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酶与ATP > > 酶促反应的因素及实验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1 题号:16303889
姜撞奶作为一种特色小吃,具有暖胃、预防感冒等功效,深受大家喜爱,由姜汁和牛奶为主要原料加工制作。其原理是利用生姜中的凝乳酶水解酪蛋白,促使酪蛋白凝结形成凝乳而制得。为了研究最佳凝乳温度,研究人员在40~90℃的牛奶中倒入5%姜汁,混合均匀后,观察凝乳现象并记录凝乳时间,结果如下表:
凝乳温度/℃405060708090
凝乳时间/min1274216——
凝乳效果凝乳不完全凝乳初步形成凝乳较好凝乳较好凝乳不完全不能凝乳

请回答以下问题:
(1)酶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凝乳酶破坏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
(2)姜汁撞奶虽然操作简单,但不少人在制作时也会出现凝固失败的现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姜汁有问题,生姜必须用新鲜的姜,原因是新鲜的姜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牛奶的新鲜程度不够,牛奶变质;
③温度没有掌控好,根据表中信息,90℃下不能凝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凝乳的最佳温度是________左右,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探究发生凝固反应的最适温度,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无关变量是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个)等。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_______组。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____________
(3)如果在时间t1时,向B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酶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B组产物浓度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4)时间t3时,C组产物浓度低于A、B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1-15更新 | 72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图示测量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反应放出O2的实验装置。水槽内注有清水,倒置的量筒内也充满了清水。提前制作大小相同的圆形小滤纸片若干。实验过程如下:

第一次实验:
①制备新鲜动物肝脏的研磨液;
②将4片圆形小滤纸片在肝脏研磨液浸泡后取出,并贴在反应室上侧的内壁上(如上图A所示);
③向反应小室内加入10mL3%H2O2溶液(如上图A所示);
④将反应小室旋转180度,成图B所示状态;
⑤每隔30秒读取并记录量筒中水面的刻度一次,共进行5分钟。
第二次实验:除了将圆形小滤纸片的数量改成2片,其它均与实验一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
(2)如果上述两实验的结果无明显差异,则需如何改进实验?______________
(3)如果根据上述实验一得到的数据绘制出了下列曲线图。那么实验二的大致曲线应该是怎样的?请在曲线图中添画该曲线。
_________
(4)如果要利用上图的试剂、材料、装置等研究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与本题上述的研究相比,在实验操作上应注意:
①在各次实验中,H2O2溶液的PH值不同,可使用PH为5.0、6.0、7.0、8.0的缓冲液;
②在各次实验中,圆形滤纸片的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各次实验的反应小室旋转180度前,先要把10mL3%H2O2溶液与缓冲液混合。
(5)能否利用上图的试剂、材料、装置等研究不同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1-07更新 | 60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为验证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具体地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 在1~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0.5%的唾液1 mL。
② 分别向1~5号试管中加入0.5%的淀粉液2 mL,
③ 向各试管中加入相应的缓冲液3 mL。使各试管中的pH依次稳定在5.00、6.20、6.80、7.40、8.00。
④ 将1~5号试管均放入37 ℃温水中恒温水浴。
⑤ 反应过程中,每隔1 min从第3号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1滴碘液显色。待呈橙黄色时,立即取出5支试管,加碘液显色并比色,记录结果如表所示:

项目

1

2

3

4

5

pH

5.00

6.20

6.80

7.40

8.00

颜色

++

橙黄色

++


注:“+”表示蓝色程度。
(1)实验设计中,因变量是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选择37 ℃恒温的理由是__________
(2)3号试管加碘液后出现橙黄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反应速率过快,应当对唾液进行怎样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同学的操作中有一处错误,请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11-07更新 | 5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