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 题号:929538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湖北的曾国,不见于文献。一般认为,它就是史传中的随国。随国曾经是汉水北岸的姬姓国家中最强大的,是楚国北上的最大阻碍。《左传》和《史记·楚世家》都讲了楚武王三次伐随的故事,有趣的是,两部书的说法完全不同。

公元前706年,楚武王第一次伐随。《左传》写这一战的部分,算是散文名篇。不过写得像是一场辩论赛:楚国反省自己的战略,说我们应该放松对随国的进攻,相反提高随国的地位。这样,随国就会抛弃盟国而妄自尊大,然后我们就可以寻机下手了。随国方面,则有一位贤大夫大谈治国之道,尤其是提出“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的结论,堪称早期民本思想的典范。最终结果,是“随侯惧而修政,楚不敢伐”,看样子随国还略占上风。

这些议论,《史记》统统没有。《楚世家》关注的是:这次事件之后,随国向天子转达了楚国想提升爵位的要求。一个诸侯国跑去向天子说这事,当然非常无礼,换句话说,随国应该是已经被楚国打怕了。

公元前704年,楚武王再次伐随。《左传》说,随国有奸臣有忠臣,结果国君只听奸臣的意见,被打得大败。但楚国也是倒霉催的,居然在战场把奸臣活捉了,于是觉得,这是上天要替随国治病(因为随国从此要听忠臣的了),可见灭随的时机未到,也就撤了。

《史记》则强调,这一年楚国得知了自己称王的要求被天子拒绝,所以这次征伐似乎是对随国办事不力的惩罚。另有个《左传》未提的大事件,楚武王宣称“王不加位,我自尊耳”,楚国从这年开始称王了。

公元前690年,楚武王第三次伐随。《左传》说:出兵前,楚武王告诉妻子:“余心荡。”他的夫人立刻做出判断,国君将不久于人世,但她又说:如果出兵没有失利,那么君王死在行伍之中,也是国家的福分。果然,楚武王在军中去世,但楚国的将军们秘不发丧,继续前进,以楚王的名义进入了随国,最终使随屈服。

《史记》又没有这些动人的细节,但交待了这次伐随的原因:因为尊楚为王,倒霉的随国被周天子叫过去数落,而这件事又让楚国认为随国背叛了自己,所以才发兵讨伐。

综合起来看就是,《左传》中随国是楚的劲敌,楚国用尽了计谋和武力,才将之征服。而《史记》里,随国只是一个夹在楚国和周天子之间的可怜虫,楚国不灭随,只是想留着它作为缓冲和中介,让他去和天子对话,比自己出面更方便而已,后两次征伐,其实已经不是收拾敌人,而是教训小弟。

讨论春秋的历史,学者们通常重视《左传》胜过《史记》。但这件事上,《史记》恐怕另有很有分量的史料来源。难得司马迁毫无讲故事的热情,却把三次征伐环环相扣的因果关系梳理得非常清晰。而且,联系到后来的楚随关系,《史记》这种讲法显得更合理。

早有学者注意到,“楚国和随国关系在春秋中期以前,互相征伐,战争不已,而春秋中期以后到战国初年,忽然变得十分友好,几乎到了同呼吸共命运的程度。”就拿曾侯乙编钟来说,其中有一枚楚惠王送的镈钟。楚惠王为什么要给曾侯乙送钟呢?就有学者推测说,当年随国顶住吴国的强大压力,救过惠王的父亲楚昭王的命,因此惠王要对随国表示感激。

转变何以发生?按照《左传》很难解释。但如果接受《史记》的叙事,这个问题就无需费心了:因为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转变”,早在春秋初,随国就已经是楚国的仆从国,春秋中期以后,被调教得更加服帖了而已。

