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发酵工程 >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85 引用次数:45 题号:16196471
在发酵食品制作过程中,所用原料的有机物总量及有机物种类的变化分别是(       
A.减少、增加B.减少、减少C.增加、增加D.增加、减少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利用生物工程生产啤酒、果醋、酸奶、腐乳的常用菌种分别是(       
A.酵母菌、枯草杆菌、乳酸菌、毛霉
B.黄色短杆菌、酵母菌、大肠杆菌、乳酸菌
C.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毛霉
D.酵母菌、谷氨酸棒状杆菌、大肠杆菌、乳酸菌
2020-11-03更新 | 133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推荐2】啤酒、果酒等酒都是发酵工程的产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制作酒需要的菌种是酵母菌,酵母菌在细胞质基质中可以产生酒精和CO2
B.啤酒的生产过程包括主发酵和后发酵,大部分糖的分解及代谢物的生成发生于主发酵
C.在果酒基础上,打开瓶盖增加氧气含量并降低温度可进一步生产果醋
D.工业化生产各种酒需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2024-05-03更新 | 33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推荐3】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制作米酒的传统,先将糯米蒸熟,冷却至30℃左右,再加少许放凉的水和一定量的酒曲混合均匀后置于容器,在米饭中间挖一个小洞,加盖后周围用茅草捂住,几天后即可取小洞处的酒汁饮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将糯米蒸熟,有利于微生物分解其中的有机物
B.为保证米酒风味纯正,需通过对酵母菌菌种的选育及纯化培养来获得酒曲
C.发酵后期随代谢产物的积累,发酵液的pH增大,酵母菌活性逐渐下降
D.若最终获得的米酒偏酸,可能的原因是醋酸菌无氧发酵产生了醋酸
2024-05-06更新 | 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