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5 题号:928742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美方悍然将所谓“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签署成法,公然为暴力犯罪分子撑腰打气,公然以国内法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公然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充分暴露了美方毫无底线的双重标准和虚伪丑陋的霸权逻辑。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反对,全世界正义力量也同声予以谴责。

②美方将所谓“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签署成法,乱港之心昭然若揭。其目的根本无关“人权”“民主”,其现实影响更是与“人权”“民主”宗旨背道而驰。香港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香港居民依法享有前所未有的民主权利。这样的基本事实,美国一些政客戴着意识形态有色眼镜,不仅视而不见,反而刻意诋毁、蓄意破坏。对于香港过去数月来持续发生的激进暴力犯罪行为,他们罔顾事实、颠倒黑白。在他们眼里,香港暴力犯罪分子疯狂打砸、肆意纵火、瘫痪交通、暴力袭警、残害市民,竟然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他们公然为这种任何文明和法治社会所不容的暴力犯罪行为摇旗呐喊,已丧失了最起码的公义和良知。

③美国一些政客把“人权”“民主”口号喊得震天响,动辄指责他国侵犯人权,却对本国严重的人权问题熟视无睹。众所周知,美国人为制造的人权灾难早已比比皆是。眼前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美国移民政策骤变在美墨边境酿出的人道灾难:成千上万的难民被强制骨肉分离,数万儿童被关押在肮脏狭小的房间,承受着可能给其幼小心灵造成严重损害的苦难。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枪支暴力、暴力执法……大量人权痼疾在美国社会根深蒂固,且在美国社会政治极化的大背景下丝毫看不到解决希望。更加凸显美式“人权”“民主”虚伪本性的是,美方一再以霸道手段抵制、威胁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对其人权状况的监督,甚至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美国自身的人权纪录如此劣迹斑斑,却摆出道貌岸然的模样,到处挥舞“人权”大棒,贼喊捉贼,造谣生事。

④美方拉着“人权”“民主”的橡皮尺,满世界招摇,在国际事务中主打“人权外交”“民主外交”,其真实用意根本不在于人权、民主,而是挂羊头、卖狗肉,以人权、民主的幌子掩盖其不可告人的险恶用心。世人看得很清楚,美式“人权”“民主”给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等国带去的是什么,是战乱、动荡,是大量平民死亡、难民潮涌的人间惨剧,甚至导致恐怖组织借机坐大。事实一再证明,美方以“人权”“民主”之名,行破坏干预之实,是国际规则和秩序的破坏者,是全球人权民主事业的搅局者,是当今世界许多人道主义灾难的制造者。

⑤美方故伎重施,在香港操弄“人权”“民主”双重标准。这部遭到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声讨的法案,充斥着偏见和傲慢、恐吓和威胁。其根本目的就是要破坏香港繁荣稳定,破坏“一国两制”伟大实践,破坏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美方的这一企图,纯属枉费心机,打错了算盘。美方的拙劣表演,只会让世人进一步认清其险恶用心和霸权本质,只会让中国人民更加人心凝聚、众志成城。香港的前途和命运始终掌握在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手中,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步伐。

(选自2019年12月1日《 人民日报 》 01 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美方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将所谓“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签署成法,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
B.香港回归祖国以来依法享有民主权利等基本事实,美国政客不仅视而不见,反而刻意诋毁、蓄意破坏。
C.美方以“人权”“民主”之名,行破坏干预之实,是当今世界人道主义灾难的制造者。
D.美方所谓的“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之所以遭到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声讨,是因为充斥着恐吓和威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以简练的语言指出了美方签署所谓“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是双重标准和霸权逻辑,同时表明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鲜明态度。
B.文章第二段分析了美方罔顾事实、颠倒黑白的乱港之心,丧失了最起码的公义和良知。
C.文章第三四自然段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着重论述了美方在“人权”、“民主”幌子下的斑斑劣迹和险恶用心。
D.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思路展开论述,结构思路清晰,逻辑性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方签署的所谓“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破坏香港繁荣稳定,“一国两制”伟大实践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B.美国移民政策骤变在美墨边境酿出的人道灾难,让数万儿童承受着幼小心灵造成严重损害的苦难。
C.美国一些政客动辄指责他国侵犯人权,却对自身根深蒂固的人权痼疾熟视无睹,凸显了美式“人权”“民主”虚伪本性。
D.美国在国际事务中主打人权、民主外交,却在众多国家制造了许多人道主义灾难,其真实用意和险恶用心不可告人。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额尔古纳河右岸(节选)

