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4 引用次数:470 题号:14992016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研究人员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2N=18),通过多种育种方式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假设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从青蒿中分离的C基因(图示基因结构示意图),其编码的C酶参与青蒿素合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注∶字母表示基因中各区段,K、M不编码蛋白质,数字为单链碱基数
A.若C基因发生突变,仅使C酶的第 50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缬氨酸,则突变发生的区段一定是L
B.低温处理正在有丝分裂的野生型青蒿细胞可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可培育成四倍体植株
C.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7
D.若F1代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则其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决定产生豌豆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基因B对豌豆素的产生有抑制作用,而b基因没有。下面是利用两个不能产生豌豆素的纯种品系(甲、乙)及纯种野生型豌豆进行多次杂交试验的结果:

实验一:野生型×品系甲→F1 无豌豆素→F1自交→F2中有豌豆素∶无豌豆素=1∶3
实验二:野生型×品系乙→F1 无豌豆素→F1自交→F2中有豌豆素∶无豌豆素=3∶13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让实验二F2中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全部自交,单株收获F2植株上的种子并进行统计,发现所结种子均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6/13
B.据实验二,可判定与豌豆素产生有关的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C.品系甲和品系乙两种豌豆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
D.实验二F2中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的基因型共有7种,其中杂种植株占的比例为10/13
2016-12-12更新 | 233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菜豆种皮颜色由两对非等位基因Aa)和Bb)调控。A基因控制黑色素合成(A—显性基因—出现色素,AAAa的效应相同),B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显性基因—修饰效应出现,BB使色素颜色完全消失,Bb使色素颜色淡化,成为黄褐色)。现有亲代种子P1(纯种、白色)和 P2(纯种、黑色),杂交实验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F2种皮颜色的性状分离比,表明该性状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B.P1和P2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
C.F2中种皮为白色的基因型有6种
D.白种皮中纯合子占3/7
2017-04-04更新 | 412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棉铃虫是严重危害棉花的一种害虫。科研工作者发现了毒蛋白基因B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D,两种基因均可导致棉铃虫死亡。现将B和D基因同时导入棉花的一条染色体上获得抗虫棉。棉花的短果枝由基因A控制,研究者获得了多个基因型为AaBD的短果枝抗虫棉植株,AaBD植株自交得到F1(不考虑减数分裂时的交叉互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F1中短果枝抗虫∶长果枝不抗虫=3∶1,则B、D基因与A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B.若F1中长果枝不抗虫植株比例为1/16,则F1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AB、AD、aB、aD
C.若F1表现型比例为9∶3∶3∶1,则果枝基因和抗虫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D.若F1中短果枝抗虫∶短果枝不抗虫∶长果枝抗虫=2∶1∶1,则F1配子的基因型为A和aBD
2019-11-18更新 | 9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