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
陕西 高三 三模 2022-05-12 27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实验与探究、生物技术与工程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 核酶是一类单链RNA分子,可催化特定RNA序列的水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核酶含C、H、O、N、P、S六种大量元素,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B.向含有核酶的溶液中滴加双缩脲试剂,可以发生紫色反应
C.核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能发挥作用,低温下其活性会减弱
D.核酶与RNA聚合酶的作用相反,但是催化的底物却相同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2. “内膜系统”是指细胞质中在结构与功能上相互联系的一系列膜性细胞器的总称,广义上内膜系统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原核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不依赖“内膜系统”
B.“内膜系统”可通过出芽、融合进行膜成分更新
C.“内膜系统”发挥作用依赖膜的流动性与选择透过性
D.“内膜系统”上均匀分布着具有催化作用的酶
2022-05-12更新 | 22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3. 下列相关实验中,涉及“分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功能时,常用差速离心法将细胞器分离开来分别研究
B.由于不同种色素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不同,从而使色素随着无水乙醇在滤纸上扩散而分离开
C.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D.证明DNA分子进行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中,可利用离心技术将试管中含15N的DNA和含14N的DNA进行分离
2022-05-12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4. 栽培种马铃薯是四倍体,通过种子繁殖难以获得优良性状纯合子,生产上常用块茎繁殖。利用二倍体马铃薯进行种子繁殖,有助于加快马铃薯的育种改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栽培种马铃薯与二倍体马铃薯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存在生殖隔离
B.二倍体马铃薯可以通过连续自交使某些感病基因纯合而被环境淘汰
C.栽培种马铃薯同源染色体无法联会,难以通过种子获得纯种优良性状
D.栽培种马铃薯与二倍体马铃薯杂交得到的个体经低温处理后是纯合子或杂合子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5. 研究发现光照会引起植物细胞内的生长素含量减少。如图所示,植物嫩叶的一部分经常会被其他叶片遮挡,嫩叶的遮挡部分与光照部分的叶肉细胞都会输出生长素并沿着该侧的叶柄细胞向下运输,从而促进该侧叶柄的生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受单侧光和重力因素的影响
B.图中嫩叶叶柄处左侧生长素含量低,叶柄向左侧弯曲生长
C.嫩叶叶柄弯曲生长会增加叶片受光面积,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D.植物嫩叶叶柄处的弯曲生长现象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2022-05-10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6. 某火山为新期火山,历史上经历多次喷发形成熔岩。研究人员从火山口开始,沿着熔岩流冷却后形成的“石龙”进行群落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植被类型

物种丰富度

植被覆盖度

与火山口距离

地衣、苔藓

+

约55%

地衣、草本、灌木

+

约60%

地衣、草本、灌木、小乔木

++

约68%

地衣、草本、大型乔木

+++

约75%

地衣、稀疏草本、大型乔木

++

约88%


A.发生在“石龙”上的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
B.演替到顶极群落后优势种不再发生变化
C.群落始终朝着物种丰富度增加的方向演替
D.离火山口不同距离地段物种组成有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2022-05-10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

二、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7. 人体上皮细胞是位于皮肤或腔道表层的一类细胞,具有多种形态和不同的功能。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皮细胞是______________(填“已分化”或“未分化”)的细胞,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肠上皮细胞面向肠腔侧形成很多微绒毛,细胞膜上______________的数量也增多,有利于吸收肠腔的葡萄糖等物质。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比血液中的高,葡萄糖由上皮细胞进入血液,驱动该转运过程的动力来自于______________(填“葡萄糖浓度差”或“ATP的分解”)。
(3)春、冬季节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使呼吸道黏膜受损,导致人体的______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人体的免疫细胞与被感染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密切接触,使细胞裂解死亡,这属于______________(填“细胞凋亡”或“细胞坏死”)。
2022-05-10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8. 蕨麻也叫“人参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科研工作者为了研究高原寒冷地区族蕨麻的光合作用效率和外界影响因素,选择若尔盖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年平均气温1.7℃)中高寒草地和高寒湿地两个典型生态系统对植物的光合速率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要获取蕨麻的总光合速率的数据,还需测量______________数据。
(2)上图是根据在晴朗的天气下测得的数据绘制的曲线,分析两条曲线:从总体趋势上来看,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均呈现______________的趋势。湿地蕨麻比草地蕨麻在08:00~18:00之间的净光合速率要_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
(3)两种植物均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图中曲线出现c1、c2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限制高寒地区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为温度,若将温度上升为20℃,蕨麻的光合速率会有大幅度的提高,为了驳斥这种观点,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5-12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9. 为揭示口渴解除的机制,研究者开展了相关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
(1)人在饮水不足时往往会产生渴觉,从而主动饮水补充水分,使得机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产生渴觉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
(2)饮水时,口咽部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沿着神经纤维到达脑内穹隆下器(SFO),关闭“口渴”信号。研究人员对小鼠进行缺水处理后,分别一次性给予10 mL清水和高渗盐水,记录SFO神经元活性,结果如图1所示。图1结果说明,饮用清水能解除口渴,而摄入盐水只能短暂解除口渴。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验证胃肠道渗透压信号对SFO神经元的抑制是解除口渴的必要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组别

