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运动和力的关系 >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 传送带模型 > 物块在倾斜的传送带上运动分析
题型: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60 题号:15533283
如图甲所示,平台ON上有一轻质弹簧,其左端固定于竖直挡板上,右端与质量、可看作质点的物块A相接触(不粘连),OP段粗糙且长度等于弹簧原长。PN段光滑,上面有静止的小滑块BC,滑块BC之间有一段轻弹簧刚好处于原长,B与轻弹簧连接,滑块C未连接弹簧,两滑块离N点足够远。物块A开始静止于P点,现对物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外力F,大小随位移x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块A向左运动x=0.40m后撤去外力F,此后物块A向右运动到离开P点时的速度为v0=4m/s,AB碰撞后粘合在一起,碰撞时间极短。滑块C脱离弹簧后滑上倾角θ=37°的传送带,并刚好到达传送带顶端。已知滑块C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0,水平面MN右端N处与倾斜传送带理想连接,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1m/s顺时针转动,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 求:
(1)物块A与物块B碰撞前克服摩擦力做功为多少;
(2)滑块C 刚滑上传送带时的速度;
(3)物块C 滑上传送带到达顶端的过程中,滑块C与传送带之间摩擦产生的热量。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工厂为实现自动传送工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传送装置,该装置由水平传送带AB和倾斜传送带CD组成。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L1=6m,以v=6m/s的速率顺时针转动;倾斜传送带CD两端相距L2=3m,倾角θ=30°,BC相距很近,工件从BC过程速度大小不变。现将质量m的工件无初速地轻放至A端,已知工件与传送带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6,与传送带CD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求工件从A端运动到B端所用的时间;
(2)若倾斜传送带保持静止,求工件在倾斜传送带上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x
(3)若要求工件能到达D端,求倾斜传送带CD向上运动的最小速率vm
2024-01-25更新 | 176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如图所示,一质量m=1kg的物块从足够长的倾斜传送带顶端以开始下滑,传送带以速度v=5m/s运转,转动方向如图所示。已知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g,不计空气阻力。求:
(1)物块下滑的最大距离L
(2)物块从开始下滑至返回传送带顶端时所花的时间;
(3)物块从开始滑下至返回传送带顶端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2022-06-14更新 | 374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在疫情防控期间为符合隔离要求,用传送带装置为隔离人员运送物品和生活垃圾,如图为其工作场景简化图。可调传送带水平段AB与倾斜段BC转动方向及速率始终一致,ABBC,倾角,传送带速率,一运输生活垃圾的平板车静止于水平光滑地面,其左端位于水平传送带右端A的正下方,平板车与水平传送带上表面高度差。物品和包装后的生活垃圾均可视为质点,,取
(1)先调节传送带逆时针转动,将的物品轻放在A端,物品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求物品在AB段做加速运动的位移大小;
(2)C处隔离人员拿到物品后,调节传送带变为顺时针转动,速率不变,将生活垃圾放入包装箱后无初速放在C端,包装箱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为,求包装箱从C点到B点的时间;
(3)经传送带运送,包装箱从A端沿水平方向以的速度飞出,落入平板车。箱子落入平板车中时,竖直速度瞬间变为零,水平速度不变,同时工作人员对平板车施加一水平向右恒力F,已知平板车质量,总长,包装箱与生活垃圾的总质量,平板车与包装箱间动摩擦因数为,车与包装箱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为使包装箱不脱离小车,求恒力F的取值范围。
2023-02-18更新 | 4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