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分子基础 > 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历程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253 题号:15437089
肠道微生物对宿主健康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缺乏对特定菌株进行基因编辑的有效手段。科研人员尝试使用M13噬菌体作为载体,对大肠杆菌进行基因编辑。
(1)M13噬菌体与T2噬菌体相似、能够侵染大肠杆菌,其蛋白质外壳留在菌体外,头部的_____注入菌体内,指导子代噬菌体的复制增殖。与T2噬菌体不同,被M13噬菌体侵染的大肠杆菌不发生裂解。
(2)科研人员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特异性序列(sgfp)、Cas酶基因与利用特定方法得到的M13噬菌体的环状DNA进行重组,构建重组基因编辑质粒(pCG)、如图1。

①构建PCG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有_____
②以PCG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特异性序列(sgfp)经_____过程形成的RNA,会靶向结合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从而使Cas酶能够切割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3)科研人员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导入大肠杆菌,获得GS菌株。先用添加GS菌株的饲料喂养小鼠,一段时间后,将小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小鼠用添加含_____的M13噬菌体和_____ 的饲料喂养,以筛选获得肠道微生物被基因编辑的小鼠。本实验对照组使用的质粒应当包括图1中的_____
a、Cm+       b、sgfp        c、Ori        d、Cas
(4)为确认M13噬菌体作为载体对大肠杆菌进行基因编辑的可行性和特异性,科研人员检测肠道微生物的变化,结果如图2。

①图2中,标号为a、c的区域分代表含有红色荧光的微生物和无荧光的微生物,b区域代表含有_____荧光的微生物。
②图3-1为实验组第0天小鼠肠道微生物的荧光情况。请在答题纸的图3-2中标注该组小鼠第14天时肠道微生物的荧光区域编号。_____
③图2表明,实验中M13噬菌体能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如图是赫尔希和蔡斯研究遗传物质实验中的物质示意图及实验过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三中用35S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标记元素所在部位是图二中的________。如果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标记元素所在部位是图一中的________
(2)赫尔希和蔡斯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其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仅有图三的实验过程,_____(“能”或“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原因是 ________
(5)实验中,若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①在理论上,上层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 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7-15更新 | 1399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朊病毒是一种只含蛋白质而不含核酸的病原微生物。按照图示1→2→3→4进行实验,验证朊病毒侵染因子是蛋白质,题中所用牛脑组织细胞为无任何标记的活体细胞。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
(2)从理论上讲,经1→2→3→4实验离心后,沉淀物中_______(填“能大量”或“几乎不能”)检测到32P,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
(3)如果再添加一个试管5,从试管2中提取朊病毒后,先加入试管5,同时添加35S标记的(NH4235SO4,连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提取朊病毒加入试管3,培养适宜时间后离心,检测放射性应主要位于_______中,原因是:_______
(4)绝大多数生物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原因是:与RNA相比,DNA分子 _______
a.结构简单b.碱基种类多   c.结构相对稳定   d.复制的准确性高
2020-08-19更新 | 514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3】下图为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T2噬菌体专性寄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利用的模板和酶的提供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中用35S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搅拌不充分带来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T2噬菌体与细菌保温时间长短与放射性高低的关系图可能如下,下列关联中最合理的是(甲组为35S标记的T2噬菌体,乙组为32P标记的T2噬菌体)__________

A.甲组-上清液-①       B.乙组-上清液-②  C.甲组-沉淀物-③   D.乙组-沉淀物-④
2018-12-01更新 | 30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