迟子建

我是个鄂温克女人。我的弟弟鲁尼降生了。一看到鲁尼的笑脸,父亲阴沉的脸也会变得和颜悦色了。

父亲一心想把鲁尼培养成一个出色的猎手,因而鲁尼八九岁的时候,只要不是去离开营地太远的地方狩猎,父亲就会带上他。我还记得那是一个凉爽的夏夜,是个满月的日子,我正跟着母亲在火塘边捻筋线,鲁尼跑进来,他兴冲冲地告诉我,一会儿父亲要带着他,乘着佳乌(桦皮船)去河湾打猎。我对堪达罕(兴安岭森林里体态最大的动物,学名驼鹿)并没多大的兴趣,但我很想乘坐佳乌。我央求母亲,让她跟父亲说说,把我也带上。

林克背着枪,带着我们穿过松林,来到河畔。路上他嘱咐我和鲁尼,上了佳乌后,不许大声说话,不许往水中吐痰。

那条河流很狭窄,水也不深,林克就像揪出一个偷懒的孩子似的,把掩藏在河边草丛中的桦皮船拽出来,推到河水上。他先看着我和鲁尼上了船,然后自己才跳上去。船悠悠走起来的时候,我觉得耳边有阵阵凉风掠过,非常舒服。在水中行进时看岸上的树木,个个都仿佛长了腿,在节节后退。好像河流是勇士,树木是溃败的士兵。

林克将桦皮船荡进湖泊,我们划向湖对面一片起伏不大的山峦。林克上了岸,他让我和鲁尼不要下船。父亲一离开,鲁尼就吓唬我说,快看,前面有狼,我看见它的眼睛发出的亮光了!我刚要叫,听到了鲁尼的话的父亲回过头来,他对鲁尼说,我怎么跟你说的了?一个好猎手在出猎的时候是不能胡说八道、多嘴多舌的!鲁尼立刻就安静下来了,他用手指轻轻弹了几下船身,就像敲着他自己的脑壳反省似的。

林克很快回到了船上,他小声对我们说,他在岸上的草丛中发现了堪达罕的粪便和蹄印,粪便很新鲜,说明几个小时前它还来过这里。从它的蹄印来看,它是一头成年的堪达罕,很有分量。林克说我们到对面的柳树丛中守候它。我们把船划到湖畔的柳树丛,桦皮船夹在其中,也就成了一片陆地。我们潜伏在船上,林克让鲁尼帮他把枪膛上了子弹,然后用手指在嘴唇那儿竖了一下,示意我们不可出声。

我们敛声屏气地等待着。

父亲咽了口唾沫,我听见了“嚓嚓——”的声响,这“嚓嚓”声很快变成了“噗噗”声,循声望去,发现一团灰黑的影子正在湖的对面移动!父亲抑制不住兴奋地“哦”了一声。

堪达罕在夜色中镇定自若地行进着,父亲瞄准了它,然而未等他射击,它突然一个猛子扎进水里……当堪达罕离我们近了的时候,我非常紧张,因为看它的模样,它一定是胃口很大的,万一父亲打不中它,它反扑过来,我们的佳乌就会被它踏碎,我们只能逃跑。如果跑得慢,被它逮着,定是九死一生了。

林克确实是个优秀的猎手,当堪达罕沉入水中,让湖面的月亮又圆满起来的时候,他非常镇静,耐心等待着。直到它从湖水中站了起来,心满意足地昂了晃脑袋,打算上岸的时候,林克才把枪打响。枪响的时候,我的心也仿佛跟着蹦了出来,我看见堪达罕栽歪了一下身子,似乎要倒在水中的样子,但它很快又站直了,朝枪响处奔来,我顾不得林克的嘱咐了,我哇哇大叫着,魂魄已被吓丢了七分。林克又在它身上连打两发子弹,它才停止了进攻。不过它也不是立刻就倒在水中的,它像酒鬼一样摇晃了许久,这才“咕咚——”一声倒下了,溅起一朵巨大的水花。鲁尼欢呼起来,林克也长吁一口气,放下枪。我们又等待了两三分钟,确定它已无声息的时候,这才撑着桦皮船,从柳树丛中穿梭而出,飞快地荡到湖心。

堪达罕的头浸在水里,身躯只露出一角,好像一块被磨去了棱角的青石。鲜血已把湖心染成黑夜的颜色。想着刚才还在悠闲潜水吃着针古草的它说没气就没气了,我的牙齿打颤,腿也哆嗦起来。而鲁尼却是那么的兴高采烈。我知道,我永远做不了出色的猎手。


