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 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 硝酸 > 硝酸的强氧化性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6 题号:9964674
图Ⅰ是实验室中常用于制备和干燥气体的装置:

(1)甲同学用图Ⅰ装置、铜和稀硝酸制备并收集干燥的NO气体:
①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②收集NO气体的方法为___
(2)乙同学用图Ⅰ装置制取NH3和O2的混合气体,用图Ⅱ装置验证氨的某些性质:
往A中加入浓氨水,B中加入Na2O2固体,C中加入碱石灰,D内放置催化剂(铂石棉),按气流方向a→b→c→h连接各仪器:
①实验中观察到D内有红棕色气体出现,证明氨气具有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②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为防止NO2污染环境,E装置中装的试剂可以是___
(3)丙同学用图1、铜和浓硫酸制取SO2,则需要增加___(填仪器名称)。实验中他们取6.4g铜片和3mL8mol/L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反应结束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中的同学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实验中若有mg铜参加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
②实验结束后发现铜片未完全溶解但硫酸剩余的原因是___
③下列试剂中,能证明反应停止后烧瓶中有硫酸剩余的是___(填字母)。
a.硫酸钠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银粉        d.碳酸氢钠固体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治理氮氧化物(NOx)的污染是化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I.NO能被灼热的铁粉还原为N2,同时生成FeO,现在利用下列装置模拟该反应的发生。

已知:①浓硝酸可将NO氧化为NO2
②NaOH溶液能与NO2反应,不与NO反应。
(1)打开A装置分液漏斗活塞,烧瓶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铜片表面出现无色气泡,铜片逐渐变小、烧瓶上部 ___________ 、烧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2)上述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____a→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g→h→b→c→d(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3)装置B的作用是:____
(4)装置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II.工业上可利用甲烷催化还原氮氧化物(NOx),已知反应:CH4(g)+ 2NO2(g)= N2(g)+ CO2(g)+ 2H2O(g)H < 0,
(5)若将该反应设计成电解质溶液为碱性的原电池,其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III.探究电解饱和CuC12溶液的阴极产物。用下图所示装置电解饱和CuC1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阴极电极表面附着白色固体,电极底部有少量红色固体生成。

(6)查阅文献发现白色固体是CuCl,则生成CuCl的阴极电极反应为 ___________
2022-05-10更新 | 106次组卷
解答题-无机推断题 | 适中 (0.65)
【推荐2】正盐 A 能发生下图所示的反应,图中①~⑧分别代表有关反应中的一种物质(某些物质已略去),其中①、 ②、 ④、 ⑤为无色气体, ⑥为红棕色气体。(已知镁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点燃生成碳单质和氧化镁)

请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化学式 A__________,⑥__________, ⑦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
⑧+⑦→②+③+⑥:___________;①+④→⑤:__________
(3)⑧→⑤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017-02-17更新 | 261次组卷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以下图1是工业生产硫酸的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提高黄铁矿的燃烧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黄铁矿()燃烧时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转化为的反应,各组分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

①0~20 min内,_______
②达到平衡时反应中转移的总电子数为_______
(4)下列关于硫酸和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
A.浓硫酸有强烈的吸水性,可以用于干燥气体
B.用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制氯化氢气体利用了浓硫酸的难挥发性
C.碳、铜与浓硝酸常温下就可以反应,浓硝酸只表现强氧化性
D.硝酸易见光分解,需保存于棕色试剂瓶
E.过量的铜和一定量浓硝酸反应,生成气体只有二氧化氮
(5)为了避免工业制备硝酸的过程中氮的氧化物污染环境,可用氨气处理尾气,将其转化为大气中含有的无害气体。以处理二氧化氮为例,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2023-04-24更新 | 2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