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生物(上海卷01)-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上海 高三 模拟预测 2024-05-15 3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遗传与进化、生物与环境、分子与细胞、生物技术与工程、稳态与调节、实验与探究

一、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I.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远近闻名,但并非仅产于松江。历史上该物种从辽东半岛的鸭绿江流域到台湾海峡一带连续分布。至2000年,松江鲈已退缩成辽宁鸭绿江流域、山东青龙河流域和长江口-杭州湾流域三个隔离的地方种群,濒临灭绝。
(1)图1为松江鲈种群数量特征模型,图中I、V、VI分别代表______

A、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结构       B、出生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
C、迁入率、性别比例、年龄结构       D、 迁入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
(2)复旦大学团队历时多年,成功攻克松江鲈人工养殖难题,并在其历史分布区域放流,进行重新引入。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看,这属于_______
A、 保护栖息地B、保护物种C、 就地保护D、迁地保护
II.图2所示为放流的松江鲈在野外生存时所处的一个食物网。

(3)对图2所示食物网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A、 图中共有6条食物链
B、 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C、 松江鲈和虾虎鱼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
D、使松江鲈体内积累水体污染物最多的食物链是浮游藻类→虾虎鱼→松江鲈
(4)图2中,假设青虾获得的能量60%来自浮游藻类,40%来自枝角类。若营养级效率为5%-20%,且不考虑虾虎鱼和松江鲈,为使青虾增重100g,需至少消耗浮游藻类___
A、 1000gB、 1300gC、1700gD、 4600g
(5)历史上,人类活动也曾对松江鲈所在的水域生态系统产生过不利影响,但并未导致生态失衡,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抵抗力/恢复力)稳定性,这种自我调节是通过________机制实现的。
(6)研究人员拟测定并比较现存辽宁鸭绿江流域、山东青龙河流域以及长江口-杭州湾流域三个松江鲈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一是使用DNA分子钟,二是使用蛋白质分子钟。请推荐使用何种方案,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2. SD藻是一种可以生产生物柴油的海洋单细胞生物。SD藻可利用光能合成糖类进行生长,在SD藻的脂肪酸合成过程(如图,示意图)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是脂肪酸合成关键酶。研究者通过技术手段改变编码SD藻ACCase基因的第1999位碱基可以提高油脂合成量。在大规模生产中,研究者会挑选颜色较绿且繁殖更快的SD藻,这种SD藻可以生成更多油脂,以获得更多生物柴油。

(1)SD藻叶绿体具有的功能有:_________,SD的内质网具有的功能有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暂时储存有机物的场所 ②能量转化的场所 ③清除衰老细胞结构的场所④发生蛋白质加工的场所 ⑤物质转化的场所
(2)根据题中信息,能合成脂肪酸的SD藻属于     
A.RNA病毒B.原核生物C.DNA病毒D.真核生物
(3)改变编码SD藻乙酰辅酶A化基因的第1999位碱基,对该酶产生了什么影响?列举其中3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须在实验室中培养SD藻并大量合成脂肪酸,从下列①-⑥中,选择并组合形成合理的原料配置方案: 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大量有机碳源 ②氮源 ③少量无机碳源④Mg2+等金属离子 ⑤血浆生长因子 ⑥大量无机碳源
(5)颜色较绿且繁殖更快的SD藻细胞,为什么可以生成更多生物柴油?阐述分析过程 __________
表列出了在连续的时期I~V中,SD藻细胞内发生的事件。

时期

细胞内事件

I

①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②遗传物质复制

II

③染色质凝集成团块状;④核膜消失

⑤染色质团排在细胞中央;⑥形成桶状纺锤体

IV

⑦染色质团平均厚度是0.5-0.6m;⑧染色质团分成均等的两团

V

⑨核膜重新出现;⑩染色质团随胞质分而分至两个子细胞

(6)根据题意推测,表1中描述的是SD藻的哪个过程: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有丝分裂 ②细胞分化 ③细胞凋亡 ④细胞衰老 ⑤减数分裂
(7)表1①-⑩中,支持你做出第6中判断的遗传物质方面的证据是:_______;支持你做出第6题中判断的其他细胞结构方面的证据是: ________(编号选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