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新乡市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期中生物试题
河南 高二 期中 2023-05-13 148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生物与环境、稳态与调节、生物技术与工程、分子与细胞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1.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该句中主要体现的生态系统的功能是(       
A.物质循环B.能量流动C.信息传递D.协同进化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2. 在地球上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食物网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B.生态系统中动物的营养级越高,其种群密度一定越小
C.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循环
D.生态系统中引入的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3. 种群相对密度指一定地域中某一物种的个体数占全部物种个体数之和的百分比,可衡量某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某群落中双子叶植物种群的相对密度
B.相对密度最大的种群,其生态位一定最广
C.不同种群的相对种群密度可反映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D.在不同调查时期,各个种群的相对密度可能发生变化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4. 如图表示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最可能为捕食关系,甲为被捕食者
B.甲可能为初级消费者,乙可能为次级消费者
C.在图中D点时,甲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衰退型
D.甲种群可能没有性别比例这一种群数量特征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5.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处在能量金字塔顶部的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少
B.流经人工池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C.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占同化量的比例小
D.最多有20%的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向次级消费者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6. 濒危动物是一种珍贵的、不可替代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这是因为(       
A.如果物种灭绝了,它们所有的基因信息也会随之消失
B.濒危动物消失,它的位置可由其他生物取代
C.大多数濒危动物不是关键物种,对生态系统影响不明显
D.濒危动物的灭绝,主要损失了物种的直接价值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7. 如图表示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可直接影响种群密度
B.“三孩”政策的开放可能使我国在一定时期内的①大于②
C.通过④的类型可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D.影响某些城市人口数量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迁入率和迁出率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8. 《神仙传·王远》:“麻姑自说:‘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沧海桑田的变化中,生物的种群数量也总是处于不断变动中。下列关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的描述,错误的是(       
A.温度是影响生态系统中植物生长的重要生物因素之一
B.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均可影响种群,一般情况下使种群数量保持在K值附近
C.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对种群数量的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关
D.种群数量变化包含种群数量的增长、波动及下降等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9. 生态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模型的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正反馈调节
B.从模型中推测捕食者和猎物的K值分别为N2P2
C.由图可知,捕食者和猎物的曲线出现非同步性的周期性变化
D.捕食者的存在通常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10. 下列关于湿地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湿地群落中的动、植物物种十分丰富
B.湿地群落中,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的分布区域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C.湿地群落中的动物不可能适应湖泊群落的环境
D.湿地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多个物种的天然群聚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名校
11. 生态学家对某地云杉林中四种林莺的生态需求进行了研究,四种林莺主要觅食树叶上的植食性昆虫,兼食一些植物组织,觅食部位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林莺在食物网中可能属于第二或第三营养级
B.栗颊林莺与黄腰白喉林莺之间的竞争强度较弱
C.四种林莺在云杉林中的生态位完全不相同
D.以上四种林莺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12.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之间,以及它们内部都有信息的产生与交换,能够形成信息传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信息传递过程中需要具备信息源、信道和信息受体
B.信息传递可发生在同种生物之间,也可发生在不同种生物之间
C.蜘蛛网的振动频率为行为信息,狼的呼叫为物理信息
D.信息传递可以维持生物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3. 生物个体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稳态都可以通过反馈调节来实现,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正反馈调节对个体和生态系统都是不利的
B.生物个体和生态系统的稳态都是维持在一定范围内的动态稳定
C.由水体污染引起的水生生物死亡,从而使水质不断恶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过程
D.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4. 2022年7月21日,有着“中国淡水鱼之王”之称的长江白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正式宣布灭绝。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为过度捕捞鱼类造成了长江白鲟食物来源减少
B.栖息地面积缩减、水域污染是导致长江白鲟灭绝的重要原因
C.“十年禁渔”启动以来,长江生物生存环境更加安全,食物网更加复杂
D.一切人类活动都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5.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目前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下图是农村庭院生态工程建设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猪、鸡的粪便形成沼气后给农户利用遵循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
B.与传统农业相比,该生态工程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较高
C.建设农村庭院生态工程需结合当地自然、社会和经济的情况综合考虑问题
D.由于该系统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递减,系统总能量利用率降低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6. 科学家曾详尽地研究过一个被弃耕的农田的变化,揭示了农田在放弃耕种以后所发生的演替过程。农田弃耕后会有野生植物在农田定居,并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演替,这一演替过程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弃耕年数

