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北朝 > 范晔(398-445) > 《后汉书》编撰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2 题号:944076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刘隆字元伯,南阳安众侯宗室也。王莽居中,隆父礼与安众侯崇起兵诛莽,事泄,隆以年未七岁,故得免。及壮,学于长安,更始拜为骑都尉。谒归,迎妻子置洛阳。闻世祖在河内,即追及于射犬,以为骑都尉,与冯异共拒朱鲔、李轶等,轶遂杀隆妻子。建武二年,封亢父侯。四年,拜诛虏将军,讨李宪。宪平,遣隆屯田武当。

十一年,守南郡太守,岁余,上将军印绶。十三年,增,更封竟陵侯。是时,天下垦田多不以实,又户口年纪互有增减。十五年,诏下州郡检核其事,而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优饶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号呼。时诸郡各遣使奏事,帝见陈留吏牍上有书,视之,云“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帝诘吏由趣,吏不肯服,抵言于长寿街上得之。帝怒。时显宗为东海公,年十二,在幄后言曰:“吏受郡敕,当欲以垦田相方耳。”帝曰:“即如此,何故言河南、南阳不可问?”对曰:“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逾制,不可为准。”

帝令虎贲将诘问吏,吏乃实首服,如显宗对。于是遣谒者考实,具知奸状。明年,隆坐征下狱,其畴辈十余人皆死。帝以隆功臣,特免为庶人。

明年,复封为扶乐乡侯。以中郎将副伏波将军马援击交趾蛮夷征侧等,隆别于禁谿口破之,获其帅征贰,斩首千余级,降者二万余人,还,更封大国,为长平侯。及大司马吴汉,隆为骠骑将军,行大司马事。

隆奉法自守视事八岁上将军印绶罢赐养牛以列侯奉朝请。三十年,定封慎侯。中元二年,卒,曰靖侯。

(选自《后汉书·列传第十二》,有删改)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隆奉法自守/视事/八岁上将军印绶/罢赐/养牛以列侯/奉朝请
B.隆奉法/自守视事/八岁上将军印绶/罢赐/养牛/以列侯奉朝请
C.隆奉法自守/视事八岁/上将军印绶/罢/赐养牛/以列侯奉朝请
D.隆奉法/自守视事八岁/上将军印绶/罢/赐养牛以列侯/奉朝请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邑”泛指一般的城镇。大曰都、小曰邑。通称诸侯的封地、大夫的采地为邑,文中即是此意。
B.“谥”,中国古代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据其生前所作所为而给予的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C.“薨”,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用于高等级妃嫔和所生的皇子公主,或封王的贵族。
D.“摄”是代理、兼理的意思,文中指代皇帝处理政事,常用的假、行、权、徙等词也有此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莽专权之时,刘隆的父亲刘礼同安众侯刘崇起兵反对王莽。行动失败之后,被治罪,刘隆因为年龄不满七岁,免于被诛杀。
B.东汉初年,户口和田地状况混乱。官员、豪强相互隐瞒,于是皇帝诏令各州郡检核垦田事,诏令对百姓十分严苛,使得百姓怨声载道。
C.刘隆久经战阵,协助世祖建立功业。他抵御朱鲔、李轶,讨伐李宪,俘获征贰,屡立战功,封赏丰厚,皇帝对其恩宠有加。
D.马援为伏波将军率军征伐交趾,扶乐乡侯刘隆以中郎将的身份作为副将,于禁谿口大破蛮夷,得胜回京之后,更封大国,为长平侯。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帝诘吏由趣,吏不肯服,抵言于长寿街上得之。
(2)明年,隆坐征下狱,其畴辈十余人皆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后到京师,受业太学。时诸生长沙陈平子亦同在学,与式未相见,而平子被病将亡,谓其妻曰:“吾闻山阳范巨卿,烈士也,可以托死。吾殁后,但以尸埋巨卿户前。”乃裂素为书,以遗巨卿。既终,妻从其言。时式出行适还,省书见瘗,怆然感之,向坟揖哭,以为死友。乃营护平子妻儿,身自送丧于临湘。未至四五里,乃委素书于框上,哭别而去。其兄弟闻之,寻求不复见。长沙上计掾史到京师,上书表式行状,三府并,不应。举州茂才,四迁荆州刺史。友人南阳孔嵩,家贫亲老,乃变名姓,佣为新野县阿里街卒。式行部到新野,而县选嵩为导骑迎式。式见而识之,呼嵩,把臂谓曰:“子非孔仲山邪?”对之叹息,语及平生。曰:“吾蒙国恩,致位牧伯,而子怀道隐身,处于卒伍,不亦惜乎!”嵩曰:“侯嬴长守于贱业,晨门肆志于抱关。子欲居九,不患其陋。贫者士之宜,岂为鄙哉!”式敕县代嵩,嵩以为先佣未竟,不肯去。嵩在阿里,正身厉行,街中子弟,皆服其训化。遂辟公府之京师道宿下亭盗共窃其马寻问知其嵩也乃相责让曰孔仲山善士岂宜侵盗乎于是送马谢之。嵩官至南海太守。式后迁庐江太守,有威名,卒于官。