(摘编自刘勃《小国的生存之道》原载于2018年8月2日《南方周末》)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据《史记》记载,公元前704年,楚国不顾周天子反对,自立为王。
B.关于楚国三次伐随,《左传》的叙述充满了动人的细节,而《史记》则没有这些细节的叙述。
C.《左传》中楚随是劲敌关系,《史记》中楚随是大国与仆从国的关系。
D.如果按照《史记》的叙事,那么楚随关系后来的转变就不合情理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基于司马迁的叙事笔法和战国初年的楚随关系这两个因素,本文更认同《史记》的记载。
B.有学者提出曾侯乙编钟中有一枚楚国送的镈钟,这证明了楚随关系在春秋中期至战国初年好转。
C.本文通过正反对比论证,证明了《史记》中关于楚随关系的记载更可信。
D.本文引用了古籍史书的叙述和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并且让它们产生了逻辑联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楚国第一次伐随,《左传》借楚人之口,为读者讲述了“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道理。
B.按照《史记》的叙事,随国可以调解楚国与周天子之间剧烈的正面冲突,这正是楚国没有灭掉随国的主要原因。
C.《史记》把三次楚伐随事件环环相扣的因果关系梳理得非常清晰,不符合《史记》忽视故事情节间联系的写作特点。
D.虽然《左传》的史学价值大于《史记》,但在楚伐随这件事上,《史记》给我们提供了更有价值的史料来源。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百里滩刀客

李子胜

(1)时令过了立秋,三十出头的爷爷每天都亢奋得失眼,不论白天黑夜,脑子里全是一扎长的大对虾,瓦片似的大海蟹,光屁股娃娃大小的鲈鱼。出海打鱼,就是抢银春金秋两季,卖足了现洋,好偎冬过年。

(2)凌晨,码头上人影幢幢。爷爷解开缆绳,和另一个绰号叫“狼鱼”的驾长搭讪着。有个竹竿一样纤瘦的陌生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在狼鱼的船边。让爷爷吃惊的是,竹竿手里拿了把对虾大小的刀子,刀子在晨光里灰白的颜色把爷爷的心刺了一下。

(3)这是个刀客。爷爷小声咕嚷着。船老大出海,就怕遇到这种讨钱的刀客。刀客不是你给个饽饽就能打发的小乞丐,他们要的是钱,少了,就把刀子在额头、胳膊上刺,刺得鲜血淋漓时,你就必须给更多的现洋。渔民出海,本来就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都怕遇到晦气,出海的时候,最怕见到血光。

(4)狼鱼和竹竿对峙了片刻,抖抖地摸出一块现洋,但是,刀客不接,而是把刀子缓缓举过了额头。狼鱼啐了口唾沫,要饭还嫌馊,爱要不要!爷爷看到灰白色一闪,竹竿额头立刻殷出了个红红的“一”字。而狼鱼扔下那块现洋,已经把船推进了涨满海水的航道。刀客把脸扭向爷爷,爷爷下意识地把手捂在空荡荡的腰间。

(5)爷爷说,兄弟,我真的没有钱,要不,你跟我出海吧,今天卖的钱都归你。

(6)刀客愣了片刻,向爷爷点点头。

(7)下好拖网,已经晌午,爷爷从船舱里拿出干粮和昨晚煮熟的一盆对虾,招呼刀客吃饭。

(8)刀客狼吞虎咽地吃完,看看爷爷,用浓浓的山东口音说,大哥,看来你是好人。

(9)该起网了。刀客抓过网绳,拉网很沉,网底快出水面时,网里的鱼翻动得水花四溅。刀客熟练地把鱼虾分拣进鱼篓,又内行地把拉网投到海里。刀客说,东家,我帮你做两个月伙计,工钱你看着给。

(10)在以后的一个月里,爷爷的鱼获让船老大们眼红,夸爷爷眼力好,雇了好伙计。当爷爷每次看到刀客赤裸的上身胸前那个菊花般的伤疤时,心头总是惴惴的。爷爷明白,那一定是枪伤。

(11)刀客是在一个夜晚消失的。

(12)那天晚上,百里滩被一伙手持火把和枪支的蒙面土匪打劫。除了爷爷,那些船老大无一幸免,这个秋天打鱼卖的现洋被土匪们洗劫大半,狼鱼的渔船还被一把火点着。爷爷恍惚中看清楚了远去的土匪中那个高瘦的身影。他收留的刀客在一个月中摸清楚了全村船老大的底细,爷爷为此内心愧疚了好几年。

