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 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 硝酸盐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8 题号:13364572
氮是自然界中生物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其化合物种类丰富。
Ⅰ.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可通过图1装置制取。

(1)写出实验室制取NH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请将图l方框中用试管收集NH3的装置补充完整___________
(3)图2中,玻璃管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已知:相同条件下,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气体,运动速率较快)。
(4)图2中,反应的生成物溶于水得到溶液a。取溶液a少许于试管中,___________ (填:操作和现象),则证明溶液a含有
II.研究氮的循环和转化对生产、生活有重要的价值。某工厂制硝酸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5)上述转化中,属于氮的固定的是___________ (填“i”“ii”或“iii”)。
(6)写出“氧化炉”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7)“吸收塔”排出的尾气中会含有NO、NO2等氮氧化物,为消除它们对环境的影响,通常用纯碱(Na2CO3)溶液吸收法。纯碱溶液与NO2反应的原理如下,请将该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Na2CO3 + 2NO2 = NaNO3 + ___________ + CO2
20-21高一下·北京大兴·期末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同学们在实验室里用不同的方法分别制取Cu(NO3)2,并在此基础上探究Cu(NO3)2的化学性质。
(1)甲组同学直接用铜屑与稀硝酸反应制取Cu(NO3)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查阅了硝酸铜晶体的溶解度曲线(右图),据此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先将铜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再将灼烧后的物质与适量稀HNO3反应,欲从反应后的溶液中得到Cu(NO3)2晶体,依次进行的操作是:蒸发浓缩、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乙组同学认为此方案优于甲组的方案,理由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组同学用Cu(NO3)2晶体,探究其热稳定性,实验装置如下所示。(夹持装置和加热仪器未画出)
   
①充分加热Cu(NO3)2晶体一段时间后,观察到U形管中气体变为红棕色,红棕色气体是____________
②集气瓶最终被水充满,无气体剩余,则晶体分解的生成的气体还有________
③欲证明试管中残留的黑色粉末是CuO[假设Cu(NO3)2晶体已全部分解],实验方案是 _________
④由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4-03更新 | 228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用零价铁(Fe)去除水体中的硝酸盐(NO3-)已成为环境修复研究的热点之一。
(1)Fe还原水体中NO3-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①作负极的物质是____
②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
(2)将足量铁粉投入水体中,经24小时测定NO3-的去除率和pH,结果如下:
初始pHpH=2.5pH=4.5
NO3-的去除率接近100%<50%
24小时pH接近中性接近中性
铁的最终物质形态
pH=4.5时,NO3-的去除率低。其原因是____
(4)其他条件与(2)相同,经1小时测定NO3-的去除率和pH,结果如下:
初始pHpH=2.5pH=4.5
NO3-的去除率约10%约3%
1小时pH接近中性接近中性
与(2)中数据对比,解释(2)中初始pH不同时,NO3-去除率和铁的最终物质形态不同的原因:____
2020-05-07更新 | 372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研究SO2与Ba(NO3)2溶液的反应:
实验:向盛有2 mL 0.1 mol/L Ba(NO3)2溶液的试管中,缓慢通入SO2气体,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液面上方略显浅棕色。
探究1: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
(1) 白色沉淀是 ___
(2)分析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甲同学认为是N O3-氧化了SO2,乙同学认为是溶液中溶解的O2氧化了SO2
①支持甲同学观点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依据甲的推断,请写出Ba(NO3)2溶液与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乙同学通过下列实验证明了自己的推测正确,请完成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向2 mL____mol/L____溶液(填化学式)中通入SO2 ____________

探究2:在氧化SO2的过程中,N O3-和O2哪种微粒起了主要作用。
实验操作实验数据
向烧杯中加入煮沸了的0.1 mol/L的BaCl2溶液25 mL,再加入25 mL植物油,冷却至室温,通入SO2,用pH传感器测定溶液pH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

图1:向BaCl2(无氧)溶液中通入SO2

向烧杯中分别加入25 mL 0.1 mol/L的BaCl2溶液、Ba(NO3)2溶液,通入SO2,用pH传感器分别测定溶液pH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图2:分别向BaCl2、Ba(NO3)2溶液中通入SO2

(3) 图1,在无氧条件下,BaCl 2溶液pH下降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图2,BaCl 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
(5) 依据上述图象你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1-21更新 | 3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