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能与电能 > 原电池 >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题型:填空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5 题号:5319499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当闭合该装置的电键时,观察到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池中通入CH4电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池中A(石墨)电极的名称为________(填“正极”、“负极”或“阴极”、“阳极”), 乙池中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乙池中B极质量增加5.40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的体积为______mL(标准状况),丙池中______(填“C”或“D”)极析出_______g铜。

相似题推荐

填空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正确认识和使用电池有利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
I.电化学法处理SO2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利用双氧水氧化吸收SO2可消除SO2污染,设计装置如图所示(已知石墨只起导电作用,质子交换膜只允许H+通过)。

(1)石墨1为_____(填“正极”或“负极”),放电时H+移向____(填“正极”或“负极”)。
(2)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某同学关于原电池的笔记中,不合理的有____(填序号)。
①原电池两电极材料活泼性一定不同
②原电池负极材料参与反应,正极材料都不参与反应
③Fe—浓硝酸—Cu原电池,Fe是负极
④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II.航天技术中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具有高能、轻便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4)某碱式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则其负极反应为_____
(5)氢氧燃料电池用于航天飞船,电极反应产生的水,经过冷凝后可用作航天员的饮用水,当得到1.8g饮用水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
2022-07-06更新 | 245次组卷
填空题 | 适中 (0.65)
【推荐2】原电池原理的发现是储能和供能技术的巨大进步,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某课外实验小组欲探究铝和铜的金属性(原子失电子能力)强弱,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实验方案:
A.比较铝和铜的硬度和熔点
B.比较二者在稀硫酸中的反应现象
C.将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观察铝片上是否有红色物质
D.将铝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共同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接入电流计,观察电流方向
(1)上述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填字母)。
(2)上述方案D中负极为_______,电极反应为_______
(3)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如图所示方式插入500mL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一段时间,两烧杯中均产生气泡,有同学认为产生气泡的位置相同,你赞同吗?请写出理由_______

(4)当甲中产生2.24L(标准状况)气体时,将锌、铜片取出(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再将烧杯中的溶液稀释至1L,测得溶液中。试确定原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
(5)镍铁电池放电时也可产生FeO(OH),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Fe放电生成后,继续放电时,电极上的可转化为,写出该过程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
2022-07-15更新 | 122次组卷
填空题 | 适中 (0.65)
【推荐3】C、N、O、Na、Al、Si、S、Cl是常见的八种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Si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 ;CO2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
(2)上述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写元素符号)____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下列事实能说明O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_______
a.O2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O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O2比1molS得电子多
(4)金刚石具有优良的耐磨,耐腐蚀性,应用广泛。一定条件下,Na还原CCl4可制备金刚石。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后,回收其中的CCl4的实验操作名称为___________,除去粗产品中少里钠的试剂为___________
(5)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Cu片插入浓HNO3中组成原电池(图l),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0~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此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溶液中的H+___________极移动。t1时,原电池中电子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017-05-01更新 | 2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