实验动物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1

缺水小鼠

胃内不注清水

是否有饮水行为

2

缺水小鼠

胃内注清水

是否有饮水行为

3

缺水小鼠

无饮水行为

4

缺水小鼠

有饮水行为


①第1组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第2组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
②根据第3组和第4组实验结果,第3组实验处理应为______________,第4组实验结果应为___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激活SFO神经元                         B.抑制SFO神经元+胃内不注清水
C.激活SFO神经元+胃内注清水       D.激活SFO神经元+胃内不注清水
2022-05-12更新 | 2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10.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已知玉米叶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籽粒的颜色有紫色、黄色和白色三种。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已知玉米的宽叶对窄叶为显性,受等位基因A、a的控制。等位基因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位基因的根本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两紫色籽粒的玉米作亲本,F1籽粒颜色及比例为紫色:黄色:白色=12:3:1,则F1紫色籽粒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F1中所有黄色籽粒的玉米自交,后代中白色籽粒的所占比例应是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一些宽叶玉米籽粒和一些窄叶玉米籽粒,若要用这两种玉米籽粒为材料验证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请写出两种验证思路和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
2022-05-12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11. 维生素C既是人与动物必需的营养成分,并有抗氧化作用而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国科技工作者发明的维生素C“二步发酵法”生产工艺是世界首创:第一步发酵用醋酸杆菌为菌种,第二步发酵用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小菌”)和假单胞杆菌(“大菌”)混合菌种。下图为二步发酵法的生产流程,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为纯化和保存菌种,将一步发酵液抽样稀释用_________法接种含有碳酸钙粉的培养基上,以________(填下列选项代号)为最佳指标,分离保存菌种。
A.菌落直径大小        B.溶钙圈大小          C.溶钙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
(2)对一步发酵培养液检测发现几乎没有杂菌存在,请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3)二步发酵过程中大小菌的菌种数比例会影响产酸率,种液接入发酵罐前衢对种液中的大小菌计数。计数所用的培养基除含有与发酵液相同的成分外,还需添加__________,根据菌落的____________对培养波中的大小菌分别计数。现某检测员将种液稀释接种了3个平板,统计假单孢杆菌的菌落数分别是30、100 和200,取平均值110。该结果可信度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
(4)若要尝试固定化混合菌进行二步发酵来生产古龙酸,你认为固定化混合菌操作时要注意哪些方面?_______________至少提出两点)。
2022-02-22更新 | 62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1-2022学年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二)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12. 植物激素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诱导生根或生芽等均起着重要的作用。下表为科研人员利用某一兰花品种的茎尖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时各阶段的最佳激素配比,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兰花组织培养阶段

阶段Ⅰ

阶段Ⅱ

阶段Ⅲ

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诱导形成幼芽

诱导生根

细胞分裂素浓度(μ.mol/L)

m1

m2

m3

生长素浓度(μmol/L)

n1

n3

n3


(1)在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在促进植物茎长高时表现为_____________(填“协同”或“拮抗”)作用。
(2)阶段Ⅰ为_____________,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在表中三个阶段中发生了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阶段。
(3)愈伤组织形成后需要定期地将它们分成小块接种到新培养基上以保证其长期旺盛地生长,否则其会停止生长甚至老化变黑死亡。推测这样做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4)科研人员拟对另一品种的兰花进行组织培养,在生长素浓度保持在n3的情况下,为确定阶段I的细胞分裂素最佳生根浓度,参照表中的激素浓度(m3>2.0),以0.5μmol/L为梯度,设计5个浓度水平的实验,细胞分裂素最高浓度应设为_____________μmol/L。
(5)为了解决兰花生根速度慢、幼苗生存能力弱等问题,科研人员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得到了“韭菜——兰花”。
①在韭菜和兰花细胞融合前应先去除细胞壁,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原生质体能发生融合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
②操作后虽得到了“韭菜——兰花”植株,但未能实现预想中的“繁殖容易,香气浓郁”,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5-12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实验与探究、生物技术与工程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6
非选择题
6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分子与细胞
1,2,3,5,7,8
2
遗传与进化
3
稳态与调节
4
生物与环境
5
实验与探究
6
生物技术与工程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酶的本质  酶的特性  遗传信息的转录单选
20.8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  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应用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单选
30.65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及分离方法  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探究DNA的复制过程单选
40.85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多倍体育种单选
50.85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及运输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实例分析单选
60.65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单选
二、非选择题
70.65细胞的分化  细胞的死亡  非特异性免疫  协助扩散解答题
80.65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总、净光合与呼吸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综合实验分析与设计解答题
90.4兴奋传导和传递的相关实验  水盐平衡调节  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解答题
100.65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9:3:3:1和1:1:1:1的变式类型及应用  基因突变解答题
110.65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  微生物的接种方法  其他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解答题
120.6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实例分析  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  植物组织的培养及基本过程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解答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