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 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 氮的氧化物 > 二氧化氮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8 题号:16003529
某校化学实验小组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加热装置和夹持装置均已略去,装置气密性良好,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先将装置B下移,使碳酸钙与稀硝酸接触,装置C中产生白色沉淀时,立刻将装置B上提。
①盛装稀硝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进行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
②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
③装置C中产生白色沉淀后,立刻将装置B上提的原因是_______
(2)将装置A中铜丝放入稀硝酸中,给装置A微微加热,装置A中产生无色气体。用装置F向装置E中鼓入空气后出现红棕色气体,其原因是_______
(3)一段时间后,装置C中白色沉淀溶解,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推荐1】工业生产硝酸的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NOx(假设仅为NO和NO2的混合物),影响生态环境。
I.氮氧化物NOx对环境主要影响有两点______
II.工业上可用氨催化吸收法处理NOx,反应原理为:NH3+NOxN2+H2O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该处理过程的实验装置如图: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装置C的作用有两个:一个作用是通过气泡产生的速率来控制反应物的比例,另一个作用是___
(3)反应6NO2+8NH37N2+12H2O可用于处理NO2。当转移3.6mol电子时,消耗NO2的物质的量为___ mol。
III.工业上也常用NaOH溶液吸收法处理NOx
NO+NO2+2NaOH=2NaNO2+H2O(I)
2NO2+2NaOH=NaNO2+NaNO3+H2O(II)
(1)当NOx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时,NO、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
(2)2240mL(标准状况)NO和NO2的混合气体溶于200mL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并无气体放出,则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是___
2021-04-01更新 | 332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氮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请完成下列填空:
(1)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为探究二氧化氮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装置甲中盛放浓硝酸的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装置丙中的试管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装置乙、丙中出现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在医疗上有重要的应用,曾被科学家作为研究的重要物质。现有容积为aL的试管盛满NO后倒扣于水槽中,再向试管中通入一定体积O2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为试管容积的一半,则通入的O2的在相同条件下体积为____________
A.0.75aL       B.0.375aL       C.0.625aL       D.1.25aL
(3)在盛有一定量浓硝酸的试管中加入12.8g的铜片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开始阶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一阶段生成的气体为
_______,若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整个反应过程共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2.24L,则反应过程中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mol.,参加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mol.。
②反应结束后往试管中加入铜片,再加入少量20%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4-24更新 | 92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图是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两个实验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I实验装置中能否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是NO气体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Ⅱ实验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NO,则检查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Ⅱ实验装置的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稀硝酸,打开止水夹,用注射器慢慢抽取干燥管内的空气,稀硝酸沿着干燥管慢慢上升,直到充满整个干燥管,停止抽拉注射器,关闭止水夹,此时观察干燥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停止后,打开止水夹,用注射器抽取干燥管内的气体(事先已将注射器内原有的空气推出),关闭止水夹后取下注射器,并抽取一定量的空气,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实验完成后,将注射器内的气体通入到NaOH溶液中,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017-04-16更新 | 2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