【注】《额尔古纳河右岸》是第一部描述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显示了弱小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描写“我”同父亲、弟弟一次夜间狩猎的经历,呈现给读者一次惊险刺激的狩猎之旅,感受到鄂温克人独特的民族风情。
B.“好像河流是勇士,树木是溃败的士兵”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行船时的惬意,与下文狩猎时的紧张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C.枪一响,“我”吓得魂飞魄散;看到死去的猎物,“我”吓得颤抖,弟弟却非常高兴,这表明弟弟比“我”更有可能成为优秀猎手。
D.文章画线部分描绘了堪达罕被射杀后的场景,给人留下了血腥的印象,表达了“我”对父亲射杀堪达罕这一行为的不满。
2.从全文看,父亲为了把鲁尼培养成为出色的猎手做了哪些事情?
3.“我”在小说中起了怎样的作用?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2018-10-13更新 | 65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诗歌史上,盛唐诗歌何以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究其原因,在南朝齐梁宫体诗绮靡之风甚嚣尘上的境况下,唐代的陈子昂、李贺、李白、杜甫等诗人相继倡导恢复并高扬“风骨”传统,尤其是盛唐诗人对“风骨”崇尚有加,使“诗具风骨”成为盛唐诗歌的共同特征。

在历史的变迁衍化中,“风骨”早已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诗歌界充斥着大量低俗、恶俗、媚俗之作,扰乱了诗坛的审美秩序与标准,这些诗显然缺乏“风骨”。因此,新诗急需反躬自省,重新建构“风骨”,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诗歌气韵。

继承与发扬风骨的关键是诗人要有风骨,具体而言则是指诗人应秉持使命感与责任心。古语云:“诗者,天地之心。”诗人作为“天地之心”的创造者本应怀有“天地之心”,但当下很多诗人都沉溺于写“小我”的日常琐碎、鸡毛蒜皮,缺少大情怀大境界,更有甚者为出版、发表、出名或赚取眼球、点击量、关注度,批量生产媚俗之作。诗人本应怀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应有王冕笔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正气,应有杜甫虽居茅屋却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悯情怀,然而当下许多诗人都缺少这种“风骨”。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华诗魂”的艾青一生心系大堰河那样的劳苦大众,曾发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感叹,写的大量忧国忧民的诗作,正是使命感与责任心的体现,是中国风骨在现代诗人身上的延续。

其次,诗歌在内涵上需要建构中国风骨。风骨首先属于道德范畴,如古代“风”所蕴含的教化之义,是对诗歌所拥有的诗教功能的肯定。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不少诗歌在内容上所呈现的是自恋与矫情的“小我”情绪,以暴露个人生活隐私为内容,让诗成为日常生活的流水账记录,轻浅琐碎,没有思想、内涵和意义,更有甚者彻底解构诗的内涵诉求,践踏和僭越诗歌伦理与道德,一些作品将“诗”本来应该拥有的典雅、崇高彻底解构,其恶俗轻艳令人生厌。曾卓《悬崖边的树》一诗中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食指《相信未来》一诗中蕴含的坚定信念……,都具有深刻的教化和启迪作用,是现代风骨的典型特征。

此外,新诗在语言文辞方面亦需要有“风骨”,“风骨”不仅属于内容层面的诉求,更是审美范畴的艺术标准。刘勰曾指出:“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圈。”他清楚地阐释了“风骨”与“采”之间的密切关联。又如瓦雷里所说,诗的语言如跳舞,是要讲究舞姿与步法的,新诗语言依然需要以跳跃性、非逻辑性、写意性、含蓄、凝练、雅致等作为诗歌语言的特质,需要在不断的锤炼、锻造和打磨中形成。唯其如此,新诗才能重新建构诗歌的语言风骨,传达出内在的精神风骨和新时代气韵。

