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 引力势能及其应用
题型: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123 题号:6154002
一球形人造卫星的最大横截面积为、质量为,在轨道半径为的高空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由于受到稀薄空气阻力的作用,导致卫星运行的轨道半径逐渐变小.卫星在绕地球运转很多圈之后,其轨道的高度下降了,由于,所以可以将卫星绕地球运动的每一圈均视为匀速圆周运动.设地球可看成质量为的均匀球体,万有引力常量为
)求人造卫星在轨道半径为的高空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取无穷远处为零势能点,当卫星的运行轨道半径为时,卫星与地球组成的系统具有的势能可表示为.请估算人造卫星由半径为的圆轨道降低到半径为的圆轨道的过程中,机械能的变化
)某同学为估算稀薄空气对卫星的阻力大小,做出了如下假设:卫星运行轨道范围内稀薄空气的密度为,且为恒量;稀薄空气可看成是由彼此不发生相互作用的颗粒组成的,所有的颗粒原来都静止,它们与人造卫星在很短时间内发生碰撞后都具有与卫星相同的速度,在与这些颗粒碰撞的前后,卫星的速度可认为保持不变.在满足上述假设的条件下,请估算空气颗粒对卫星在半径为轨道上运行时,所受阻力大小的表达式.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人类能够实现太空移民.为此,科学家设计了一个巨型环状管道式空间站.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人们生活在空间站的环形管道中,管道内部截面为圆形,直径可达几千米,如图(a)所示.已知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空间站总质量为m,G为引力常量.

(1)空间站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2R,求空间站在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大小;
(2)为解决长期太空生活的失重问题,科学家设想让空间站围绕通过环心并垂直于圆环平面的中心轴旋转,使在空间站中生活的人们获得“人工重力”.该空间站的环状管道内侧和外侧到转动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1r2,环形管道壁厚度忽略不计,如图(b)所示.若要使人们感受到的“人工重力”与在地球表面上受到的重力一样(不考虑重力因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且可认为太空站中心轴静止),则该空间站的自转周期应为多大:
(3)为进行某项科学实验,空间站需将运行轨道进行调整,先从半径为2R的圆轨道上的A点(近地点)进行第一次调速后进入椭圆轨道.当空间站经过椭圆轨道B点(远地点)时,再进行第二次调速后最终进入半径为3R的圆轨道上.若上述过程忽略空间站质量变化及自转产生的影响,且每次调速持续的时间很短.
①请说明空间站在这两次调速过程中,速度大小是如何变化的;
②若以无穷远为引力势能零点,空间站与地球间的引力势能为,式中r表示空间站到地心的距离,求空间站为完成这一变轨过程至少需要消耗多少能量.
2017-02-23更新 | 956次组卷
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2】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载着中国第二代两名航天员,于2005年10月12日9时在酒泉发射场由“长征二号F”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按预定轨道环绕地球飞行76圈后,于10月17日4时32分安全返回落在内蒙古的主着陆场。
(1)设“神舟”六号飞船在飞行过程中绕地球沿圆轨道运行,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飞船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为T,试计算飞船离地面的平均高度h
(2)已知将质量为m的飞船在距地球中心无限远处移到距离地球中心为r处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功为,式中G为万有引力恒量,M为地球质量,那么将质量为m的飞船从地面发射到距离地面高度为h的圆轨道上,火箭至少要对飞船做多少功?(为简化计算,不考虑地球自转对发射的影响)。
2016-12-07更新 | 1430次组卷
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质量为m的宇宙飞船在半径为的轨道1上绕地球中心O做圆两运动。现飞船在轨道1的A点加速到椭圆轨道2上,再在远地点B点加速,从而使飞船转移到半径为的轨道3上,如图所示。若相距r的两物体间引力势能为,求:
(1)飞船在轨道2上经过近地点A和远地点B的速率之比
(2)飞船在轨道2上从A点到B点飞行的时间。
(3)若要实现由A点从轨道1转移到轨道2,需要在轨道1上对飞船做多少功?
2022-10-26更新 | 11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