首:指剑鼻环的小孔。嘀,洪亮而悠长的声音。吷,细微的声音。
1.可填入第(4)段方框处的固定格式是
A.然则B.所以C.不然D.是以
2.把第(5)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3.第(3)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B.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C.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D.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4.简析文中戴晋人的游说艺术。
5.请对文中体现的庄子思想进行评析。
2017-12-06更新 | 6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文化经典选段,回答下面小题。

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①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②,散五采,胶离朱③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④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削曾、史⑤之行,钳杨、墨⑥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

(《庄子·胠箧》)


①擿:zhi,同“掷”。②文章:此指文彩,花纹。③离朱:相传为黄帝时人,目力极强。《慎子》:“离朱之时,察毫末于百步之外。” ④工倕:相传是尧时的巧匠。⑤参:指曾参。史:指史鰌。⑥杨:指杨朱;墨:指墨翟。皆是先秦时思想家,善辩家。
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
②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
2.庄子在文中宣扬的是什么?
2017-07-11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