优势植物

其他常见植物

0~1

马唐草

1

飞蓬草

豚草

2

紫菀

豚草

3

须芒草

5~10

短叶松

火炬松

50~150

硬木林(栎)

山核桃

A.该弃耕农田所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该弃耕农田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逐渐加大
C.在演替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的物种,并淘汰原来的物种
D.硬木会遮挡草本、苔藓等植物,导致群落对光的利用率降低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7. 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酱油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某企业通过发酵制作酱油的流程示意图如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发酵池中需加入适量的抗生素除去杂菌以确保酱油质量
B.曲霉发酵过程中不断搅拌有利于曲霉的快速增殖
C.大豆、小麦、麦麸为曲霉大量增殖提供了充足的碳源、氮源
D.酱油的制作依赖曲霉,乳酸菌等微生物的共同作用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8. 自古以来,传统发酵的食品一直都是人们舌尖上的美食。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       
A.传统发酵技术所用的菌种一般是原材料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
B.传统发酵以单一菌种的固体发酵或半固体发酵为主
C.传统发酵技术产物的品质可能低于工业化发酵产品的
D.传统发酵技术实质上是微生物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9. 瘤胃中的微生物多为厌氧菌,某实验小组欲从牛的瘤胃中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下图表示筛选流程,甲、乙、丙均为培养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培养基上加石蜡的目的是隔绝外界的氧气
B.只有乙培养基上能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C.甲和丙培养基可以增加目的菌株的浓度
D.乙培养基是以尿素为唯一碳源的鉴别培养基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0. 现利用甲、乙装置以葡萄糖为底物并放入等量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获得酒精已知甲装置中含有少量氧气,乙装置为无氧状态,其余条件相同。实验过程中的氧气,酒精的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杂菌,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比于乙装置,发酵过程中甲装置中的酵母菌数量较多
B.甲、乙装置应将温度设置为30~35℃
C.由图可知,酵母菌的代谢类型为兼性厌氧型
D.截至10h时,甲装置中酵母菌共消耗10mol葡萄糖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1. 为降低乳腺癌治疗药物的副作用,科研人员尝试在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上,构建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给小鼠注射的特定抗原应取自人的乳腺癌细胞
B.步骤③中的细胞必须再经过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C.杂交瘤细胞只能用注射到小鼠腹腔内的方式达到增殖的目的
D.使用ADC的目的是使药物精准作用于靶细胞,避免其他细胞受损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22. 兰花高洁而典雅.深受人们喜爱,但兰花自然繁殖率极低.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可以快速繁殖兰花。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兰花茎尖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兰花的过程属于无性繁殖
B.利用茎尖分生区比利用花瓣组织培养繁殖兰花的成功率高
C.培养基中不需要加入细胞分裂素,需要加入生长素
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兰花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23. 紫草宁是从紫草细胞中提取的一种药物,具有抗菌、消炎和抗肿瘤等活性,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实现紫草宁的工厂化生产,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紫草宁是紫草生长和生存所必需的初生代谢物
B.细菌不能在培养紫草细胞所用的培养基中生长
C.紫草宁的工厂化生产受季节、天气影响较大
D.无须将紫草细胞培养成紫草植株来获得紫草宁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4. 利用胡萝卜根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试管苗,过程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胡萝卜组织不离开母体也能发育为完整植株
B.步骤②用酒精和次氯酸钠混合液进行消毒
C.步骤③到步骤④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D.步骤④到步骤⑤需要在适宜的光照下进行培养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5. 新冠病毒的主要表面抗原为S蛋白,用S蛋白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新冠病毒的检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淋巴细胞分离自经S蛋白兔疫过的小鼠
B.经抗原检测后,可选择集落①的细胞用于扩大化培养生产单克隆抗体
C.经HAT培养基筛选的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单克隆抗体
D.若只考虑细胞两两融合,则多孔玻璃板中的融合细胞类型有3种