(13)那个奇特的布袋子是爷爷在百里滩遭劫后第一次出海时在船舱发现的。这个粗蓝布的袋子沉甸甸的,爷爷摸摸,里面硬硬的,感觉是洋钱,另外还有个大的硬家伙,不知道是什么。爷爷在一天晚上偷偷把这个袋子放到屋梁上,没有和任何人提起这件事。

(14)日本鬼子来了。他们抢走了百里滩所有的渔船,船老大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每天出海的收获被小日本霸占。鬼子的炮楼修在百里滩的第三年,一个寒风呼啸的冬夜枪声大作。

(15)村民们站在瑟瑟的海风里,分辨着枪声的方向。一个时辰后,十几个身影站在了村民面前。

(16)爷爷一眼就看见了那个刀客,心立刻揪紧了。

(17)刀客对村民高喊到,三年前老子当土匪,借了大家的现洋买枪,今天如数奉还。炮楼里的小日本,被我们收拾了,我们把小日本的钱借花献佛。他们狗日的肯定来报复,大家拿了钱,都躲躲风头吧,这里待不下去了!

(18)刀客突然看到人群中的爷爷,走过来说,你还活着啊?

(19)爷爷被刀客的目光看得抖了身子。

(20)那个布袋子呢?你没有打开?刀客问。

(21)爷爷迅速跑回屋,登上条凳,从房梁上取下满是土灰的布袋子,小心地递给尾随而来的刀客。

(22)刀客小心翼翼地接过来,长舒口气,我最恨贪心的人,老哥你当初要打开这个袋子,知道会怎样吗?

(23)客掏出把刀子,划开袋子底儿,洋钱哗哗流泄到地上。刀客拉着爷爷走到村边,抬手扔出袋子,一声巨响差点把爷爷震趴下。

(24)我把手榴弹的拉线系在袋子口了。刀客拍拍冷汗满面的爷爷的肩膀,说当初没法子告诉你,只能看你老哥的造化了。

(25)爷爷早已呆若木鸡。

(26)跟我走吧,去干大事!刀客拍拍爷爷肩膀说。

(27)爷爷在那个夜晚从百里滩消失了,等八年抗日胜利后人们再见到骑着高头大马的爷爷,他已是一身戎装。

(28)当爷爷把欣喜若狂的奶奶抱上马背,向百里滩的乡亲挥手告别时,人们远远看见村口还有个一身戎装的骑客微笑着等着爷爷。这个人就是刀客。他向狼鱼他们挥起右手时,狼鱼看到刀客的左胳膊只剩下空空的袖管在风中飘动。

(29)一转眼,两匹马嘶鸣着,轻盈地融入了百里滩的暮色里。

(30)几年后,也是深秋,神情凝重的爷爷带着卫兵把一口漆黑的棺材用马车送回百里滩——刀客就躺在里面。停灵的三天,百里滩全村戴孝。

(31)直到灵柩后来被迁到百里滩烈士陵园,凭吊的人们只看到墓碑上镌刻着这么几个大字:战斗英雄之墓。

(选自2017年8月18日《中老年时报》)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小说中“狼鱼和竹竿对峙了片刻,抖抖地摸出一块现洋”,这里的“抖抖”运用了细节描写,细致地刻画出狼鱼当时紧张的心理。
B.写“刀客熟练地把鱼虾分拣进鱼篓,又内行地把拉网投到海里”这个情节,又写他带有“浓浓的山东口音'暗示出刀客曾经是个勤劳的渔民身份。
C.小说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全部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D.小说结尾处写刀客的墓碑上镌刻着“战斗英雄之墓”几个大字,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了刀客顾全大局,深明大义,为救国救民英勇献身的英雄形象。
2.小说突出刻画了刀客的哪些性格特征?
3.小说情节一般由哪几个部分构成?请从刀客的角度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2018-02-10更新 | 7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春节临近,烟花爆竹摆上了各地的零售摊点,随之而来的,则是“今年放不放鞭炮”的大讨论。昨天,首都文明办发出倡议书,号召市民绿色环保、文明出行,留住“北京蓝”。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民意调查显示,受访人群 82.9%表示今年春节期间不打算燃放烟花爆竹,比去年同期上升6.4个百分点。按照规定,如果在春节期间遇到空气重污染橙色以上预警,北京市将全面禁放烟花爆竹,98.3%的受访者表示会严格遵守。昨天,法晚记者从新浪微博等多渠道随机截取的 1.8万余条网络留言显示,近四成网友不想燃放烟花爆竹是出于保护空气环境考虑,另外,有近一半的网友建议各地组织一次集中燃放,既安全又环保。  

