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范仲淹(989-1052)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4 题号:958702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瀑布①

范仲淹

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

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

势斗蛟龙恶,声吹雨雹粗。

晚来云一色,诗句自成图。


注①:本诗写于范仲淹第三次被贬谪。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瀑布与平常溪流不同,它从大山高处倾泻而下,卓尔不群。
B.颈联诗人从气势、声音两个角度描绘瀑布如龙斗,似冰雹的气象。
C.尾联意思是傍晚时云彩变成同一颜色,笔下诗句自然变成了图画。
D.这首咏物诗富有理趣,体现了宋诗以文为诗,议论化倾向的特点。
2.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颔联的含意。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这首词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芳草无情”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埋怨“芳草”无情,正见出作者多情、重情。
B.“黯乡魂,追旅思”是说作者面对秋景更加思念故乡,回首望去,一片幽暗,不禁追忆起旅途行程。
C.“夜夜除非”的“除非”两字意为“除此之外,别无可能”。
D.这是古代诗词中借秋景抒发离别之情的名篇,情虽悲凉哀婉,气却沉雄刚健。
2.本词是乡思离愁之作,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是怎样抒写“乡思离愁之深重”的?
2018-12-06更新 | 8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御街行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寒声碎”这三个字,不仅明说细碎的声响,就是坠叶的声音,而且点出这声响是带着寒意的秋声。一个“寒”字用得极妙,既是秋寒节候的感受,又是孤寒寂寞处境的感受,兼写物境与心境。
B.“枕头欹”,作者以极为简练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词人挑灯倚枕独自对灯夜读、寂然凝思的闲适神态。
C.“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肠已愁断,酒无由入,虽未到愁肠,已先化泪,运用夸张手法,比《苏幕遮》中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更进一层,愁情更是难堪、凄切。
D.“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算来这怀旧之事,是无法回避的,不是在心头萦绕,就是在眉头攒聚。作者的内心独白形象地写出了无法排遣的愁情。
2.本词上下两片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这样的抒情方式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2020-02-20更新 | 10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陈州上晏相公

范仲淹

曩由清举玉宸知,今觉光荣冠一时。

曾入黄扉陪国论,重求绛帐就师资。

谈文讲道浑无倦,养浩存真绝不衰。

独愧铸颜恩未报,捧觞为寿献声诗


注:①晏相公:晏殊,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曾官拜宰相。②铸颜:汉·扬雄《法言·学行》:“或曰。‘人可体与?'曰:‘孔子铸颜渊矣。’”后泛指培养人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认为自己取得的成就与晏相公的提携是分不开的。对晏相公深怀感激。
B.本诗是一首贺寿诗,诗中写到诗人与晏相公共同讨国家大事,深受启发。
C.颈联中“浑无倦”“绝不衰”,既是诗人品格体现。也看出是相公的影响。
D.统观全诗感情充沛直白,毫无掩饰造作之语,尾联点明诗人作此诗的缘由。
2.钟嵘在《诗品》中提倡“滋味说”,在他看来,诗歌的作用在于表达情感,情感外现于诗就变成了“滋味”,供人玩味体验。请结合诗歌尾联赏析其“滋味”。
2022-11-07更新 | 20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