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认识化学科学 > 物质的分类 > 分散系 > 胶体 > 胶体的制备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4 题号:8150896
(1)某化学小组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在洁净的小烧杯中盛适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饱和FeCl3溶液,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装置:
   
请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氯化钾溶液中得到氯化钾固体选择装置_________(填代表装置图的字母,下同);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得到蒸馏水选择装置_________;从碘水中提取碘选择装置_________
②装置A中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冷凝水流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实验小组制备胶体并研究其性质。

(1)制备胶体
实验实验操作丁达尔效应
1向40mL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入5滴饱和溶液(浓度约为30%)迅速出现
2向40mL蒸馏水中滴入5滴溶液,然后滴入1滴溶液,边滴边搅拌迅速出现
3加热40mL饱和溶液一段时间后出现
①实验1,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实验2与实验1对比,优点是___________(写出1条即可)
③综合上述实验:制备胶体提供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____,控制反应条件即可制得胶体。
(2)胶体的性质
资料:Ⅰ.时,胶体溶解。
Ⅱ.固体易升华(物质从固态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Ⅲ.胶体的分散质不能透过半透膜,但水分子等小分子或离子能透过半透膜。
实验4:取实验3得到的液体装入半透膜内,将此半透膜浸入盛蒸馏水的烧杯中。

①证明能透过半透膜的实验操作是:取烧杯中的少量液体,向其中加入稀硝酸,再加入___________,若产生___________,则证明能透过半透膜。
②取半透膜袋中的分散系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稀溶液,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最后溶液颜色加深呈黄色,请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5:取实验3得到的液体于蒸发皿中,继续加热,待蒸发皿中液体变为粘稠状,罩上漏斗,可观察到漏斗内出现棕褐色的烟,且有棕褐色固体附着在漏斗的内壁上。继续加热,蒸发皿中最终得到红棕色固体
③根据资料,推测漏斗内棕褐色的烟中主要含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研究表明:胶体可净化水中的砷酸,砷酸浓度低时以吸附为主,砷酸浓度较高时以反应为主。
④不同时,测得溶液中胶体对砷酸的吸附效率如图,时,胶体对砷酸的吸附效率高,较高时,吸附效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⑤去除水中高浓度砷酸的原理是胶体与砷酸反应生成砷酸铁沉淀,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023-12-08更新 | 47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I.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相关性质。
(1)若将饱和溶液分别滴入下列物质中,能形成胶体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冷水B.沸水C.浓溶液D.浓溶液

(2)写出制备胶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3)怎样证明制得的物质是胶体?请简述操作过程:_______
Ⅱ.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向一定体积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并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4)写出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5)该小组的同学关于上图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B处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0,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生成的不是电解质
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主要是由于过量的稀硫酸电离出的离子导电
④a时刻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
(6)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与上述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一致吗?_______(填“是”或“否”),请说明原因:_______
2024-04-10更新 | 49次组卷
解答题-无机推断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为探究铁和铁的化合物的一些化学性质,某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

(1)往A、B溶液中分别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的颜色:A____,B____
(2)写出上述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A____,A→B____
(3)向B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得到C,此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4)将A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并不断加热,可制得____胶体;当光束通过该胶体时,可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称为____
2022-11-17更新 | 1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