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75 题号:9355613
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我一向觉得写作者应该有点娱乐精神。在中国作家里,鲁迅是最具有娱乐精神的。大家都知道鲁迅杂文的幽默、风趣,其实,他的主题极其严肃的小说也是处处充满着惹人发笑的东西,如《阿Q正传》中阿Q莫名其妙进了监狱,竟然还为签字画押的圈圈画得不圆而苦恼,《高老夫子》里的高尔础本名高干亭,因发表一篇整理国史的文章便自以为学贯中西,因仰慕高尔基,将名字改成高尔础,其实本质上不过是一个打牌、听书、对女学生怀有歪心的虚伪之人,增强了小说的讽刺意味。

文学在一定程度上算得上是一种娱乐品,从要使人快乐这一点看,它跟音乐、绘画、戏剧、舞蹈没有任何区别。鲁迅从小接受传统文学教育,对文艺的性质比谁都明白。再说,民国时的媒体大多都是私营的,某个作者的文章写得不好读,读者意见大,报刊以后大概 很难再采用其稿子了。为了“可持续”,鲁迅也会在可读性方面动脑筋。

不过,有一点我们以前似乎忽视了,那就是鲁迅其人本身充满了娱乐因子。杂文家唐弢当年跟鲁迅过从很密,鲁迅跑来看唐弢,兴致高时,一屁股坐到桌面上,手里拿支烟,谈笑风生。有时,他夜里写了骂某人的文章,第二天与被骂的朋友在酒席上互相说起,照样谈笑”

写文章的人喜欢引用一句古语:文以载道,这句话当然没说错,只是,这文章的“道”如果能用一点娱乐精神去载的话更好,如果老是用“卖牛肉”的调子去载,估计“道”装上去,“文”已经翻到阴沟里了。

我始终相信,鲁迅能成为后来的鲁迅,靠的不只是那个“道”。

(选自《北京日报》,有删改)

1.请分别解释“文以载道” “‘卖牛肉’的调子”的含义。
2.从阿Q和高尔础形象上,可以看出鲁迅娱乐精神有怎样的文学价值?
3.根据材料,概括鲁迅娱乐精神产生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以下小题。
境与象
袁行霈
①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但是,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情景交融,这四个字本没有什么不好,也许因为用滥了,反给人以肤浅的感觉。我所说的“主观情意”,不只是“情”,而是包括了思想、感情、志趣、个性等许多因素。所以我有时索性用“情志”这个提法。我所谓“物境”也不等于“景”,“景”只是“物境”的一种,这是常识,无须赘言。至于意境相加则是一种很肤浅的说法,任何一部辞典,也不会把“交融”解释为“相加”。意与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讨论关于意境的其他问题了。
②这里还有一个境和象的关系问题。刘禹锡所谓“境生于象外”常被人引用和发挥。然而,只要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作概念的演绎),联系自己欣赏诗歌的心理活动来考察这个问题,就不难发现,境和象的关系并不这样简单,对刘禹锡这句话的发挥也未必符合他的原意。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刘禹锡虽然说“境生于象外”,但也不否认这一点。细读其《董氏武陵集纪》全文,其中有一段话称赞董侹的诗:“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砻群形,纠纷舛错,逐意奔走。”可见刘禹锡也十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
③可是,境生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境超乎象。由象生成的境,并不是一个个象的和,而是一种新的质。意境超出于具体的象之上,也就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而有了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想象余地。由象到境,犹如从地面飞升到天空。人站在地上,被周围的东西包围着、壅塞着,所看到的是一些具体的景物。一旦翱翔于广袤的天空,就能看到超越于具体景物的一片气象。杜甫登上高高的慈恩寺塔,“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入境的情况。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但不飞离地面也不能进入意境。善于读诗和鉴赏诗的人都有类似的体验,读诗进入意境的时候,自己的心好像长上了翅膀,自由地飞翔于一个超越时空的无涯无涘的世界之中。
④所谓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确,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多指那些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菊、香草、美人,庶几近之。但中国一向对意象的理解却不限于此,那种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意象也不很普遍。只要是熟悉中国诗歌的人都知道,意境的形成不一定要靠比喻、象征和暗示。诸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以上这些最见意境的诗句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硬搬过来套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上,总显得不那么合身。
⑤总之,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云是由水珠聚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聚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1.下列对"意境"的理解,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A.诗歌的意境不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简单组合,而是两者交融后所形成的能让读者陶醉其中的新的审美境界
B.大凡读诗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诗歌的意境恰如广袤无垠的世界,读者的心就如长了翅膀,自由翱翔其间
C.意与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但仍是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真实世界。
D.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用英美意象派的"意象"理论并不一定符合中国传统诗歌的实际。
2.2.下列对"境与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谈论境和象的关系,就必须承认"境生于象",而刘禹锡认为"境生于象外"与之并不矛盾。
B."境生于象"应该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没有象便没有境;二是境不是具体的象之和,而是对具体的象的超越与升华。
C.读诗由象到境,好像从地面飞升到天空,自由地飞翔于一个超越时空的无涯无涘的世界之中。
D.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菊、香草、美人等意象,可以通过比喻、象征、暗示的作用,形成特定的意境。
3.3.对文中材料的使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引用"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逐意奔走",意在证明长期以来人们对刘禹锡"境生于象外"的理解和发挥是正确的。
B.第③段借用杜甫"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这两句诗,意在形象地阐述"境生于象又超乎象"这一诗歌意境鉴赏理论。
C.第④段引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最见意境的诗句,是为了说明中国传统的诗歌在意境创造方面的资源是丰富多样的。
D.第⑤段运用"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这一比喻,是为了准确描述鉴赏诗歌意象时的心理体验。
2016-11-18更新 | 4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悲剧心理学》的开头,朱光潜提到了这样的一番对话:波斯王泽克西斯在看到自己浩浩荡荡的大军向希腊进攻时,向自己的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的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能活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

