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题
黑龙江 高三 阶段练习 2023-11-25 4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工程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1. 下列有关科学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时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
B.假说-演绎法中解释某一问题的假说不一定是正确的
C.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物理模型
D.在正式实验前进行预实验可以显著减小实验误差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2. 稳态和平衡是所有层次生命系统普遍存在的特性。下列对稳态和平衡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所有生命系统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中,依靠自我调节机制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维持稳态
B.人体的稳态既让机体每一个细胞分享,又靠所有细胞共建,它得以维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C.生命系统的内部状态不会被动地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同等程度的改变,这体现了生命的自主性
D.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静止不变的一种状态,生态平衡离不开生态系统内部信息的调控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3. 图中曲线表示温度、pH和底物浓度对蛋白酶催化相应蛋白质水解速率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对应的影响因素分别为底物浓度、温度和pH
B.在b点加入少量同种酶可提高反应速率且增大生成物的总量
C.f点与i点酶的空间结构都被破坏,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D.酶制剂适宜在d点和g点所对应的相应条件下保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4. 物种甲和物种乙都能以空间上存在垂直分层的5种植物为食。图1表示甲、乙单独存在时对5种植物的利用情况,图2表示甲、乙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以后对5种植物的利用情况。如果甲、乙继续共同生活一段时间,对可能发生的变化推测合理的是(  )
A.物种甲和物种乙的种间竞争强度持续增大
B.物种甲对植物1的利用率超过20%,物种乙对植物4的利用率超过40%
C.当物种甲和物种乙的食物来源完全不同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不重叠
D.植物3成为优势种且植物3的老龄和幼龄个体间表现出更明显的分层现象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5. 粪肠球菌是一种栖息于人体肠道的益生菌,当肠黏膜被破坏时,肠道内的粪肠球菌及其代谢产生的毒素可能进入体内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为探究青霉素和某种噬菌体对粪肠球菌的杀灭效果,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小肠上皮细胞、粪肠球菌和噬菌体都具有的结构是核糖体和细胞膜
B.噬菌体只能侵染特定的细菌,推测其对机体内其他菌群的影响较小
C.为比较二者的杀灭效果,需设置单独培养小肠上皮细胞的对照组
D.可用平板划线法接种粪肠球菌,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至菌落数量稳定后进行计数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6.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表彰他对已灭绝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发现方面的贡献。斯万特·帕博先后从化石中提取到了尼安德特人(约100万年前走出非洲的一种已灭绝的古人类)的线粒体DNA和核DNA进行测序,最后绘制了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草图。研究发现,生活在非洲之外的现代人体内都有1%~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从化石中提取尼安德特人的DNA时要排除来自微生物或操作者的DNA的干扰
B.线粒体DNA只来自母亲且比核DNA小得多,更容易进行测序分析
C.生活在非洲的现代人不具有尼安德特人基因,说明二者没有共同的祖先
D.生活在非洲之外的现代人的直系祖先曾经和尼安德特人发生过基因交流

二、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7. 自然水体中的无机碳主要以CO2和HCO3-等形式存在,随着一天之中水体pH的变化,不同形式的无机碳之间可以相互转化,CO2在一天之中的浓度可以相差百倍。为了适应水体的无机碳环境,沉水植物经过长期进化形成了多种浓缩CO2的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些沉水植物可吸收HCO3-,并将其转化为CO2用于光合作用,具体过程见下图。据图分析,细胞吸收HCO3-的方式为_____。Rubisco是光合作用中的一种关键酶,它所催化的具体反应名称是___,该反应发生的具体场所是______

(2)有些沉水植物在CO2浓度较低时可进行C4途径,即CO2先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的催化下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反应生成C4(四碳化合物),当C4储存到一定量时分解放出足够的CO2,在Rubisco的催化下参与暗反应。据此过程推测PEPC对CO2亲和力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Rubisco。进行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是_____
(3)若海水中的CO2浓度持续升高会导致水体酸化,影响水生植物生长。为探究海水CO2浓度对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原理,科研人员利用CO2浓度不同的海水分别培养某种水生植物,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见下表:
组别CO2浓度(μmol/L)CO2固定速率(mg/g·h)Rubisco活性(IU)光反应的电子传递效率(%)
正常海水(pH=8.1)20.653.854.161.16
充入少量CO2的海水(pH=6.8)400.595.893.997.07
充入大量CO2的海水(pH=5.5)8000.293.081.938.49
