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 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 硫酸 > 浓硫酸的吸水性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58 题号:20331128
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硫酸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探究浓硫酸吸水性。如图:
   
实验中,向烧瓶中滴加浓硫酸,观察到烧瓶内产生大量白雾,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
(1)烧杯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浓硫酸表现吸水性的同时还表现的性质是___________
实验(二)利用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装置如图所示:
   
(3)实验中进行搅拌操作时应___________;如果用较浓硫酸替代稀硫酸进行实验,测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H)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已知25.00mL0.1稀硫酸和50.00mL0.1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混合溶液平均温度由℃升到℃(最高),已知溶液密度近似为1,比热容为4.18,生成1mol(l)时的反应热为(△H)___________(只列计算式)。
实验(三)探究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如图:
   
实验中发现A中有黑灰色固体,B中溶液不褪色,C中溶液褪色,实验完毕后,分离A中混合物得到黑色固体。
(5)观察A中反应产物的操作是___________,由上述实验证明:漂白性本质是与水反应,可能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或离子符号)(填一种)与品红生成无色物质。
(6)经测定:纯净的黑色固体由铜、硫元素组成,为了测定其组成,取xg样品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得到纯净的黑色粉末CuO,称重为yg,若x=y,则黑色固体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某化学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铁质材料碳素钢(仅含有C和Fe)和浓硫酸反应的气体产物,利用下列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省略)进行了如图实验探究活动: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_
(2)能证明生成的实验现象为装置B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________,说明具有________性,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观察到E中黑色固体逐渐变红,F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成蓝色,原因是________
(4)若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H中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再结合(3)推知碳素钢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中除了含有外,还有________(填化学式);铁质材料中碳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装置H后增加装置Ⅰ的目的是________
2024-05-04更新 | 184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19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瑞利在对气体密度(通常在混合气体中,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气体的体积分数越大,则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就越大)进行测定的工作中,发现以不同来源的N2进行测定时,会出现不能消除的微小误差,从而导致了稀有气体的发现。在实验中,瑞利利用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系统(箭头表示气体流向),通过的气体经过净化处理的纯氧气或空气。

(1)实验中要保证Cu丝始终保持红热,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可表示为:___________,2NH3 + 3CuON2 + 3Cu + 3H2O。倘若在实验中观察到铜丝变黑,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在此反应过程中铜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氨气和______________
(2)当通过的气体为纯氧时,测得气体的密度为ρ1
(3)在空气的净化过程中,为除去可能混有的H2S、CO2和水蒸气,可将气体先通过_____________,当净化后的空气通过上述反应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测得最终密度ρ2=1.256g·L1
(4)当空气直接通过灼热的Cu网,测得气体的密度为ρ3。试ρ1、ρ2、ρ3比较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400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实验室可用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制备,实验装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浓硫酸的沸点约为338℃。
均为黑色沉淀,不溶于稀盐酸与稀硫酸。
显黄绿色。
(1)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脱脂棉应蘸有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
(3)加热具支试管中的硫酸至沸腾,伸入铜丝,5s后观察到石蕊试纸变红,10s后观察到溶液颜色为蓝色,20s后观察到品红试纸褪色,5min后溶液蓝色逐渐变浅,同时底部生成灰白色沉淀。
①灰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该沉淀的生成体现了浓硫酸的_______(填标号)。
A.酸性          B.氧化性          C.吸水性          D.脱水性
②某同学认为硫酸蒸气也能使石蕊试纸变红,因此不能说明反应生成了,设计实验证明该猜想:_______
③为避免硫酸蒸气对反应的干扰,应如何改进实验装置:_______
(4)反应过程中还观察到铜丝表面附着少量黑色物质(主要成分为),一些文献中认为是碱性氧化物,很容易和酸反应,所以黑色物质中不可能存在,为验证该说法,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组别实验现象
黑色粉末加入(过量)溶液中,充分振荡溶液显淡蓝色,放置1天后,蓝色变深,仍有大量黑色粉末未溶解
黑色粉末加入_______HCl(过量)溶液中,充分振荡快速溶解,溶液显黄绿色
黑色粉末加入(过量)溶液中,充分振荡黑色粉末不溶解,溶液不变色
将实验Ⅲ的溶液加热至沸腾黑色粉末部分溶解,仍有较多黑色固体,溶液显淡蓝色
①实验Ⅱ应加入_______HCl溶液。
②上述实验表明,与酸的反应受到浓度、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
③产生实验Ⅲ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④设计实验证明铜丝表面附着的黑色物质是否含有_______
2021-01-26更新 | 4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