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分子基础 >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 遗传信息的转录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8 题号:16465401
下图是某细胞内三种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①~③表示相关生理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能发生过程①的场所有______,该过程开始时,编码蛋白质的一段DNA与______结合,解开DNA双链,该段DNA中______碱基对比例较高。
(2)过程③发生在______(选填“游离的核糖体”或“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的DNA聚合酶通过______进入细胞核,将游离的单个核苷酸添加在DNA子链的______端,进行DNA的复制。
(3)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属于β型冠状病毒,遗传物质为单链RNA.为判断疑似患者是否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需采集鼻咽拭子进行病原学检查,检测病毒的______。采样后,需将鼻咽拭子置于缓冲液中保存,原因是______。检测主要利用荧光RT-PCR技术,它首先将提取的病毒基因组RNA通过图中过程______(填序号)变成互补DNA(cDNA),以cDNA的______条母链作为模板扩增病毒核酸序列。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乙烯调节植物种子的萌发、衰老等生理过程。图1为拟南芥种子未经乙烯和经乙烯处理萌发3天后的黄化苗图片,图2示意从甲硫氨酸到乙烯的合成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乙烯处理所得黄化苗,根变短、下胚轴变粗短,顶端弯钩加剧。据此判断,图1________(填“左侧”或“右侧”)拟南芥种子为未经乙烯处理、________条件下萌发而来。
(2)基因A通过______________过程控制ACC(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酶的合成。利用土壤农杆菌将反义基因A导入番茄后,果实中乙烯的合成减少约99.5%,果实不变红,空气中不能正常成熟;施用乙烯后可表现出正常的风味和颜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拟南芥野生型和eto 1突变体分别置于22 ℃和4 ℃,定时检测植株体内的乙烯合成量,结果如图3。

据图3判断,eto 1突变体的乙烯合成能力________(填“提高”“不变”或“降低”)。
(4)已知拟南芥在0 ℃以上的低温下能生长存活。为探究乙烯对植物抗冻能力的影响,将拟南芥22 ℃培养两周后,以0 ℃为起点,用每1 h降低1 ℃的梯度降温法,降温至-5 ℃后持续0.5 h,取出置于22 ℃培养3天后统计。采用梯度降温法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存活率的统计结果是:生长于正常培养基上野生型拟南芥的存活率为55%,添加10 μM浓度的ACC培养基上野生型拟南芥存活率为18%,这说明_____。据此实验,判断eto 1突变体抗冻能力________野生型拟南芥。
(5)研究表明,拟南芥花瓣脱落与乙烯的促进有关。推测乙烯促进花瓣细胞中___________酶的合成增多,进而促进细胞壁分解,导致花瓣脱落。
2023-02-04更新 | 363次组卷
【推荐2】细胞培养肉
随着世界总人口增长和肉类消费量的持续提高,细胞培养肉有望成为未来人类肉制品的来源之一。细胞培养肉的制造过程如下图1所示:

(1)细胞培养肉制造过程中主要涉及的生物技术有______。(编号选填)①核移植技术       ②细胞培养技术       ③干细胞技术       ④试管动物技术
(2)图1步骤②的生物反应器中,在满足细胞培养所需要的温度、PH和溶解氧等条件下,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多选)
A.严格控制无菌环境B.定期更换培养液
C.及时清除代谢产物D.定期添加琼脂
(3)图1步骤②的生物反应器中,所有细胞均能发生的生理过程为________,只能发生在干细胞增殖过程中的生理过程为_________。(图2中的编号选填)

(4)图1的步骤①②过程中,能够说明干细胞已被成功地培养为肌细胞的证据是细胞         。(多选)
A.形态呈梭形B.具备收缩功能
C.具有肌原纤维蛋白基因D.能合成肌浆蛋白

某科研团队探究了维生素C对猪肌肉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部分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图4是验证维生素C通过影响P13K(一种与细胞增殖相关的信号分子)水平来影响细胞增殖的实验及获得的数据。

(5)在猪肌肉干细胞培养基中添加的维生素C属于      。(单选)
A.碳源B.氮源C.能源D.生长因子
(6)图3实验所研究的各浓度中,___________μM维生素C对猪肌肉干细胞体外增殖有促进作用。图4中实验组合____________可对照说明维生素C的促增殖作用被PI3K信号抑制剂抑制。
2024-01-12更新 | 34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图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据图回答:

(1)比较图一与图二,所需要的条件除模板有所不同之外,_________________也不同。(2) 若图二所示结构进行该过程前共有a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有b个,则图中过程连续进行4次,至少需要提供胸腺嘧啶________个。
(3)图三所示的是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被命名为________________。过程②必需的酶是______________,图三中可在人体正常细胞内发生的过程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4)图四中Bt为控制晶体蛋白合成的基因,则要用_______________分别切割运载体和Bt基因,运载体的黏性末端与目的基因DNA片段的黏性末端就可通过_______原则而结合。之后还需要用__________酶将切口缝合, d过程对应于图三中____________过程(填序号)。若d过程结束所得的物质由M个氨基酸构成,含有N条肽链,其中有Z条环状肽链,则该物质完全水解共需水分子个数为_______________。图中活化的毒性物质应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分子。
2016-12-09更新 | 6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