据表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8.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泌尿,机体通过泌尿排出大部分代谢废物和过剩的物质,从而调节机体的水盐平衡、酸碱平衡、体液量及体液的渗透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尿生成包括三个环节:肾小球的滤过形成原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原尿的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最后形成终尿。重吸收时原尿中几乎全部葡萄糖和氨基酸、99%以上的水、大部分Na+、K+、HCO3-会被重吸收,肌酐等代谢废物则不被重吸收而全部排出体外,这说明重吸收具有______,HCO3-的重吸收对于维持血浆的_____有重要意义。正常情况下,原尿中的葡萄糖会被全部重吸收,若有葡萄糖未被重吸收随尿液排出则会出现糖尿。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通过出现糖尿来确诊糖尿病,理由是_______
(2)利尿药是一类作用于肾脏,治疗水肿的药物,它们通过影响尿生成的不同环节来达到利尿的目的。请尝试推测利尿药的作用机理:______(答出一点)。
(3)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脊髓相关区段损伤后无法完成排尿反射,研究人员尝试用受损区段以上健存的神经重新建立人工排尿反射弧,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写出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用数字和箭头表示):________。健康的成年人可以有意识的憋尿,这说明___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9. 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其缩小会导致局部气候恶化、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迁飞鸟类绝迹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_____的形式进行的。
(2)湿地具有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控制土壤侵蚀,自然净化污水,为迁飞的鸟类和其他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以及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环境等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
(3)湿地在受到轻微污染或破坏时,可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相对稳定,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_____
(4)在湿地修复过程中,应选择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多种水生植物,引进的植物应优先选______择本地物种的原因是______(答出一点)。经修复后的湿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提高,其原因是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10. 蝴蝶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某种蝴蝶紫翅(M)对黄翅(m)为完全显性,绿眼(N)对白眼(n)为完全显性,已知M/m、N/n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但具体位置未知,经分析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①M/m和N/n都位于常染色体上;②M/m位于常染色上,N/n位于Z染色体上且W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③M/m位于Z染色体上且w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N/n位于常染色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只考虑蝴蝶种群中翅色和眼色这两对相对性状,按照情况①,蝴蝶的基因型有______种;按照情况②,蝴蝶的基因型有_____种;按照情况③,雄性蝴蝶的基因型有_____种。
(2)现有各种表型的纯种蝴蝶若干可供选择,欲通过一代杂交实验来鉴别以上三种情况,请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11. 2018年《细胞》期刊报道,中国科学家率先成功应用体细胞对非人灵长类动物进行克隆,获得两只克隆小猴——“中中”和“华华”。下图是该项技术的流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科学家曾成功培育出胚胎细胞克隆猴,但“中中”和“华华”的出生仍然轰动世界,这是因为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其原因是_____
(2)从胎猴取出的体细胞需要培养一段时间再注入受体细胞,体外培养动物细胞需要提供的条件有____(答出两点)。
(3)研究发现,选择卵母细胞作为核受体的成功率要远远高于其他细胞,分析其原因是____(答出两点)。
(4)体细胞克隆猴的另外一个技术难点是胚胎发育率低。研究人员将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4d的mRNA注入重构胚,可使胚胎的发育率明显提高,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
(5)若获得的克隆动物与核供体动物性状不完全相同,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答出一点)。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工程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6
非选择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分子与细胞
1,3,5,7
2
遗传与进化
3
稳态与调节
1,2,8
4
生物与环境
2,4,9
5
生物技术与工程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单选
20.65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综合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单选
30.65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酶促反应的因素及实验  酶的特性单选
40.65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单选
50.65生物的基本特征及病毒(旧)  微生物的接种方法单选
60.65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单选
二、非选择题
70.65主动运输  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解答题
80.65反射与反射弧  水盐平衡调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解答题
90.65碳循环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解答题
100.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及应用解答题
110.65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胚胎移植技术解答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