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酶与ATP > > 酶促反应的因素及实验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6 题号:13451040
揉捻是制茶的第一道工序,可形成茶条并适当破坏茶叶组织,在该工序中加入纤维素酶、蛋白酶,可改善茶叶品质。如图1为在不同酶浓度条件下揉捻25min对茶汤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如图2为不同的抑制剂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实验中对无关变量应进行控制,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答出两项即可)。
(2)在蛋白酶浓度约为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处理效果最好;使用纤维素酶能增加茶汤中氨基酸的含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已知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可以和底物竞争与酶结合的位点,非竞争性抑制剂可以改变酶的空间结构,据图2分析,抑制剂I为_______________抑制剂,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4)如图2中,加入抑制剂Ⅱ的曲线出现平台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用某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水解的实验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纤维素酶能够催化纤维素水解成_____________,该产物可与____________试剂在加热时生成砖红色沉淀。
(2)该实验中以____________作为因变量;纤维素酶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t1之前将乙组实验温度提高10 ℃,那么乙组酶催化反应的速率会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不变”或“无法确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t2时向丙组反应体系中增加底物的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丙组产物总量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进一步探究纤维素酶催化该反应的最适温度,请写出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9-08更新 | 7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长叶刺葵是棕榈科热带植物。为了解其引种到重庆某地后的生理状况,某研究小组在水分充足、晴朗无风的夏日,观测得到了该植物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日变化趋势图。

某研究小组将产生纤维素酶的菌株,通过诱变和高温筛选获得新菌株,为探究新菌株所产纤维素酶能否耐受80℃高温,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1

试管2

第一步

加入适量缓冲液

加入等量纤维素酶溶液(缓冲液配制)

第二步

80℃水浴保温30min

第三步

加入适量的纤维素溶液

第四步

60℃水浴保温10min

第五步

加入适量的新鲜配置的斐林试剂

第六步

50-65℃水浴中加热2min,观察实验现象

结果与结论:①若_____,则表明该纤维素酶能耐受80℃高温;②若_____,则表明该纤维素酶不能耐受80℃高温;
2024-01-05更新 | 262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如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 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

(1)甲模型能解释酶的催化具有___________代表麦芽糖酶,c和d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种物质。 酶催化作用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限制f~g段上升的因素是_______。如果温度升高5℃,催化速率将变_____
(3)若其他条件不变,将酶的量增加一倍,请在乙图中绘出相应变化曲线______
(4)某同学为了探究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在A、B、C、D、E 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5.0、6.0、7.0、8.0、9.0的适宜浓度缓冲液5mL,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液1mL。
②各试管中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唾液稀释液1mL,摇匀。
③将5支试管放入70 ℃恒温水浴中,保温时间相同且合适。
④取出各试管,分别加入斐林试剂1mL,摇匀。
⑤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通过颜色深浅判断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pH。
上述实验步骤中有2处错误,请更正(不考虑试剂的浓度和加入量、pH梯度以及实验重复次数),以便实验能得到正确的预期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1-21更新 | 2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