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反应热 >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38 题号:16121300
I.完成下列问题。
(1)的盐酸与的NaOH溶液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如图,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向溶液中分别加入稀醋酸、稀盐酸、浓硫酸,则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放出热量从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
(3)已知现有下列反应





其中反应热符合的是_______(写序号)
II.以为催化剂的光热化学循环分解反应为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了一个新途径,该反应的机理及各分子化学键完全断裂时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4)上述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形式是由_______转化为_______
(5)根据数据计算,分解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___kJ的能量。
21-22高一下·内蒙古赤峰·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研究化学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

(2)C6H6(l)在O2(g)中燃烧生成CO(g)和H2O(g)的△H难以测量,原因是____。已知CO的燃烧热,还需要的一组数据是____(写出热化学方程式,焓变用△H表示)。
(3)H2(g)与F2(g)发生反应生成HF(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仿照图1,在图3中画出该反应的能量一反应历程曲线图(标出该反应的焓变)____

(4)图4表示VIA族的O、S、Se、Te在生成1mol气态氢化物时的焓变数据,根据数据可确定c代表____(填元素符号)的氢化物,写出H2Te发生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

(5)已知:S8(s)+8O2(g)=8SO2(g) △H=-8akJ•mol-1;1个S8分子中有8个硫硫键,1个SO2分子中有2个硫氧键;破坏1mol硫氧键、1mol氧氧键所需能量分别为bkJ、ckJ,则生成1mol硫硫键所释放能量为____
2022-10-12更新 | 166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为了更好地利用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在化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还需要关注化学反应的快慢和进行的程度等。
Ⅰ.断开1mol共价键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mol共价键释放的能量数据如表:
共价键
能量变化/()436.0390.8946.0
(1)进行反应,当生成3mol时,将_______ (填“吸收”或“放出”) _______kJ的能量。
Ⅱ.A、B、C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如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B中Fe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3)C中溶解的金属是_______ (填化学式),A、B、C中铁的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_______(填标号)。
Ⅲ.300℃时,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和2mol使之发生反应,测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4)由图可知,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为曲线_______(填“a”、“b”或“c”);0~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
2022-07-10更新 | 128次组卷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适中 (0.65)
【推荐3】含氮化合物在农业、工业、国防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是氮元素部分常见物质间的相互转化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过程I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若NO2最终完全转化为HNO3,计算1.7tNH3理论上可以得到质量分数为63%的硝酸溶液______t。
(2)过程V是工业生产中吸收尾气NO2的一种方法,该过程中除生成NaNO2外,还产生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3)用200mL稀硝酸可以将5.6g铁粉恰好完全溶解(假设还原产物只有NO),并且溶液中的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该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1
(4)NO2(红棕色)和N2O4(无色)两种气体之间的转化为2NO2(g)N2O4(g)。
①如果1molNO2(g)完全转化成N2O4(g)时放出的热量为238.5kJ,请从化学键角度描述能量变化的原因:_______
②上述转化是一个典型的可逆反应。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下列状况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字母)。
A.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B.2v正(N2O4)=v(NO2)
C.c(N2O4)∶c(NO2)=1:2                 D.容器中N2O4的质量分数不再变化
2023-05-22更新 | 10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