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脱脱等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98 题号:940858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朱胜非、字藏一,蔡州人,崇宁二年,上舍登第。康元年,为东道副总管、权应天府,金人攻城域,胜非逃去。会韩世忠部将杨进破敌,胜非复还视事,逾年,诣济州谓康王言,南京为艺祖兴王之地,请幸之以图大计,王即位南京。

建炎改元,试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时方草创,胜非上疏言:“仁义者,天下之大柄,持之,则外夷服而诸夏尊;苟失其柄,则不免四夷交侵之患。国家与契丹结好,百有余年,一旦乘其乱弱,远交金人为夹攻计,是中国失其柄,而外侮所由招也。陛下即位,宜壹明正始之道,思其合于仁义者行之,不合者置之,则可以攘却四夷,绍复大业矣。”上嘉之。总制使钱盖进职胜非言盖为陕西制置使弃师误国封还贴黄盖遂罢谏官卫肤敏坐论元祐太后兄子徒官胜非言以外成故去谏臣非所以示天下

三年,上自镇江南幸,留胜非经理未几,命为控扼使,已而拜宣奉大夫、尚书右仆射兼御营使。故事,命相进三宣,胜非特迁五官,其见重若此。会王渊签书柜密院事,内侍复用事恣横,诸将不悦。于是苗傅、刘正彦与其徒王钧甫、王世修谋,诬渊结宦官谋反。正彦手斩渊,分捕中官,皆杀之,拥兵至行宫门外,胜非趋楼上,诘专杀之由。上亲御楼抚谕,傅、正彦语颇不逊,胜非乃从皇太后出谕旨。傅等请高宗避位,于是太后垂帘,高宗退居显忠寺,号容圣宫,傅、正彦乞改年号及移跸建康,胜非以白太后,因议恐尽废其请,则仓卒变生,乃改元明受。

四月,胜非率百官诣睿圣宫,亲披上乘马还宫。上既复辟,胜非曰:“臣昔遇变,义当即死,偷生至此,欲图今日之事耳。”乃乞罢政,上问谁可代者,胜非日:“吕颐浩、张浚。“"问孰优,曰:“颐浩练事而粗暴,浚喜事而疏浅。”上曰:“浚太年少。“胜非曰:“臣向被召,军旅钱谷悉什浚,此举浚实主之。”五年,应诏言战守四事,起知湖州,引疾归。桧得政,胜非与秦桧有隙,废居八年,卒,道忠靖。