(选自《后汉书·范式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遂辟公府/之京师道/宿下亭/盗共窃其马/寻问知其嵩也/乃相责让曰/孔仲山善士/岂宜侵盗乎/
B.遂辟公府/之京师/道宿下亭/盗共窃其马/寻问知其嵩也/乃相责让曰/孔仲山善士/岂宜侵盗乎/
C.遂辟公府/之京师/道宿下亭/盗共窃其马/寻问知其嵩也/乃相责/让曰/孔仲山善士/岂宜侵盗乎/
D.遂辟公府/之京师道/宿下亭/盗共窃其马/寻问知其嵩也/乃相责/让曰/孔仲山善士/岂宜侵盗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中国古代的大学,文中“少游太学”指年轻时在太学游学。
B.烈士,指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也指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人。文中取的是忠义有志之士的意思。
C.辟,指征召出仕,与文中“举州茂才”的“举”都是由皇帝直接向社会征聘任命。
D.夷,古时对我国东方诸少数民族的泛称,后也可用来泛指四方的少数民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式信守承诺,按时拜访老友。范式在太学求学时跟张劭关系很好,分别时,范式约定两年后要去拜见张劭家人,到约定的那天,范式果然前往。
B.范式接受重托,不负同窗之谊。范式与陈平子虽同窗却从未见过面,平子生病快死的时候将身后事情托付给范式,范式将平子视作死友,照料平子的妻儿。
C.范式不求回报,淡泊名利。范式将平子的灵柩护送完成后就哭着离去,后来有官吏到京师上书称述范式的事迹,范式受到三府征召,但他都没应召。
D.范式偶遇故友,为他深感惋惜。范式与孔嵩本是好友,范式巡视本州到新野,孔嵩主动担任向导骑马去迎接范式,范式一见便认出了孔嵩,为他的处境感到惋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2)式敕县代嵩,嵩以为先佣未竟,不肯去。
2023-05-06更新 | 3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郭太字林宗、太原介休人也。家世贫贱。早孤,母欲使给事县廷。林宗曰:“大丈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逐辞。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共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

②司徒黄琼,或劝林宗仕进者,对曰:“吾夜观乾象,昼察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遂并不应。身长八尺,容貌魁伟,褒衣博带,周游郡国。尝于陈梁闲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其见慕皆如此。或问汝南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后遭母忧,有至孝称。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骇论,故宦官政而不能伤也。乃党事起,知名之士多其害,唯林宗及汝南袁闳得免焉。遂闭门教授,弟子以千数。

③建宁元年,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阉人所害,林宗哭之于野,恸。既而叹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④明年春,卒于家,时年四十二。四方之士千余人,皆来会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为其文,既而谓涿郡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惭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其奖拔士人,皆如所鉴。

(节选自《后汉书·郭符许列传》 )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 成皋屈伯彦学(              )                  (2) 司徒黄琼(              )
2.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 故宦官政而不能伤也(              )
A.随意                         B. 独揽                  C. 拥有                         D. 让位
(2) 知名之士多其害(              )
A.覆盖                         B. 同“披”             C. 加在……之上          D. 遭受
3.第①段画线部分有两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两处标识出来。   
后 归 乡 里 衣 冠 诸 儒 送 至 河 上 车 数 千 两
4.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尝于陈梁闲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其见慕皆如此。
5.第③④段塑造郭林宗的手法各有不同,试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比较分析。   
2024-02-01更新 | 4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

父彪卒,归乡里。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具言固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书。显宗甚奇之,召诣校书部,除兰台令史,与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共成《世祖本纪》。迁为郎,典校秘书。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固自永平中始受诏,潜精积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当世甚重其书,学者莫不讽诵焉。

时北单于遣使贡献,求欲和亲,诏问群僚。议者或以为:“匈奴变诈之国,无内向之心,徒以长汉威灵,逼惮南虏,故希望报命,以安其离叛。今若遣使,恐失南虏亲附之欢,而成北狄猜诈之计,不可。”固议曰:“不若因今施惠,为策近长。”

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时年六十一。

(选自《后汉书·班固传》,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初A洛阳令B种兢尝行C固奴D干其车骑E吏椎呼之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代史”。
B.兰台,汉代宫中藏书处,由御史中丞掌管,负责管理书籍。
C.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最高首领的专称,此称号一直使用至匈奴灭亡。
D.永元,汉和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始创于汉武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固聪颖有才,年轻有为。他九岁能诵诗作文,长大之后博览群书,深入钻研各家各派的思想言论。
B.班固审时度势,思虑长远。对于匈奴,他从现实与长远考虑,主张以施恩的方式来对待。
C.班固虽能文善辩,却也经历了许多的磨难。如被人举报私修官史而遭遇了牢狱之灾。
D.班固欲承父业,私编前史。班固的父亲生前编辑前史,内容不够详细,班固潜心钻研,二十多年后终于私下完成了父亲未竟的事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
(2)匈奴变诈之国,无内向之心,徒以畏汉威灵,逼惮南虏,故希望报命,以安其离叛。
2023-12-06更新 | 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