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免疫调节 > 特异性免疫 > 细胞免疫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5 题号:12430880
患有白血病合并艾滋病的一位“柏林病人”,在接受具有CCR5基因突变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不仅能治愈白血病,同时也治愈了艾滋病。
(1)HIV表面蛋白在与T细胞表面CD4受体结合后,在CCR5受体的帮助下,侵染人体T细胞(图1),导致对_____免疫造成严重影响。

(2)科研人员推测CCR5基因突变能赋予细胞抵抗HIV感染的能力,为此进行了如下实验研究。
①选用能无限增殖且具有CCR5受体的胶质瘤细胞,同时还需要导入_____基因的表达载体以模拟T细胞。
②将上述胶质瘤细胞分成两组,对照组不做处理,实验组将CCR5基因全部突变。获得实验组细胞用到了图2所示的PCR技术,其中A、B、C为CCR5基因的三个片段。

I 设计的引物中,R1的部分序列与B片段的部分序列互补、F2的部分序列与A片段的部分序列互补,利用FI和RI进行多次扩增,得到的产物中有CCR5基因的_____
A.A+C        B.B+C       C.A+部分B        D.B+部分A
II 科研人员用同样方法,利用F2和R2作为引物进行扩增,然后将上述两对引物所得到的扩增产物混合,经变性和退火处理,形成部分碱基互补配对的杂交链,最终以_____为引物进行扩增,得到_____片段缺失的CCR5突变基因。
③用HIV攻击上述两组细胞后,收集上清液中HIV的P24抗原,通过检测P24抗原来衡量HIV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量,结果如图3所示。
实验结果表明:_____

(3)已知“柏林病人”所患的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增殖疾病,请解释“柏林病人”被治愈的具体原因是: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据报道,美国耶鲁大学的生物学家正在从事将病毒引诱到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繁殖的实验研究。例如,HIV通过T细胞表面的CD4分子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注射大量用CD4分子修饰过的红细胞(如图乙),则该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但HIV在红细胞中无法完成复制和增殖,最后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该方法目前已经在小鼠体内获得阶段性成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HIV病毒入侵人体后,红细胞会被识别,是因为其表面也具有_______________
(2)正常情况下,HIV主要侵入并破坏人体的_______________细胞,对人体的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造成影响。此时,病毒已经突破了人体的第_______________道防线。
(3)在HIV入侵人体的早期阶段,B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因此,这些细胞统称为_______________。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入侵的病毒后,活化的_______________细胞可分裂、分化,并使_______________裂解、死亡。
(4)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能成为“陷阱细胞”,从细胞结构角度分析是因为____________,不具备HIV增殖的条件。
(5)衰老的红细胞可由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__功能。若该功能异常,则会出现免疫失调,从而引发_______________病。
2023-11-16更新 | 4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呼吸道黏膜免疫与黏膜疫苗
呼吸道黏膜是抵御呼吸道病原体的重要防线。当病原体来到黏膜腔后首先接触由上皮细胞分泌的粘液,含有多种酶的粘液可阻止病原体接近上皮细胞,并由纤毛摆动将病原体排出体外。当病原体穿过第一道屏障来到上皮层,呼吸道黏膜及附近的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就会启动黏膜免疫应答。

抗原穿过呼吸道上皮细胞层的主要方式如右图所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中的B细胞可以直接接触上皮细胞转运的抗原在辅助性T细胞的帮助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一种黏膜免疫特有的抗体——分泌型IgA(slgA)。slgA合成速度快,且以多聚体的形式存在,由浆细胞分泌后经上皮细胞转运到呼吸道粘液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中的T细胞能接受树突状细胞(DC)呈递的抗原,通过细胞免疫裂解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同时,形成大量在黏膜组织驻留的记忆T细胞。当相同的呼吸道病毒再次入侵呼吸道时,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可以在黏膜组织迅速响应,及时清除被病毒入侵的细胞。
传统的肌肉注射疫苗能够诱导全身的系统免疫,但难以提供有效的黏膜局部保护。例如,slgA很难通过系统免疫激发,系统免疫产生的记忆T细胞也难以及时到达并清除呼吸道的病毒。呼吸道黏膜疫苗以口部吸入或鼻内给药方式接种,能诱导黏膜局部免疫和全身系统免疫,具有广阔的研发前景。
(1)人体的________________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________________性免疫。
(2)M细胞是黏膜独有的一种上皮细胞,参与图中①途径。M细胞表面缺乏微绒毛和正常的黏液层,易与抗原接触,胞吞活性强,但细胞内没有溶酶体,能将抗原完整的转运给位于M细胞基底面内陷形成的“口袋”中的DC细胞。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推测,M细胞________________(是/不是)一种抗原呈递细胞,推理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呼吸道黏膜免疫的理解,正确的叙述包括________________。
A.黏膜免疫中浆细胞能快速产生以多聚体形式存在的sIgA抗体
B.大量sIgA抗体经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个部位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C.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中的T细胞能被上皮细胞转运的抗原直接激活
D.黏膜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对再次入侵呼吸道的病原体响应更及时
(4)目前针对呼吸道病毒的疫苗多采用肌肉注射接种,请运用文中信息分析,若将肌肉注射疫苗改为口部吸入或鼻内给药方式接种,可能遇到哪些问题?________________
2023-04-14更新 | 49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主要攻击人体T细胞,导致使人体丧失几乎全部免疫力,死亡率极高。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表明:焦虑、紧张等导致T细胞活性下降,使机体不能有效地消灭病毒和癌变的细胞而影响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功能;另一方面,T细胞活性下降还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泌量减少,影响B细胞增殖分化。
(2)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如图1和图2两种途径。前者指效应T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一类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效应T细胞通过表面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图1中的穿孔素又称“成孔蛋白”,由效应T细胞产生并以____________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图2中的FasL蛋白又称死亡因子,其基因只在效应T细胞内表达;Fas蛋白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其基因可在各种细胞内表达。在被HIV感染的T细胞中Fas基因表达增强,使该T细胞成为相应效应T细胞攻击的耙细胞。这种Fas和FasL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功能。
(3)在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对HIV仍然具有特异性免疫能力,从图3可以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2017-04-18更新 | 20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