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体液调节 >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 体温调节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8 题号:10549322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逐渐蔓延全球,该类肺炎的典型症状是发热(高于37.3℃)、干咳、肌肉酸痛、腹泻等。人体的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体温调节机制类似于恒温器的调节,调定点是该恒温器调节温度的基准;当体温偏离调定点温度时,机体通过调节回到调定点水平。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侵染能引起体温调定点改变而导致机体发热。回答下列问题:
(1)SARS-CoV-2侵染人体后,会使体温调定点____(填“升高”或“降低”),进而使机体产热量增多。
(2)侵入人体的SARS-CoV-2的特定蛋白可作为抗原诱导机体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______,进而产生免疫力。
(3)冠状肺炎患者发热、腹泻等会引起机体失水,内环境的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量会增加,促进________对水分的重吸收,尿量减少。患者需要适量补水增加尿量,以利于将毒素排出体外。
(4)疫情期间,产生了众多有关新冠肺炎的言论,例如:1个新冠病毒能够在空气中迅速繁殖为成百上千个。请从生物学角度判断此言论是否正确:_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回答关于体温调节的问题。
调定点学说认为、人体存在体温调定点,它可以使机体有一个相对恒定的温度值。正常情况下,体温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偏离调定点后,机体能通过一系列生理活动调节使体温回到调定点水平。病菌感染等不利因素能引起体温调定点提高进而导致发烧。如图1是小萌从发热到降温的体温变化曲线图。

(1)在环境温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病菌感染等不利因素致使人体发烧、体温呈上升趋势时,正常体温相当于 _____(炎热/寒冷)刺激,此时会在 _____形成相应感觉。
(2)小萌体温bc段呈上升趋势时,机体此时发生的调节活动有        
A.甲状腺素分泌增多B.促甲状腺素分泌减少
C.肾上腺髓质细胞分泌活动加强D.皮肤血管收缩
(3)在ab段时,小萌的体温维持在37℃左右,cd段为高温持续期。若ab段机体的产热量为Q1、散热量为Q2;cd段产热量为Q3、散热量为Q4。则以下比较正确的是 _____(填编号)。
①Q1=Q2②Q1>Q2③Q3>Q4④Q3=Q4⑤Q1>Q3⑥Q2<Q4
在de阶段,小萌体温逐渐恢复正常,该阶段临床表现主要为大量出汗,以增加散热。
(4)de阶段大量出汗的过程中,小萌尿量如何变化?请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分析。 _____
(5)在小萌肾功能正常的前提下,请在图2所示结构中用“→”及图中编号表示血浆中的水在该结构中的流动途径_____
2022-11-09更新 | 9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我们在摄入过多、过咸的薯片后,会产生强烈喝纯水的欲望;但在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却更喜欢喝富含电解质的饮料而不是纯水。最新的研究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如图1所示;图2表示人体内部分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我们摄入过多、过咸的薯片后,可以通过图2中的______________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两个途径进行调节以维持血糖相对稳定;同时位于__________的渴觉中枢兴奋,下丘脑分泌_________增多。
(2)高渗透压或低血容量的刺激使神经元兴奋后,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 剧烈运动时,下丘脑还可通过图2中________途径, 使皮肤毛细血管_______, 以增加散热。
(3)机体根据产生渴觉的不同刺激形成不同的饮水(或饮料)欲望和行为。据图分析支撑这一过程的机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A.感受器不同             B.传入神经不同             C.效应器不同 D.传出神经不同
(4)当人们摄入过咸食物后,喝水的行为一般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原因是摄入水后血浆渗透压下降,高渗透压刺激会_______, 纯水摄取欲望下降 ;同时大量喝水会产生饱腹感,作用于MnPO相应的区域,并_________调节作用于SFO,从而抑制纯水摄取欲望。
2021-06-06更新 | 13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20年,由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在世界各地肆虐,为尽早战胜疫情,我国科学家研发了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回答下列问题:
I.(1)某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后体温逐渐升高,这是因为该病毒侵入人体后,影响了位于_____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人体的产热量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
(2)专家反复强调出门要戴口罩,戴口罩有利于减少该病毒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接触,从而减少感染机会。_____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该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_____
(3)该病毒侵入人体后,寄生于宿主细胞中,_____能识别靶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在成熟的生物体中,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_____(填细胞凋亡或细胞坏死)完成的。
II.腺病毒是一类对人体无显著毒性的人源DNA病毒,以其作载体制备疫苗的思路如下:
(1)获取与病毒特征蛋白相对应的_____分子,通过_____与腺病毒的核酸相连,构建成重组疫苗。
(2)将重组疫苗注射至实验动物体内,其在细胞内进行_____(填2种细胞生理过程)产生致病病毒的特征蛋白,进而引发免疫。检测实验动物的特异性抗体浓度,评估后进入人体临床实验阶段。
(3)研究发现,曾感染过腺病毒的临床实验志愿者产生的目标抗体浓度普遍偏低。从免疫调节的角度看,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
2021-01-08更新 | 1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