他的叔父回答:然而人生中还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人生固然短暂,但无论在这大军之中或在别的地方,都找不出一个人真正幸福得从来不会感到,而且是不止一次地感到,活着还不如死去。灾难会降临到我们头上,疾病会时时困扰我们,使短暂的生命似乎也漫长难挨了。这段让人心灰意冷的对话揭示了人类面临的两个普遍性的问题:人生短暂和生活的没有意义。就前一个问题而言,庄子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表达了和波斯王同样的感慨。

《红楼梦》中,贾宝玉听了《葬花吟》,不觉恸倒在山坡上,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即黛玉终归无可寻觅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以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如何解释这段悲伤。正是:花影不离人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读来似乎更加刻骨铭心。

但如果这短暂的人生充满意义,总算是一个有益的弥补,让人们觉得值得度过。因此,泼斯王叔父所表达的人生的缺乏意义,让生命的悲剧性更加彻底。鲁迅曾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有意义的人生一定建立在对某些价值的相信之上,正因为如此,价值的毁灭才构成真正的悲剧。

以金陵十二钗为例,李纨相信理,秦可卿沉醉于情,王熙凤痴迷于权力和财富,薛宝钗关心的是仕途经济,史湘云想把握当下的美好,妙玉则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林黛玉执着于纯粹的情感。她们认同不同的价值,选择不同的生活,但所有的这些价值最后都无一例外落空。《红楼梦》描述的毁灭,针对的不是某一种价值或人生,而是几乎所有的价值和人生。不是某一个人的毁灭,而是大观园的灰飞烟灭。当然,毁灭之后,作者仍然提供了一个出口,这个出口就是空门。在某种意义上,这个被视为觉悟的出口不过是另一种毁灭。《红楼梦》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悲剧作品,原因正在于这种彻底的毁灭。

构成悲剧的诸要素中,不幸和死亡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在欧洲,最早的古希腊悲剧表现了命运的不可抗拒,无论是弑父娶母的俄狄浦斯,还是杀死一双儿女的美狄亚,基于神的意志和人的性格,无奈或者悲惨的结局都无法避免。同时,其中蕴含着人对于自由、正义和伦理的追求,与命运的冲突和抗争,让悲剧充满了崇高的意味。而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人间世里内在于人性和社会的矛盾,无一例外把罗密欧、朱丽叶、奥赛罗和安东尼等主人公带入死亡。比较起来,《红楼梦》似乎更接近于莎士比亚的作品。