二、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26. 在广袤的海洋中,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的过程、活动和机制被称为“蓝碳”,由此组成的生态系统称为“蓝碳生态系统”,下图是南极海洋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食物网的消费者中,______处于中心位置,其资源被破坏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企鹅和沙丁鱼的种间关系是______,同时具有两个营养级的动物是____________(填2种)。
(2)南极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与食物链和食物网两个方面的内容,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的生理过程主要是____________
(3)南极光照的不足,导致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较少,这一过程中光刺激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信息。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名校
27. 老坛酸菜是一种腌菜或者叫泡菜,古称“范”,《齐民要术》中详细介绍了祖先用白菜(古称“菘”)等原料腌制酸菜的多种方法,泡菜制作过程主要分三个阶段:①发酵初期:主要是大肠杆菌、酵母菌代谢活跃②发酵中期(风味最佳):乳酸菌活跃使乳酸不断积累③发酵后期:乳酸继续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会使乳酸菌的生长繁殖被抑制。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传统泡菜所利用乳酸菌的来源是__________;不能将煮沸的盐水直接倒进装入菜料的泡菜坛中,原因是________。发酵过程中,需要定时向坛盖边缘的水槽注水,目的是__________
(2)发酵中期泡菜坛内产生乳酸的反应是__________(用化学反应式的形式表达),此反应的具体场所为乳酸菌细胞的__________中。
(3)传统泡菜制作过程中,一般不需要严格消毒或灭菌,原因是_____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名校
28. 为加强对废弃口罩的处理,某科研小组准备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够高效降解一次性口罩(其主要成分为聚丙烯,仅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细菌,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用于筛选目的菌的固体培养基时,需要以_______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对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灭菌,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中平板上的菌落数过于密集,应进一步_________________,以便于菌落计数和分离。制备平板培养基时除了需要水、营养物质,还必须添加_________________。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是47、53、62个,据此可得出1g样品中活菌数为_________________个。
(3)筛选得到两株目的菌L1、L2,实验人员在培养基中加入能与聚丙烯结合而显色的染色剂,然后再分别接种两株目的菌进行培养,发现L1菌株周围的透明圈直径显著大于L2的,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名校
29. 油菜容易被胞囊线虫侵染造成减产,而萝卜具有抗线虫病基因。研究人员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抗线虫病的杂种萝卜—油菜植株,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技术的①过程不可以省略,原因是_____________,该过程可利用_____酶进行处理。
(2)③过程为_____,在③过程中,会在培养基中加入蔗糖,蔗糖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②过程获得的杂种细胞含有叶绿体,但经③过程培养后的愈伤组织中不含有叶绿体,说明杂种细胞经过③过程后会失去__________。与其他育种方法相比,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易(0.85)
名校
30. 2017年,我国科学家应用哺乳动物核移植技术成功克隆出了猕猴“中中”和“华华”,该成果标志着中国体细胞克隆技术走向成熟,实验用疾病模型猴批量克隆成为现实。下图表示体细胞克隆猴的技术流程,据图回答问题:
   
(1)“去核”实质上指去除__________。将体细胞注射入去核的卵母细胞后,一般通过__________(填方法)使两细胞融合,供体核进入卵母细胞,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猕猴胚胎成纤维细胞进行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要明显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胚胎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无关变量应遵循等量原则,同一个体的体细胞克隆猴作为实验用疾病模型猴的理想材料,便于比对不同实验条件对核遗传物质表达结果的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生物与环境、稳态与调节、生物技术与工程、分子与细胞

试卷题型(共 3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5
非选择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生物与环境
2
稳态与调节
3
生物技术与工程
4
分子与细胞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94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作用及传递过程单选
20.65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  碳循环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单选
30.65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单选
40.65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单选
50.85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  生态金字塔的种类及特点单选
60.85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单选
70.65种群的概念及特征单选
80.85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单选
90.65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单选
100.85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群落的概念单选
110.94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  食物链和食物网单选
120.85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作用及传递过程单选
130.65内环境稳态及意义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单选
140.65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单选
150.65生态工程的特点及基本原理单选
160.65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单选
170.65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综合  发酵工程的应用单选
180.65发酵工程的应用单选
190.65培养基的成分及其功能  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单选
200.65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有关计算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流程及实验分析单选
210.65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单选
220.85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综合单选
230.65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单选
240.65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综合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单选
250.65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单选
二、非选择题
260.65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  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作用及传递过程解答题
270.65泡菜的腌制解答题
280.65培养基的成分及其功能  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  无菌技术  其他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解答题
290.65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解答题
300.85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实验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