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发酵工程 >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综合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6 题号:18663336
自然界的一些微生物能产生脲酶,科研上的很多研究和应用都与脲酶有关。回答相关问题:
(1)体检时,测试者口服含14C标记的尿素胶囊,通过测定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14C来诊断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这是因为该菌产生的脲酶能将尿素分解生成__________
(2)筛选尿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中应该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从功能上分析,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培养基。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根据颜色变化可以初步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其原因是___________。培养基中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进入细菌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答出2点)。
(3)脲酶固定化后稳定性和利用效率提高,固定化方法有___________(答出3种)。
(4)研究人员利用细菌M,在不同条件下分批发酵生产脲酶,结果如图所示。推测__________是决定细菌M高脲酶活力的关键因素,理由是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研究发现,水稻根系中微生物越丰富,水稻产量越高。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去验证该发现。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
①取相同品种高产与低产水稻的根(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均相同),经过表面消毒后分别制成提取液。此消毒过程需要能够彻底对水稻根表面进行消毒,但不能对___________造成伤害。
②制备培养基:配制好的培养基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制备完成的培养基需调节pH,该操作应在培养基灭菌之_______(填“前“中”域“后”)进行。
③接种:将0.1mL稀释106倍的提取液用_______法接种于培养基上,以分离和统计出根系微生物。
(2)计数与结果分析:
①经统计,高产水稻组4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180、156、175、129个,则每毫升样液中微生物数量为_______个。
②若经过计数发现___________,则上述结论正确。水稻产量与其根系微生物的固氮能力呈正相关,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
2020-08-21更新 | 24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1:在全球热带地区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由蚊虫传播的疟疾,其中有100万以上的儿童。因此从1960年起WHO发起灭绝传播疟疾的蚊虫运动。在蚊虫滋生地喷洒杀虫剂DDT,早期的结果前途光明,相当少的毒药就能杀死99%的蚊虫。但这种势头不久就减弱了,灭绝计划也终止了。

1.图1示意连续使用DDT后抗药性昆虫的比例变化,这一结果表明:_________
2.是杀虫剂创造了抗药性昆虫吗?试用进化理论评价之:_____________
材料2:现代医学十分关注细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图2示意某种细菌内的部分代谢、基因表达过程和某些抗生素的抑制位点。据图回答:
3.原核细胞、真核细胞遗传信息的传递都遵循“中心法则”,但也有一定差别:原核细胞转录和翻译没有时空分隔,因为其没有____(亚显微结构)。图2中“TCAC”的物质转变过程名称是_________
4.若图3表示大肠杆菌能抗利福平,则原因最可能是控制合成图2中“I”所指酶的基因发生了______。这种变化是原已存在的,还是在利福平诱导下产生的?某同学设计了如图3的过程(圆点表示菌落)。

培养皿中培养基的基本配方:
配方蛋白胨乳糖K2HPO4琼脂20%伊红水溶液0.325%美蓝水溶液利福平溶液50mg/mLpH值
含量10g10g2g1000mL25g20mL20mL20mL7.2~7.4

5.在培养基中加利福平的作用是________,加伊红一美蓝的目的是_____。该培养基是____
A.固体培养基             B.液体培养基          C.通用培养基            D.选择培养基
6.该实验有两个假设
假设一:大肠杆菌的抗利福平突变发生在大肠杆菌与利福平接触之前。
假设二:大肠杆菌的抗利福平突变发生在大肠杆菌与利福平接触之后。
你认为图3中的实验结果支持上述哪个假设:________,如果另一个假设成立的话,实验结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1-23更新 | 11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染料废水是一种难处理的工业废水。研究发现,活性污泥中能筛选出对蓝色的2BLN染料废水具有高效脱色能力的菌株,它们通过降解具生物毒性的分散蓝2BLN而降低废水危害。图1表示目标菌株GN-1的筛选和脱色试验流程,图2表示GN-1菌株接种量对脱色效果影响的实验结果。

(1)目标菌株GN-1的筛选需要利用不同的培养基,其中含分散蓝2BLN的液体培养基甲的作用是______;向含分散蓝2BLN的LB固体培养基中进行接种时,应采用______法,对涂布器(接种针)和培养基的灭菌方法分别是______
(2)培养结果如图1所示,在菌落①至④中,目标菌株GN-1应从菌落______中挑取。
(3)无菌技术是防止纯种微生物被其他微生物污染,且自身也不污染操作环境的技术。以下过程需要使用无菌技术的是______。
A.接种B.富集培养C.分离、纯化D.脱色试验

(4)根据图2所示结果,综合考虑脱色效果(6d脱色率达90%以上为合格)和经济效益,GN-1菌株的最佳接种量为______%。随着染料初始浓度的持续增加,GN-1菌株的脱色能力可能会产生的变化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7日内更新 | 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