(摘编自王博《〈红楼梦〉的悲剧让美好的东西获得根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朱光潜在文中引用波斯王泽克西斯的话阐述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
B.庄子认为人生短暂,陈子昂则认为人生充满孤寂,作者对此也是区别对待。
C.充满意义是对人生有益的弥补,尽管十分短暂,也会让人们觉得值得度过。
D.《红楼梦》与欧洲最早的古希腊悲剧有所差别,但与莎士比亚的作品相同。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红楼梦》宝玉听《葬花吟》并恸倒在山坡上后的一段话,主要是诠释生命流逝、人生短暂带来的悲凉。
B.文章以金陵十二钗为例,论证《红楼梦》描述的毁灭,不是某一种价值或人生的毁灭,而是几乎所有的价值和人生的毁灭。
C.本文在论证过程中采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正反论证等多种论证法,论证具有逻辑性,很好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D.文章末尾一段进一步指出,不幸和死亡是构成悲剧的不可或缺的要素,而最早的古希腊悲剧则充满了崇高的意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生虽然短暂,但无论在哪个地方、任何一个人,如果感觉不到人生的意义,那么即使短暂的生命也可能漫长难挨。
B.鲁迅认为有意义的人生一定要建立在对某些价值的相信之上,因为只有如此,价值的毁灭才能构成真正的悲剧。
C.《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认同的价值不同,选择的生活不同,但她们每个人所追求的价值和生活最后尽都落空。
D.《红楼梦》中的毁灭,在某种意义上是彻底的毁灭,因此《红楼梦》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悲剧作品。
2021-06-01更新 | 7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谈论昌耀的诗歌之前,我翻阅了网页上可以查找到的关于昌耀先生的评论,有各大博士论文、昌耀先生的追捧者的文章等等,大多给他一个悲情诗人的称号。我觉得他们丝毫不懂昌耀先生。恰恰相反,他是一个那么热爱生命的人,不然面对父亲、母亲以及其他人的离世,要不然面对误读的诬陷,要不然面对两手空空无一物的家庭,以及家庭的烦恼、无回应的爱情,渴望生活而一再受挫的昌耀先生,早不知道要被杀死多少回,但他依然在不停向上。上帝是公平的,给了他梵高式的磨难,也给了他流芳百世的桂冠,大诗人的荆冠。上天安排他来完成他应造就的诗歌使命。诗歌的句子不是与生俱来的,句子和词语,是依托在诗人敏感的情怀和敏锐的洞悉之中的。如果没有这些经历,在一次次打击中崛起,一次次忍受孤寂与他人的不解,那么谁能获得这些厚重的句子和词语呢?技法固然重要,但形式与内容是并重的,纵使有再高超的技巧,而内心是草包,也不过是炫技而已,那样的诗句,机器人就可以造就了,但那根本不是承载灵魂的艺术。

昌耀先生的诗,大多都是充满隐喻的,他吝啬词语,也吝啬着词语的修辞艺术,字里行间无不体现了他这样的想法。他大部分的诗也在修改后面世,诗的裁剪的程度是一个正常人都不舍得的,但他又坚持着自己的观点继续着。他的不分行的诗歌,其设想的走向又被如今大多被认为是“先锋”的诗人书写着。要读明白昌耀先生的诗,不能单从字面上去解读,更需要读上一读大西北的文化背景,中国1930年代以来的历史进程。昌耀先生不只是在写诗,他是在用生命记录着每一段经历。

(摘编自若小曼《浅谈诗人昌耀及其<斯人>》)

材料二

我们在读昌耀的诗集时,会发觉其选入的诗歌与网上的通行版本有些差异。

作为研究昌耀的专家,燎原当然更早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但当涉及到如何看待昌耀早期的诗作——亦即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诗作时,我们可以通过相关资料发现,收入昌耀诗集中的很多早期诗作,都并非当年的原貌,而存在着1979年之后不同程度的改写。”

昌耀对其早期创作的“重写”,已构成一个不容忽视、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现象。很多人认为这种改写“带有根本性,涉及语言风格、修辞手段乃至价值观的调整”。在我看来,昌耀对于自己早期作品的否定和彻底改写,完全体现了他对诗歌标准新的认定,也体现了他重写自己一生的意志和决心。他要以他成熟期所确立的“尺度”来严格考量自己。不仅是重写旧作,他还要让那个一直带在他身上的年轻苦役犯重新出来说话,这就是诗集中那些落款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实则明显写于80年代、并且“属于80年代”的一些作品。如果说这是一个一生都在寻求“救赎”的诗人,那么重写旧作就是他自我救赎的一种方式。他要留下一个他自己可以接受、也可以面向未来的一生。纵然这给人们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难题,但这就是昌耀。他最终要奉献的,是一部他用全部生命铸就的“命运之书”,而非一部面目混乱、良莠不齐的全集或选集。

