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酶与ATP > > 酶促反应的因素及实验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8 题号:13283562
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部位形成互补结构时,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如图甲A所示。酶的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甚至使酶完全失活的分子。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部位,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部位以外的其他部位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如图甲B、C所示。图乙是发生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时,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酶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所有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C.酶的运输不一定通过胞吞或胞吐        D.通常将酶置于最适温度下保存
(2)当底物与酶活性部位具有互补的结构时,酶才能与底物结合,这说明酶具有____
(3)青霉素的化学结构与合成细菌细胞壁的底物相似,故青霉素能抑制合成细菌细胞壁的相关酶的活性,其原因是_______,使合成细菌细胞壁的底物与相关酶的活性部位结合的机会下降。
(4)曲线①、②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是受到____________的限制。
(5)据图乙分析,属于竞争性抑制剂的是____________(填①、②、③)。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促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试分析:

(1)酶促反应的速率可以用_____来表示。
(2)甲图中Ⅱ和Ⅰ相比较,酶促反应速率慢,这是因为_____
(3)甲图中AB段和BC段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分别是__________
(4)其他条件不变,在酶浓度相对值为1,温度为25 ℃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最大值应比Ⅱ的_____(填“大”或“小”),酶的活性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5)将蛋清溶液和乙图中的蛋白酶乙混合,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充分反应,然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实验结果为 _____,原因是_____
(6)将化学反应的pH由蛋白酶丙的最适pH降低至蛋白酶甲的最适pH值,则蛋白酶丙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何变化_____,原因_____
2024-04-16更新 | 11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蜂蜜中富含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果糖、葡萄糖等营养物质。蜂蜜中淀粉酶活性是衡量蜂蜜品质的重要指标。蜂蜜加工过程中,酶活性常常发生变化。科学家以新鲜椴树蜂蜜为实验材料,经过不同加工条件处理后,在相同条件下检测蜂蜜中的淀粉酶活性(淀粉酶活性以淀粉酶值表示,即1g蜂蜜中的淀粉酶在一定条件下可催化1%淀粉溶液的毫升数),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加工温度
淀粉酶值
加工时间
30℃40℃50℃60℃70℃
1h10.910.910.98.38.3
2h10.910.910.98.36.5
3h10.98.36.55.05.0

(1)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说明酶具有_____________,使用双缩脲试剂__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准确检测蜂蜜中淀粉酶的含量。
(2)本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蜂蜜中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3)在测定淀粉酶值时,是将一定体积的、加工后的蜂蜜与淀粉溶液及其他试剂混合,在适宜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根据淀粉的水解情况判定淀粉酶值。有人质疑“实验中淀粉的水解可能是由于淀粉溶液本身不稳定而自发水解,不一定与蜂蜜中的淀粉酶有关。”针对此质疑,在测定淀粉酶值时,设计的对照组实验为_______________
(4)国家标准规定合格的蜂蜜产品淀粉酶值应在8以上。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你提出加工蜂蜜的一条具体建议是_____________
2021-01-18更新 | 6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淀粉在淀粉酶催化水解的过程中会形成相对分子质量不等的过渡性产物(糊精),最终产物是麦芽糖,它们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在分解过程中,加入碘液后溶液的颜色依次为:蓝色、蓝紫色、橙红色、黄褐色(即碘液颜色)。为了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本实验中不考虑淀粉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
步骤1   分别配制淀粉溶液和淀粉酶溶液各2mL。
步骤2   将淀粉溶液、淀粉酶溶液分别在0℃、20℃、40℃、60℃、80℃保温处理3min。
步骤3   将相同温度下处理的淀粉溶液、淀粉酶溶液混匀,并开始计时。
步骤4   混匀后马上(0min)取反应液4滴置于多孔板,依次滴加盐酸、碘液各1滴。
步骤5   每隔1min重复步骤4,直到与碘液颜色相近时停止实验,并记录此时的时间t。
(1)pH属于本实验的_____(变量类型)。
(2)实验操作过程中,每个温度下需做3组平行实验,目的是_____
(3)步骤2中,混匀前要先将淀粉溶液和淀粉酶溶液分别保温3min,原因是_____
(4)步骤3中,滴加碘液检测之前,先滴加盐酸处理的目的是_____
(5)如图表示的是60℃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则该温度下淀粉酶将淀粉彻底水解需要的时间大约为_____

(6)本实验结果表明40℃时,淀粉酶将淀粉彻底水解所需时间最少,若要进一步探究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实验设计的主要思路应是_____
2021-02-22更新 | 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