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 钠及其化合物 >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 碳酸氢钠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7 题号:17881300
Al与NaOH的水溶液能反应,而镁不反应。然而一位同学将镁条放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时,却观察到反应迅速发生,且有大量气体放出。查阅资料显示:①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白色不溶物;②Mg与沸水能明显发生反应。为探究反应原理,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验证产物。
【实验I】:用砂纸擦去镁条表面氧化膜,将其放入盛有适量滴有酚酞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试管中,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溶液由浅红变红。
(1)提出假设
该同学对反应中产生的白色不溶物作出如下猜测:
猜测1:可能是_______
猜测2:可能是
猜测3:可能是碱式碳酸镁
(2)设计定性实验确定产物并验证猜测:
实验序号实验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II】将实验I中收集的气体点燃现象及结论_______
【实验III】取实验I中的白色不溶物,洗涤,加入足量______________,白色不溶物中含有
【实验IV】取实验I中的滤液,向其中加入BaCl2稀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存在_______离子
(3)设计定量实验确定实验I的产物:称取实验I中所得干燥、纯净的白色不溶物31.0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装置A和B中。实验前后装置A增重1.8g,装置B增重13.2g,试确定白色不溶物的化学式_______

(4)根据资料显示以及实验现象,有同学认为,上述反应可能就是镁分别与水、与碳酸氢钠两个直接反应的共同结果。请你分别写出这两个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小组同学依据性质差异,采用比较的方法设计实验鉴别Na2CO3和NaHCO3
实验Ⅰ实验Ⅱ实验Ⅲ
         

(1)实验Ⅰ中,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滴加几滴水,A中温度计示数略有降低,B中温度计示数升高。说明固体b与水作用的过程中___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可判断固体b为____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
(2)实验Ⅱ中,向试管C和D中分别加入5 mL水,充分振荡,试管C中固体有剩余,试管D中固体完全溶解。
①判断固体c为____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
②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滴加2滴酚酞,___________试管中红色较深。(填“C”或“D”)
(3)实验Ⅲ中,分别向溶液e和溶液f中逐滴加入稀盐酸,F中开始滴加就可以观察到气泡;E中开始无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E中开始无气泡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
(4)请你再设计一个鉴别Na2CO3和NaHCO3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
2023-12-26更新 | 46次组卷
解答题-无机推断题 | 适中 (0.65)
【推荐2】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推断各物质,已知A为淡黄色固体,可用作供氧剂,固态B可以用于舞台上制造云雾效果;A、D、E、H灼烧时焰色试验为黄色

(1)请写出物质的化学式:H ___________,D ___________
(2)图中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___________(填标号)。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反应④的离子方程为 ___________
(4)D固体中含有少量的E,可采用的除去E的方法为 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5)请设计实验鉴别D溶液和E溶液:___________
2024-03-18更新 | 25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为测定某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假设仅含杂质氯化钠),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称量所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
(2)样品放在_________(仪器名)中灼烧,在_________(仪器名)中冷却;
(3)实验中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4)灼烧后的样品若在空气中冷却,会造成实验结果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已知该样品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0.800,则本次实验的相对误差为___________
(6)将灼烧后的样品加足量稀硫酸溶解,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毫升(按碳酸氢钠质量分数0.800计算)。
2019-08-17更新 | 1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