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昌耀最重要和独特的,在我看来,是形成了一种卓越的和他的生命和美学追求相称的文体,这种孤绝超拔、沉雄遒劲、具有“新古典”性质和青铜般色调的文体,我们可以称之为“昌耀体”。正是这种“昌耀体”使他的诗歌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语言存在。这种“昌耀体”当然不限于一般意义上的个人风格,而是和昌耀的精神人格、美学追求和创作实践(包括对早期的重写)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它不仅有着它独具的词汇学、修辞运作方式、意象系统,还有着它统摄性的精神风骨。更重要的,是有着足够的语言作品作为支撑。他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全部创作,把这一切提升到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探讨和研究的高度。

“昌耀体”的显著标志,正如人们看到的,首先来自昌耀高度自觉地与汉语言古典传统的接通,由此给我们的“新诗”带来了汉语本身的血质、底蕴、调性和文白之间的语言张力,带来了一个“文明之子”才具有的那种崇高感、历史感和文脉贯通之感,也形成了他那时而苍劲姿纵、时而雍容华贵、时而高峻幽秘的文体风格。诗论家胡亮也曾这样精彩地描述过他对昌耀的语言文体的印象:“他大量启用古字古词,粗粝,嶙峋,滞涩,狰狞,惊悚,硬语盘空,而又能透出个人的呼吸和血肉。如此讲究到极致,精雕细刻,穷物尽相,甚至连每个小局部都会有生动的乐感和画面感。”

(摘编自王家新《论昌耀诗歌的“重写”现象及“昌耀体”》)

材料三

在新诗如何用汉语发声的问题上,昌耀给我们作了示范。他不仅在语言上有滞涩的古语化倾向,汉语气质纯正,更主要的是,他凭一己之力,为汉语诗歌开辟了另一条路:用生命与脚下的土地建立起血脉联系。从土地的苦难生存直觉中滴出来的诗,必然是带着体温的诗,有生命痛感的诗,才能揭示自己和这片土地存在的真相。这样的诗,发出的必然是纯正汉语的声音。

昌耀固守青海高原,在生命与脚下土地之间建立的语法关系,打通了汉语诗歌本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任督二脉。广袤的青海高原,因为有了钉子一样的诗人昌耀,将生命和语言持续有力地注入,已经发生了神奇的变化,成为中国西部最有诗性意义的场域。

(摘编自谭克修《重建生命和土地之间的语法关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昌耀是一位热爱生命、有美学追求的诗人,他凭着敏感的情怀和敏锐的洞悉,在诗歌界达到了同梵高之于绘画领域的地位。
B.昌耀重返诗坛后,以他成熟期的风格与“尺度”,对其早期作品进行了大幅度重写,但并未使其早期创作发生质的变化。
C.“昌耀体”是一种具有“新古典”性质和青铜般色调的文体,其含义等同于材料一中“厚重的句子和词语”。
D.材料三认为昌耀在语言上有滞涩的古语化倾向,发出了纯正汉语的声音,同时重建了生命与脚下土地之间的语法关系。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昌耀被很多人冠以“悲情诗人”的称号,是因为那些写评论的博士与追捧者没有真正地读懂他。
B.昌耀先生的诗大多都是充满隐喻的,是与其生活经历、历史进程以及当时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的。
C.昌耀十分重视对自己早期作品的修改与裁剪,他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创作的诗皆在修改后才面世。
D.“昌耀体”不仅是昌耀创作的一种文体风格,更与其精神人格、美学追求和创作实践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3.下列诗句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啸然一声/对我们红色的生活/作一次惊愕的眺视/而后/和我们一同欢呼”(昌耀《群山》)
B.“是的/在善恶的角力中/爱的繁衍与生殖/比死亡的戕残更古老/更勇武百倍”(昌耀《慈航》)
C.“我从空气摄取养料/经由阳光提取钙质/我的须髭如同箭毛/而我的爱情却如夜色一样羞涩”(昌耀《良宵》)
D.“斜扫过这金属般凝固的铸体/消失于远方岩表的返照/遁去如骑士/极其凝重而又玄奥高古”(昌耀《踏着蚀洞斑驳的岩原》)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昌耀先生在诗歌创作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20-02-13更新 | 2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