(摘编自罗小凤《新时代诗歌需要中国风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反躬自省倡导“风骨”传统,诗歌创作中就能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诗歌气韵。
B.诗人怀有“天地之心”,秉持使命感与责任心,作品才能继承、发扬和延续中国风骨。
C.新诗创作呈现出的自恋与矫情的“小我”情绪,使现代诗歌失去了原有的教化和启迪作用。
D.新诗提高审美范畴的标准,才可重新建构语言风骨,因为语言可以掩盖内容层面的不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由唐代诗歌鼎盛的原因与当下一些诗坛乱象比较,提出问题,然后展开论证。
B.文章论证兼顾历史与现实,既有对古诗成功经验的总结,也有对新诗创作的思考。
C.文章从三个层面展开论述,并且都是从正反两个角度分别举例论证,具有辩证意味。
D.文章末段引用刘勰的话论证了诗歌语言风骨是新诗审美范畴重要的艺术标准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诗歌界绮靡之风甚嚣尘上,充斥着大量三俗之作,扰乱了诗坛的审美秩序与标准,使当时新诗缺乏“风骨”。
B.当下很多诗人沉溺于写日常琐碎,或为出名,或为赚取眼球、关注度,批量生产媚俗之作等,原因在于缺乏使命感与责任心。
C.当代诗歌中,如梨花体的“一只蚂蚁又一只蚂蚁”、乌青体的“白云真白啊真白”等,用词直白浅近,但也难免欠缺“风骨之采”。
D.新时代诗歌“重塑风骨”向新的诗歌高峰挺进,需要继承与发扬古代诗歌传统与中华传统精神延续下来的“中国风骨”。
2020-04-23更新 | 7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松、竹、梅是中国人所喜爱的自然事物,也是中国人所推崇的一种人格精神的象征。这种人格的象征物,既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将自然人化的传统,这个传统,既可能源于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验,又显然与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的影响有关。中国古代哲学讲天人合一,物我同一,所以自然事物就容易被人格化。中国古代文学重托物言志,以物喻人,所以用自然事物作为文化和人格的象征,也就成了一种修辞手法。这种人格化的自然事物,在植物界,最著名的莫过于松、竹、梅、兰、菊这五种不同科目的植物了。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这已是尽人皆知的常识。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抒情文学作品的情感诉求和思想意蕴,大多是通过这些物象或由这些物象所构造的意境完成的。它们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人陶冶性情、涵养人格、砥砺人生的重要参照物,古人因而大多喜欢与这些自然事物为邻,甚至视其为至亲家人。传说苏轼被贬到黄州,有个地方官去拜访他,问他一个人在这儿是否感到寂寞,苏轼指指门外说,我这儿有“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何寂寞之有。他的另一句话“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也很有名。又传说爱梅成痴的林逋终生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所谓“梅妻鹤子”,都是典型的例证。

在这些自然事物中,松、竹、梅之所以受到人们的特别喜爱,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美好品质和德行,并不完全是因为它们自身所具有的某种自然属性,同时也因为赋予其意义的古人自身,也存在与之对应的文化和人格诉求。中国古人立身处世的观念,就人格构成而言,既强调“入世”所需要的积极进取、正直忠勇、刚毅坚韧的品德和意志,也重视“出世”所保有的清高孤傲、淡泊宁静、飘远萧散的情怀和意趣。这样的文化和人格诉求,正好与松、竹、梅的某些特性相对应,松、竹、梅自然就成了古人这种人格力量的化身。马克思说,“对象如何对他说来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恰好就是这种本质力量的独特的本质,因而也是它的对象化的独特方式”。松、竹、梅这样的自然事物,因此也就以它们与中国文化独特的本质力量相适应的性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格精神的对象物。经过了这样的一个对象化的过程,这些自然事物就进入了精神文化系统,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些重要表达意象和组成部分。这种对象化了的自然事物,又因其对象化的独特方式,往往是通过审美的艺术创造完成的,因而又与中国人的审美旨趣有关。

中国人春爱松、竹、梅,固然离不开观赏其外在形象,但更多地却是欣赏其内在品格。这种品格虽然古人对之有不同的提炼和概括,但如松的枝干如铁、岁寒后凋,竹的中空外直、宁折不弯,梅的凌霜傲雪、玉洁冰清等,却是自魏晋以来中国人所推崇、所提倡的一种风骨。

(编自於可训《松竹梅与中国文化风骨》,《人民日报》2018年10月03日08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人的眼里,松、竹、梅有着自然事物和人格象征的双重意义。
B.将某些自然事物进行人格化,是中国文化的创造,体现了中国文化精神。
C.自然事物能够被人格化,根源于物我同一、天人合一的中国古代哲学。
D.托物言志、以物喻人等修辞手法,让自然事物被赋予精神内涵,有利于其人格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从松、竹、梅切入,目的是引出中国文化中将自然事物人格化这一论题。
B.第二段围绕“将自然人化的传统”,先从理论层面分析,然后举例加以印证。
C.文章开头提出论点,中间展开论证,最后总结,全文形成了“总一分一总”的结构。
D.文章引用马克思的言论,和作者的论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属于对比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事物被人格化,是其本身所具有的自然属性起了决定性作用,引发了古人的文化创造。
B.中国人的人格构成,既强调“入世”又重视“出世”,说明中国人的心理矛盾根本无法调和。
C.月亮有满月和缺月之分,古人想到家庭有家人团圆和分离的差别,写诗时常将月亮人格化。
D.污水、烂泥等具有负面形象的自然事物,古人从不将其人格化,是因为其形象,趣味不佳。
2019-07-11更新 | 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