(节选自2018年1月25日《法制晚报》)


材料二:

近年来,随着雾霾天气的长期肆虐,人们对蓝天白云的迫切渴求,呼吁不放烟花爆竹的民声已经越来越强烈。首都文明办顺势而为,发出倡议,语言亲和平易,感情真诚友善,可谓顺应民心之举。相对于此前河南“禁炮令"的朝令夕改,高明了太多。穹顶之下,雾霾肆虐,没有人能独善其身,也少有人是彻底的无辜者。人类存在于城市之中,每个人都在排放碳,每辆车都会排放 PM2.5,每个家庭都在使用和消耗能源。通过自身行为的克制,为环保尽一份力,应该成为每一位有识之士的自觉行动。然而,自觉行动是一码事儿,强制限制是另一码事儿,春节期间的“禁炮令"不是不能出台,是确需充分的民意支持、经过充分商讨,完成行政和法律程序,方可实施。在此之前,引导工作就非常有价值。

(节选自2018年1月25日《每日新报》)


材料三:

给“鞭炮热”降降温确有必要。除了不安全的因素外,对环境的污染,特别是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也同样不容忽略。最近几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普遍偏差,一级二级预警天数显著增多。而燃放烟花爆竹,往往会对本来就很差的空气质量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一些城市已经出台禁放、限放烟花爆竹措施,确实大有必要。烟花爆竹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这个无可厚非。尽管烟花爆竹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我们亦不能一棍子将其打死。过年嘛,人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庆祝方式。但前提是要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不能为了个人利益去铤而走险,做出违法的举动,到头来只会是害人害己。而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积极寻求新的、更安全、更环保、不扰民的过年方式,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说,确有必要给当前的“鞭炮热”降降温了。

(节选自2018年1月25日“东北新闻网”)


材料四:

近年来,各地对于春节烟花爆竹的管理从限放到禁放,体现的是政府对环境治理的决心。而普通民众从对禁止放炮规则的抵制到主动遵守,也说明大家环保意识在增强,人人都希望过一个祥和绿色的健康年。电子鞭炮作为年货“新宠"持续走俏,就是环保宣传、民众自省的最佳佐证。事实上,“年味儿”并不等于“炮味儿”,传统的中国年有丰富的年俗,少了鞭炮,还有祭灶、除尘、写春联、挂年画、贴窗花、蒸年糕、包饺子、守岁、拜年、舞狮子、耍龙灯、逛花市、赏灯会等,这些方式都会使年更有味道。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承担责任,自觉放弃燃放爆竹,为改变公共环境尽一份力,形成了政府提醒、百姓配合的社会管理新局面。它的价值将远超春节不放爆竹本身。

(节选自2018年1月25日《法制晚报》)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介绍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首都文明办发出绿色环保、文明出行倡议书,二是众多网友参与“今年放不放鞭炮”的讨论。
B.材料二认为春节“禁炮令”并不单是政府的工作,政府的规定要得到民众的认可,要交由民众充分商讨,完成行政和法律程序。
C.材料三分析了给鞭炮热降温的原因:一是烟花爆竹存在安全隐患,二是近几年京津冀等地空气质量差,一级二级预警天数增加。
D.材料四介绍政府对春节烟花爆竹管理变化和民众对禁止放炮规则的态度变化,说明政府对环境治理的决心和百姓的环保意识增强。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记者从微博中获取信息说明当前的媒体很注重网络,对网友的观点、态度很重视,同时也说明了网络成了大众表达心声的阵地。
B.材料二用首都文明办的倡议书顺应民心以及河南朝令夕改的“禁炮令”的对比说明“禁炮令”政策不能随心而为,要注意地域特点。
C.材料三在讨论“禁炮令”时考虑问题全面,注重多方面的分析,比如第二段也从民众有权选择自己的过年方式的角度进行分析。
D.材料四是议论文体,分析了“环保宣传、民众自省"在“禁炮令”中的作用,同时从民俗的角度讨论“年味儿”并不等于“炮味儿”的理由等。
3.有的民众对“禁炮令”有抵触情绪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文本说说你的看法
2019-02-01更新 | 4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晚清中国值数千年来有之巨变,于政于学,都出现从未面对国的局面与元素,教育改革遂为晚清新政要项。1901年科举改制措施发布,科举考试由经史八股改为政议策论,但这种由八股而策论、由经史而西学的科举改制,仍难脱“新酒旧瓶”的困境。晚清政府又特于1904年设进士馆,希望将新科进士既往接受的经史辞章教育革新为西学法政教育,同时,也希望通过切实管课,令新科进士勉力学问,“讲求实用之学”,兼求速成和切用。但官立、官办、官读的现实,使其依然未能避免出现“老爷式学生”。从法制史角度而言,以“开官智”为目标的进士速成教育,拉开了近代中国系统法政教育的帷幕。科举废弃后,进士馆亦因之停办。进士群体负笈东渡,又成中国选官史及留学史上空前盛举——中央政府竟将已获最高功名的文化精英、官员群体的继续教育委诸日本,冀望邻邦成为改革强国之津梁。而留学教育的展开,也因求之太速以致良莠不齐。。

