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 行星的运动 > 开普勒第三定律
题型:多选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12 题号:20234070
探月工程中,“嫦娥三号”探测器的发射过程可以简化如下:卫星由地面发射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经过P点时变轨进入距离月球表面100公里的圆形轨道1,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变轨进入椭圆轨道2,轨道2与月球表面相切于M点,月球车将在M点着陆月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三号”在轨道1上的速度比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小
B.“嫦娥三号”在地月转移轨道上经过P点的速度比在轨道1上经过P点时大
C.“嫦娥三号”在轨道1上的运动周期比在轨道2上的小
D.“嫦娥三号”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19-20高一·全国·单元测试 查看更多[30]

相似题推荐

多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1】“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这是人类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如图所示,假设“嫦娥四号”在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Ⅰ上绕月球运行的周期为T,某时刻“嫦娥四号”在A点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在月球表面的B点贴近月球表面飞行,AOB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  )
A.“嫦娥四号”在A点变轨时需减速
B.“嫦娥四号”在Ⅰ、Ⅱ轨道经过A点的加速度大小不同
C.“嫦娥四号”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
D.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2022-05-02更新 | 150次组卷
多选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近日,国家航天局公布了我国探月工程四期及深空探测任务后续规划。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号任务计划于2025年前后实施,拟在月球背面采样返回。设想嫦娥六号被月球俘获后进入椭圆轨道Ⅰ上运行,当经过近月点M点时启动点火装置,完成变轨后进入圆形轨道Ⅱ上运行,已知月球半径为R,圆形轨道Ⅱ距月球表面距离为nR,椭圆轨道I远月点距月球表面距离为kR,如图所示,忽略其他天体对嫦娥六号的影响,关于嫦娥六号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需要在M点点火使其加速才能完成
B.在轨道Ⅰ上的近月点速度是远月点的
C.在轨道Ⅰ上运行周期是轨道Ⅱ上运行周期的
D.在轨道Ⅱ上运行速度为月球第一宇宙速度的
2024-04-14更新 | 404次组卷
多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22年6月16日发生的“七星连珠”现象,是指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连成一线。“行星冲日”是“三星连珠”,即地球恰好运行到某个地外行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的现象。已知地球及各地外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轨道半径R/AU

1.0

1.5

5.2

9.5

19

30

A.火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最长B.海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最长
C.火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约为2.2年D.火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约为1.1年
2022-07-16更新 | 5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