(节选自《宋史.朱胜非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总制使钱盖进职/胜非言盖为陕西制置使/弃师误国/封还贴黄/盖遂罢谏官/卫肤敏坐论元祐太后兄子徒官/胜非言以外戚故去谏臣/非所以示天下。
B.总制使钱盖进职/胜非言盖为陕西制置使/弃师误国/封还贴黄/盖遂罢谏官/卫肤敏坐论元祐太后/兄子徒官/胜非言以外戚故去谏臣/非所以示天下。
C.总制使钱盖进职/胜非言盖为陕西制置使/弃师误国/封还贴黄/盖遂罢/谏官卫肤敏坐论元祐太后兄子徙官/胜非言以外戚故去谏臣/非所以示天下。
D.总制使钱盖进职/胜非言盖为陕西制置使/弃师误国/封还贴黄/盖遂罢/谏官卫肤敏坐论元祐太后/兄子徒官/胜非言以外戚故去谏臣/非所以示天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元,指封建时期皇帝即位时或在位期间改换年号。年号由汉武帝首创。
B.跸,古代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行人来往,文中的移跸即皇帝移驾。
C.建康即南京,又名金陵、江宁等,曾是孙吴、东晋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D.朔,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另外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晦指农历每月三十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朱胜非刚正不阿,敢于进谏。陕西总制使钱盖升官进职时,胜非指责他弃师误国,致使钱盖被罢职。
B.朱胜非关心时局,情系边防。建炎改元时,胜非上疏请求施仁义,以避免四夷交侵的祸患,皇帝称赞。
C.朱胜非不畏强暴,忠于朝廷。当刘正彦等人杀害王渊,并带兵到行宫门外时,胜非斥问他们的暴行。
D.朱胜非举荐人才,客观公允。胜非向皇帝辩证地评价了吕顾浩与张浚,同时也陈述了他们两人的实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仁义者,天下之大柄,持之,则外夷服而诸夏尊。
(2)故事,命相进三官,胜非特迁五官,其见重若此。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齐贤,曹州冤句人,太宗擢进士,齐贤以大理评事通判衡州。自荆渚至桂州,水递铺夫数千户,困于邮役,衣食多不给,论奏减其半。六年,为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冬,改右补阙,加正使。初,李氏据有江南,民户税钱三千已上者户出丁一人,黥面,自备器甲输官库,出即给之,日支粮二升,名为义军。既内附,皆放归农。至是,言者以为此辈久在行伍,不乐耕农,乞遣使选充军伍,并其家属送阙下。齐贤上言:“江南义军,例皆良民,横遭黥配,无所逃避。法贵有常,政尚清净,前敕既放营农,不若且仍旧贯。”齐贤居使职,勤究民弊,务行宽大,江左人思之不忘。初王延德与朱贻业同掌京庾欲求补外沆为请于齐贤齐贤以闻太宗以延德尝事晋邸怒其不自陈而干祈执政召见诘责真宗即位,召拜兵部尚书。尝从容为上言皇王之道,而推本其所以然,且言:“臣受陛下非常恩,故以非常为报。”时戚里有分财不均者更相讼,又入宫自诉。齐贤曰:“是非台府所能决,臣请自治。”上谕之,齐贤坐相府,召讼者问曰:“汝非以彼所分财多、汝所分少乎?”曰:“然。”命具款。乃召两吏,令甲家入乙舍,乙家入甲含,货财无得动,分书则交易之。明日奏闻,上大悦曰:“朕固知非君莫能定者。”郊祀,加门下侍郎。景德初,从东封还,复拜右仆射。时建玉清昭应宫,齐贤言绘画符瑞,有损谦德,又违奉天之意,屡请罢其役。三年,出判河阳,从祀汾阴还,进左仆射。五年,代还,请老,以司空致任。归洛。得裴度午桥庄,有池榭松行之盛,日与亲旧觞咏其间,意甚旷适。七年夏,薨,年七十二。居相日,数起大狱。又与寇准相倾,人或以此少之。

(节选自《宋史•张齐贤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王延德与朱贻业同掌/京庾欲求补外/沆为请于齐贤/齐贤以闻/太宗以延德尝事晋/邸怒其不自陈而干祈执政/召见诘责/
B.初/王延德与朱贻业同掌/京庾欲求补外/沆为请于齐贤/齐贤以闻/太宗以延德尝事晋邸/怒其不自陈而干祈执政/召见诘责/
C.初/王延德与朱贻业同掌京庾/欲求补外/沆为请于齐贤/齐贤以闻/太宗以延德尝事晋邸/怒其不自陈而干祈执政/召见诘责/
D.初/王延德与朱贻业同掌京庾/欲求补外/沆为请于齐贤/齐贤以闻/太宗以延德尝事晋/邸怒其不自陈而干祈执政/召见诘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氏,即南唐政权,传三世历一帝二主,开国皇帝李昪、中主李璟、后主李煜。
B.黥面,意为在脸上刺字、涂墨。在古代,多用为对犯人的刑罚,文中就是此意。
C.郊祀,古代君王于郊外举行祭祀天地活动,南郊祭天,北郊祭地,为百姓和国家祈福。
D.致仕,古代官员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人还常用休致、乞骸骨等名称来指辞职归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齐贤为民请命。在衡州通判任上,上奏朝廷为驿传役夫减免了一半劳役;为了江南的百姓,又有理有据地驳斥了谏官的扰民言论。
B.张齐贤知恩图报。他表示受到皇帝特别恩遇,就要极力报答皇恩;曾受命处理外戚因分财不均而相互诉讼的案子,得到皇帝肯定和赞扬。
C.张齐贤受到器重。他曾从容淡定地为宋真宗讲解分析为皇之道,还多次跟随皇帝参加祭祀活动,先后担任兵部尚书、门下侍郎等要职。
D.张齐贤俭素清雅。他曾多次从谦虚等角度谏言皇帝停止兴建玉清昭应宫;退休回到老家,每日与亲戚朋友流连美景,饮酒赋诗,过着旷达闲适的生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法贵有常,政尚清净,前敕既放营农,不若且仍旧贯。
(2)居相日,数起大狱。又与寇准相倾,人或以此少之。
5.张齐贤在江南任职口碑如何?为什么?请简要说明。
2021-01-23更新 | 12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石守信,开封浚仪人。事周祖,得隶帐下。广顺初,累迁亲卫都虞候。从世宗征晋阳,遇敌高平,力战,迁亲卫左第一军都校。师还,迁铁骑左右都校。从征淮南,为先锋,下六合,入涡口,克扬州,遂领嘉州防御使,充铁骑、控鹤四厢都指挥使。从征关南,为陆路副都部署,以功迁殿前都虞候,转都指挥使。

