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0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强化卷)理综生物试题
河南 高三 二模 2020-05-02 149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分子与细胞、稳态与调节、生物学热点聚焦、遗传与进化、生物与环境、实验与探究、生物技术与工程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 下列有关细胞的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膜共同组成的
B.物质通过核孔和细胞膜时均体现了选择透过性,且都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C.某人的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中的核基因是相同的,但合成的蛋白质有所不同
D.各种生物的红细胞都不含细胞器和细胞核,所含的血红蛋白可以运输氧气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 甲图表示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乙图表示将A、B两种物质混合,再在T1时加入某种酶后,A、B两种物质的浓度变化曲线。实验均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完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中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后,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数量
B.若乙图中的物质A是淀粉,则B可以是麦芽糖,该酶可以是唾液淀粉酶
C.乙图中T2时刻后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活性
D.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中,温度和pH都属于无关变量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3. 已知新型冠状病毒在人群中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播,人感染该病毒后,机体的免疫系统会发挥免疫功能来消灭该病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能产生抗体或淋巴因子的细胞都能对该病毒进行识别
B.人体内的吞噬细胞能特异性吞噬新型冠状病毒,依赖于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C.人体内的新型冠状病毒无论是否侵入细胞,都可以与抗体结合并被清除
D.人体免疫系统能够消灭机体内的新型冠状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4.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简称胸苷)在细胞内可以转化为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研究人员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的培养液培养活的小肠黏膜层,一段时间后洗去游离的3H-TDR,换用不含放射性TDR的培养液继续培养。连续培养48 h,检测小肠绒毛的被标记部位,结果如图所示(黑点表示放射性部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只有①处的细胞可以进行DNA的复制和细胞分裂
B.若再继续培养一段时间,①②③处都将不再具有放射性
C.若换用3H标记的尿苷培养液,则①②③处均能检测到放射性
D.24h和48h时②③处分别出现放射性,说明H-TDR在小肠黏膜内的运输速度较慢
2020-04-28更新 | 20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强化卷)理综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5. 蚜虫的粪便是含有糖分的黏液,称为“蜜露”。蚂蚁非常喜欢吃“蜜露”,常用触角拍打蚜虫背部,通过拍打产生的振动频率促使蚜虫分泌“蜜露”。蚜虫受到它的天敌瓢虫袭击时,会从尾部发出报警信息素,将危险信息通知其他蚜虫,同时蚂蚁接收到报警信息素就会赶来驱除瓢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蚂蚁拍打蚜虫背部产生的振动频率属于物理信息
B.信息素等化学信息可以在同种生物或异种生物之间进行传递
C.蚂蚁吃“蜜露”,蚜虫同化量的一部分传递到蚂蚁
D.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2023-03-04更新 | 420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东省聊城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4月线上模拟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6. 科学家研究发现野生型大肠杆菌种群中出现了两种X酶失活的突变体甲、乙。正常X酶的第38号位置为甘氨酸,突变体甲、乙的X酶该位置的氨基酸分别是精氨酸和色氨酸,且前后位置的氨基酸均不变,但研究发现,在乙的后代中又出现了野生型大肠杆菌。下列关于大肠杆菌的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大肠杆菌突变体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应该是基因中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
B.大肠杆菌的这种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
C.细胞中任一基因发生突变,产生的等位基因不一定使大肠杆菌的性状发生改变
D.野生型大肠杆菌中X酶基因的改变说明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2020-05-0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强化卷)理综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