晚清教育种种制度变革与运作之中,均可见官僚群体与官僚体制之间微妙的共存与互搏。进士群体的出身为旧制度所授,其自身亦属于庞大的官僚体制,故而维系旧有体制乃其共通的基本立场。但清廷所关注者,主要在于政治的稳定、新政的展开、国祚的延续。但官员群体多数所在意者不在自身知识水平及行政能力对整体政局的影响,所关心的主要还是仕途前景问题。

关于作为末代天子门生的癸甲(1903年、1904年)进士在清末阶段的任职,清末官制改革,加之这批进士多有新学经历,对其补缺晋升有利。不过,其中仍约有半数尚未轮得实缺,清朝已被推翻。

从帝制到共和的政体转换中,不少癸甲进士拥有进士出身这一关键“象征资本”,加上前清政界的任职资历,以及新旧皆备的教育经历,从天子门生变为民国精英;亦有部分不仕民国,乃至为“复辟”奔走;或有进士投身新闻、法律、教育、金融、实业等,发挥其所长。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在此时代巨变中,从政治立场及政治行动来看,辛亥后癸甲进士中只有少部分坚持做清朝的“政治遗民”;但从文化认同和文化心理来看,他们中绝大部分都是传统文化的“文化遗民”。“中学”是他们安住身心、寄托情感的重要支撑。

1949 年新政权建立,癸甲进士部分在新政府任职,且不乏身居高位者;多数进入中央及地方文史馆系统;亦有部分或僻居乡里,行迹难考;或客于于他乡,流寓海外。其出处与动向,总体延续其民国时期的政治立场。

(摘编自李林《最后的天子门生:晚清末代进士的命运沉浮》)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晚清把教育改革作为新政要项,是基于“政”与“学”等诸多方面考量的迫不得已的行为。
B.1901年科举改制是在既有考试框架下对考试形式进行的调整与革新,改革效果不尽如人意。
C.已接受了传统教育的新科进士,进入进士馆的目的是接受西学法政教育,追求实用和速成,
D.进士馆的停办促使科举制度被废除,但它在近代中国法政教育史上的开创意义不可否认。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按时间顺序介绍晚清一系列教育改革,意在为今日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寻找新途径。
B.文章先条理清晰地分析晚清政府革废科举之成败,为后文人物群体研究做铺垫。
C.文章将制度研究与人物群体研究相结合,便于读者审视癸甲进士的际遇浮沉。
D.作者从大处着眼,细处落笔,考察晚清教育改革,也可见近代中国在转型过程中制度建构的努力与曲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晚清不少教育改革追求速成,可见时局对其政权冲击之大,政府急需延续国祚之才。
B.直到清朝被推翻,仍有很多癸甲进士未能获得实际职务,可以推知当时仕途壅滞。
C.从帝制到共和的政体转换中,癸甲进士政治立场出现分化,发展方向呈多样化特点。
D.只有官僚体制与官僚群体利益高度统一,制度变革才能有效地推动时代朝前发展。
2018-04-23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