太祖即位,迁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改领归德军节度。李筠叛,守信与高怀德率前军进讨,破筠众于长平,斩首三千级。又败其众三万于泽州,获伪河阳节度范守图,降太原援军数千,皆杀之。李重进反扬州,帝亲征至大仪顿。守信驰奏:“城破在朝夕,大驾亲临,一鼓可平。”帝亟赴之,果克其城。

乾德初帝因晚朝与守信等饮酒酒酣帝曰我非尔曹不及此然吾为天子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安枕而卧守信等顿首曰:“今天命已定,谁复敢有并心,陛下何为出此言耶?”帝曰“人孰不欲富贵,一旦有以黄袍加汝之身,虽欲不为,其可得乎!”守信等谢曰:“臣愚不及此,惟陛下哀矜之。”帝曰:“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守信谢曰:“陛下念及此,所谓生死而肉骨也。”明日,皆称病,乞解兵权,帝从之,皆以散官就第,赏赍甚厚。

九年,卒,年五十七,追封威武郡王,武烈。

(选自《宋史·石守信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乾德初/帝因晩朝与守信等饮酒/酒酣/帝曰/我非尔曹不及此/然吾为天子/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安枕而卧/
B.乾德初/帝因晩朝/与守信等饮酒/酒酣帝曰/我非尔曹/不及此然/吾为天子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安枕而卧/
C.乾德初/帝因晚朝与守信等饮酒/酒酣帝曰/我非尔曹不及此/然吾为天子/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安枕而卧/”
D.乾德初/帝因晚朝/与守信等饮酒/酒酣/帝曰/我非尔曹/不及此/然吾为天子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安枕而卧/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多用来指开国帝王的庙号。庙号是皇帝在神庙中被供奉时的名号。
B.黄袍,往往被看作古代帝王服色的象征,其作为帝王专用衣着的规定始于唐朝。
C.散官,是古代官员的一种,指那些不在编制之内不拿朝廷俸禄的官员。
D.谥,即谥号,是人死之后由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分为官谥和私溢两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守信作战奋勇,善于征战。他在跟随周世宗时就攻城略地,屡立战功,因而多次被升迁官职。
B.石守信战功赫赫,颇得皇帝信任。他在跟随太祖后,又因为战功得到升官,皇帝也听从其建议。
C.石守信颇有谋略,善于抓住战机。在皇帝亲征大仪顿时,他奏请皇帝亲临城下,从而攻下城池。
D.石守信迷信天命,愚不可及。当宋太祖施行杯酒释兵权计谋时,他愚昧地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内文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守信驰奏:“城破在朝夕,大驾亲临,一鼓可平。”
(2)守信谢曰:“陛下念及此,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019-03-14更新 | 5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尹焞字彦明。少师事程颐,尝应举,发策有诛元祐诸臣议,焞曰:“噫,尚可以干禄乎哉!”不对而出,告颐曰:“焞不复应进士举矣。”于是终身不就举。

