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 钠及其化合物 >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 碳酸钠 > 碳酸钠的俗称、物理性质及用途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 题号:20736166
为探究Na与CO2反应产物,某化学兴趣小组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已知PdCl2能被CO还原得到银白色的Pd。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
(2)B、C装置的目的是使进入D装置中的气体为干燥、纯净的CO2,则装置B和装置C所盛装的液体分别是饱和NaHCO3溶液、_____
(3)先称量硬质玻璃管的质量为m1g,将样品装入硬质玻璃管中,称得样品和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为m2g。再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其正确顺序是_____(标号);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硬质玻璃管恒重,称得质量为m3g。
a.点燃酒精灯,加热b.熄灭酒精灯c.称量硬质玻璃管
d.打开K1和K2,通入CO2至E中出现浑浊e.关闭K1和K2 f.冷却到室温
(4)加热D装置中硬质玻璃管一段时间,观察到以下现象:
①钠块表面变黑,熔融成金属小球;
②继续加热,钠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硬质玻璃管中有大量黑色和日色物质产生。
③F中试管内壁有银白物质产生。
探究硬质玻璃管中,白色固体产物所含钠元素的存在形式;
假设一:只有Na2CO3;假设二:只有Na2O;假设三:_____
完成下列实验设计,验证上述假设:
操作现象结论
1.将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产物溶于水后过滤,取滤液;
2.往步骤1所得滤液中加入足量的_____溶液,过滤;
3.往步骤2所得滤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酚酞_____假设-成立
步骤2和步骤3的顺序不能调换,理由是_____
(5)查阅资料发现,上述实验中产生的黑色固体成分为碳单质,Na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应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预测物质的性质及可能发生的变化。某小同学通过实验探究Na2CO3和 NaHCO3的性质,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探究过程,并回答问题。
[观察]
(1)Na2CO3和 NaHCO3均为___________色的固体,
(2)从物质的类别来看, Na2CO3和 NaHCO3均属于化合物中的___________类,能溶于水,可与部分酸、碱、盐等类别的物质发生反应。
[实验过程]
编号实验内容实验数据或者现象
实验I利用传感器探究两种物质分别溶水时的温度变化
实验II探究两种物质的热稳定性
一段时间后,A中无明显现象,B中…
实验III探究两种物质分别与盐酸反应
A中开始无大量气泡,一段时间后产生大量气泡;B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3)实验II试管B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
[分析与解释]
(4)实验I所得实验数据证明,溶解时吸收热量的物质是___________
(5)实验II中的现象证明,Na2CO3的热稳定性___________(填“强”或“弱”)NaHCO3
(6)实验III中的现象证明,Na2CO3与盐酸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第一步:CO+ H+= HCO;第二步:___________
2022-09-25更新 | 150次组卷
解答题-无机推断题 | 适中 (0.65)
【推荐2】A、B、C、D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关系如图(部分反应中的水已略去)。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若A、B、C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C为食品工业中的一种应用广泛的疏松剂,D的过度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
①A的化学式:____,B的俗名:___
②反应II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2)若A、D均为单质,且A为气体,D元素的一种红棕色氧化物常用作颜料。
①反应II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②反应III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③设计实验方案检验B中阳离子___
2022-04-22更新 | 532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厨房里常见的两种物质,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请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取少量Na2CO3粉末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现象是_______
(2)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NaHCO3的受热分解实验。

①安装好仪器后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②试管a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
③Na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某同学将(2)的装置改造成了如下实验装置:

则当开始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_______(填“A”或“B”)中溶液会出现浑浊现象。
2021-11-08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