靖康初,种师道荐焞德行可备劝讲,召至京师,不欲留,赐号和靖处士。户部尚书梅执礼等人合奏:“河南布衣尹焞学穷根本,德备中和,近世招延之士无出其右者。朝廷特召,而命处士以归,使焞韬藏国器,不为时用,未副陛下侧席求贤之意。望特加识擢,以慰士大夫之望。”不报。

次年,金人陷洛,焞阖门被害,焞死复苏,门人舁置山谷中而免。绍兴四年,止于涪。涪,颐读《易》地也,辟三畏斋以居,邦人不识其面。侍读范冲举焞自代,授左宣教郎,以疾辞。范冲奏给五百金为行资,遣漕臣奉诏至涪亲遣。六年,始就道,作文祭颐而后行。

高宗渡江,赵鼎去位,张浚独相,上章荐焞,谓其所学所养有大过人者,乞令江州守臣疾速津送至国门,复以疾辞。上曰:“焞可谓恬退矣。”诏以秘书郎兼说书,趣起之,焞始入见就职。未几,称疾在告,除权礼部侍郎兼侍讲。

时金人遣张通古、萧哲来议和,焞上疏曰:“臣伏见本朝有辽、金之祸,亘古未闻,中国无人,致其猾乱。今又为此议,则人心日去。不识陛下未尝深谋而熟虑乎,抑在廷之臣不以告也?”又移书秦桧言:“今北使在廷天下忧愤若和议一成彼日益强我日益怠侵寻朘削天下有被发左衽之忧天下之人痛恨切骨,金人狼虎贪噬之性,不言可见。天下方将以此望于相公,觊有以革其已然,岂意为之已。甚乎。”疏及书皆不报,于是焞固辞新命。引年告老,转一官致仕。十二年,卒。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


[注] ①元祐诸臣: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奸臣蔡京把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司马光等保守派官员视为奸党,称为“元祐党人”,加以打击。程颐名列其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北使在/廷天下忧愤/若和议一成/彼日益强/我日益怠/侵寻朘削/天下有被发左衽之忧/
B.今北使在/廷天下忧愤/若和议一成/彼日益强/我日益怠/侵寻朘削天下/有被发左衽之忧/
C.今北使在廷/天下忧愤/若和议一成/彼日益强/我日益怠/侵寻朘削天下/有被发左衽之忧/
D.今北使在廷/天下忧愤/若和议一成/彼日益强/我日益怠/侵寻朘削/天下有被发左衽之忧/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策,指发出的策问。古代科举考试把试题写在策上,令应试者作答,称为策问,内容常关涉国家大事。
B.处士,古代指有才能而不被赏识、不被重用的官员,后来也泛指有才德而隐居不愿做官的读书人。
C.布衣,即麻布制成的衣服,古代平民不能着锦绣之服,多着布衣,因而常用“布衣”来借指平民。
D.致仕,指古代官员交还官职,即退休。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源于周代,汉朝以后形成固定制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尹焞敬待老师。他因不愿诋毁老师程颐而放弃科举考试;朝廷征召他,他祭祀老师之后才上路。
B.尹焞德才兼备。户部尚书梅执礼等人认为,在学问和品德方面,近年招揽的士人没有能超过他的。
C.尹焞淡泊仕途。他多次受到举荐和征召,但屡次推辞,皇上认为他“恬退”而授予“处士”之号。
D.尹焞反对议和。金人遣使议和,他上书朝廷并致信秦桧,直陈和议的危害,但都没有得到回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焞韬藏国器,不为时用,未副陛下侧席求贤之意。
(2)不识陛下未尝深谋而熟虑乎,抑在廷之臣不以告也?
2020-07-02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